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随身带着番茄园 > 第六七三章 教育为本

随身带着番茄园 第六七三章 教育为本

作者:三十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隅职校开校典礼,加上新学期开学。

唐晨东对北隅职校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他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把学校改成具有授予学生学士学位证书的学校,也就是说,到时候要让北隅职校变成北隅大学。

也许,未来不知道多少时日之后,北隅大学将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能用县城的名字命名的大学。不但只是这些,唐晨东未来的目标还包括北隅大学在全国的大学中获得一定的排名。

就算211,九八五什么的暂时达不到,但至少要让北隅职校把职校这两个字去抹去。真正的成为一所大学。

在北隅职校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之后,唐晨东看得出来,这些学生还是多少受到了一些感染。

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有一种只求把自己混大一点的想法,学历什么的,都不重要。唐晨东也知道这部分人在高中的时候或许都是问题学生,学习成绩并不好,在学校里只知道玩。

但是,唐晨东的目标是让这些学生都重塑为对自己有信心的有用之才,那得费不少的功夫吧。

毕竟这个学校并不大,1000个人在校园里也被淹没了。

投入数亿,如果仅仅只是这1000名大学生那点学费,唐晨东亏得那是裤底都没了。但唐晨东相信,把钱投入叫教育上,是最值钱的买卖。

虽然现目前看起来,这笔买卖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人。

对于职校来讲。其实也不算少了吧。

&人一个班级,那也是20多个班了。而唐晨东了解过学校的招生专业,也不过十多个。其实说起来,每个专业还是招收到了一定的学生。

而以唐晨东的眼光来看,学校的招生专业设定并不特别科学。只是他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他在这个方面也没有过多的干涉学校领导的决定。

毕竟是背靠巴城工业大学,所以许多专业跟巴城工业大学类似。都以工科为主,并着重培养一些技能型产业工人。

当然,对于古井村本地的劳动需求,学校也是有考虑的。酒店服务。还有旅游导游,在唐晨东的要求下,还开设了一门影视表演。

特别是对影视表演这门专业,唐晨东和张艺其实是下了很大的努力的。因为张艺跟唐晨东说过。她在未来的打算是建一所以她名字命名的艺校。培养一些合格的专业人才。

这个想法提醒了唐晨东。他完全可以把北隅职校当成给自己培养人才的学校了。

刚进来的高中生或许良莠不齐,但他相信在学校的教育下,这些学生终归会有那么一部分成为合格的人才。

至少。唐晨东认为只要有那么几个人真正的以能在北隅职校毕业为荣的话,那就够了。

毕竟北隅县没有野战部队驻扎,所以,唐晨东把这些大学生拉到了平时和巴城工业大学合作的驻扎在巴城的某部队营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军事训练。

……

除了北隅职业技术学院的开学典礼,北隅县教育事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北隅高中的搬迁。

北隅高中也是唐晨东投资了一个亿,后来又追加了一点投资在古井村落成的。

北隅高中总占地面积比北隅职业技术学院小了一点点,但同样的风景优美,园林式学校。

再说,北隅高中本来就是全县师资力量最雄厚,软硬件设施最完备的高中。加上有了唐晨东的全程投入,北隅高中就算比不了宁云市的四七九,那在广山市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而北隅高中的同学们早就盼望着能在新校园里读书了。

这几年的建设,牵动了很多人的心。毕竟作为县一级的高中,可没有对北隅职校那样高的期待。

北隅职校是面向全国招生,虽然事实上全部的学生都来自省内。

而北隅高中却是本地的高中,学生都是本地的学子,他们不会认为北隅高中地理位置太偏僻,反而会认为北隅高中地理位置非常的好,甚至比以前的老校区都还好。

毕竟作为新兴的小城镇,古井村离县城并不远,未来的发展使得古井村会逐渐成为整个县城的一部分。而且在一些学生看来,就算没有了县城,古井村依然是一个值得留驻的地方。

搬家,对北隅高中来说,需要搬的东西不多。房子可以一个都不再需要,而房子里的附属设施,学校能更新新的也都更新了。

学校只需要带着那浓郁的文化底蕴和一帮子学生来就是了。

至于学校的老师,他们的家大多在县城,而从县城到这边来上课,每天也就比平时多了最多二十分钟的车程。

对于一些没有私家车的老师来说,唐晨东还捐献了一辆校车,专门用来接送从县城来的老师。

当然,以前五块钱一位的农村班车早就已经在古井村实现公交化了。

唐晨东未来对古井村公共交通的规划是内部环线公共汽车交通网,然后和北隅县客运总站协作。

至于什么地铁或者轻轨那就没有必要了。北隅县那点人口也支撑不起。

北隅高中的开学典礼比北隅职业技术学院晚了三天。

唐晨东同样作为这所公办高中的名誉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甚至在演说者鼓励这些高中生们将来报考隔壁的北隅职校。

虽然作为北隅县高考的摇篮,北隅中学其实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进入更好一些的重点大学读书,或许那些三流的本科和专科会成为他们的选择。

但唐晨东并不真的仅仅只是把北隅职校定位为接收那些被淘汰下来的高考学子。只不过目前的暂时情况却也只能是这样。

唐晨东相信北隅中学有了这一次划时代的搬迁工作,毕竟迎来一个新台阶。

至于他曾经的母校,北隅实验中学。唐晨东也在考虑要不要扶持一把。但说实在的,整个北隅县起码十所中学,这些中学之中就北隅中学属于第一梯队,实验中学和别的一些中学实力强点也不多。

事实上,唐晨东觉得一个县城有这么一所全方位都胜出的中学就够了。

当然,他认为自己这个想法或许有一些局限性,但现目前没人来说服他。毕竟整个北隅县近200万人口。而每年重点大学录取率却百分之五。本科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三十,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全省水平。

唐晨东希望通过自己对北隅中学的投入,增加北隅籍学子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好大学的几率。

这才是他投资教育的最初梦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