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随身带着番茄园 > 第六四九章 卷烟厂

随身带着番茄园 第六四九章 卷烟厂

作者:三十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晨东在和缅国开站之初就已经给三利市设计了一条发展的路,那就是种植卷烟的烟叶。

这里经过沈国真老先生和他的团队的土质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的分析,非常适合种植高品质烟叶。

本来这里也已经实践检验了大烟的品质就非常的高。

所以,战事开始之前,唐晨东就已经让周冰号召全体三利市的农民开荒种烟,他负责回收。

不过进过战争,许多烟叶种植园被破坏。好在,战争的胜利给了农民们很大的信心,大家又投入到烟叶的种植中去。

唐晨东从国内请来数位这方面的农业专家给大家做培训。

战争一结束,唐晨东就联系到了彩云省和贵云省两家龙头卷烟厂,通过三利市商业厅准备在三利市投资修建一个卷烟厂,并新开发一个卷烟品牌。而品牌名字就以三利市卷烟厂所在的地方的地名为名。

龙祥。

这是一个很华夏的名字。

可见三利市简直就是华夏的一个城市一般无二了。

三利市郊区有一个镇叫龙祥镇,这个地方靠近一条不大的河流,地势比较平缓,非常有利于办厂。

这个卷烟厂或者说正规的名字叫做龙祥烟草集团公司投资一个亿,有三条生产线,年产香烟十万箱。

当然,这只是初期规划,如果本地烟叶不够消化,反正彩云省因为烟叶种植面积过大。种植户利润太低,这边正好也可以吸收一部分。

对公司来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市场定位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市场其实还是华夏国内市场,因为和缅国政府非常交恶,唐晨东并不寄希望于缅国市场,再说,缅国市场毕竟太小。

不过,唐晨东当初极力主张在三利市办厂,而不是在彩云省或者贵云省。这样一来。在这边生产的香烟,对国内来说,那可是进口产品了。

关税那是非常高的,而且管控非常严格。

加上香烟有非常大的地域保护主义。唐晨东不知道这个市场会不会很容易就打开。好在。在贵云省和彩云省以及周边几个省。贵云烟草集团和彩云烟草公司的品牌是非常不错的,相信这两家公司出品的产品,在初期口碑上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还是三利市这边种植的烟叶的质量问题。

再说。凭借唐晨东在国内和在三利市的影响力。要让卷烟形成一种有竞争力的价格还是很容易的。

要知道在国内,对卷烟厂的利税是非常高的,唐晨东完全可以让三利市政府对卷烟收取更少的税,这样就可以在华夏国内形成足够的竞争力了。

再说,未来卷烟厂肯定不会是三利市的支柱产业。多收一些税,少收一些税还不是唐晨东说了算。

唐晨东未来是要把三利市打造成第二个hk,但他知道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毕竟三利市并不属于华夏国,而且hk有更加天然的地理优势,人家靠海,有优良的港口,三利市这边什么都没有。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任务基本上属于一种很伟大的构想。

但唐晨东想要不遗余力。

就算建不成国际金融中心,至少也要让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收入向那边看齐。不过,对于三利市这种多山,深处高原的地方,要建什么样的主导产业都会有些困难。

所以,作为主政者,唐晨东首先要考虑的必然是多行业齐头并进,优势互补。在不断的发展中寻求到一条合适三利市发展的道路。

不管怎样,如今的三利市已经跟从前的三利市有了根本的不同。

这不同是彻底的改头换面。

经过几个月的重建和行之有效的工作。

唐晨东暗中管理的三利市市政厅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案。

唐晨东不遗余力地在国内和国际上招聘了不少愿意为三利市为他唐晨东付出的人才来充斥三利市市政厅的各个岗位。

当然,拥有几乎完全自主权的三利市承认双重国籍。而且就算没有缅国国籍也同样可以在三利市市政厅上班。

在这点来看,三利市市政厅更像是一个公司,而不是一个政府。

当然,在三利市初创的时候,能这样做也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三利市需要发展,需要人才。

而要在本土培养更多的人才需要的时间还早得很。

不管是户籍管理,工商管理,还是市政管理,三利市市政厅已经有了一套方法,虽然还不够成熟,但至少也能应对目前的局面了。

经过在三利市控制区内修了一条绵延上百公里的铁丝网,然后随时安排军队在边境巡逻,偷渡现象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三利市是需要人,但需要的是各个行业至少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而不是只想到这边来混口饭吃的无业游民和缅国那边来的难民。

对于穷得叮当响的难民和穷人,三利市本市已经够多的了。

现目前唐晨东还没有想好足够的解决办法。

未来消化这些人的几个地方就是种植烟叶,挖矿了。

但毕竟三利市十多万人起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农民,而且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

所以,唐晨东是任重道远啊,比起古井村,这边有优势,那就是土地面积大,资源相对丰富,但劣势就是人口素质偏低。

作为国内最优秀的烟草工业企业,彩云烟厂和贵云烟厂都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唐晨东倒是并不怎么担心工厂管理问题。

所以,唐晨东最需要做的其实还是配套工作,比如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道路。

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机场。

不管现阶段钱能不能凑齐,至少唐晨东已经让周冰把这个议题提到了市政厅大会上。

以唐晨东的意志,这个问题立项根本不是问题。

至于可行性也根本不需要研究,必定可行。

首要是机场,其次是高速路。

并不是从三利市修到缅国首都的高速路,而是从三利市修到彩云省坤明市的高速路,然后再依靠华夏国内的高速网络链接到华夏各地。

唐晨东从最开始就在心里把三利市定位为华夏国的一个市而不是缅国的一个市。他不怕签订了和平协议的缅国政府反悔。

如果缅国政府眼红这边的发展,肆意搞破坏的话,唐晨东就放弃自己当初不亲自参与的立场,好好给缅国政府一个教训。如此一个小国家,就算他背后背靠米国,他也不会怕什么。

如果自己强大了国家层面也奈何不了的时候,他难道还不可以为所欲为么。

所以,唐晨东不遗余力地在三利市搞建设,虽然现目前税收基本等于零,但周冰主导的政府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数十亿。

也就是说,在未来,三利市的税收很快就能上十亿。

好在,现在三利市市政府财政有几个亿在支撑着,一些项目还是可以马上实施起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