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冲喜娘子甜又软,禁欲权臣真香了 > 第一卷 第24章 民为邦本

江小满这几日都在盘算着该如何给阿义、阿勇、阿正三人分工。

说实话,三人里面最有天赋的是阿勇,只学了几日,调馅的咸淡拿捏得与江小满几乎不差,包小笼包时褶子匀整,连炸玉兰饼都能凭手感判断油温,油花溅得比江小满还少。

至于阿义、阿正,剁肉、包小笼包、包馄饨都只能达到江小满的及格线,阿正包小笼包时经常破皮,包馄饨时稍稍好一点。阿义比他稍强些,至少能保证馅心完整。

倒是阿义最拿手的烤鱼、烤肉,火候掌握得比江小满还稳,撒料的时机分毫不差,算是把这门手艺练到了家。

正思忖着,一个穿着青绸丫鬟打扮的姑娘来摊子前,目光先扫过忙碌的阿勇三人,最后落在江小满身上,语气带着点不容置疑的倨傲,“要三十笼小笼包,送到江临书院易班。”

“老板娘,得劳您亲自送一趟。”

江小满抬头,扫了那丫鬟一眼,立马便认出,她正是那日跟在苏明月身后的丫鬟。

阿勇正往笼屉里摆包子,闻言抬头,“客官,还是我去送吧。”

“三十笼小笼包,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家老板娘扛不动。”

那丫鬟却梗着脖子,眼神往江小满身上瞟,“我家小姐说了,非老板娘亲自送不可。”

江小满垂眸浅笑,这哪是要小笼包,分明是冲着她来的。

她擦了擦手,语气平静,“成,我送。”

“只是三十笼太多,我一个人送不了,得找人帮我搭把手一起送。”

丫头撇撇嘴,没反对,只丢下句,“我在书院门口等着”,便扭着腰先走了。

阿义急了,“嫂子,这分明是找茬!”

“大哥不就在易班吗?上次来闹事的女的,也是易班的,这丫鬟定是她派来的。”

“没事。”江小满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别紧张,“送上门的银子,不赚白不赚。”

“况且,我正好也想看看阿烬读书的地方。”

“阿义陪我一起送。”

江临书院门口的青石板路铺得十分平整,江小满和阿义推着辆木推车,三十笼小笼包码得整整齐齐,刚走到书院大门口,就见那丫鬟双手叉腰站在那儿,见了他们,眼皮都没抬一下。

“跟我来吧!”丫鬟在前头带路,径直往东侧的游廊走去。

越往里走,墨香气越浓,偶尔还能听见学子们的读书声。

江小满正好奇打量着,就见游廊尽头的石桌旁围着好几人,为首的正是苏明月。

“江小满,你可算来了。”苏明月的目光在江小满沾着面粉的围裙上扫了一圈,嘴上说着过意不去,语气里却裹着几分施舍般的傲慢,“劳你跑一趟,实在是过意不去。”

江小满让阿义将木推车上的三十笼小笼包搬下来,码在石桌上,淡淡道,“苏小姐您要的三十笼小笼包,清点一下吗?”

“急什么?”丫鬟在收到苏明月的眼神示意后,从桌上端起一碟精致的枣泥糕,递给江小满,故意晃了晃,糕上的金箔粉簌簌往下掉。

“这可是城西糕点铺的招牌,一两银子一碟呢。”

“我们小姐想请江娘子尝尝,这点心与江娘子的小笼包比又如何?”

江小满没接,只是笑着道,“我家包子是用来填肚子的,面粉是好面粉,肉馅是鲜肉馅,虽比不得苏姑娘的点心精致,却也实在。”

“若是数量无误,我便回去了,摊子离不开人。”

“实在?”苏明月忽然笑了,眼尾的轻蔑藏都藏不住,“江小满,你可知这书院里的学子,将来都是要科考入仕的。”

“他们吃的点心,用的笔墨,哪一样不是精品?就你这粗糙的包子,怕是连给他们垫脚都不配。”

周围几个世家子弟跟着起哄笑起来,有人阴阳怪气地开口,“苏小姐好心请你品尝糕点,你怎一点都不领情?”

“莫不是怕吃过这般精致的点心后,这实在的小笼包便再也难以入口。”

阿义气得脸红脖子粗,握着拳头就要冲上前,“你们胡说什么!你们书院不知道多少学生在我们摊子买包子吃……”

“阿义。”江小满抓住他的手腕,声音平静得像一汪深水,她转向苏明月,目光落在那叠枣泥糕上,忽然发问,“苏小姐是觉得,这一两银子一碟的糕,比农户种的米、磨得面金贵?”

苏明月愣了下,随即昂着头道,“自然。”

“农户的米面随处可见,这枣泥糕却是老师傅亲手做的,怎能相提并论?”

“所以金贵的是那位老师傅?”江小满视线扫过在场学子,轻笑问到,“敢问诸位,谁人知一亩稻田要经过多少辛勤劳作,才能产出一石米?”

“谁人又知晓,老师傅做这一碟子糕点要花多少功夫和心思?”

众人议论纷纷,却谁也没给出个正确答案来。

“主子们何须知道这些?”苏明月的丫鬟昂着脖子抢话,语气比她主子还要倨傲。

江小满脸上的笑意淡了,目光扫过那丫鬟,又落回苏明月和一众学子身上,语气里带了点冷意,“姑娘这话怕是说错了。”

“你口中的这些主子们,将来是要科考入仕,要为民做主的。”

“可眼下他们连稻米怎么来的、糕点怎么做的都不知道,又怎会懂百姓的难处?”

她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不知稼穑之苦,不明劳作之难,将来真当了官,怕也只会觉得百姓的血汗钱来得容易,视民脂民膏为草芥。”

“到头来,不是为民做主,反倒成了鱼肉乡里的蛀虫。”

这话像一记重锤,砸得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几个起哄的世家子弟脸上的笑容僵住,想说什么反驳,却被江小满坦荡的眼神看得哑口无言。

“你、你放肆!”苏明月又气又急,指着江小满的手都在抖,“你一个市井妇人,也配在书院议论朝堂仕途?”

“我是不配议论仕途,但我知道,当官的若连‘尊重劳作’四个字都学不会,那他所管辖之地的百姓,日子怕是难过了。”

江小满挺直脊背,迎着苏明月的目光,“就像你觉得我的包子粗糙,可书院门口的老秀才,每日都要买两个当早课的点心。”

“挑水的王大哥,吃我家包子才能扛得动百斤水。”

“这些人,难道就不配吃精致点心?还是说,在你眼里,他们的辛苦,本就不如一碟枣泥糕金贵?”

“你……”苏明月被堵得哑口无言,眼眶一红,竟带着哭腔喊,“柴大人!你看看她!她竟敢咒你鱼肉乡里!”

众人这才发现,柴文瑞、上官烬不知何时已站在游廊尽头,身后跟着面色沉郁的姜夫子。

显然他们已经听了好一会儿,此刻姜夫子眉头拧得死紧,看向苏明月的眼神里满是不悦。

柴文瑞本只是来书院寻姜夫子商量账册之事,没想到还能看到这样一出好戏,若是之前,他定是会陪着苏明月一起戏耍江小满。

但现在……

“苏姑娘耳朵怕是不好。”柴文瑞晃着手中折扇,嘴角扬起一抹讥讽笑意,“本县令耳朵好得很,刚才江娘子的话,一字不落,听得很是清楚。”

“她何曾说过本县令?”

江小满立马行礼,“县令大人英明!”

“县令大人为木青妍主持公道,乃是江都城百姓心中的在世青天。”

柴文瑞满意点头,“江娘子莫要这般,本县令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姜夫子一个箭步蹿到众人面前,拐杖往地上一顿,横眉扫过在场众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你们连这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将来如何体恤民情?如何当官?”他气得胡子都直了,瞪着苏明月和那几个起哄的学子,“你们读的‘仁义礼智信’,都读到哪里去了?骄矜自大,轻视劳作,这才是读书人的大忌!”

苏明月被骂得不敢作声,眼泪掉得更凶了。

上官烬没看她,径直走到江小满身边,对上她那双澄澈无垢的杏眸,他喉结动了动,对姜夫子道,“夫子,学生先送内子回去。”

又转头看向苏明月,语气冷得像冰,“苏姑娘,事不过三,请你管好自己以及你的人,再让我听到半句轻贱我夫人的话,休怪我不留情面。”

江小满望着他线条紧绷的侧脸,心里那点因争执而起的火气忽然就散了。

她伸手轻轻地拽了拽他袖子,示意他走慢一下,压低嗓音道,“我想听听姜夫子怎么训他们。”

“罚你们抄《孟子・梁惠王上》百遍,好好想想‘黎民不饥不寒’的道理!”

姜夫子说完,心里火气仍未消散,视线猛地落向站在廊下的柴文瑞身上,他正抱着胳膊站着,脸上还挂着幸灾乐祸的笑,姜夫子眉头紧锁,“你这厮怎还没走?”

柴文瑞尴尬地笑了笑,正欲离开时,却被孟夫子唤住,“站住,老夫记得你这些日子一直在念叨,城郊农户愁今年雨水太多,怕粮食歉收。”

“老夫想到解决的法子了。”

姜夫子看向苏明月那群垂头丧气的学子,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不是觉得劳作粗贱吗?正好,罚你们去城郊学田帮农户插秧除草,直到秋收!”

苏明月惊呼:“夫子!我们哪会种地?”

“不会?那就学。”姜夫子冷冷道,“学不会,就别想再进这书院的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