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霸世唐朝 > 第九章 神迹处处的王家村

霸世唐朝 第九章 神迹处处的王家村

作者:默默而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宽敞笔直的水泥晒场上,四百多人的仪仗队按照朝廷规定的样式排开,水泥地还是众多官兵以及几位大人第一次见,当然他们见到的是被村民们泥的平平整整干透了的水泥地,也如同胡县令第一次看到水泥地的情况一样,众人很好奇在哪能找到这么大块的平整石板。

“这张照片一定会被载入史册啊!”阳林看着相机里大唐宰相国公出行仪仗全照,十分兴奋道,他也算是个摄影发烧友,这样的照片如果拿到二十一世纪,绝对只能被称之为电影剧照,但如果被这个时代记录下来再慢慢传到后世,价值真的无法估量。

“啊!啊!我的魂魄,我们的魂魄,被小神仙摄入到这个怪东西里面去了。”一个举旗的侍卫眼尖,居然看到了阳林翻看的电子照片,里面居然还有自己,发狂似的喊叫起来。

“小子,你居然敢对这么多人用摄魂术,快快将我等的魂魄放出来,否则某家的刀子可饶不得人。”举旗的侍卫一喊,一个着甲的军官装扮的汉子也快速的凑了过来,惊鸿一撇的看到了相机的电子银幕,一柄十几斤重的宽刀瞬间出鞘,直指阳林。

“住手,怎么回事。”

声未到,人先到,阳林来到这个世界,首次见到了什么叫武功,之间那个浑身甲胄的壮汉如苍鹰扑食,凌空而起又极速而落,阳林敢打赌,绝对没有两秒钟,那人就从十米开外的马背上落在自己的身前。

“启禀国公,属下见这小童用邪物摄入了某等的魂魄,正命他放还呢!”秦琼虽然在战场上落下来一身伤病,但不得不说他还是大唐现有的武将中武力最顶尖的,若非旧伤,其它几位国公恐怕都要逊他一筹,同时他给人带来的气场压力也是极大,这是为什么后世都喜欢用他和尉迟恭的画像做门神的原因之一。

“嗨,你等无知,小神仙这是在给大家照相呢!我们饿着肚子摆齐这仪仗,也是为了给这小神仙照的,你们后来的不知道,不给人家照相,人家可是不管饭的。”秦琼一挥手,示意亲兵们收了兵器,又解释道。

他和李靖是第一个被阳林照相的,还别说,他们看了照片也慌乱了一阵,不过后来小神仙解释说‘如果这是你们的魂魄,你们为什么还活着?’一句话就把他们问的愣住了,后来小神仙解释了很大一堆他们完全听不懂的话,什么成像原理啊什么的,反正自己是没听懂,不过知道了一点,被这个东西照一下,可以一直保存,他这辈子还没有这么清楚的看过自己的脸,甚至可以看到半个时辰前的自己,瞬间他就相信了阳林真的是神仙的事情。

“秦伯伯这是说的那里话,村民们无知才给我起了个小神仙的绰号,跟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一样,纯属江湖绰号,只不过我懂得比他们多一点而已,您要吃饭,我当然要亲自下厨,不过嘛!您刚才的这一手梯云纵,要是能传给我几成功夫,小子就是天天给您做饭也是乐意的。”阳林嘻嘻笑道。他在后世就是个极限运动爱好者,对于功夫,自然也小有研究,太极拳会耍几套样子货,五步拳和擒拿手也擅长,但对于真正的中国古代武学,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在这之前他可是从来没有相信过万人敌,什么百骑破万的传说故事,现在亲眼所见,再想想这些百战都能生还的冲将,没有一身惊天的武艺还真是不可能在百场大战中活下来。

“什么梯云纵?某刚才就是跳过来而已,久不上战场,武功早就退化了,这点皮毛,也就是对付对付这几个小家伙而已。”秦琼的身体确实有些虚浮,嘴唇还有一些不健康的白,通过后世的电视连续剧阳林知道,这个李二的得力悍将应该没有几年好活了,貌似是败血症病死的,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加入了自己的新知识,或许能帮他多延续几年寿命也未可知。

几个亲兵一脸尴尬的退了下去,不过还是半信半疑的看着阳林手上的照相机,阳林只得招手叫他们过来,将刚才的照片翻给他们看,要知道,能在这张照片上留下自己的脸孔可是一件极光荣的事情,不过这些侍卫意识不到这一点,只是在心中将这个小神仙的地位无限的拔高,神,只有神才能做到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时房玄龄杜如晦和李靖也从农户的家里出来,参观了一遍农户简单的家,三人都是感想万千,一旁的王守仁和胡子玉跟随在三位大佬身边讲述着小神仙来到了王家村之后的所做所为,三人听的很认真,不漏过一丝细节。

“小神仙,听闻你在王家村做的第一顿饭就差点让全村人将舌头也吃了进去,不知道今天拿什么招呼我等啊!”几人已经在农户家里看到了揉成一团一团的白面,好奇的问道。

“呵呵,不过小试牛刀而已,几位大人来了,小子自然要上点新鲜玩意,我这就亲自去做。”

“嘘。”

阳林咬着手指一声响亮的哨子吹起,各家就开始升火煮水,随即烟囱就开始冒起了炊烟,各户当家的将自家的方桌全部搬到了门前的水泥晒场上,王守仁和胡子玉将几位大佬请到村尾最宽敞的神仙居中,阳林也带着王二牛和小六子进了神仙居的厨房。

“二牛拉面,照我昨天教你的拉,多揉几下拉匀称了,六子烧水,水烧开了炖锅里的蛇羹汤就煮好了,蒸锅里的三蒸最后上。”阳林一边调着料,一边指挥道,以他现在的力气,实在拉不动拉面,只得临时教会了王二牛拉拉面的方法,做拉面的想法自然是他在秦岭发现了香菜之后诞生的,原来唐人还不知道香菜是可以食用的野菜,只是嫌它味道大,很少有人采摘,阳林自然认得这后世火锅麻辣烫的必备蔬菜了。蛇是前几天村民们进山抓的,早上就开始用小火炖了,现在估计肉都柴了,正好食用,而蒸锅里的三蒸,就是后世的湖北名菜沔阳三蒸,蒸鱼,蒸肉,蒸菜,不过在蒸鱼和蒸肉涂抹的米粉里面,阳林加了少许的胡椒面,吃起来会有微辣的感觉,再加上他在用山木耳,黄花,香菜沫,醋,香油等调料调制的烀汤一淋,保准唐人没吃过这么精,这么香的食物。

“好在这美国留学期间老子学了一手不错的中国菜,唉,那也是不堪面包黄油的折磨,被逼的,没想到会长千年以前的唐朝派发出光彩。”阳林心中感叹,手头却也不停,因为七八岁的小孩手腕耐力很差,等他搞完的时候,王二牛的拉面都要下锅了。

“穷乡僻壤,没什么招待大家,三菜一汤,主食是拉面,还望各位吃的开心。”阳林的上菜用语很市侩,不过众人的注意完全不在他的话语上,因为满屋的飘香已经让众人咽了许多次口水,连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斯文人也不例外,以淡定著称于世的军神李靖,也是喉结乱动,大家也确实是饿坏了,从吃过早饭到下朝,再赶到王家村,现在已经是下午三四点了,是个人都饿的不行了。

唐朝士大夫和高级官员用饭其实是分而食之的,一人一份饭菜,一张桌椅,各吃各的,但是在阳林这可没有这么多讲究,一张方桌,四条长板凳,三个热气腾腾的大盘上,淋了烀汤的蒸鱼,蒸肉,蒸菜,再有一盘炖了快一天的蛇羹。

阳林上了桌子,先一字排开几个小碗,在每个小碗里放一个小汤勺,再用大汤勺将蛇羹汤分到小碗内,先给坐在上方的房杜二位宰相睇过两碗,再给左手边的秦李两位国公睇过去两碗,之后又给坐在右手边的胡子玉王守仁盛了两碗,最后给自己盛了一碗。

众人也不说话,端起小碗用小勺舀了几下,就开始慢慢往口里送,那王守仁更是手抖的不行,他一个小小的村长居然有幸能与两位宰相,两位国公同桌进餐,真是天大的荣幸,老王头甚至准备回家之后开始编写族谱,将这件事记录上去,王家往上数几十代,就没有出过像他这么牛叉人,看着他勺子里的汤不停的抖进碗里,阳林只好咬着牙齿小声对他说了句,出息点。。

看看第一口汤入嘴后众人闪亮的眼神,阳林就知道,唐人吃的东西恐怕很粗,连宰相国公也没有吃过什么像样的美食,自己今天露的这一手恐怕要让他们永生难忘了。

阳林的眼力很好,每看到一位国公或者宰相的汤碗喝光之后,都接过他们的碗再给他们再添一碗,但是两碗过后,就不再添了,招呼大家吃菜,随后又拍了拍巴掌,招呼王二牛上拉面。

大海碗装的漂着辣椒油和香菜叶子的拉面上来之后,秦琼和李靖这样的武人便可以开始敞开吃了,因为这海碗确实够劲,起先还担心人多,三菜一汤只能给大家打打牙祭,穷乡僻壤的大家也就不说什么了,原来劲爆的在后头,边吃二位武将还边赞不绝口,关中人都喜好面食,且食量大,连房玄龄杜如晦两位文臣也抱着比他们头还大的海碗拉面吃的津津有味,只嫌少,不嫌多。

“房相杜相,可别跟着我们武人较劲,这么大碗的面吃不完可以分我们一点,我们还可以多吃一点。”秦琼和挨个坐的李靖交换一下眼神道,显然李靖也是这个意思。

“谁说我们吃不完,我们饭量大着呢!好在尉迟老儿没来,不然这顿非得开抢不可。”房玄龄吸溜着面条下意识的将大海碗往自己面前抱了抱,显然已是顾不了吃相了。

“呵呵,尉迟老儿和知节可没这个福分,西北羌人作乱,又逢大旱,艰难的时候他们有新鲜的树皮啃就不错了。”杜如晦身为兵部尚书,自然是知道西北的情况,其实现在还不是大唐最糟糕的时候,因为进了七月,颉利可汗率突厥部大举进攻,险些推翻了李二的统治,被逼迫签下渭水之盟是李二这一生也无法洗刷的耻辱。

“哎,隋末战乱不休几十年,百姓积弱,我大唐初定,根基不稳,又恰逢天灾**,纵使陛下有雄才伟略,也难解这无解之局,似这等美食,我等不知道今后还有无机会再次品尝。”一旦感叹起来,就会引发共鸣,酒没足,但是饭饱了,几位大佬都有点吃撑了的架势,阳林只得让他们到暖棚里走动走动消消食,同时命躲在厨房里也吃撑了的王二牛和小六子泡上几壶茶伺候着,茶叶是阳林在后世带来的正宗雨前龙井,他要长期在野外生存,自然不会只喝白水,一筒茶叶够他喝几个月的,不过来到唐朝之后,他也很少喝剩下的茶叶,他还想着有一天通过这些茶叶检验自己制作的茶叶的水准,自然是留的越多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