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霸世唐朝 > 第四十四章 智戴心藏锦绣,驸马胸有韬略

“这也是你为什么带猴子军来长安的原因之一吧!”阳林笑道。

与南蛮作战,首先要做的是适应山地环境,在崎岖险恶的环境下打运动战,这种作战有别于大唐主流部队擅长的平原骑兵战,毕竟大唐的战事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辽东方向,高丽,突厥,吐蕃,将大唐中原之地包围,大唐也只能靠骑兵四出,才能迎战三面之敌,至于后方的江南,有大海作为屏障,在海外国家都没有海上军事力量的时候还算安稳,而岭南蛮族则是占领着大片的山区,当年汉武之强盛,也只能跟他们展开消耗战,时打时叛,从来没有真正的掌握后方的所谓交趾三郡,冯智戴的猴子军似乎就是专门争对南蛮部落训练出来的人马,他将他们带到皇帝面前秀一下,更深层次的目的,自然是引诱皇帝对蛮族下手,彻底收复交趾三郡之地。

“驸马小小年纪,胸中却沟壑万千,只凭一点就能猜到智戴的全盘谋划,看来智戴这趟长安之行,恐怕就是白白送给皇帝八十万石粮食了。”冯智戴在没有见到阳林之前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小驸马是很轻视的,一开始交谈就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这个小家伙简直就是怪物,没几句下来,他已经将自己的那点超同龄人智慧的高傲之心收起来了,从而变成佩服,甘败下风,最后到膜拜,想他自己这么大的时候,恐怕给对方提鞋都不配。

“谁说白送的,鉴于你的抗匪表现,我猜陛下至少会给你一个五品以上的武将官职,将你留在长安,至于你的谋划么,当然目前还不能实现,我猜最多一两年,你的猴子军就能出动了,就看你这两年在长安有多用功了。”阳林否认道,他对李二太了解,段志玄的黑甲军一直驻守在湖广地区,一旦南疆有用兵的必要,黑甲军会第一时间出动,不过相比于黑甲军,很明显猴子军的低投入和利用价值都更占优势,李二是不可能放着好用省钱的不用,反而去动用动则消耗巨大的黑甲军王牌的。

“这么说陛下也有心对南疆用兵,收复交趾?”冯智戴来了兴趣,他亲自到过交趾,那里居住的其实都是汉人,三郡之地居然有七个大王,一个个自封的土王门不事生产,还喜欢相互攻伐,放着大好的地不种,今天他烧你几仓粮食,明天你抢他几个女人,把交趾三郡的内政搞的一踏糊涂,好在那里的土地实在太过适合种粮米,只要往田里撒上一把稻谷,几个月后都能长出一大堆粮食来,所以穷的只剩下粮食的交趾百姓才不至于生存不下去,但这样的土地,这样的粮种要是掌握在了大唐的手里情况就不一样了,只要打理的好,三郡之地足以能取代江南的地位,供养大唐一半以上的人口。

“陛下的雄心,你自己见过他之后就清楚了,不过你最好将功课做的足些,汉武帝当年的兵锋不可谓不强盛,可对南蛮交趾也是又爱又恨,打下来了嚼不烂,放弃掉又舍不得,其中的缘由你要分析清楚,如何能打的下是第一步,打下来了之后怎么坐的稳却重要,如果将南疆拉入无休止的战争,大唐就会变成四面作战,到时候恐怕有再大的才能也无法挽回局面了。”

阳林的话每每让冯智戴震惊,在第一时间他就将阳林提升到了冯盎那种老怪物一级的等级了,走一步看三步的政治眼光很多大臣都有,但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也有,就很**了,震惊的太多,神经就会变得大条起来,所以讲起来就更加没有顾忌了。

“依在下看来,南蛮诸部之所以难以收服教化,首要的原因是咱们汉人不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汉武帝兵锋虽盛,所想的不过是给汉人百姓一个安稳的后方,攻伐之间多屠戮,镇压威慑的性质大于统治治理,所以被奴役的南蛮人会造反,而汉末时期到两晋隋朝,中原之地争战不休,让南蛮诸部有了数百年的自治期,他们将自己独立于汉人之外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对汉人比较排斥,如果想要彻底的征服南蛮人,这两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阳林饮了一口山泉水也是点头认同了冯智戴说的这两点,指出问题容易,解决问题才困难,冯智戴只说问题,意思当然是求教于阳林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阳林觉得天马行空的跟冯智戴说一些后世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他未必听到懂,准备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慢慢的教会他一些道理,于是起身道。

“今日你请我吃鸡,等到了长安,我请你吃宴,所谓宴无好宴,可我的宴,却是全长安城争抢着想要吃的,孤独将军的收俘工作已经完成,就请世子清点你的猴子军,随我等一同前往屯粮洞吧!”

阳林说完就示意王二牛蹲下,他再次进了背篓,满眼罗圈纹的蝎子亦步亦趋的跟着王二牛的脚步,阳林和冯智戴都是带兵剿匪的,可两路主将会面之后没有讲一句关于剿匪的事情,貌似自己这数千悍匪在他们心中早已是死人一般,两人讲的却是万里之外的南疆,南疆的事情与眼下大唐的危机有一毛钱关系吗?大唐连现在的危机都渡不过去,何谈攻略南疆,聪明人的思维难道都是这么跳跃?我就真的蠢到了这种地步?难怪冯盎会一口拒绝我,他们的眼光早已不在当下了。

证明了自己确实不是造反的料的蝎子在迷茫了半日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不是个造反的好材料,却是个武道奇才,既然造反的路不好走,那自己何不专心武道,早日成为宗师境的武道巅峰高手,相通了的蝎子脚步自然的轻盈起来,仿佛身上的伤都好了很多。

八十万石粮食的搬运工作确实是个大体力活,好在独孤谋带的人多,迟来的他没有参与到几场战斗中,自然而然的沦落为了搬运工,阳林不愿意在山里浪费时间,领着自己的水军队伍和一干重要的人物先行返回长安了,押运粮草的事还是交给冯智戴和独孤谋吧!

一路唱着军歌回到灞水码头的水军船队受到了李绩的热烈欢迎,粮食找回来了,水军五百将士阵斩匪军八百,俘三千,匪首蝎子葬身火海,这是大战功,连自觉倍有面子的水军督都张亮都亲自来到码头迎接他的嫡系部队。

奏凯歌什么的仪式不需要举行,因为水兵们自己就唱的震天响,阳林临时将‘打靶归来’的歌词改动了一番就变成了‘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凯旋把营归’,这首歌的名字也自然变成了‘凯旋归来’。并且他决定将这首歌当成水军选送的歌曲,五百水军将要在年末阳江运河竣工庆典的大汇演上演唱这首歌曲,所以一路上各船水兵都在扯着嗓子比高音,硬是将这首节奏欢快,歌词简单的军歌唱成了五重唱,音阶一轮比一轮高。

水军士兵上岸之后两个人悄悄的离开了人群,一个是王二牛,一个是蝎子,阳林觉得王家村是一个能洗净人心灵的地方,那里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地方,目前那里只存在几类人,想种好大棚菜的村民,想烧出白色陶瓷的工匠,想研究药物种植的朝廷官员,当然还有个厉害到阳林都敬佩不已的人物也在那里,阳林自己也不知道。

“阳小驸马,方才军士们所唱何曲?此曲节奏欢快,老夫听来欢喜异常,真是提振军心的神曲啊!”张亮和李绩都是常年带兵的人,一个将军要看带兵水平首先就要看提振军心士气的手段,后世的军歌无疑在这方面有着超前的手段,是以,张亮直呼这首军歌为神曲。

阳林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剽窃革命先烈是很不好的行为,但是革命精神是中华人民的最核心精华,哪怕到了千年以前的唐朝,它也能瞬间发光,阳林可以预期当宫廷大合唱团唱出‘我的祖国’的时候会有多少大唐人民感动落泪。

“两位国公,军歌不就应该是这样子么?简单易懂,直入人心,我相信,只要这样的军歌能在我大唐的军队中传唱,我大唐的军魂就不会死,我大唐的军人就能世世代代的保卫我大唐的亿兆子民。”

阳林的话掷地有声,说的两位国公爷也是热血沸腾,接风的宴席并不丰盛,但是大家的兴致都非常的高,军士们一遍又一遍的唱着军歌,围观的百姓也被带动起来,同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通过老百姓传播了出去,朝廷剿灭了劫粮的匪徒,八十万石粮食不几日就将运抵长安,长安城的灾民百姓再也不用担心今年没有过冬的粮食了。

“饮胜。”

阳林喝惯了后世的高度酒,对于唐朝最高不过十度的黄酒他总是像喝水一样的豪饮,却忘了自己现在是个孩童的身体,不多几碗就醉了,拿起筷子敲着酒碗唱起了歌,唱的是来自后世的祝酒歌。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

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洒满幸福泪,;来来来・・・・・・

十月里响春雷,八亿神州举金杯,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盏都不醉・・・・・

美酒浇旺心头火,燃得斗志永不退,今天畅饮胜利酒,明日上阵劲百倍。

征途上,战鼓擂,条条战线捷报飞,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咱重摆美酒啊!再相会。。”

阳林唱的很是兴起,甚至后半段敲起了军中的战鼓,吐字虽然因为大舌头的原因很不清楚,但是几个高音还是被大家听清楚了,微醺的众将士的精气神被他一首歌激的斗志昂扬,张亮和李绩甚至怀疑现在下令叫将士们生撕猛虎他们也敢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