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霸世唐朝 > 第266章 出征和问计

霸世唐朝 第266章 出征和问计

作者:默默而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阳林的烦躁没有持续太久,半个月后,李渊驾崩的消息从宫里传来,阳林算是松了一口气,随后的一个月里,杜如晦病逝,秦琼病重,可以说,整个长安进入了哀悼期,阳林身上的孝衣虽然脱下了,但心情也没好到哪里去,杜如晦比原本多活了五年多,可秦琼依旧逃脱不了原本的命运,过完年后,不多久就将会死去,回想起刚到大唐时的一幕幕,这两位鲜活的面容又在他脑海里浮起,转眼间,十年居然就过去了。

进入贞观十一年,大唐的政治已经非常的平稳,南征后的动荡期已经过去,南方诸郡开始进入了飞快的发展期,大唐国力日渐夯实,也到了出兵西域的时候了,这时候李世民一刻也不想再等。

龙首原万骑军的校场之中,三万铁骑满员而立,卫国公李靖在接过点将台上李世民发下的虎符令箭之后,一步步的从整齐列队的士兵面前走过,扩编之后的万骑军如今有三万多战兵,五万多辅兵,战马十万余匹,是中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现如今的万骑军三大统领已经全部换了,而且他们也名副其实的每人统领了一万骑,分别是薛礼,程处默,李怀仁,三位年轻的将官,三军统帅依旧是卫国公李靖,今天,就是他们出征西域的日子。

“令,薛礼为第一路军统领,率一万铁骑出河套,以兰州城为中心,扫荡方圆八百里,非我臣民,一律捉拿,擒获,交朝廷处置。

令,程处默为第二路军统领,率一万铁骑出银州,以青海湖为中心,南抵吐蕃,西则不限,凡异族部落,降者纳之,不降者斩之,自出兵之日起,纳铁骑所到之地为唐境。

令,李怀仁为第三路军统领,率一万铁蹄,三千骆驼兵出玉门关,清剿西域诸国,凡臣服者纳之,不臣服者斩之。大军即日出发,不达目的,誓不收兵。”

李靖虽然年事已高,但中气仍然十足,一番话喊下来,士气顿时大震,三万战兵打头阵,他亲帅五万辅兵殿后,还有回纥等已经归入大唐的两万草原骑兵为辅助,大唐这一次虽然只调动了十万兵力,但要达到的目的却是完全控制整个草原和西域地界,因为大唐的所有臣民认为,十万大军已经足矣让大唐荡平整个西域,凡是见识过武装到牙齿的唐军的人,都丝毫不怀疑这一点。

三万余骑兵如洪水一般出了校场,李世民的心头总算是有了一些快意,自西突厥被李靖击溃之后,整个西域地界最大的武装规模也不过万,在这十万唐军的碾压之下,将毫无还手之力,拿下整个西域,那么大唐的版图又将扩大三分之一,最关键的还是将草原和西域纳入了大唐的板块之后,汐凉,将会在自己的关注下活着。

阳林如今没有任何官职,除了每天跟李丽质在被窝里看看电视剧,就是编写长安书院的教材,八大院系,分文学院,武学院,数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农学院,建筑学院,曲艺学院,每一院系阳林都要按照自己的记忆,至少编写出了初级,和中级的教材,他还打算开启选修的模式,除了初级文学和数学是必修课之外,其余学科每个人可以选两门兼修,学完这些学问,阳林估摸着至少也有后世初中生的水平了,再往后,就需要一些个人的研究和摸索了,而最高级的教材,阳林还是当机密保存的。

占据六坊之地的超级学院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当中,文工团也在城郊选了一块靠近阳江运河的土地开建大唐歌剧院,这座独栋占地面积达到数十万平方米的建筑是继天上人间大楼之后,大唐最大的一栋建筑,就连占据了一千多亩的大唐体育场也不能与之比拟,毫无例外,这两大建筑的选址都落在长安城外,变相的来说,长安城的城郭,又向外扩张出去了一倍,而长住人口,也达到了恐怖的八百多万。高层建筑,正在长安城内外的各个角落拔地而起,当然,这个时候,八层以上也算高层建筑了。

“哈哈哈,哈哈哈,西湖美景,三月天勒,春雨如酒,柳如烟勒......”芙蓉园里,文工团的士兵们正排着驸马爷新创出来的戏剧,其实在之前,唐朝已经有了戏曲文化,不过那吓人的装扮和表演的内容让阳林实在不敢恭维,有了后世黄梅调乐曲,一瞬间就将原有的戏剧形式推翻了,当然这里文工团在长安的一些表演早就已经脱离了原有的戏剧形式,将原有的戏剧形式冲击的稀巴烂了。

唐初并不是文人主宰一切,后世宋,明朝唯有读书才能当官的社会形式也还没有形成,民间读书人的比例并不高,所以百姓们现在追求的其实是直白的能够打动人心的歌词语句,如果曲调又能够悦耳动听,那就必定会受百姓们喜爱,抢先看了原版的李丽质不时的进宫卖弄几句,都会引起公主贵妃们的一阵羡慕,不过每次她回来的时候面色都不会很好,因为长孙皇后肯定会跟她提孩子的事情,成亲大半年了,肚子没动静,在皇室看来这是很大的问题,于是,这两口子在被窝里练曲子的时候经常会演化成动作戏,还是哼哈有节奏配音的那种。

直到夏日的某一天,李丽质的肚子终于有了反应,阳林才从愉悦轻松的日子里被拉了出来,李世民又要动兵了,这次是李承乾攥捣了很久的倭国之征,不过诏阳林进宫并不是要给阳林加什么官职,而是给出征提些意见。

“父皇,儿臣久不上朝,这些兵事早已忘的一干二净了,您现在找我问这些军事上面的事情,不是问道于盲么?”

阳林这半年来很少进宫,除了不想在李二幽怨的眼神下待的太久,他还不想参合到李承乾和李泰日益明显的争斗中,自从阳林停了陆遥的劳军文艺演出,李泰就十分恼火,几次找上门去要跟阳林闹,都被李丽质赶了出来,如今,李承乾好不容易做通了李世民的工作,同意他远征倭国,李泰自然也要出来找岔子,不给李承乾捞军功的机会,他有很充足的理由。

第一,李承乾从未统军,尤其是海军,但他不同,他是在海上走过的。第二,李承乾腿脚不便,又是太子储君,不宜出京,由他这个亲王代劳是最应该的。

李世民本来在领军之人上面不太在意的,区区倭国他并不放在心上,可听了这两个理由之后,也要考虑考虑换人了,李泰确实比李承乾更适合领兵,不过征讨倭国却是李承乾一手策划的,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冷落了谁都不好,只好找阳林这个平时就夹在这两兄弟之间的家伙问计。

“你这是在责怪朕罢免了你的职务么?”

李世民的眼神依旧幽怨,在他的案几上,时不时的会传回一些汐凉,现在应该说是王汐月大家在关外的消息,唱了什么新歌,受到了当地部族百姓多么热烈的欢迎等等,唯独对于他,没有只言片语,这叫他十分憋屈,他知道王汐月有跟阳林保持通信,可惜跟他没有,所以他很想将阳林的书信要来看一看,不过被阳林拒绝了,不管李世民要求的多么强烈,阳林却有长孙皇后的支持,可以毫不犹豫的拒绝,如今他已没有官职在身,干脆躲进地下室里一天到晚找不到人,要了几次,要不到,李二也不白费力气了,只是心中对王汐月的的思念越来越深,导致这两年宫中都没有举行选秀。

阳林有时候也暗爽一下,不知道被自己这一手挡在宫外不得进宫的武媚娘是作何感想,不过今天不同,长公主有喜,他不得不进宫来报喜,所以,他被早有想法的李二抓了个正着。

“儿臣不敢,被罢了官职儿臣在家专心造人,愉快的不得了呢!怎么会责怪父皇呢!不过这海军领军的人物确实要好好斟酌,咱们可以将打,和治分开。

倭国产出不大,且孤悬海外,离大陆遥远,打下来或许轻松,但未必好治理,首先治理的人选就有讲究,如果是外臣,则容易产生自立的想法,我大唐如今地广人稀,又远远没有需要在海外国家殖民的地步,所以,倭国打下来之后,我国未必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治理,这里咱们首先要考虑的到的是以何种政治手段来治理倭国那片地方,如果太子和魏王都没有将自己的封地迁到倭国的打算的话,我建议他们都不用亲自领兵出征,毕竟,攻打倭国,我们是以藤原纪武为前驱,本身出动的军队数量不多。

不过,太子和魏王不愿意自己的封地孤悬海外,却有人愿意,陛下何不派这些人领兵出征,陛下只需要拨给他们一定的军队和舰船即可,到时候打下了倭国,我想这些人一定会精心治理,给陛下一个惊喜的。”

阳林虽然打的是两不相帮的打算,不过对于大唐有利的建议,还是会提的,李渊死后,李世民的那些兄弟们就人人自危,如果给他们一个逃脱李世民掌控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死命抓住的,这些人里也并非个个都是庸才,起码,其中有些人去倭国混个土大王的资本还是有的。

“你是说十六王?”李世民眼前一亮道。

“儿臣没说,是陛下自己想到的,儿臣还要去拜见母后,通报丽质怀孕的大喜事,就不逗留了。”阳林拱手一礼,飞快的逃出了李世民的宫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