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霸世唐朝 > 第241章 李二回长安

霸世唐朝 第241章 李二回长安

作者:默默而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各国的使节团刚到长安的时候大多与盖苏文相当,其中回纥部首领药罗葛氏亲自前往大唐,提议在回纥领地建立大唐州府,这一提议事关重大,受到了鸿胪寺卿唐俭的亲自接待,按照原来的轨迹,回纥会成为大唐的羁縻州,但回纥已然不满足于只成为大唐的羁縻州,因为他不知道从什么途径得知了大唐对于新疆域的政策,外加本来敌视他们的薛延陀现在已经与室韦高丽等国组成了联盟,不断的在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回纥部的头人经过商议之后赫然决定了亲自前往长安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至于其余那些国家的使节,都被唐俭安排了一些新提拔的副手官员接待,无非也就是好酒好肉之类的安排着,基本不谈政事,直到腊月中旬李二回到长安,朝堂才算是有了片刻安宁,为什么说有了片刻安宁呢!因为之前都是阳林在胡乱发号施令,本应该为百官之首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似乎对此听之任之,所以长安城才会在这两三个月来有这么大的变化,长孙无忌自然是因为想要买好阳林支持李承乾而暂时对阳林的行为不加干预,而房玄龄嘛,是个聪明的人精,看的清楚大势,以现在大唐日新月异的变化,没有一些猛政恐怕是难以治理明白,反正让阳林这个愣头青出头,到时候就算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由他来背祸嘛!

让房玄龄万万想不到的是,阳林看似乱点江山的一通安排之后,长安城居然开始变的井井有条起来,而且情况越来越好,这就值得他反思了,要说之前他只是抱着看戏的心态,那么后来他就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许多新设的衙门居然真的有必要存在,比如武侯队伍的扩大,警署的设立。城管队的设立,环卫队的设立,海事衙门的设立,甚至消防部队的设立。阳林直接从原来的城卫军中划了五营近三千人成立了长安应急消防部队,处置一些发生,甚至未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或事故隐患,用阳林的话说,长安城的城楼现在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站在上面做摆设。让他们干点实在事才是正理,真正的打仗,有专业的战兵来处理,这不是还有三部坦克停在皇宫里么,谁敢造次,直接碾压过去。

等到后来三省想收回这些权利交给皇帝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些新设立的衙门和部门已经是长安城必不可少的东西了,一旦少了就会出问题,由于大阅兵的宣传。各地官员以及上京大比的士子大批入京,这个城市已经有了接近六百万人口在活动,三省的高级官员想想都头疼,只能将这些问题交给皇帝来决断,所以李二的船一到长安的时候,各个部门的官员都提前抢着往上挤,深怕这些事情拖久了会让自己也沾上关系脱不了身一般。

“咳咳,一个一个说,这个海事衙门是管什么的?谁能跟我说说?”李二本以为这些大臣上船的第一时间会对自己南征的功绩歌功颂德一番,谁成想一个个抱着一大叠奏章或弹劾。或诉苦跟他没完没了的啰嗦起了政事。

“启禀陛下,这个海事衙门就是管理长安城周边水道码头一应事务的衙门,天授驸马奏请三司成立,三省批复。拨了二十艘中小型水轮船,两营水军兵马为班底临时成立,为的就是管理长安城周边水道上的次序,还有打击水盗水匪,救助水上遇难等职责,陛下的船队能直接开到护城河码头停靠就是因为海事衙门提前做的工作。”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一左一右的抱手弓腰站在李二面前。相互给了个眼色,房玄龄上前解释道。

“恩,如此说来,这个海事衙门确有其成立的必要了,那为何这个张大人要弹劾海事衙门呢?”李二继续问道。

“张大人乃是鸿胪寺唐大人新提拔的鸿胪寺副卿,负责接待的是倭国派来参加大阅兵的使节太子阿倍久长,因为陛下要回京,所以海事衙门提前一天就封了水道,禁止大船堵塞水道,那倭国海船颇大,被在灞水口子上堵了一天,倭国使节怒而伤了负责接待他们的张大人属下,张大人不敢怪罪倭国太子,是以,便有了这一出。”房玄龄继续解释道。

“哼,倭国的船大,难道有朕的船大么?如今正是冬干时期,水道狭窄,他们自然得先给朕让道,海事衙门干的是对的,朕记得这个张旻原先不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么,怎么一个七品官一下子跳到鸿胪寺副卿的位置上去了,从三品的官员,太子还没有权利任命吧!”李二了解了事态继续疑惑的问道。这回房玄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向后退了一步。

“启禀陛下,陛下邀请诸国派遣使节来长安观礼阅兵式的时候言明,各国使节最多只能带一千人的卫队入长安,各国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数字来安排人员的,就现在而言,已经来了十几个国家,一万多人,唐俭大人一个人自然是应付不过来,天授驸马提议临时提八个副卿,十六个大使应付繁忙的接待工作,微臣等觉得无有不可,便同意了唐大人在最清闲的御史台衙门抽人了。”长孙无忌如实禀告道。

“这三品大员的任免,朝廷自有定制,唐卿不是鲁莽之人,怎会同意天授的建议,一下子提了八个副卿,此事又是如何通过三司三省的,简直是胡闹。”

李二有些微怒道,他是给了阳林总览京畿道统兵之权,主理大阅兵事,可这任命三品以上官员似乎也僭越的太厉害了吧!

“回禀陛下,非是唐俭大人没有讲清楚,只是天授驸马说‘治理一万人用这么多官员,难道治理一百万人也用这么多官员?’堵的我等哑口无言,后来他又说这些官员只是临时提拔,过后会官复原职的,叫我等无需在意,权衡之下,我等也只有先答应他了。”长孙无忌又回道。

“嗯,临时的权衡之计的话却也无不可,只是这小子思虑还不够周详,提拔上去了的官员朕又如何好降回去。还是给朕留了个大难题。”李二摸了摸鼻子有些违心的道,他事前可没想到这么多,确实如阳林所说,贞观元年的时候长安城才一百万人不到。是按照定制那么多官员在治理,如今已经到了五百多万人,他还是用那么多官员在治理,当然是处处都会出问题了。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从李二的神色中已经看出了这位聪明的陛下恐怕已经懂了,那么接下来那些奏章处理起来就简单了。谁引起来的事情谁去解释,让他们统统找阳林这个是临时大总管去。

皇帝回京自然是有大排场要讲的,尤其是在一场大胜仗之后,李靖已经从龙首原赶了回来,押解了突厥名义上的新头领阿史那默多到长安,再有已经归降了的南诏蒙氏女首领蒙娜多和五苗各族的族长,这都是李二的功绩,自然是需要礼部的官员好好的措辞讲一讲的,阳林现在依然是皇亲的身份最为贵重,自然是跟着长孙皇后在左侧宗室的行班里跪接。而在京的文武百官则是在右侧跪接,一番歌功颂德说的人是昏昏欲睡,好在阳林得了李丽质事先缝好的一对护膝,不至于受不了长达半个时辰的跪礼,再一瞅瞅文武大臣的班子里,那些大臣一个个绑的护膝比他还厚,原来聪明的人不止李丽质一个。

李二的穿戴就是在他看奏章和听取两位宰相汇报的时候完成的,兴致高昂的听完礼部官员的宣讲,大手一挥,御令摆驾进城。众多早就急不可耐的士兵这才敢在战船上列着队跑下来,在战舰高大的船舷上,他们早已看到了自己的亲人,此刻亲人相见。一番热泪相迎的感动画面自然是少不了,等李二迈步下船的时候早就分列两旁的文工团士兵们手中的军鼓军乐顿时响起,一辆由八个人蹬踩,车厢足有一个车道宽的超大号人力车便驶到了迎接李二的队伍前,在长孙皇后和太子李承乾的带领下,李二才有些意外的登上了这辆全部由明黄色的绸布布置的豪华车驾。

“这。这就是造车厂弄出来车?难道就是那什么坦克战车?”李二抓着长孙皇后的手问道,随即一帮嫡亲小皇子皇女在李承乾的和李泰两位大皇子的带领下便一同登上了这辆超豪华的大车。

“陛下,这可不是坦克,坦克比这可怕的多了,这就是您平时出行的车驾,天授安排了这辆车驾给您,还叫臣妾嘱咐您一定要透过窗口跟城内的百姓打招呼呢!”这女人,一旦到了自己心爱的男人身边就开始发光发热,长孙笑颜如花道,无比灿烂的道,丝毫不觉得她抢了李承乾的台词。

本来李承乾是想在李二面前仔细讲解讲解这坦克的,毕竟这段时间他没少往坦克车里跑,还多次央求阳林驾驶坦克带着他在皇宫的小广场打转,就是一直想找个借口将这坦克的掌管之权争取到自己名下,至少争取到自己门下将领的手中,此刻看母亲长孙皇后与李二正你侬我侬,自然不好开口,只是一旁虽然带着笑意插着话与长孙皇后说些母子相思之情的李泰,眼神却不时的往李承乾腿上看去,每看一次他的心里便疑惑几分,李承乾则是心里怨毒几分。

皇帝一家子一起向举着鲜花欢迎他归来的长安百姓们挥手示意,热情问候,场面很是喜气,只是很自然的,长安城的百姓们都没有下跪参拜,李二似乎也忘了这一茬。或许,从天上人间大楼在长安城开始耸立的时候,就一直在挑战人们心目中对陈规模条的理解能力,新奇事物会让人们心中自然升起对旧观念习俗的抵触能力,所以牛马不得走大路进城的规定没有引起长安百姓的抵触,所以道路由武侯管,水道由海事衙门管长安百姓也没有抵触,所以长安再诞生出什么新的规定百姓也不一定会抵触,他们就像看稀奇一样看着这些新东西诞生,而皇帝,就是他们今天看的稀奇。

只有少数自身利益受到影响的人在做些不知所谓的挣扎,从来就没有人能跟人的行为喜好大势堵憋,在干净漂亮的环境里生活习惯了,很难再回去忍受脏乱差的环境。当然,阳林如果一开始就去冲撞那些世家门阀,读书人的利益,打破大唐的所有陈规,恐怕早就撞的头破血流了,而他采取的手段,是用利益温养,腐化,分解他们,迟早那些腐朽会被大唐像粪便一样排除体外,这是大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