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霸世唐朝 > 第两百二十一章 招安议

霸世唐朝 第两百二十一章 招安议

作者:默默而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确立了不允许任何人称王称帝的中心思想,接下来的商议并没有变的简单,如果按照李二一统中原时用的战略,指挥大军一拥而上,打下南诏并没有多大难度,但惨烈程度恐怕不亚于安苗之战,而且想要这块地方得到短暂的安宁,唐军在一定时间内肯定是不能封刀的。

如果说南诏还是之前那样各部散居的局面,那么还有可能拉一帮打一帮,让他们打的差不多了,朝廷再出面收拾残局,即赚得了实惠,又赚得了声望,但不得不说,攻击诸部后方,抢占他们的城寨是李二中了蒙娜多的计策,如今南诏已然是铁板一块,被攻陷了城寨无处可去的诸蛮大多数选择投靠了蒙氏,而且十分仇恨侵略了他们家园的唐人,因为是唐人让他们无家可归寄人篱下的,李二可以想象的到,如果现在发动对蒙氏的强攻,会遭遇多么顽强的抵抗,他们打的是一场保卫家园的战争,根本不会惜命,蒙娜多提出建立国中国的条件,是有她的底气的,那么,阳林种下的果子在哪里?

“一定是朕还没有想透,马永全,天授的信使送信来的时候,可有说过些什么?”李二暂时没有理会大臣们的议论纷纷,向一直给他打着扇子的内侍太监马永全问道。

“没有,奴才只知道来送信的是个交趾人,呵呵,这才不到一年时间,天授驸马爷已经将这些交趾土著全部收服了,当真是好本事啊!”马永全自渭水一战之后,在宫里的地位越发超然,宫里他只伺候两个人,皇帝和皇后,而且他是家奴,是将这两位主子当家人在伺候,所以平时有什么意见,也是直言不讳,他没有子嗣。也注定会死在李二前面,所以这世上还让他顾忌的东西已经没有什么了,没有了这样那样的顾忌,才让他一举在武道上达到了巅峰。成为新晋的武学宗师。

“是吗?快将天授在交趾的详细卷宗调过来,朕要一观。”

李二突然明白了点什么,这也是阳林的聪明之处,如果他直言上书,教李二怎么做怎么做。李二未必会认真对待,甚至本可以那么做的,却不那么做,因为他是上位者,你处处显得比他聪明,反而让他生厌,但让他自己发现,摸索出来,效果就不同了,他会认为那是他自己的聪明才智领悟到的。大唐有好几个能臣都曾多次遭贬,比如萧禹,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有他,但三度为相,三度遭贬,最终凄惨收场,就是因为他太能了,比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还有能力。又爱显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现在已经第二次遭贬,不过李二爱其才,又逐渐的升其为扬州刺史。下一步肯定又会回到中枢三省为相。

阳林在后世管理过大型的集团上市公司,其复杂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大唐帝国,他深知那些最有能力,最能干事的人一般都会被老板放在中低层做管理,而高层管理,则是用会搞人际关系。值得信任的人,哪怕能力差一点也无所谓,他自然是不想一直在大唐做中低层,为大唐当牛做马,四处征战,按后世的道理来说,他还只是个童工呢!所以他要做高层,从一开始他向大唐展现了他的能力之后,都一直刻意的将某些事情,也可以说是功劳,都转嫁在别人身上,比如说在科技制造上面,面子都给古月刀文挣了,他一个后世的双料硕士,什么东西造不出来,再比如说渭水之战的军功,基本就是让给了马永全和李二自己,如今的南诏,他依然是要让功给李二的,打下交趾的功劳自己得了已经足够了,灭四苗,平南诏诸部的功劳肯定是李二的,因为这是最大的功劳,谁抢谁就没有好下场。

议论纷纷的群臣们未必就看不懂这些事,所以他们在下面吵他们的,李二在上面看自己的卷宗,才看到一半,李二就已经总结出来一点什么。

“如无必要,不杀一人。”李二说了八个字,又继续翻看。

“若要杀人,灭世惊神。”李二再度说了八字,目光看向最后几页,里面记载的,正是阳林潜入大理城之后的一些行动。

“原来蒙氏确有一战之力,不过这小家伙自作了聪明,安插一个人在她身边就能动摇她的心志么?这种有野心的女人,岂是那么容易动摇的,宇文天蝎,哼哼 ,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人,松赞干布,倒是有些意思,不过朕到底该如何打这一仗呢?......”

李二在正中主位上喃喃自语,这些卷宗有些是内侍的记录,有些是阳林口述,内侍的记录,不得不说,阳林在交趾干的很漂亮,收服七王,不仅没死什么人,还平白得了数万军队,按现在的发展模式下去,只要交趾没有雄霸一方的大枭雄出现,基本不会再有什么叛乱。而南诏诸部,从一开始李二用的方法就与阳林大不相同,如今想要扭转方向,十分困难,转的太快,文武大臣未必理解,不过腐其民心现在还是可以做到的,至少,阳林的那招宣传舆论攻势可以拿来用用。

“朕意,孝恭再度出使招降蒙氏,朕的条件是,可以收其为义女,封公主,封地么,就是她蒙氏现在拥有的城寨范围,其蒙氏大小头人,子民,皆有封赏,只要不提建国称王之事,一切好商量,四路大军,除天授一路之外,酌情将人马分成两批 ,留少量辅兵监督战俘继续开山修路,以吴王李恪主领,留一半精锐战兵来大营汇合,人数控制在五万以内,其余军士由副将领兵,先撤往蜀中休整,而伤病之士,可先遣散其回家了。”

李二此言一出,军帐中瞬间安静下来,大战在即,李二突然精简人马,将三路大军十几万人裁剪掉三分之二只留五万精锐,并且史无前例的要封一个异姓公主,难道皇帝是想让步,继续招安?

既然皇帝订下了基调招安,那刚才议论怎么打的将领们便无需再议了,现在他们顶多是讨论各军各部留下些什么人,甚至在李二一挥手之下,自行下去安排了?

后面都是文臣的事,首先是御史大夫孔颖达关于招安礼制上的要求和讲解,再有魏人镜,周溢等文臣关于南诏未来政治规划的要求,这些信息都是李孝恭出发之前需要综合了解的,在他们看来,皇帝都许了公主之位,蒙氏没有理由不答应,只有李二笑眯眯的看着众臣继续议论,等到各相关部门的官员都表达了一番自己的意见,李二才再度开口。

“此番出使,孝恭王兄不必急于谈成,但朕给蒙氏的赏赐要第一时间到位,在城中,朕会派些内侍密探去散播一些谣言,王兄听之任之便是了,天授给我的情报是蒙氏至少有五万精锐,朕就只留五万人马与她一战。”

众大臣听了李二此言才知道,这仗终究还是要打的,也暗叹了一声天心难测,自己这些人怕是被皇帝戏耍了,李二也并非是要戏耍他们,不过看着大臣们吃惊的望向他的眼神,他确实很享受,如果蒙娜多对皇帝这次提出的条件依然有异议,那么就证明皇帝才是将蒙娜多的心思看的最准确的人。

果然,几日之后李孝恭又带着丰厚的礼物进了大理城,没等蒙娜多正式接见,他便以天子封赏为由,给蒙氏的大小头人,军中士兵,甚至是蒙氏的普通族人一统封赏,只要是蒙氏的族人,最少也能有五斗大米,一斤酒肉的赏赐,这些东西本来是大军的日常消耗的物资,不过此时大军已经撤离了三分之二,这些物资自然不需要留太多,所以尽数赏赐给了蒙氏族人,不过这些赏赐,外族投靠过来的人可没有,只有蒙氏嫡系,姓蒙的人才有。

蒙娜多对朝廷的无端赏赐有些意外,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那些白米和酒肉蒙娜多都派人查验过了,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至于第二天与李孝恭的会面么,之前已经谈过一次,这一次自然是摆明了车马说条件,不管李二提出多丰厚的条件,她都会再提出一些李二无法接受的条件,她的目的是为了拖时间,拖到南诏天气最热,毒虫最多的时候,那个时候,即便是南诏人也不愿意在山里走动,几十万唐军,哼哼,到时候都会变成待宰的羔羊。

直到第二天晚上,蒙娜多才意识到出了问题,大理城中出现了几起冲突,虽然打斗的双方才几十人,但冲突的对象无疑都与蒙氏和投靠过来的其它各寨族人有关,常言道,不患穷,患不均,那些被攻占了城寨根据地的诸蛮族人本来就对唐人仇视,如今唐人大肆的封赏蒙氏,却没有他们的份,被劫了家业的他们本来就两手空空,正是穷困潦倒之时,又怎能甘心,对唐人的怒火瞬间便被转移到了蒙氏的头上,眼红蒙氏族人得到封赏的同时,他们认为是蒙氏把他们卖了,而且,某些带着蒙氏与唐人合谋,屠灭他们各部的小道消息很快在城里传开,大理城的小冲突在一夜之间频繁了数倍,其周边的小城寨,甚至正在整编的诸部联军也开始出了问题。

“如此简单的挑拨之计,这些蠢猪为何看不清楚?”蒙娜多气愤的一拍案几,臌胀的胸部一上一下的喘息着,引得一旁的蝎子开始心猿意马起来。

“这是挑拨么?貌似是事实吧!只是有人将它公布出来了而已。”蝎子目光贼贼的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