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霸世唐朝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唐时苏州

霸世唐朝 第一百一十九章 唐时苏州

作者:默默而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数量逐渐减少的船队驶到苏州的时候船上的大部分人见识到了大海的广阔,在古时候,关中人一辈子都难有机会见到一次大海,所以他们的心情是绝对的兴奋,最兴奋的要属阳林,他终于看到千年以前的故土,唐时的长江水很清,就算是入海口也不见浑浊之气,大海更是一片碧蓝,比后世的夏威夷,新西兰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是炎热的七月,但他还是顶着烈日在甲板上看了整整一天这美丽如画的海景,只怪这个时代的交通不够发达,从长安到苏州,竟用去了快半年的时间。

唐朝时期的苏州在江南属于绝对的霸主地位,甚至现在的人们还没有将苏杭并称的习惯,杭州虽然与苏州相邻,却是在宋朝时期开发发展起来的,此时的苏州,一般被人称之为‘大苏州’,这个称号的由来阳林大概清楚,汉朝时期的战乱不用说,大多集中在北方以及关外,三国时期三足鼎立,江东孙氏虽然没有最终夺得天下,却是保得江南之地数十年没有战祸,后来的两晋,五胡乱华,前隋,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江南之地都是汉人文化最后的根据地,没有受到大的战火的波及,一个一直不打仗,也没有战火波及的地方,不发达才怪事,所以江南道州府林立,人口密集,其中以苏州为最,经济最为发达,又因其自然风光优美,往往被士子文人称之为天堂,这里也是大唐读书人最多的地方。

船队的到来受到了苏州刺史以及一众官员的热烈欢迎,有江南第一大族陆氏的家主陆炳坤亲临,光是到码头迎接的贫寒士子就有过千,这些人都是阳林想要争取的对象,现在东西十大厂缺急了文案,管理阶层的人,就连他的三千文工团员目前也只招募到了六百人,需要大量的人才充实,要人才。阳林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江南,因为江南人不像北方人那么能征善战,却是温文儒雅,善于动脑经营。正符合阳林搞经济的需求。

苏州是商船的最终目的地,阳林在这里会停留超过两个月,贩卖货物是一方面,将江南各地夏秋两季的粮食收上来也是关键任务,江南道数十个州府阳林都打算让属下的人跑一跑。选拔人才和一些商业建设行动也会就此展开。

阳林和李承乾等一干朝廷使节被陆炳坤请到了陆家大宅居住,随同的苏州刺史刘允忠也认为这样最为恰当,论到奢豪,陆家在苏州算不得第一,但是论到大,陆家大宅可是稳稳的苏州,甚至整个江南第一,要住下太子一行这么多人,也是非陆家大宅不可了。

阳林对后世的苏州可谓是熟悉的不得了,可对眼前的苏州却是到处充满着好奇。听了刘允忠的讲解,阳林才知道这座规模和经济都比不上长安和扬州的城池里居然蜗居着不下于长安和扬州城的人口,人们生活的居所简直可以用精致来形容,只能容下一张床榻和一张桌子的袖珍小屋到处都是,只因苏州地贵,处处都有主,土地利用率完全不是荒野遍地的比方可比的。

人多的地方就钱多,在后世通行的道理在唐朝却不一定通用,比如陆家,比如苏州城的百姓。武德初年苏州的人口不过四十余万,这才十来年的时间,就已经接近七十万,阳林问过了原因。其实都是中原大战惹的祸,居住在苏州城内的百姓,没有户籍的流民占到了三成,以苏州之富裕也养不起这些人,却也正好给了阳林一些招人的路子,所以他到了陆府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招工。这样的人口大城,最适合建工厂,阳林打算把将来运往南疆的物资全部在苏州加工出来,等南疆开辟出来,广阔的海路也将被开辟出来,苏州作为得天独厚的港口,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在此地兴工业,比抓农业实际的多。

陆家果然如陆炳昌所说,诗书传家,家里的文人多,规矩也多,只有褚遂良这样的文人才能住的惯,阳林只是在进门的时候拜见了一下站成好几大排的陆家长辈就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了,至于使团身份最为贵重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自然是要摆酒吃宴客套一番的,他二人也乐于此道,正值青春期的两兄弟目光还不时的往陆家的小姑娘身上瞄,和陆家这样的大族结了亲,带来的政治效应会非常大,李承乾在这方面是白痴,可他属下的第一幕僚褚遂良可不是白痴,三两下就把话题绕到这个上面去了,至于李泰,则是从褚遂良言谈之中品出来的,在动脑筋,小聪明方面,李二的几个儿子之中,自然是以他为最。

这些事情阳林都不操心,也懒得操心,最让他操心的是文工团的那些姑娘们,五百多号人被分在了好几处大宅院,阳林想找个人都得里里外外跑好久,文工团扩编的事情需要交给文工团自己的人来处理,现在的这六百人不足以支撑大型演出,更不足以支撑今后更多的演绎任务,阳林决定让汐凉,凌雨寒,白玫瑰,聂风云这两男两女四位歌手担任选拔导师,负责在苏州召开‘大唐好声音’选拔赛,为文工团选拔人才,规则其实阳林在醉仙楼的时候就试用过,不难懂,只要借着苏州商品展销演唱会期间把广告消息打出去就好,给他们讲完了这摊子事,到苏州的第一天也就算是过去了。

次日的清晨阳林起的很早,陆家人早起读书已经是保持了几百年的习惯,所以阳林是被吵醒的,早饭是文工团的女团员们自己烧的,自从吃了一口陆家的所谓美食,阳林就宣布文工团的姑娘们暂时自行解决炊事,连什么身份吃什么菜都有规矩的读书人家,真有幸能诞生出陆炳昌这样的生意人。

陆炳昌来文工团蹭饭了,这是他这段日子以来的习惯,至于太子李承乾,还得继续享受陆家的三畜大宴,幸好皇帝没住他们家,要不然,按照封建社会皇帝的食谱规格,要不了几天就能把陆家吃空了。

“驸马爷,我昨晚听大哥说了,江南各地的夏粮已经收上来了,一百二十万石,加上运送的劳力花费等,共花销一百八十万贯,只等咱们的货船腾空,就能起运长安,秋粮大概也是这个数,不过花销可能更高些,还得等一个月左右才能开始收购,有各地的地方官帮忙,半个月左右可以完成收购,十月以前可送抵长安。”陆炳昌将一小碟醋泡萝卜嚼的脆蹦响,边吃边说道。

“秋冬粮食消耗大,还要留种,价格贵一点是正常,你的收购预算最多只能定在一百万石,有这两批粮食运抵长安,加上其它各道帮补一些,已经够长安城的人吃到明年夏粮出来了,咱们还要在明年开春之前搞到一批优良的粮种,关中之地荒了两年,明年必定是个大丰收之年,只要挨过了今年,以后就再难有粮食危机了,这些事情基本已经解决,接下来你就要负责苏州城超级市场的建设,将这间完全由你们陆家与朝廷合作的大超级市场打理好,不统筹你不知道,一旦全盘干起来,你会知道做大买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阳林喝着煲烂了的砂锅粥,江南之地鱼虾多,用野生小鱼虾煲出来的砂锅粥特别营养且美味,阳林喝了两大碗才把肚子打理舒坦。

“嗯,属下明白,大哥早些日子就在谋划,民工都已经招募了一两千人了,只等我们在城内看好了地块,划出来后就能开建,您可是答应过我,咱苏州的综合楼可是要盖三十八层的,不能比扬州的矮。”陆炳昌边吸着鱼虾粥边笑着回道。

长安城的天上人间总部大楼底座占据一坊之地,盖了六十八层高,听说那个看不到低的地基就是三千多民工掏了一个多月掏出来的,扬州分部起建的时候驸马爷也说过,盖多高的楼就得挖多深的地基,自己大哥准备的两千民工足够掏出一个三十八层楼深的地基出来,只要这栋楼盖起来,就是他陆家永远的荣耀。

“我没打算在城内盖,你不觉得苏州城现在的规模对于现在的人口来说已经太小了么?我打算在城郊盖,同时兴建的东西十大厂分厂都要盖在城外,将一部分居民引导到城外去居住,吃完饭你就带我去城外看地,看好地之后咱们再把具体的招工启事贴出去,两千人怎么够用,两万都不嫌多,等苏州的工业发展起来你就会知道,二三十万工人也未必够。”阳林喝了杯苦茶清嘴,指点江山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阳林到苏州才一天就看出了苏州的问题所在,这种智慧让陆炳昌只能仰望,只恨他没有亲眼看见长安城东西十大厂的盛况,听说那里的工人加起来现在快过百万了,近百万人一起干活那是什么场景,陆炳昌只要想一想脑袋就发晕,难怪上千万贯价值的货物,人家几个月就能生产完了,苏州城真要是跟进长安城的步伐,现在的城池股规模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往城外建才是发展正途。陆炳昌体会到了阳林超前的发展眼光,内心自然是佩服不已,不过他还只是猜到了一半,一小半,当苏州分厂的货物要供应整个南疆,甚至是交趾以及更远的南洋诸国的时候,就算建出比苏州城本身还大的工厂也不稀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