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洪荒逍遥游 > 第三百八十章 王霸之争 孺子可教

洪荒逍遥游 第三百八十章 王霸之争 孺子可教

作者:蝶梦庄周V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回说到孔子从容淡然,随使者向王宫而去……

……孔子入王宫,见到了鲁昭公、齐景公和晏婴,得赐宴陪酒,问则答之,中规中矩,就像是例行公事一般,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

等到齐景公回到驿站,方才说道:“传闻凤凰之子长得天女羡慕,仙女嫉妒,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玉树临风,冠诸于任何赞美之词都不为过。不想今日一见,这个,嗯……其貌不扬。”

齐景公容貌俊美,年轻时曾有侍卫见之而生绮念,风霜似是不曾在他脸上留下印记,依旧风采不减,反而更加成熟稳重。齐景公斟酌词句,用其貌不扬这四个字来形容孔子,已经算是褒扬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当今天下,老子学究天人,独占鳌头,镇压周王室气运。数人紧随其后,孔子便是其中翘楚,大王万不可轻视之。”

晏婴相貌中上,只是身材矮小,只有六尺,约合后世的一米四,仅是身高这一项便拉低了不少印象分。不过晏婴身材虽然矮小,但脊梁却极为伟岸,已然辅佐三代君王,堪称国之栋梁。曾出使楚国,巧妙化解楚王诸般刁难,维护了齐国尊严,更曾“二桃杀三士”,兵不血刃地消除齐国政治隐患,智慧无双。

“寡人当然不会以貌取人,今日召见,鲁公在场,不便详谈,回头再次召见,卿可与之畅谈。”晏婴同样是称“子”的贤相能臣,亦在紧随老子之后的数人之列,若能与孔子结为知己,惺惺相惜,为其左膀右臂,齐国之大幸矣。

数日之后,齐景公私下召见孔子,孔晏双子再会,一番寒暄之后,便天南海北地闲谈起来。两人同感对方见识渊博,不知不觉间,两人的话题焦点渐渐集中在治国之策上。晏子相齐辅政多年,经验丰富,而孔子还只是一个管理畜牧的乘田小吏,所以这次交谈更大程度上是由晏子所主导的。

一者有经天纬地之才,经世济民;一人胸有万千沟壑,有安邦治国之愿,相谈甚欢,辩驳得也是酣畅淋漓。一个风云弄潮的智者,难得有一个可以共论天下的人,而且到目前为止,他还不是敌人,岂能不见猎心喜。

畅谈良久,晏子话题一转,谈起秦穆公独霸西戎之事,从而挑起王道与霸道之争。两人舌绽莲花,言出法随,异象频现,更是显化出王道之国与霸道之国,展开兵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全方面的交锋。

晏子很难说他是哪一家的人物,他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治国施政之道又很有儒家“仁政爱民”的特色,重视礼教,节俭廉政。不过相对来说,晏子还是更偏向于法家吧。

终于,王霸之争结束了,富国强军的霸道之国吞并了推崇礼乐仁义的王道之国,不过霸道之国也是民生凋敝,国力大损。一时之间,晏子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回想反省总结方才的辩驳。

孔子还不曾真正辅国治国,他的主张难免还存在一些虚谈空想,不符合现实的成分。而晏子相齐辅政多年,他的治国之道显然更加务实,更符合这个春秋乱世的大背景。

半晌,孔子起身行礼道:“与君一谈,受益匪浅。叨扰许久,丘也该告辞了。”

孔子离开了,齐景公出现在晏子面前,问道:“如何,可否再续管鲍佳话,相齐而称霸天下?”

晏子微微摇头,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齐景公闻言神色微黯,不过看他微转的眼眸,显然还没有彻底死心。御下之道,忠臣的能用,奸臣也能用,没有什么人是不能用的,只要使用得法,小人物也能发挥大作用。

孔子回到学堂,子路等人早就翘首以盼,远远便迎上前来,问道:“老师,您与晏子相谈如何?”

“灵公污,晏子事之以整齐;庄公壮,晏子事之以宣武;景公奢,晏子事之以恭俭,君子也!只可惜,大道路上不能同行。”孔子似是叹惋,微微摇头。

孔子没有再去拜访晏子,齐景公与晏子不久也离开了鲁国,一国之君与国之栋梁当然不能久离国土。而学堂杏坛这边,孔子却是对一众弟子说道:“周室老子,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往周求教。”

一番安排之后,由南宫敬叔驾车,孔子两人渐渐驶出鲁国地界,其余弟子留在学堂温习所学,或归家省亲。孔子离开鲁国,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数月之后,南宫敬叔驾车出现在洛邑城外,拉车的早已不是最初时的两匹大红骏马,而是一匹棕色驽马。马车上箭孔不下数十处,还有几处被烧得焦黑,车顶上更是破开一个大洞,无法遮挡风雨烈日。

终于到了,南宫敬叔眼中流露出劫后余生的庆幸之色,望向车内的目光更是有掩饰不住的无限崇敬。马车在城门口停留片刻,因为车上的箭孔而被守城兵卒多盘问了一番。孔子却是一派从容,坐在破车之内静静地读着手中竹简,思索其中真意。

老子担任大周史官,官职虽然不大,但还真没有谁敢对他不敬,指使他每天去上朝做事什么的。就算老子云游天下,一失踪就是好几年,史官之位依旧为他留着。

总之就是只要老子开心,随他做什么都好。就算老子一把火烧了周室太庙和王室典藏,周天子还得带着满朝文武在一旁拍手叫好。当然,只是说说而已,以老子的身份当然不可能做出这种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对于老子这位大周史官,周天子当然赐有府第,而去规模、奢华丝毫不下于王室宗亲,只是老子拒而不受,周天子只得作罢,另赐一座相当简朴的居所,老子方才入住其中。

南宫敬叔驾车来到老子家门前,敲门拜访,却被告知老子外出访友了,不知何时归来。孔子二人直等到太阳完全西沉也不见老子归来,遂先寻一住处,第二日东方天际刚露出鱼肚白便又来老子家门前等候。

直到第三日黄昏之时,静立在老子家门前的孔子忽闻一声牛哞,转头一看,却见一名青年牵着一只青牛缓缓而来。牛背上坐着一位老者,白眉白须,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不是老子还有谁?

孔子微微一笑,终于等到正主了,上前两步躬身行礼道:“后学末进孔丘拜见老子先生。”

通玄目露精光,如刀似剑,审视眼前行礼之人,老子眼眸微睁,说道:“凤凰行此大礼,折煞老朽矣。”

老子所言凤凰当然不是凤族之主的凤凰,盖因孔子自比凤凰,老子遂以凤凰称呼孔子。随着老子出言,孔子不由自主地起身,这一礼并没有完全拜下去,只能算是半礼。以老子的身份,当然能而且有资格受孔子一礼,只是老子不愿意受,孔子也不能强求。

老子下了青牛,通玄躬身扶其手臂,当然不是老子老得走不动了,而是弟子对老师的尊崇敬爱。孔子跟在老子身后进入居所之中,院中野草没脚,墙壁也有诸多裂痕,浑然不似圣人居所。

老子对孔子不理不问,孔子不以为意,住入老子家中,每日前去见礼,如往常一般读书,偶尔去寻通玄交谈二三语。直到半月之后,老子一改常态,在孔子前来见礼时开口说道:“孺子可教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