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洪荒逍遥游 > 第三百七十七章 圣贤降世 护道护法

洪荒逍遥游 第三百七十七章 圣贤降世 护道护法

作者:蝶梦庄周V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回说到老子未经六道轮回,选择了借体托生……

……已经投身人间界的诸多大神通者之中,也少有人选择转世投胎,多是借体托生。

不过老子与这些大神通者的做法,已然属于搅乱生死轮回、天地阴阳之秩序。只是弱者遵守秩序,强者制定规则,此乃古之不变真理。这些大神通者当然不是弱者,他们已经有打破规则秩序的资格,平心娘娘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

老子自幼聪慧,静思好学,理氏请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的商容先生教授老子,可谓启蒙之师。老子好问,常使商容亦不能答,只好言:“先贤圣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商容教授老子三年,教无可教,遂推荐老子入周都求学,并请师兄周太学博士代为照顾。老子即入周室太学,博览群书,无所不学,无所不习,三年后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即大周皇室典藏,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又三年,老子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迁任守藏室史,即周室史官,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老子却非一直呆在周室,不时云游天下,行踪缥缈,神龙见首不见尾。而随着老子求学问道,人间界也正式开启诸子时代。学识渊博者尊称为“子”,能自成一家学说,另辟思想流派。

而在老子求学之时,地仙界玉京神山,孔宣正与白紫彤坐看云卷云舒,闲观花开花榭。所谓温柔乡是英雄冢,不过孔宣却非纵情声色,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人。已然决定投身人间界问道。而且已经和白紫彤说明,只是离去之前还是应该多陪陪妻子。

三日之后,孔宣盘膝而坐。周身气息渐弱渐止渐无,蓦然。一点灵光自眉心而出,直入幽冥地府。而留在原处的肉身虽气息全无,却面有微笑,肌肤温热,血液搏动,与活人别无二致,隐约还能闻到一股清香。

孔宣入地府拜见过平心娘娘,方才投入六道轮回之中。在意识陷入黑暗之前亲身体悟了一番轮回大道。孔宣转世之身家境倒也殷实,其父乃是子姓孔氏之后,与颜氏女老夫少妻,却是野合而生。孔宣生而七漏,头上圩顶,又因颜氏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虽因胎中之迷,孔丘已不复孔宣记忆,但圣贤降世。天地有感,自呈祥瑞,有凤即即而鸣。其声如萧笙。音如钟鼓,也正因此异象,孔丘常自比凤凰,五德昌隆。而孔宣的降世,亦令更多心犹存疑的大神通者心中打定,连凤凰之子都转世了,北冥那一位就是再无良,也不能坑儿子吧!

一时之间,更多的大神通者投身人间界。也有几位有大魄力,像孔宣一样历经六道轮回投胎转世。当然。人间界不断涌现的英才也非全是大神通者转世。有些是人族圣殿修士,有些则是真真切切的人族后起之秀。为气运所钟,应命而生。

孔丘幼即丧父,被原配正妻扫地出门,与其母相依为命,受尽贫苦。即是圣贤降世,自有几分不同,不学仙佛神魔道,只以赤子之心师法自然。虽不成体系,却也没有条条框框的藩篱局限,最原始也最纯最真,最接近大道本质。

孔丘曾掏鸟窝而闻鷇音,鸟子欲出卵中而鸣,谓之鷇音也,言亦带壳曰鷇。乃是最原始纯真的初音,没有偏执,没有是非,最近乎大道的声音。亦曾于雨后见雷击木枯木逢春,抽发新芽,死中蕴生。

孔丘少年时虽日子过得艰难贫苦,却无大灾大难,亦无生死之危,平静得难能可贵。

无数大神通者投身人间界,皆为求证道之机,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合作,但更多的还是竞争。而孔宣作为凤凰之子,之前便已成就圣道雏形,可说是他们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

此时孔宣胎中之迷未曾点破,一身道行全无,简直是将威胁扼杀于摇篮的天赐良机啊!但现实却是孔丘平平静静地度过了少年时期。

是诸多大神通者自信满满,不将孔宣放在眼里,还是他们道德高尚,不屑于此下作手段?

道途竞渡,你为求道,我为护道,什么手段都无可厚非,无所谓光明堂皇或是卑劣下作。而且为证道圣果,无数大神通者就算屠尽天下而成全一人亦在所不惜。不过是将威胁扼杀于摇篮,再平常不过了,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可是早就有了。

那是大神通者慑于北冥凶威,不敢一捋虎须吗?若是这样想就真是太低估这些大神通者了,所谓富贵险中求,为了证道之机,铤而走险又算得了什么?而且无数大神通者当中,多得是桀骜不驯,无法无天之辈。

孔丘能得平静,自然是因为凤族与北冥之人暗中为其护道,短短十五年间,斩杀的觊觎之徒不计其数。何谓护道?简单来说就是在其还未成长起来之前守卫保护其安全,保护之人便是护道者。

修士师法自然,追求大道,了悟法则运转,纵是境界高深,比常人有许多奇异之处,比如长生不老。却也不会太过厉害,毕竟无敌的防御,强大的攻击杀伐并不是大道的本质。只是道途艰险,无数天资纵横之辈便依大道法则,创出种种攻伐秘术,包括神通、武技、仙法、道术,统称护道手段。

只是后来修者大多不能看破本质,沉迷于强大的力量之中,追求颠倒乾坤之能,毁天灭地之威。如此舍本逐末尚不自知,可悲可叹!

不过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人希望平平淡淡,有人向往轰轰烈烈,有人憧憬逍遥自在,自然也有人追求精彩辉煌。有修士走向追求颠倒乾坤之能,毁天灭地之威的道路,却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味批判。

就一方宗派、势力、教统而言,明面上有传承弟子,暗中还有传道一脉,以保证遭遇重大变故之时道统不绝。而且明面上有护法,阻灾、诛敌、平乱、定祸、息劫,暗中更有护道一脉,便是彻底地追求护道手段强大之人。

像明面上的道门护法便是杨戬,至于暗地里的护道之人就不得而知了。而佛门此时还没有明确的护法,若原本轨迹不变的话,当是先有韦陀菩萨,后有斗战胜佛为佛门护法。而能成为孔丘的护道者,又岂是等闲之辈,忠心、能力样样不缺,若非已然走上护道之路,便是追求证道圣果亦是机会不小。

孔丘在平静中度过少年时期,待至十五岁,自然萌生学习人族礼乐之念,谓之十有五而志于学。至此时,孔丘胎中之迷虽未觉醒点破,但也时常心灵福至,天人交感,神而明之,学问一日千里。

待至弱冠之年,孔丘关注天下大事、时势格局,对于治国之策常发表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开始踏上仕途。孔丘虽在鲁国名声渐起,但仕途却没有多大起色,盖因那些大神通者暗中掣肘吧!

孔丘继续过着平静却充实的日子,直到有一位贤孝之德名闻天下的郯国国君郯子前来鲁国朝见。郯子,己姓,乃是少昊穷桑氏之后,郯国虽小,但名声却是不小。鲁昭公盛宴款待,觥筹交错,不少官员坐陪,不过孔子官职太小,还不够资格出入这等宴席。

而此时的孔丘却是端坐家中手握竹简,只是他此时的心思明显不在书中,双目没有焦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天际泛白,孔丘方才心思把定,放下竹简,梳洗一番后迈步出了家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