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九十四章 插秧比赛

超强教师 第九十四章 插秧比赛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卫红取来自行车,把父亲送回家后 ,往张宗虎家骑去。

张宗虎家在一条机耕道旁边,陈卫红骑着自行车来到张宗虎家。

张宗虎家院坝里,四五名妇女和一名中年男子正忙碌着做饭菜,院坝边上用砖块垒了一个临时蜂窝煤灶,灶上放着一口锅,里面正烧着热水,待会儿用来放蒸笼蒸菜,一般较大规模的桌席才用蒸笼。

在帮忙的人群里的毛三娘,热情地招呼着陈卫红,并让旁边的人去告诉张宗虎夫人。

很快,村长夫人出来,热情地招呼、让座、敬烟。

陈卫红放好自行车,打听了下,知道张宗虎去了秧田。打听了一下秧田的位置,不顾众人的劝阻,脱掉运动鞋和外衣长裤,往秧田走去。

张宗虎为人耿直,喜爱喝酒,也爱交朋友。他家栽秧子,各社的社长以及平时一些熟悉的人都来帮忙。

到了张宗虎的承包田,陈卫红一看,二十余人分布在田间,有几人在拔秧苗,更多的人则在稻田里插秧。大家伙儿一边干活,一边粗犷地开着玩笑。

看到陈卫红来了,张宗虎赶紧停下插秧,热情地招呼着陈卫红并往田埂走来。

陈卫红与瞿长荣以及几名熟悉的人打过招呼,赶紧制止张宗虎:“张村长,我是来帮忙的,不是来给你添麻烦的。”说着,下到田里。

“陈老师,你会栽秧子?” 张宗虎有些疑惑。

“怎么,不信啊,要不,我们比试比试。”陈卫红一边解开捆绑着的秧苗,一边笑着说。

张宗虎暗道,你的武功比我高,喝酒好像也比我厉害些,总不会在农活上,你也能胜过我。

“好啊,陈老师,那咱们就比试比试。陈老师,你定规矩,你说怎么比?”张宗虎豪放地大声说道。

“我听村长大哥的,你说怎么比就怎么比。”

“按我们农村的老规矩,一是比打拢,二是比速度和质量,你选什么?”

“都行。这些田都不太大,打拢难度不大,我们就比速度和质量吧。”

听到陈卫红说出了内行话,张宗虎有些吃惊。张宗虎不知道,因家里缺少男劳力,陈卫红**岁就开始下田干农活,农忙假和暑假,一直在栽秧打谷。有武功基础,身体灵活,耐力好,栽秧、打谷这些农活,许多老庄稼把式都比不上陈卫红。当然,在质量上,陈卫红是比不上这些老把式的。

陈卫红与张宗虎往一块空田走去。

几名好事者,连忙把秧苗抛落在他们将要栽种的地方。

经商定,两人相隔五六米远,分别从田壁栽种一块长方形地域到田坎上。

“既然是比赛,总是有点彩头吧,不然,不精彩!”瞿长荣提议道。

“张村长,比赛的项目是我选择的,那么,比赛的彩头就由你来定了。” 陈卫红微笑着说道。

“好啊。我毕竟是庄稼人,你是文化人,我也不欺负你,让你两米。如果你输了,今天中午先喝三大杯酒,称我一声老师。如果我输了,今天中午我先喝十大杯,拜你为师。如果?”众目睽睽之下,张宗虎抱着稳操胜券的心理,豪放地定下规矩。

陈卫红想到自己的插秧水平,特别是速度在本社可以进入前三名,但对张宗虎的插秧技术心里没底,不敢说大话,便点点头,表示同意。

这时,人们已经连续劳作了三个多时,有些疲累了。按习惯,应该歇息“吃烟”的时辰。张宗虎估计家里的猪儿粑和稀饭差不多要送来了,决定干脆让大家轻松轻松:“兄弟们,稀饭和猪儿粑就要送来了,大家先歇息吧。这个时间,我与陈老师比赛一下,大家都来当证人和裁判。不过,你们一定秉公执法,不要欺负人家陈老师。”

众人齐声叫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栽完手中解开的秧苗后,走到田坎上,有些人甚至打起了赌。

随着村支书瞿长荣一声令下,比赛开始。

张宗虎虽然有两年当兵的经历,仍不愧为老庄稼把式,不慌不忙地解开秧苗,稳稳当当地开始插秧。动作看似不很快,却如行云流水,稳稳当当地往前推进,在视土地如生命的庄稼人看来,这就是最美妙的舞蹈。他栽出的秧苗,排列得仪仗队的士兵一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极为整齐,简直就是一件精工细作的艺术品。

陈卫红偶尔瞟瞟,对张宗虎技艺的娴熟、动作的优美、质量的优秀赞叹不已。

再看陈卫红,动作明显要笨拙一些,甚至好像有点手忙脚乱似的。但大家发现,陈卫红的动作着实快捷,左手轻轻地分出秧苗,右手快速的拈住,转眼间,只见水花一溅,秧苗已经插入了水下的泥土里。不过,就秧苗排列的整齐、美观来讲,比张宗虎却要稍逊半分。

开始,张宗虎抱着轻视的态度,如平常干活般,不急不慢。过了一会儿,趁解开秧苗的空隙,看了一下陈卫红,结果吓了一跳,陈卫红已经超过自己了约半米。仔细观察,发现陈卫红插秧的动作虽然有些不规范,但速度却很快。惊讶之余,赶紧加快速度,但秧苗排列的整齐和美观程度,比前面的就略差了一些。

田坎上的众人开始议论起来,几个社长甚至调侃起来:

“张村长,加油哦,不然,十大杯酒等着你哦!”

“陈老师,你又要收个大徒弟了!”

……

离田坎已经不远了,陈卫红看了看,发现自己超过了张宗虎一米多。照这个速度下去,自己肯定完胜。转念一想,张宗虎是这里的一村之长,今天之所以与自己比赛,一方面说明他对自己的插秧技术秀是自信,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好胜心挺强。自己若把他比下去,他的脸面上一定有些挂不住,而自己如果输了的话,在大家心目中,却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会说什么。

想到这里,陈卫红开始慢了下来,专注于后段的质量。

田坎上观看的村民看到陈卫红慢了下来,有些惟恐天下不乱:“陈老师,加油,争取当张村长的老师!”

“陈老师,输了要罚三大杯酒哦!”

想到赌注是三大杯酒,陈卫红也不知道三大杯是多大。想到自己下午还要去一地乡去上课,不能多喝酒。怎样才能不喝酒呢?那就只有不输。不输,又不能赢,那就只能是平局。陈卫红想起与王华刚一起的两场篮球赛,决定以平局结束。

陈卫红一边插秧,一边用眼角余光关注着张宗虎的进度,以此调控自己的速度。最后,两人同时插下最后一棵秧苗。

“陈老师,我输了。认罚!以后,你就是我老师了,陈老师!”张宗虎有些沮丧但却真诚地认输。

陈卫红赶紧阻止:“张村长,你没有输啊,我们是同时完工的,是平局。”

陈卫红走上田坎,认真看了看张宗虎的“作品”,由衷地赞叹:“张村长,你栽的秧苗好整齐,太美了,而且,一棵浮秧都没有,质量远胜于我。”

“瞿支书,各位大哥,我认输。一会儿上桌子,我先喝三杯。”陈卫红大声表态道。

“陈老师,我说让你两米的。男人,说话要算数,我们同时栽完,就说明我输了两米。作为一个老庄稼把式的角度来评价,你栽秧子,质量丝毫不亚于我。陈老师,我服了,甘愿拜你为师。”张宗虎走到田坎上,认真看了看陈卫红栽种的秧苗。

陈卫红暗道一声糟糕,怎么把张宗虎说的让两米这事给忘了。

事也至此,陈卫红决定把这事搅黄,尽量给张宗虎挽回一些面子:“瞿支书,社长们,你们看,张村长栽的秧子,无论从整齐度、稀密均匀度、美观度来看,都是远胜于我。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岁就开始在田里打滚儿,在我们生产队,速度上,比许多老把式都强。生产队抢工分的时候,栽秧子时,生产队给我评的都是全劳力的工分标准。”

众人听到如此一说,这才明白,张宗虎是遇到高手了。

陈卫红继续给张宗虎铺垫台阶:“我比张村长要年轻许多,从小习武,动作当然要灵活些了。如果张村长是我这年纪,一定比我快得多。”

张宗虎看了看陈卫红,没有说话,内心充满着感激,暗自打定主意,以后与这个陈老师好好交往。

张宗虎的妻子与毛世贵的母亲一起,挑着稀饭、咸菜和猪儿粑来了。

在主人家的招呼下,大家往猪儿粑和稀饭围拢过去。

加餐过后,大家继续插秧。这时,议论的话题都转到了陈卫红身上,毛世贵讲还起了陈卫红收拾钟大们的故事。

钟大们一伙偶然也来这一带“干活”,一些村民被他们欺负过,大家非常愤恨却又不敢惹他们。听到毛世贵这么一说,大家对陈卫红更是充满了崇敬。

张宗虎也讲起与陈卫红拼酒一事,号召今天来的兄弟们,一会儿要好好敬陈卫红两杯。

有几名年轻人,当场嚷嚷着,要陈卫红一会儿表演点真功夫,让他们开开眼界。

听到大家的这番议论,陈卫红只好沉默着微笑。

人多力量大,十二点过几分,张宗虎家的秧子全部栽种完毕。

回张宗虎家的路上,陈卫红找了口池塘,认真地清洗一番。回到张宗虎家后,,提来一桶水把脚洗净,换上干净衣服,穿上运动鞋,将脏衣服塞进背包。

酒席开始前,陈卫红找到瞿长荣和张宗虎,撒了个谎,说自己下午两点半要到中心校开会,一点半必须得走。

两人见陈卫红不像说谎,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提出一个条件,必须放开喝几杯,至少要与每个社长干一杯。

酒席上,瞿长荣、张宗虎、丰咀村文书、妇女主任,以及几名酒量较大的社长与陈卫红坐在一桌。

大家落座后,张宗虎端起一杯酒,诚恳地向大家表示感谢。

陈卫红看了看,张宗虎家的酒杯确实比餐馆里的要大些,装满的话,每杯少说也有五钱。

干了第一杯后,张宗虎找来一个大碗,用杯子量了十杯酒,倒入碗里,端着碗站起来:“瞿支书,各位亲戚朋友,今天我张宗虎愿赌服输,这是十杯酒,我喝下了。当着大家的面,我表个态,以后,陈卫红老师,就是我的老师。这碗酒, 我是心甘情愿地、愉快地喝下的。。”

陈卫红赶紧站起来,夺过张宗虎的酒碗:“瞿支书,在座的各位,今天,其实是张村长赢了,他谦虚才这样说的。我占了年轻的优势,速度并不比他快,特别是他栽的秧子,质量比我好得多,因此,今天是我输了。按规矩,我喝下三杯酒,认张村长为老师。现在,请瞿支书作证。”

言毕,陈卫红拿起桌上的酒杯,到碗里盛满一杯酒,一下倒入口里,接着,开始打第二杯。

张宗虎与瞿长荣回过神来,赶紧制止。

瞿长荣哈哈一笑:“我还没有见过抢着认输的,更没有见过抢着喝酒的。陈老师,你是怕张村长准备的酒不够吗?放心,那里有一桶,够喝的。”

在众人的嬉笑中,打赌一事不了了之。

陈卫红敬了村上几位干部和本桌的几名社长之后,向张宗虎提出告辞。

众人不依。陈卫红用眼神向瞿长荣求助。

瞿长荣站起身来:“兄弟们,陈老师确实要去开会,以后,大家喝酒的机会还多。特别是我们的社长些,以后,栽秧子、杀猪儿时,把陈老师和学校的老师请到。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优秀人才,到你们家作客,是你们的荣幸。我定下个规矩,谁家有什么高兴事儿要请我和张村长,就要把陈老师一并请来。”

这番话,把陈卫红弄得进退两难。大家如果都请的话,自己一是走不赢,二是这个酒喝起来确实恼火。不过,看到村上领导这样重视自己,也感到有些欣慰。

有了瞿长荣的这番话,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有人请陈卫红去吃猪儿粑。有时陈卫红无法分身,或者实在有事不能去,这些社长就托人给陈卫红捎些猪儿粑,甚至还有些腊肉、盐蛋之类的来。后来,一些家长,村里的一些头面人物,但凡家里有些什么重大事情,都邀请陈卫红参加,让陈卫红有些疲于应付。

开始,对于这些邀请,陈卫红尽量安排时间参加。对于生日、结婚等喜庆事情,也跟着去随一份礼。后来,渐渐有些吃不消了,一方面是时间安排不过来;第二,天天喝酒,对身体也有些影响;第三,每次随礼的份子钱,虽然只有两、三块钱,顶多五块,但积累起来,对于每月工资只有三十八块五角钱的陈卫红来说,也是个大数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