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六十九章 夜不能寐

超强教师 第六十九章 夜不能寐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件事情放下了,陈卫红还是无法入眠,参加工作这半年的往事,不断地浮现在眼前,一个问题不断地纠缠着他:为什么陆建忠、林茂兴、代光华等要合起伙来收拾自己?这究竟是谁的问题?是陆建忠个人,是陆建忠们,还是自己!

假如问题是在陆建忠身上,他为什么不收拾其他人,而只收拾自己?这就说明,归根结底,自己还是有些问题没有处理好,至少对于陆建忠等人来说是这样。那么,究竟是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又是由什么样的具体事情引发的呢?

睡不着觉,陈卫红干脆翻身起床,找出笔和纸,坐到桌前,一边思考,一边胡乱地写画,力图查找出自己被排挤的原因。

陈卫红觉得,陆建忠排斥自己,从大的方面来看,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工作、情感、利益。

沿着这三条线,陈卫红开始进一步分析,从工作上来看,自己尽心尽力,白天上课备课改作业,晚上设计练习、写反思日记、修订教案,自觉购买专业书籍来学习,主动向其他教师学习,教学基本功提高很快,教学成绩是所有学科中最好的,学生和家长也比较喜欢自己。综合起来,陈卫红觉得,应该不是工作方面的原因。

情感方面呢?自己对陆建忠虽然没有整天跟在后面讨好、汇报,但每次碰着都恭恭敬敬招呼,在一起吃饭时,自己都主动地去向他敬酒并表示感谢,从来没有在后面说过他半句不是,哪怕后期他已经明显表露出对自己不满时,也没有议论过他。陈卫红又排除了这条。

利益方面呢?自己认真工作,把学生教好,学校的成绩提上去了,对他校长的业绩和个人声誉是好事,可以为他带来利益。自己没有给包括陆建忠在内的任何人争利益,从来没有分得过任何好处。要说工作之外的利益,一是安电得了五块钱,已经上交给乡党委纪委;二是给曹强等几名学生补课得了一点钱,是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加班所得,与学校、特别是与陆建忠无关啊。“人往利边行”,估计是自己没有让陆建忠在自己身上获得利益吧,但即使这样,也顶多不重用自己,不应该就排斥自己啊。

陈卫红确实太年轻太单纯,虽然有了查找分析问题原因的意识,但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所以,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最快更新)如果他学会换位思考,从陆建忠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那推理出来的结果就会不一样了。

工作方面,陈卫红虽然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承担了超重的工作任务,但这是年轻人应该做的。在工作期间,不是踏踏实实地专心上课、每天安安份份地呆在校内,而是不务正业,多次调课、请假或利用空堂无课的半天,去帮别的单位打篮球或做些学校领导不知道的事情;半期考试成绩差,使得部分学生和家长有不良反响,影响了学校声誉;不知天高地厚,不懂规矩,去指导其他教师所教学生,影响了教师间的团结,甚至影响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私自组织部分学生补课,收取补课费,这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经常伙同社会上闲杂人员一起喝酒,有时还闹事;据说多次与一些社会闲杂人员伙在一起打群架,造成了不良影响;带动一批学生练功习武,损坏了学校的大量公物;据传与某一两位女教师关系暧昧,又好像与某位漂亮的女学生耍朋友,说明其品行有问题,将极大地损害教师形象,进而损害学校形象……

情感方面,陈卫红貌似对自己恭恭敬敬,但很少主动与自己交流,更说不上交心谈心,这份礼貌恭敬的后面,其实是冷漠和疏远,可能他是仗着自己是正规学校毕业的高材生,不把自己这个短师班的工农兵学员放在眼里;在业务上,我行我素,几乎没有向自己请教过,让自己的面子和自尊受到一定的影响;当陈卫红出现问题,自己旁敲侧击地轻微批评时,他不仅不主动查找原因,积极予以改正,反而在心里对自己心怀不满,虽然在努力掩饰,但从很多行为表现上看得出来;不像其他教师,对自己妻子、儿子等恭敬有加……

利益方面,自己努力到区教办去把他要来,使他避免了分配到村校的命运,可是,这个家伙却不懂事,根本没有任何表示感恩的行为,这样的人,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他绕开自己,接触对自己有些陈见的王良民、吴兴华等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打小报告,让自己经受了一场风波,还让一些领导对自己有了看法,这既是眼中无人的表现,也确实对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也说明,陈卫红这人是个小人,是万万交往不得、用不得;有一次喝酒后,陈卫红在吴小刚的邀请下,与自己一起打牌,他一点也不“讲政治”,牌桌上毫不打让手,赢了自己近十块钱,后来吴小刚两次约他参加牌局,还说明了自己都要参加,他却以有事情为借口推托了,说明这人在金钱和小事上很计较;半年来,一次也没有请过自己喝酒,甚至连虚假的客套话都没有……

这就是陆建忠视角里的陈卫红,一个不称职的教师,一个无情无义、自私自利的小人。难怪,陆建忠会对陈卫红做出这么阴毒的行为。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其实本无所谓好与坏,但进入人的大脑后,因为大脑会带着具有自己特色的印记进行加工,正如用戴着红色镜片去看白纸会看成红色、看蓝纸会看成黑色一样,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梁银友、林光伦、王华刚、杨莉等人的眼中,陈卫红是一个好学上进、认真负责优秀教师,是一个正直勇敢、豪爽仗义、值得交往的朋友。但在陆建忠的眼中,陈卫红却成了集“孤芳自赏、不务正业、不知感恩、小器吝啬、心术不正”等贬义词语于一身的小人。

可惜,陈卫红不明白这一点,没有换位去思考,自然也就无法找到陆建忠排挤自己的根本原因。直到多年以后,陈卫红再次经历坎坷,被人点拨,才恍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想了半天也找不出陆建忠排挤自己的原因,沮丧与焦虑中,陈卫红继续往下思考,接下来自己应该怎么办呢?自己的这些疑惑与问题,又向谁请教呢?

反正睡不着,陈卫红开始无聊地翻阅自己积存下来的杂志。一本过期的《读者文摘》上,一篇名为《蘑菇管理定律》的文章映入他的眼帘,陈卫红先是无意地翻看,看着看着,来了兴趣:

蘑菇的生长需要养料和水分,但过量的阳光会导致其过早夭折。为避免阳光直射,蘑菇一般都在阴暗角落里培育。蘑菇的养料一般为人、兽的排泄物,虽不洁但为必需品。地点、养料给予了蘑菇的生存空间,但其成长还须依靠自身。如果一朵蘑菇开始就比别的蘑菇长得快些,就能获取更多的养料、水份和阳光,以后就能长得更高更大。如果一开始被掩盖在其他大蘑菇下面,将因被遮挡而难以获取充足的水分、养料和阳光,终身都难以长大。

初入职场者,其情况与蘑菇的生长极为相似,常常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做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而自生自灭,有时还会被浇上一头大粪――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

看了这段文字,陈卫红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就自己这半年的经历来看,不正是缺乏被人指导和提携吗?在一些事件中,不正是代人受过吗?或许,陆建忠对自己排挤,也有被人抹黑的原因。想着想着,陈卫红感觉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心情越来越沮丧。过了一会儿,陈卫红猛然惊醒,老是这样自怨自艾也解决不了问题啊,难道一辈子就做大蘑菇阴影里瘦弱不堪的小蘑菇吗?不,绝对不能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陈卫红坐直身体,拿起笔,在日记本上写道:在暂时落后的情况下,只有奋起直追,尽快地脱颖而出,去争取更多的养料、水分和阳光,才能更快地成长为一朵大蘑菇。正如塞翁失马,这次的挫折,或许是一件好事,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静下心来深入学习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尽快熟悉各项工作,积累经验,为明天站起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来说,要从最简单最单调的事情上开始学习和实践,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多干活少抱怨,勤动脑、口、手、脚,增强主动意识,适应不同的场合,赢得认同和信任,争取进入真正能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领域,得到更多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

“要主动接触领导,多向领导请示汇报,多与同事沟通交流,丰富人脉资源,以期获得更多的养料、水分和阳光,帮助自己好好生长,尽快长成一棵大蘑菇。”陈卫红在日记本上写下最后这段话时,听到远处已经有公鸡开始打鸣。

农历正月十七一早,陈忠民把当地有名的建筑施工“掌脉师”周德清,请到准备新建房屋的空地上。陈卫红将设计图交给他,说明了设计意图与修建要求。

周德清认真看了设计草图,感觉很满意,高兴地对陈忠民说:“陈老师,你这个儿子是学建筑的吗?图画得很规范,设计得也很合理。堂屋与卧室门的位置很科学,既方便,又不占地势。还有,厨房和厕所的布局也很好。”

“谢谢周掌脉师的表扬。我家卫红是学校的老师,对建筑是外行,他只是凭感觉设计了这张草图,具体怎么办,以你的意见为准。”陈忠民说完后,与陈卫红、周德清一起,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

周德清在一些细节上提出了修订意见,并就施工的具体组织与安排,构思了一个整体框架。陈卫红一边询问,一边详细地记录,不时提出一些疑问和建议,与周德清、陈忠民一起商讨。

大体方案确定后,陈忠民请周德清概算出需要的砖、条石、水泥、石灰、瓦、木料、钢材等建筑材料的规格、数量,委托周德清找一个“在行”的风水先生,落实准确的朝向和开工日期。

看到陈卫红对这些很有兴趣,人也很诚实,周德清告诉了陈卫红计算建材的方法,陈卫红立即记录下来并现场开始计算,不一会儿,就将结果向报告给周德清。

周德清大吃一惊,没有想到陈卫红这么快就计算出来了。接着,复核了一下砖与条石、水泥、石灰的数量,发现陈卫红的结果与自己计算的几乎没有出入,惊叹之余,有了收拢陈卫红加盟帮助自己进行工程预算与管理之心,就认真地与陈卫红交流起来。

陈卫红想到前两天的打算,也有意向周德清询问了一些建筑方面的基础性问题,周德清都高兴地一一作答,有时还拓展性地进行了介绍。陈卫红手脑并用,将这些内容一一记录下来。

接着,通过协商,按照市场的一般标准,陈忠民与周德清谈妥了工钱。

下午,陈忠民找到本村的一个石匠,落实了条石的订购,再去砖厂预订了砖。然后,赶回学校。陈卫红则与母亲一路,找到本社几名经常在外面建筑工地上打短工的村民,落实了房屋修建的杂工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