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二十三章 查找问题

超强教师 第二十三章 查找问题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星期一,陈卫红兴致勃勃地思考着修订后的教案和思路,轻快地踏入教室。在教学活动中,尽力模仿名师的教学方法,包括新课引入、例题分析、习题评讲方法以及语言、时间安排等。

课堂上,陈卫红自我感觉比原来要好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优生,在课堂上更兴奋,学习更积极主动。

课后,陈卫红在批阅学生作业的同时,认真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优生、中上生对知识的掌握比原来略好一些,但是,中差生却没有明显的好转,有些甚至还比原来更差一些。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名师”的经验与方法没用,还是自己学得不像?或者,纯属偶然?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是自己通过实践去探索,还是请教别的老师?或者放弃?

带着这些疑问,陈卫红在课间去到班上,找了几名作业错误比较明显的学生,与他们聊了起来。

“昨天这节课,你们感觉如何?与老师原来的教法比较,你们感觉有什么区别没有?” 陈卫红抛出了话题。

几名学生犹豫了一会儿,接着,便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老师,这节课开始时,听起来感觉很好,但不一会儿我们就跟不上了。感觉这节课与你原来的课相比,要难一点,而且,好像你讲得有些快,我们有点跟不上。”

“我感觉好像听懂了,但又似乎没有完全明白,待我正在思考时,老师你又讲后面的去了,后来,就不知道你讲些什么了。”

“这些题显得有点难,我感觉不容易理解。老师,你讲解时,我也认真听了,但因为有些地方要涉及前面的知识,而那些知识,我没有弄懂,还有些是当时懂了但过后就忘记了。当你讲到这些地方时,我在竭力回想前面的知识,但还是想不起来,对于这些新内容,我实在是听不懂,无法理解。”

“老师,最后一道题,听你分析讲解过程中,见你把这些知识点理出来,我好像都懂都知道。但我拿着这道题时,却不知道如何下手。过后我又想了想,这些知识好像我都知道,也能理解,但却不能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而且,题的字那么多,我理解不了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如何下手去解决。”

……

陈卫红微笑着认真倾听,并不时追问两句。通过学生七嘴八舌的话语,陈卫红逐渐认识到,自己按照“名师”的方法去教,但自己的学生却不太适应,特别是中差生。

学生离去后,陈卫红坐在办公桌前,一边回忆学生反馈的意见,一边联想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名师”方法效果不好的原因进行梳理后,写到备课本上:

第一,“名师”们的学生经过规范有序的训练,师生间配合默契,而自己的学生缺乏训练,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养成,师生间还没有达成默契,难以有效配合;

第二,自己所面对的学生,与“名师”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社会阅历、思维方式和水平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有些例子和习题,超出了自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经验范围;

第三,自己机械地照搬“名师”教法的形,但应用得不熟悉,甚至有点“邯郸学步”,不仅没有把别人的先进经验学会,反而把自己通过通过实践探索和学习借鉴形成的有效教法抛弃了。

陈卫红联想到自己的习武经历:学习了一些套路,练习了一些基本功,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如果真正与高手搏击,却没有多少胜。名师的方法好比武功套路,如果没有基本功的支撑,不结合实际进行反复的训练,这些套路只是一些华而不实的无用花招,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花拳绣腿,难以应用到实战中。在搏击时,如果只会摆好姿势,机械地按照套路出招,而不灵活地重组和使用招式,可能一招都用不了就会被揍趴下。

陈卫红有些明白了,名师的套路招式是正确的,自己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是基本功不够,导致未能把这些“招式”的威力发挥出来;二是自己对基本“招式”还不熟悉,对许多“招式”后面的作用,没有能够真正理解;三是由于缺乏练习与实践,对“招”与“招”之间的衔接、组合不熟悉,不能结合实际灵活有效地选择、组合、运用这些基本“招式”。

找到初步原因之后,陈卫红通过思考,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与学习思路:一是加强基本功练习,认真学习名师的“招式”,通过学习、实践与反思,熟练掌握基本“招式”,逐步深入领悟各“招式”的妙处;二是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见招拆招”甚至“创招”,通过实践探索找到既实用又有效的办法,改进工作,增强“功力”。

将这些要点梳理出来并记录之后,陈卫红仿佛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秘诀,兴奋地找出教案,认真地修订起来。

通过这几次的深入思考,陈卫红逐渐明白,在教学活动中,自我感觉良好,并不能代表学生感觉良好。学生感觉良好,也不能完全代表教学效果好。自己在教学中肯定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不足,要提高和完善自我,首先必须得找出、找准自己存在的问题。问题从哪里找?当然只能从学生中去找。

星期三上午第三节课,陈卫红打紧安排,挤出几分钟的课堂时间,在教学任务完成后,于临下课前,与学生一起合演了一场情景剧。

趁学生完成练习的时间,陈卫红走到教室后面,将一些粉笔灰悄悄地抹在自己的右脸上,然后走上讲上,一本正经地宣布:“同学们,我马上要讲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请大家集中注意力,看着老师。”

有些细心的学生,特别是几名女生,注意到了陈卫红脸上的粉笔灰,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的甚至忍不住捂嘴笑起来。

陈卫红故作严肃地看着这几名学生:“你们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这时,更多的学生关注到了陈卫红脸上的白色灰渍,也跟着议论起来,更多的学生也笑了起来。

班长曹强举手站了起来:“老师,你脸上粘了些粉笔灰,成花脸了。”

“是吗?我脸上有粉笔灰吗?在哪里、有多少?我怎么看不到?你们是不是合起伙来幽默老师啊?” 陈卫红故作惊讶地问道。

经这一提醒,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陈卫红脸上,看到确实有些粉笔灰,好像京剧里的白脸一般,于是,都跟着笑起来,还有几名学生打趣道:“老师,是真的,你的脸上粘了些粉笔灰,像一个小白脸了。”

前排的一名女生,偷偷将自己的小镜子递给身边的男生,让他递给陈卫红。

陈卫红接过镜子,夸张地一照,幽默地做了个怪像:“原来真是这样啊,老师成了大花脸居然还不知道,惭愧惭愧。谢谢同学们的提醒,要不然,一会儿走出教室让其他老师看到,就更是笑话了。”

将脸上的粉笔灰擦掉后,陈卫红示意学生们安静下来,开始发问:“同学们,刚才我的脸上粘了些粉笔灰。可是,我自己却没有发现,而你们却很快地就发现了,大家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们安静下来,他们不知道陈卫红为什么要问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同学们,我们所有的人都一样,能够看清楚别人脸上的污点,却看不到自己脸上的污渍。所以,我们经常犯错误或让别人笑话,自己却浑然不知。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或错误,自然也就无法改正了。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及时发现自己脸上的污渍呢?” 见学生们有些茫然,陈卫红继续引导学生。

一些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还有些学生依然茫然或好奇地看着陈卫红。

陈卫红顿了顿,继续说:“要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及时地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让别人作为自己的镜子,通过别人反馈的信息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找到自己看不到的污渍。同学们,老师与你们一样,也是一个普通人,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甚至错误,特别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地方不能适应同学们的要求,不能让同学们满意。这些问题正如老师脸上的粉笔灰,自己是不知道的,要靠同学们的帮助才能发现。”

“同学们,我真诚地希望从今天开始,你们在每天做完作业后,给我提出一条缺点或者是工作改进的建议,写在作业的后面。如果可能,尽量写出理由。当然,如果找不出理由或者说不好表述,不写理由也行。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缺点,将尽量想办法去克服;对同学们提出的建议,一定认真对待,尽量采纳以改进工作。谢谢同学们!” 看到学生们都集中精力在倾听自己的讲述,陈卫红的心里充满了欣慰。

教室里安静了一小会儿,随后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下课之后,陈卫红回到办公室,在备课本的封底上,写下了两个大字:人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