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218章

超强教师 第218章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218. 第220章 需求分析

&nb朱绍武让陈卫红站起来,走到稍远处:“你看一下这个茶杯口,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nb“椭圆。”

&nb“你再蹲下身子,眼睛与杯口相平。这时,你看到的茶杯口是什么形状?”

&nb“一要曲线。”

&nb朱绍武再示意陈卫红走到杯子跟前,从正上方往下看:“这时的杯口是什么形状?”

&nb“是一个圆。”

&nb“同一个杯子,它的形状并没有发生改变,为什么你看到的形状不相同呢?”

&nb“视角不同。”陈卫红似乎明白了什么。

&nb“对,不同的人,因为经历、环境、性格、习惯、心态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他们在观察同一件事物时,看到的结果不同。比如钻研业务提高素质,你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从他的家人的角度来说,却是大大的不好。如果他本来就对工作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打牌、喝酒,你的这些要求对他来说就是负担和压力,他自然不乐意接受了。”

&nb“确实,有好多教师的兴趣爱好都不在教学上,对学校的发展与否,似乎没有什么兴趣。”

&nb“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

&nb“当他们的需要与学校的需要不一致时,应该怎么办呢?”

&nb“引导、整合。”

&nb朱绍武除了是一名优秀的教导主任,人生阅历也极为丰富,对陈卫红也越来越赏识,也就不再保留,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一个学校,几十上百号教职工,各人的‘材’是不同的,这个材,包括性格、气质、态度、习惯、需求、兴趣爱好、能力修为……就你们学校而言,这个材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这些材中,很重要的一项,那就是需求。虽然同为一个单位的教职工,但各人的需求是不同的,要让他们跟着你走,你得明白他们的需要,并让他们明白,跟着你走,他们的需要会得到满足。”

&nb“怎样才能弄清他们的共性需要与个性需求呢?又如何才能让他们跟着我走呢?”

&nb前段时间,陈卫红在教育学院借阅了两本心理学的专科教材,认真研读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听到朱绍武的分析,立即开始将学校的老师们对号入座。

&nb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人都有需要,人的需要有五种层次,分别是生理、安全、情感、被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nb那么,对于目前大石乡中学的教师来说,他们的需要在什么层次呢?他们最迫切的需要又是什么呢?对此,陈卫红与朱绍武一起进行了分析。

&nb通过分析,两人认为,大石乡中学的教师,目前来说,作为一个教师,无论怎么说也不会被饿死,不会没有衣服穿,生了病也有公费医疗作保障,一般情况下,要求放低点也能够找到一个伴侣,也就是说,生理的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那么,他们的迫切需要应该是安全和情感层面,也有部分教师贴近情感需要层面。

&nb安全上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等方面。对于大石乡中学的教师来说,资源、财产、家庭安全都因为收入低下而难以得到保证,要满足这一需要,必须提高教师的待遇,这显然非陈卫红、非学校所能为之,那么,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呢?

&nb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包括友情、爱情和性,即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它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对于文人相轻的陋习还比较严重的教师群体来说,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nb沿着这条思路往下分析,陈卫红介绍了自己上届当班主任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nb“卫红,其实你已经找到了答案,你倡导的建立教工篮球队,让老师们参加体育锻炼,争取升学奖这些,都是有效的行为,暗合教育之道。其实,你只需要把眼界放开一点,把全校当成你是当班主任的一个班,把全校教师都当成你的科任教师,沿着你原来的思路走下去,从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增加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两个方面着手,再结合你们学校的实际,你会找到更好的答案。”

&nb“我几乎每周都在开导老师们,向他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什么效果依然不显著呢?”

&nb“你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没有。鸡喜欢吃米,可是,如果你撒一把米在地上,再把鸡头强按到地上,它会去啄米吗?反之,你放开手之后呢?动物都有这么一种本能,不喜欢被外力强迫着去做事,哪怕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好的想法,还需要好的载体和方法才能实施。特别是对于教师,他们在课堂上发号施令惯了,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一种唯我独尊、我说了算的心态,对于外来的意见,会有一种本能抵制或反抗,你去要求他们、强迫他们,你说效果会好吗?”

&nb“老师,您的意思,是不是应该用需要去引导他们的思维和行为。”

&nb“西方管理学中有句名言,你把钱放在那里,工人就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作为学校,没有那么多钱放在那里,那就把能够满足老师们需要的东西放在那里,以此引导老师们去行动。你说说,当年那些穷苦百姓,为什么会跟着伟大领袖去打天下?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nb陈卫红还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怔怔地看着朱绍武没有说话。

&nb“我曾经到过长征路上的一些地方,看到过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其中有这样几幅让我今天都记忆犹新:跟着红军有饭吃、有衣穿!红军官兵人人平等,长官不打士兵。参加红军不受恶霸欺负。……这些标语只有很少的几个字,却把穷苦百姓、底层士兵的需要给描述出来,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再有,他老人家描绘的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社会,其实是创造出一种能满足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大众迫切需要的理想社会,再往简单点说,是画了一个饼,设置了一个能满足大家需要的目标,以此引领大家跟着他走,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nb听到这了分析,陈卫红有些惊骇。自己也曾不厌其烦地高呼为实现**的伟大理想而奋斗,却没有往更深处去想。看来,认真学学历史,学学哲学,还真的有用。

&nb“那我需要画一个什么样的饼?”陈卫红似乎是请教朱绍武,却又像是自言自语。

&nb“你觉得什么样的饼能够对大家有诱惑力?也就是说,大家如果按你的要求做了,会满足他们的什么需要?”

&nb“如果他们按我的要求去做了,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将得到提高,他们将会生活得更愉快。”

&nb“再具体化一些。”朱绍武引导着陈卫红走向操作层面。

&nb“优秀者将获得奖励,将得到大家的尊重……”

&nb两人经过反复的交流和研讨,拟出了大石乡中学教师培训与激励的工作方案。

&nb时间已经九点过了,朱绍武却兴味正浓,又提出了一个话题:“卫红,你还记得罗森塔尔效应吧?”&nb

&nb“当然记得啊,我在教学中就经常应用这一心理学效应来鼓励学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nb“那你用在了你们学校的老师身上吗?比如你说的那个曾小平老师,你是否给予了她可以成为优秀教师的心理暗示呢?为此你做了些什么?”朱绍武看着陈卫红。

&nb接着,朱绍武向陈卫红介绍了“我本”的思想,即凡事从“我”身上找原因,从“本”上去解决。因为,“我”之外的问题,我不能解决。“本”上去着手,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问题。

&nb陈卫红猛然一惊,确实,自己一开始就不太看好曾小平,总觉得她不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教不好数学、当不好团总支书记。后来接手她的两项管理工作,甚至还辅导一些优生的数学,是因为自己的潜意识里认为她做不好这些工作。自己的潜意识,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对曾小平来说,这种不信任已经表现得非常的露骨,甚至有些过分了,这会在无形中会给她做不好这些工作的心理暗示,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曾小平……

&nb难怪曾小平这一年多来进步不大,陈卫红充满愧疚地把自己的心中的分析说了出来:“老师,我错了。”&nb

&nb“你也不用自责,毕竟你是出于公心,而且,也不能说你错了。换着是我,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行为。有的人,即使你给她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也不一定有什么显著的变化。不过,你还是再试试吧,多给她积极的鼓励,给予她能够做好的积极心理暗示。”

&nb“老师,若不是你提醒,我肯定要犯大错误,要伤害不少的人。回去之后,我立即行动,不仅对她,对其他一些教师,我也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nb接着,师徒两人就教学常规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教师业务水平与绩效的考核等进行了交流,朱绍武还把自己曾经的工作笔记、制订的相关制度和措施等,提供了一些文本材料给陈卫红借鉴。

&nb陡然间,陈卫红感觉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道理,心里充满着感激:“老师,今天晚上与您的这番交流,让我又往前进步了一大截,真不知道应该如何感谢您!”

&nb“我们两师徒就不要客气了。看到你有这么大的进步,特别是对教育有这么深刻的思考,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我非常的欣慰。卫红,我希望你在这条路上好好地走下去,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积极地推动我们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好事。”朱绍武动情地说道。

&nb“谨遵老师教诲。”陈卫红回答这话时,觉得有些底气不足,因为,他前几天还在思考,这届毕业班送出去之后,是辞职经商还是边经商边当教师,甚至到现在,也还没有坚定终身从教的决心。

&nb“卫红,你要明白,推动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这条路,绝不是平坦大道。这是一条崎岖蜿蜒的羊肠小道,路上充满着泥泞与荆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你怕吗?”朱绍武看着陈卫红。

&nb“老师,有您作后盾,我就有了底气,我不怕。”

&nb“记得我曾经给你说过的一句话吗?因为功夫更高,所以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也将面临更多的风雨考验。你不仅是武功高手,我觉得你在教学和管理上,也将很快成为高手,所以,你得为教育的发展承担更多的义务与责任,你要比其他老师付出更多。”朱绍武紧紧地盯着陈卫红。

&nb陈卫红有些心虚,暗道,朱老师这话是在敲打我吗?难道他知道我经商的事情了吗?自己办冰棍厂、经营三友商行可是一直小心遮掩,还反馈叮嘱江龙海一定不要告诉朱老师。

&nb回到学校,陈卫红立即认真研读、整理了与谢荣生、朱绍武交流时所作的记录,在本子上增加了一些批注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陈卫红梳理出了下学期的学校教师培训与管理思路,拟订出了大石乡中学教师管理与考评方案初稿交给郭相洋,并制订了对曾小平、和正康等人进行指导、督促、激励的详细措施。&nb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