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208章

超强教师 第208章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208. 第210章 种瓜种豆

&nb接着,陈卫红把大石乡中学的男教师们发动起来,组建了大石乡中学教工男子篮球队,并商定,每周星期三下午放学后集中到操场上参加训练,各自安排业余时间进行练习。如遇下雨或有事情耽搁,集中训练就及时另抽时间补上。对于女教师,陈卫红建议她们在乒乓球和羽毛球间选择一项进行练习。

&nb陈卫红与吴学富一起,选择学生,组建了大石乡中学学生男子篮球队,并开始训练,并要求他于下期内组建女子篮球队。

&nb陈卫红带着大石乡中学教工篮球队训练了几次,在征得郭相洋同意后,找到工会主席,建议开展一次中小学体育教职工体育运动会。

&nb考虑时间安排、经费等方面的原因,经反复商量,最后决定,国庆节,大石乡教育工会组织一次中小学教工男子篮球比赛,元旦时,再利用半天时间,组织一次全面的教职工运动会。

&nb国庆的这场篮球赛,由于整体实力悬殊较大,虽然陈卫红竭尽全力,大石乡中学仍然败北。让大家欣慰的是,只输了六分。

&nb“陈主任,换在以前,我们能够不被剃光头就万幸了,要想取得这个成绩是不敢想像的,以后,我们勤加训练,说不定可以超过小学。”比赛结束后,洪开国兴奋地说道。

&nb体育运动充满了正能量,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让人增强正能量,变得更阳光、自信、合作,并渗透到工作和学习中。同时,随着正能量和积极心态的形成,人们心里的阴暗面将逐渐缩小,牢骚怪话也随之减少,人际氛围逐渐和谐,团队在不觉间进入良性循环。

&nb陈卫红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仅从自身的直觉出发,觉得体育运动让自己身心愉悦、充满活力,学会与人团结、合作,心里会少些计较,多些包容与主动。因此,积极倡导并推进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无意间却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学校工作的优化。

&nb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大石的校园活跃起来。教师间通过这一载体,增进了沟通与交流,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工作的改进,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牢骚怨言也少了许多。

&nb郭相洋对此虽然有些不解,却也很是欣慰,对陈卫红提议的体育活动,也就更加支持。

&nb这个周,陈卫红收到晏家秀写来的两封信,依然是介绍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信中隐隐地透露出一些依恋,还有些哀怨。陈卫红估计她是因为还不熟悉环境,思乡所至,可能也还有对自己的依恋,想了想,决定让她自行疗伤,也就没有回信。

&nb十月的第一个周,潭定区召开了初中毕业班工作会,各中学的校长、教导主任、毕业班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参加了会议。

&nb根据明树的安排,陈卫红在会上作了一个小时的经验交流。交流的材料,是在大石乡中学毕业班工作会上所讲内容的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陈卫红以大量的实例为支撑,分别从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三个层面阐述了需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做了什么,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析。

&nb陈卫红开始发言时,有些人似乎有些不怎么在意,甚至在开小差。可是,过了不一会儿,在场的各人,包括明树和校长们,全都聚精会神地倾听和记录。

&nb陈卫红的发言刚结束,“谢谢大家,请多批评指正”几个字还没有说完,全场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nb“各位领导、老师,你们知道吗?上一届毕业班,陈卫红老师在初三时,接任了大石乡中学的初三二班的班主任。接手时,这个班成绩最好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年级前三十名,物理科的成绩更是排在全区倒数第一。可是,经过一年,仅仅一年的时间,他的班上,竟然有五名同学被中师中专录取,近十名同学上了重点高中的录取线,物理科的成绩也跃升为全区第三名。为什么他能够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我想,陈老师,哦,现在应该称为陈主任了,陈主任刚才的发言,应该给出了比较全面的回答。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以陈卫红同志为榜样,认真反思、改进我们的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nb陈卫红的发言,明树的强调,让与会者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同样是人,为什么陈卫红这个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年轻人能够这样,而自己却不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应该如何改进?

&nb这次的毕业班工作会,给潭定区的初中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nb几年以后,潭定区的教学质量,由全县八十五所乡镇中学的倒数前五名,跃升到前十名。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不过,明树把这次交流和陈卫红的榜样示范作用,归结为最主要的原因。

&nb这个周,由陈卫红牵头,大石乡中学组成了一个评价组,对初一、二年级学生行为规范进行了集中检查验收,并评价表彰先进个人、小组。

&nb通过检查验收,陈卫红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按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但是,在检查验收之后呢?为此,陈卫红找到曾小平,想听听她的意见和建议。结果却令陈卫红非常失望,曾小平觉得学生已经做得很好了,下一步继续加强训练就行了。

&nb失望之余,陈卫红只好亲自操刀,对常态化的监控、督促、评价、激励工作进行了统筹,形成了一个工作方案。出于尊重和工作程序,陈卫红将方案交给曾小平,请她提出一些修订意见。

&nb曾小平接过方案,简单地看了看:“陈主任,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就按你的要求做吧,我们班保证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nb“曾书记,按理说,这是你的工作职责,还是你来牵头做这事吧?”

&nb“陈主任,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更不敢在教师会上去安排工作,求求你,帮帮忙,还是你直接布置吧。”曾小平显得很是为难。

&nb次周的教职工大会上,陈卫红对学生规范的检查验收工作进行了小结,对后期的常态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

&nb小结会上,郭相洋显得颇为高兴,对学生的表现和老师们付出的努力,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要求大家按照陈卫红的布置和要求,落实好每一件工作。

&nb国庆之后,天气渐凉。

&nb十月九号,星期天,大石冰棍厂开始关门歇业。陈卫红与梁开富、欧树芳,以及厂里的几位工人一起,彻底打扫了清洁卫生,将机器设备清扫后涂上防锈油,将剩余的原材料收捡好后,关好厂门,委托房东代为照看。

&nb晚上,陈卫红买了些菜,在乡下的家里,招待了几名工人。工资之外,陈卫红给每人另外发了二十元的奖金,这让大家有些意外,几名工人纷纷表示,下一年还要来厂里做事。

&nb送走工人,陈卫红一欧树芳一起开始清理帐务。

&nb这一年,大石乡冰棍厂共生产、销售冰棍六十七万余支,其中批发价九分的冰棍八万余支。扣除原材料、房租、人工工资、水电、加氟、购买食盐、检疫、工商税务等费用后,毛利共一万九千余元。购买机器、改造房屋、修建水池、添置冷藏箱等开支近九千元。也就是说,大石冰棍厂第一年除回收全部成本外,赢利九千余元。

&nb陈卫红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加上设备残值,这一年冰棍厂的赢利大约在一万四千元左右。

&nb接着,陈卫红将冰棍厂的收入与工资进行了一番对比,以自己每个月五十元的工资计算,一万四千元钱,相当于自己二百八十个月,即二十三年多的工资收入总和。估算出结果后,陈卫红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难怪社会上的人们瞧不起教师,收入也确实太低了。

&nb“妈,这是给你的奖金。”陈卫红将两千元递到欧树芳手中。之前,陈卫红按每月一百元的标准,与工人一起当月兑现了欧树芳的工资。

&nb“工资都那么高了,还要什么奖金哦!钱你留着,做大事用。”欧树芳坚决不要。

&nb母子两人僵持良久,最终,陈忠民作裁判:“一人将就一点,就给一千元吧。”

&nb这几个月,陈卫红的大笔开支,一是帮晏家秀办理委培手续时,买东西和送人花去约一千二百余元,二是几次请客、购买衣服等花去近千元,平时日常开支也用去近千元,陈卫红盘点了一下手中的现金,发现还有一万三千余元。

&nb冰棍厂各方面都是责成的,明年还可以继续生产赢利,因为不涉及大的投资,收入应该比今年要多。

&nb手里的这些钱,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还继续投资扩大生产,或者寻找新的项目吗?通过反复的思考,陈卫红决定暂不投资新的项目,把钱暂时存到银行,平时注意留心观察,如果可能,到周边某个乡镇,独立或与人合伙再开一个冰棍厂。

&nb其时,乡镇偶然出了一个农民企业家,年收入上万,或者通过经商致富等途径成为一个万元户,都是非常罕见的,乡政府将组织人巴敲锣打鼓地上门祝贺,主人也因此而踌躇满志,非常的自豪。陈卫红这两年的两笔生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暴利,每一笔都获利一万多元,早就超过了万元户的标准,如果要计算财富,他已经可以上潭定区的富豪榜了。

&nb陈卫红没有因此而满足,更没有因此得意洋洋,躺在床上,陈卫红开始反思这两笔生意。

&nb第一笔生意,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较盲目的,幸运的是,恰好遇到了肖波和周成洪,刚好市场有这样的需求,为自己赚取了第一桶金。为什么不能继续发展呢,又给了自己什么样的教训呢?陈卫红开始思考和分析:

&nb一是商机稍纵既逝,去年,大众都需要电视,城市接近饱和而农村供不应求,自己刚好在这个时候切入,阴差阳错地将电脑销售与维修培训两项需求巧妙地结合,造就了这次商机,但是,有些机会只能有一次,办电器维修培训班就是如此,不可复制;二是选择孙发明、孙洋作为合作者不妥,两人眼光都不够远大,过于斤斤计较,这样的人只可同甘,不能共苦,更不能一起拓展生意;三是外部环境和关系网络不够,电管站为了自身的利益,垄断经营电工材料,自己的人脉资源无法到位,使得后续生意无法继续。

&nb第二笔生意,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钟世同的帮忙。有了钟世同的穿针引线,才会认识文科长,才会去买这台二手的冰棍机,才会挖掘到黎师傅。还有,在相关手续办理和电力安装等方面,都得益于钟世同的大力相助。

&nb两个生意的成功,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有贵人在帮助自己。如何才能有更多的贵人、得到贵人更多的帮助呢?

&nb对于钟世同,因为钟超顺利升入双江市公安校、殷明升入龙城县二中实验班,钟世同战友的女儿升入龙城县师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了一份情。但是,之前人家对自己也做了很多。就事论事,在冰棍厂这件事情上,自己还没有名正言顺地感谢过他。

&nb第二天晚上,陈卫红买了一条红塔山香烟,两瓶双江特曲,用信封装了一千块钱,来到钟世同家。

&nb钟世同一人在家看电视,见陈卫红到来,高兴地招呼陈卫红入座。随即,拿了瓶酒和一些花生出来。

&nb“钟所长,我妈妈的冰棍厂,全靠你的支持和帮助,才顺利地投产并经营下来。天气冷下来了,昨天,冰棍厂已经歇业,我受妈妈的委托,你向表示一下心意。”陈卫红说着,将装着烟酒的口袋和信封递给钟世同。

&nb“陈主任,你要还当我是朋友,就不要这样。你才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帮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忙。你妈妈冰棍厂的事情,我并没有做什么,这个些东西,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收。我们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喝酒了,今天晚上,我们两人慢慢喝几杯。”钟世同将东西推给陈卫红,将一只酒杯递了过来。

&nb钟世同与陈卫红都觉得两人之间的辈份关系不好定位。从钟超的角度来说,陈卫红与钟世同属于平辈,可以以兄弟相称。从年龄,特别是钟芸秋的角度来说,钟世同又应该比陈卫红老一辈。最后,两人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以职务相称。

&nb“钟所长,钟超的事情,是我应该做的。我妈妈的事情,确实给你添了不少的麻烦,再说,这不是我的意思,是我妈妈的心意。”

&nb“陈主任,这个厂真是你妈妈开的?”钟世同盯着陈卫红,眼神有些怪怪的。

&nb“钟所长,我……”

&nb钟世同哈哈一笑:“你妈妈真幸福,有你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陈主任,我也正想找你聊聊,你我兄弟之间,我也就不遮掩了。你这两笔生意,我一直都在悄悄关注,确实做得漂亮,甚至堪称完美。你帮唐大姐处理那事,更是非常的……高明。你帮晏家秀的事情,也令我佩服。特别是你作为一个教师,居然引领着大石乡中学悄悄地发生了巨变,更是令我佩服不已。”

&nb“钟所长,你都知道了啊?”陈卫红低声问道。

&nb“呵呵,听说了一些,但不全面。怎么样,可以给我说说详细情况吗?”

&nb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陈卫红感觉钟世同对自己很是友善,是一个值得信任和交往的人,就把这几件事情详细地向钟世同作了介绍:“钟所长,我也正想向你汇报汇报,希望得到你的指点,让我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培训班的事情是这样的……”

&nb晏家秀的事情,大石乡政府的领导们大都知道,陈卫红也没有回避,只是隐去了晏家秀那天晚上找她一事。

&nb听完陈卫红的介绍,钟世同笑呵呵地端起一杯酒:“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陈主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些事情是一个不满二十岁,才参加工作两年的老师所为。”

&nb“钟所长,我的这一点点进步或成绩,全是因为你指导、帮助的结果。这一年来,我从你和唐大姐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也知道,还有更多的东西我没有学到,可能也是学不会的。以后,希望你们继续关心和帮助我。”

&nb“你我两……个之间,就不要客气了,只要我能够做到的,一定尽力而为。以后,我们一家,还需要你多多关照。”钟世同本能地想说两兄弟,觉得不妥,转念一想,两辈人、两朋友也不妥,最后选择“两……个之间”。&nb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