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177章

超强教师 第177章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nb177. 第179章&nb

&nb阅卷完毕的第三天,潭定区召开了各中学的教导主任会。

&nb会前,明树将将全区初三成绩统计表和试卷分发给各学校的教导主任。

&nb大石乡中学初三年级的生均总分,由第六名跃升到第五名,其中,初三二班的平均分名列全区十三个班的第六名,优生率名列全区十三个班的第四名。物理学科,平均成绩为全区第四名,优生率为全区第三;语文、英语、化学上升到全区第五,其余三科继续倒数第一,不过,差距有所减小 。

&nb全区总分前十名,也就是有希望在明年中考时升入中师中专的学生,大石乡中学占了两名,初三二班的詹加群、代方春分别名列全区第二、八名。这意味着,大石乡中学将可能在明年实现中师中专升学率零的突破,甚至有可能一举达到两人。

&nb全区前五十名,也就是有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大石乡中学占了七名,其中初三二班占了五名。&nb

&nb近年来,大石乡中学初三年级的平均分一直保持第六名,单班成绩从来没有进入过前八,中师中专升学率一直为零。这几年,每年考上重点高中的不超过三人,总数不到十人;总共约有二十名学生升入普通高中,每年最多不超过五人。今年的这个成绩,让王奎惊喜万分,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给郭相洋打去电话,进行了汇报,并请他转告陈卫红。

&nb“好,等你回来之后,我们马上去给乡政府报喜。”郭相洋也异常兴奋。

&nb散会之后,王奎立即赶回大石,找到陈卫红和郭相洋。

&nb“郭校长,我们应该好好地向乡政府领导汇报一下,希望他们能够从物质和精神上给学校和老师一些奖励。”得知情况之后,陈卫红建议道。

&nb“上次你说了这事之后,我立即去给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作了汇报,他答应尽快向乡长汇报,从财政经费中抽取一点出来,作为中考的专项奖励。下午, 我们一起去,再催促一下。”郭相洋显得有些无奈。

&nb“中考要明年六月才揭晓,隔得比较远。如果及时在老师们身上投入一点经费进行奖励,同时进行一些精神上的奖励,对于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将更有效,这也是明年中考取胜的保证。”陈卫红继续劝说。

&nb“王主任,钟超和殷明的成绩如何?”郭相洋关心起了这两名学生。

&nb“非常好,没想到这两个小子进步这么大。他们这个成绩保持下去,体育测试若能过关,进龙城二中都没有问题。”王奎说着,找到钟超和殷明的成绩,指给郭相洋。

&nb“那就好。陈老师,这事还得辛苦一下你,你先去给钟所长报喜,并把希望乡政府设置中考奖励的事情提一下,争取得到他的帮助。”郭相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陈卫红。

&nb郭相洋知道教师收入太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学校和自己都没有办法有效地激励教师,无奈之下,希望能够得到乡政府的支持。设置中考专项奖励经费的事情,郭相洋向分管教育的副乡长反映之后,又去催促了几次,却始终没有结果。这次,想趁此机会,再去做做工作。

&nb大石乡的期末总结会如期召开,让教师们有些疑惑的是,乡政府分管教育的李副乡长端坐在郭相洋的身边。

&nb会议由郭相洋主持:“老师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大石乡中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初三,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大石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教育,领导们也看到了我们学校的进步。今天,分管教育的李乡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指导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李乡长给我们作重要讲话。”

&nb简短的开场白之后,李副乡长站了起来:“有请陈卫红老师!”

&nb陈卫红一楞,在郭相洋的催促之下,有些不自然地走到李副乡长身边。

&nb李副乡长上前两步,热情地握着陈卫红的手:“陈老师,你是大石乡的功臣,我代表全乡学生和家长感谢你!”说完之后,把一个信封放到陈卫红的手里。

&nb陈卫红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nb“老师们,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从这一届开始,我们将设立中考升学奖,为教师设立重大贡献奖,一会儿郭校长给大家宣读具体条款。我们的第一个重大贡献奖,授予我们的陈卫红老师,因为,他所教的学科、所带的班级,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这个荣誉不仅是陈老师的,也是我们大石乡中学全体教师的。老师们,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将这个优秀的成绩保持下去,进一步发扬光大,明年,乡党委、政府给大家的奖励将更丰厚,表彰会将更热烈。那时,我们把村社干部、学生、家长组织起来,在乡政府的大礼堂,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表彰为大石乡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nb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nb“这次的优异成绩,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努力。下面请洪开国、周红娟……上台领奖,请李乡长为老师们颁奖。”郭相洋宣布道。

&nb几名老师分别从李乡长手里接过一份荣誉证书,一个信封。

&nb这次乡政府一共拨出了一百元的奖金奖励初三教师,其中陈卫红四十元,其他老师有的十元,有的五元。

&nb按郭相洋的意思,悄悄地把钱发给老师就行。陈卫红几次找到郭相洋,据理力争,反复阐述大张旗鼓地表彰,对于鼓励士气和导向老师观念与行为的作用,最终促成了这次虽然简朴,却因为李乡长的参加而显得隆重的表彰活动。

&nb把陈卫红作为典型来表彰这事,却出乎陈卫红的意料,这是李乡长与郭相洋悄悄商定的。

&nb会议前的这个插曲,深深地震撼了老师们。

&nb工作上,陈卫红显得顺风顺水,但是,生意上却有些不如人意。

&nb下午,孙发明找到陈卫红,将十二月、元月的帐目交给陈卫红:“生意越来越差了。”

&nb陈卫红看了看,这两个月,赢利不到一百块钱。

&nb“哦,生意不好做啊。”平时,陈卫红经过门市时,也顺便瞧瞧店里的情况,发现近段时间店里的门经常关着,暗中打听才知道,下半年农村做生请客的多,录像放映的生意很好,孙洋把主要精力放到放映录像上,对店里的生意没有如何打理。有些客户,甚至是老客户,来买东西时往往跑空路,慢慢地,就到其他店里去购买了。

&nb“卫红,对于生意,你有什么想法没有?”孙发明问道。

&nb“我暂时还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事情。发明,这段时间我的精力主要放到工作上,对生意没有怎么过问,辛苦你们了。针对目前的经营状况,你有什么想法吗?”

&nb“我也不知道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哎,一方面是电管站的垄断经营,一方面是做这方面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照此下去,这个生意确实没有什么做头。”

&nb“孙洋呢?他有什么想法?”

&nb“他……”

&nb“你我兄弟间就不要含糊了,直说吧。”

&nb“孙洋说……他不想帮我们了,想自己出去开店。”

&nb陈卫红已经看出了孙洋的心思和孙发明的左右为难:“你的意思呢?”

&nb“如果他出去单干,店里的事情,我们两人可能照顾不过来。”

&nb“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两人都不可能整天呆在店里。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nb“我也有些左右为难,我姐姐他们经常唠叨,意思是我们赚了钱,给孙洋的却不多。这段时间,孙洋也有些懒惰了。再有,这样的小店,也挣不了多少钱,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打听,看有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nb“以我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没有精力照料店里的生意,下期临近中考,事情将更多,也没有办法照料店里的生意。下一步,你觉得如何是好?”

&nb“是啊,我们都在上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料店里的生意。另外请人,也不太好找,要找个放心的人,也不容易。这事,我也正烦着。”孙发明显得有些愁眉苦脸。

&nb“我们两人都无法管理店子,请人又不好请,孙洋又正好想开店,那可不可以……”

&nb“卫红,你的意思是?”

&nb“我就直说吧,干脆这个店顶给孙洋,让他一个人去做,或者你们两人做也行。”陈卫红已经发现,除了孙发明所说的这些以外,在帐目和开支上,也有些问题,同时也感觉到孙发明叔侄显得比较计较,不是能够做大事的人,准备干净利落地了结此事。

&nb“这个店是你提议并领着办起来的,收入虽然不是很高,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能这样,太亏你了。”孙发明故意的歉意,并没有逃过陈卫红的眼睛。

&nb“没事的,我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情。”陈卫红不想再与他们合作。

&nb“那就不好意思了,卫红。我们把前期的费用算足,再加点转让费,让孙洋弥补你一些损失。”孙发明觉得有些愧疚。

&nb“转让费就算了,把前期的装修算进去就行。明天,我们把存货盘点一下,把帐算了。”陈卫红暗地里叹了一口气,并开始思考下一步的打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nb“一定要算转让费。”孙发明一是内疚,二是想着陈卫红的资源对自己还有些帮助。

&nb陈卫红没有说话,目光看向了前方。

&nb第二天,几人将店里的货物进行了盘点,对帐务进一步地清理核算,店里的货物加上待收款,共计五千余元。开店时办手续和装修、货柜、工具等的费用,折合一千元。三人最后商定,以六千元的价格,将发明电器销售与维修店,转让给孙洋。

&nb孙洋的母亲担心陈卫红反悔,立即找来三千块钱,拿给陈卫红。

&nb陈卫红来到农村信用社,将钱存了进去。

&nb陈卫红的第一个项目就此结束,历经大半年的时间,帮助家里还清了修房子的钱,添置了一台电视机,自己添置了一台微型收录机。目前,陈卫红的存款总额达到七千余元,相当于十二年的工资。

&nb孙发明因为不需要偿还债务,存款已经达到一万余元,算得上一个富翁了,觉得很不错,加上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项目,自满之余,准备暂时收手。

&nb陈卫红手里的这笔钱,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是一笔大数字,对于投资来说,却上不得台面。如何把这点钱盘活,让它能够“生子”呢,陈卫红开始了思考。

&nb办理完手续之后,陈卫红回到宿舍,将开办电器维修店以来的经过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对成与败进行了分析,在笔记本下写了十几页的总结。在总结的最后,陈卫红大大地写下“整合需求、扩展人脉”八个字。&nb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