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121章 只赚一项的钱

超强教师 第121章 只赚一项的钱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一早,陈卫红立即赶回大石,找到孙发明,详细介绍了情况。

两人清点了一下,先前准备的资金,加上陈卫红剩回的资金,以及这几天陆续卖了些东西的收入,共有一千五百元左右的现金,离三十台配件所需要的二千四百元钱,还差约一千块钱,这还不计车费和其他费用。

“目前看来,只有贷款了。我明天去找我同学,让她帮忙,尽快帮我们贷一千块钱。”孙发明说道。

“好,尽量抓紧点,有些小费用,该开支就开支。以后,如果我们扩大规模,还得与银行打交道,干脆这次多投入一点,把关系建好。”

接着,陈卫红向孙发明介绍了准备举办电器维修培训班的打算。

“好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呢?这确实是一个能够实现多赢的办法。”

“这两天,你去想办法筹集资金,我落实招生的组织与宣传事宜。发明,对于招生,你有什么建议?”陈卫红说道。

“我想到的,可能你都想到了。”

“说来听听。”

“一是张贴广告,二是利用身边的熟人关系向外传播信息。”

“好啊,可以到一些中学去,委托班主任帮着做一些宣传。”

两人将能够帮助招生的人脉资源进行了梳理,筛选后进行分工,分头去做工作,并就工作技巧进行了交流。

三天之后,贷款办了下来,因为工作做得比较到位,贷到了两千元钱,比预期的更高。

第二天,陈卫红找了辆小货车,到省城去把三十台电视机的套件购买回来。还在省城电视机厂的废品仓库里,选了三十套装配电视机的工具,一些装配和维修电视机的常用零配件,以及三十几只万用表。顺便给周成洪捎去两只土鸡、两只土鸭。

临行前,与孙发明就招生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前三天招生宣传反馈的情况来看,很是不妙,明确表示愿意报名参加培训的人一个都没有。

车上,陈卫红认真地进行了分析,觉得培训班招生不理想,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自己与孙发明在电器维修这条道上没有什么影响力,让愿意学习的人不太信得过;二是省城南江市与双江市,甚至龙城县、周边县城,都在办类似的培训班,其广告宣传力度远大过陈卫红他们,实力也明显高过陈卫红他们。

汽车在快速行驶,陈卫红的头脑更在高速运转:如果学员招不起来,培训班办不成,一是失去了这个商机,少了一个能够赚钱的机会;二是购回的这三十台电视机的组装也成了难题,靠自己三人,一个假期都不一定装得出来,积压起来,资金利息也是一个压力。再有,电视机厂面对供不应求的局面,正在不断提高产能。从周成洪那里了解的情况来看,城市的黑白电视机供应已基本饱和,下一步将转向农村市场。如果电视机大批量进入农村市场时,自己的这三十台电视机还没有销售出去,积压在手里,将成为存货,毕竟这批产品,给人的感觉不那么正规。商机稍纵既逝,优势把握不好可能变成劣势,怎么办?

“没有销售不出去的商品,只有不恰当的营销策略和不会营销的人。整合资源,可以把劣势变成优势,实现共赢……”陈卫红回忆着前段时间准备从商时,买回的几本商业营销书籍上的话语,苦苦地思索着。

突然,一个念头冒上陈卫红心头:“一方面电视机装配需要工人,装好后还可能卖不掉;另一方面,电器维修培训班学员招不起来,这个商机不能被自己抢到。这是自己目前面临的两大困境,但是,如果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呢?会不会负负得正?”

沿着这条思路深入下去,陈卫红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卸完货物,已经晚上九点过。

在店里,陈卫红与孙发明煮了两碗面条,就着几把花生,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聊起来。

“卫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招生有些困难,别人都不相信我们。”孙发明的情绪有些低落。

“是啊,我们没有值得让别人相信的东西。”

“这批零件如果不尽快装配出来销售出去,一是资金利息是个压力,二是积压起来成了存货,就麻烦了。”

“我也在为这件事情而担忧。在路上,我想到了一办法,不知行不?”

“什么办法?”

“我们把装配电视机和培训班一起来做,但只赚一项的钱。即免费培训,条件是学员按市场价向我们购买一套电视机零件,通过我们培训,把电视机维修的基本原理弄懂,电器维修的基本技能学会,并把购买的电视机零件装配成合格的电视机带回家,我们还负责电视机三年的维修,比正规厂家的保修期多一年。你看如何?”

“好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那你看如何定价?”

“目前,市场上十四寸黑白电视机,最贵的五百元出头,最便宜的三百多元。我们还送每位学员一套电器维修工具,一只万用表。我了解了一下,万用表在龙城县零售要七八十元,其他的简单工具加起来,要在一百元左右。培训班,省城一般每期收费在五百元左右,龙城县也要四百五左右。你看,我们把价格定在五百元左右,如何?”

“这样算来,每台电视机,即每个学员身上,不计人工工资,我们的毛利在四百元左右,除去开支,估计每台净赚三百元没有问题,毛利将会近万元,这将是我们多少个月的工资啊?”孙发明显得有些兴奋。

“那我们就按这个办法干。来,我们先修订一下招生广告的内容,明天一早就开始行动。”

“好,事不宜迟!”

“还有,我们招生不顺利,可能与我们的策略有关。我们所找的熟人、朋友,特别是一些仅一面之交或经别人介绍才认识的教师,我们设想他们会帮我们宣传招生。但事实上,他们对帮我们宣传招生这事,做与不做,做得好与不好,与他们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他们可能不会努力,甚至可能当面答应下来,实际却根本不去行动。”陈卫红继续分析道。

“嗯,我估计也有这个原因。”

“有钱大家赚,有舍才有得。在这方面,我们就再投入一点,对帮我们介绍学员的人,特别是中学的班主任教师,按实际到位交钱参加培训的学员人数,给予一定的宣传费用,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看如何?”

“我同意,必须得这样。卫红,我觉得你简直是一个经商的奇才。如果生意做得顺的话,干脆我们把职辞了,出来专心专意地做生意。”

“这个……再说吧。”陈卫红准备的眼前,浮现出丰咀村的学生、家长的面庞。

这段时间,陈卫红除了偶尔去潭定中心校开一下会,主要精力就张罗培训班的事情。不几天,把周边的中学都跑遍了,厚着脸皮去联系班主任,让他们帮着宣传培训班招生事宜,同时利用赶集天,在场上张贴广告并现场宣传。晚上,基本就挤在大石乡中心校孙发明的宿舍。

忙碌中,陈卫红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晚上总要抽些时间,思考一下即将开始的小学数学教师教材培训工作。

改变了营销策略,效果跟着发生了巨变。不到一周,报名人数就达到了五十余人,其中有十几人还把费交清了。

因为材料、精力等方面的原因,为保证质量,陈卫红与孙发明商定,第一期只招收三十名学员,一个都不超。这下,有些学员甚至托关系,要求参加培训班。

见此情景,两人决定,八月份再办一期这样的培训班。

陈卫红立即去邮电所给周成洪打去电话,说明了意图,再订购三十套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套件。其间,与孙发明一起到双江市肖波老师的家中,向他汇报了情况,并表示了感谢。同时,再次拜托他帮忙,编印一百套电视机组装与维修的简明教材。

“你们两个小子还有一套,风风火火地就搞起来了。好!教材我这里有现成的,委托一个印刷厂很快就印出来了。不过,我建议你们多印几套,版制好以后,就只需要增加一点纸钱。看这个样子,估计以后你们都有得用。”

“好,那就印两百套。”陈卫红同意了肖波的建议,接着要求道:“老师,干脆你就把我们送远一点,行吗?开班仪式,你是否来给我们讲讲话?培训过程中,重点和关键的地方,来给我们上两节课,可以吗?”

“你这小子,有完没完啊?”肖波笑道。

“没有完,一辈子都要麻烦您,谁叫你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呢?我们不依靠你,那去依靠谁啊?反正,我们走到哪里,都要打着肖老师徒弟这个招牌。老师,你可不想你的招牌砸在我们手里吧?”

“你这小子!好吧,我就再帮你们一把。开班仪式我就不来了,在装配和调试的关键环节,我来看看吧。”

“老师,大恩不言谢,徒弟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您。”陈卫红感动之下,恭立在肖波面前,真诚地说道。

通过认真分析,陈卫红与孙发明决定,培训班于七月六号开班,地点就在大石乡中心校,向学校租用一间教室。

陈卫红要承担全区的小学数学教师教材过关培训,电器维修班前几天的培训与管理,就由孙发明全权负责,孙洋协助做一些杂务。

考虑到父亲陈忠民已经放假,陈卫红征得父母和孙发明的同意后,请父亲陈忠民抽空去帮着做一些后勤服务和材料管理方面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