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十二章 研讨交流

超强教师 第十二章 研讨交流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待学生离开后,陈卫红真诚地向梁银友表示歉意:“梁老师,今天我在课堂上太冲动了,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实在不好意思!”

梁银友笑笑:“大家都是同事,一个单位的兄弟伙,就不要见外。我刚参加工作时也是这样,后来经过一些事情,摔了些跟斗,吃了些亏,吸取了些教训,逐渐地就明白了些道理,进而也对工作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心态进行了一些调整。以后有时间,我们再好好交流。从这两天我接收到的学生反馈信息来看,学生们比较喜欢你的课。当然,这些学生,虽然年龄与你差不了多少,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还不懂事,有什么惹你生气的地方,你不要与他们一般见识。否则,一天到晚气不完,吃亏的是自己。”

“谢谢梁老师的指点,我不会生学生的气的。以后,我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陈卫红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两人边说边往食堂走去,刚到食堂门口,就听到了曹河的声音:“兄弟们,听说今天陈卫红被学生气惨了,在教室里摔了书,摔了门,然后冲出了教室。你们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吗?”正说话间,看到陈卫红与梁银友进了食堂,讪讪地感叹了一下:“现在的学生真是不好管啊?”

看到陈卫红有些尴尬,梁银友一边打饭,一边看着曹河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是几个娃儿不懂事,有点小调皮。陈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这是好事情,是真正对学生负责。这件事情,陈老师已经处理好了,放学后又进一步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两名学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陈老师认了错,还向我做了保证,现在已经没事了。”接着,拈了一块回锅肉放到嘴里,有些夸张在大呼:“今天中午的回锅肉真香,安逸安逸!”将话题转移开去。

陈卫红感激地看着梁银友,想说什么。梁银友用眼神制止了他,然后讲了两个笑话,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陈卫红心里暗暗打定主意,梁银友的这份情自己一定要记住,以后好好与他交往,多向他学习,在他需要的时候,尽自己之全力为其伸出援助之手。

下午第二节课,陈卫红是空堂。见梁银友也在办公室,陈卫红主动走到梁银友的旁边,找条凳子坐下,真诚地表示感谢:“梁老师,今天这件事情,真的非常的感谢你!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一句话,以后你梁老师有用得着我陈卫红的地方,只管开口,我会尽力去做的。”

梁银友笑了笑:“陈老师太客气了,真的没什么。作为班主任,这也是我份内的职责。对于这件事情,其他人说什么,你不用去管,过两天自然就淡化了,就没有人去说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教学设计与实施之间有较大差距,也就是实际的教学行为,达不到设计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课堂的组织驾驭方面,做得不好,导致课堂上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纪律,既影响自己的情绪,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浪费时间。梁老师,希望你给我一些指导和建议。” 陈卫红说出的自己的思考与存在的问题。

“不客气,我也有许多地方需要你帮助。大家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吧!”

“梁老师,就如何处理好这两个问题,你给我一些指导,好吗?”

“指导说不上,我把我的一些思考说出来,我们共同研讨吧。对于你说的第一点,我是这样做的,在备课、上课时,先摸清学生的基础,了解他们与新课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与经验情况如何,然后从这个基础出发设计和实施教学。对于第二点,我觉得首先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让学生喜欢老师;其次要多准备一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对学生要明确规矩,严格要求,让学生逐步养成并强化规矩意识,由被动地守规矩,逐渐过渡到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梁老师,我明白一些了。对于找准学生基础这一点,我做得确实不够,只想着把知识进行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尽量地讲清楚,而没有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第一节课这个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微观世界,这部分知识确实不太好理解,我做的铺垫不够,前景知识没有介绍好。”

“找准学生基础知识与原有经验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还有,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原有经验基础是不同的。因材施教,道理上大家都知道,可是,在具体的操作上,还真的不容易。”

“梁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昨天我的那一节课,自己感觉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感觉学生也认真听讲。询问学生,多数学生都回答说听懂了。但作业却错了许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没有听你讲课,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但就你所说来看,你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学生听得很认真,他们也回答听懂了。但是,他们是否真正听懂了,你知道吗?听明白,与听懂、理解,不是等同的。我估计他们只是把你说的话听明白了,但并没有记住,更没有真正理解。你说呢?”

“我看到他们听得很认真,就自顾自地讲下去了。他们是否真正的弄懂了,我不是很清楚。听你这一说,我估计可能是这个原因,学生只是听清楚听明白,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梁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学生是不是真懂了呢?”

“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刚参加工作时,在课堂上,我也像你这样只顾自己讲,也是效果不好,但却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参加了一些培训,听了一些别的老师的课,找学生进行了一些沟通交流,我逐渐地感悟到,老师讲出来话的和学生听到的内容,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老师讲清楚了,不等于学生听清楚了;学生听清楚了,不等于把这部分知识弄明白了;弄明白了,也不一定记得住,更不用说解题了。后来,我就采用抽问、当堂作业、课前或课内检测等方式,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听懂、记住。”

陈卫红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嗯,看来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计一些活动和练习题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是的,可以通过抽问、课内练习、针对性的小检测等方式,当堂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当然,经验丰富以后,可通过观察学生表情、课堂行为等方式,发现学生是否真正在学,是否真正学懂了。”

“嗯,我一定好好学学在课堂上如何观察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多数学生掌握的不好,就先把新课停下来,通过反复讲解,或者换个角度来分析,直到学生弄明白后,再继续往下讲。否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夹生’的,问题越积越多,再往后,特别是像理科,就无法学习了。”

陈卫红开始有些明白,自己第一节课后,学生作业正确率不高的原因,原来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只管往前推进,没有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记忆,没有关注学生是否跟得上老师的进度和思维变换。

“这次学生的作业错误很多,可是,在评讲作业的时候,多数学生都不听讲,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陈卫红继续问道。

“你是怎么评讲的?”

“因为学生错的比较多,所以,我把昨天的作业依次全部讲了一遍,并把解题过程规范地书写出来。”

“这或许就是学生们不怎么听的原因了。对于做正确的学生,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做对,还会听你评讲吗?对于做错了或者不会做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的不好,而且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也相对较差,在上课时容易开小差,你的评讲他们不感兴趣甚至根本就听不懂,于是就干脆不听了。占全班学生比例最高的中等生,对于你的评讲,他们觉得不是学习新知识,你所讲的,他们似乎都听过也听得明白,就觉得没有什么听头,于是,也不愿意听。你再算算,还有多少学生会听你的评讲?当然,这是我的猜测,也不一定正确。”

陈卫红吃了一惊,暗道:“那我这节习题评讲课不是没有什么意义啊?优生的因为没有必要而不听,差生因为听不懂也不听,中等生因为感觉学过并且没有新鲜感,也不愿意听。那么,我的评讲还有谁会听呢?难怪课堂纪律不好。看来,课堂纪律不好,问题的根源在自己身上。”于是,继续向梁银友请教:“梁老师,你觉得习题评讲课应该怎么上呢?”

梁银友有些为难:“我也没有找到习题评讲课的有效上法,我也还在探索中。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习题评讲课,就是要讲学生没有弄懂的,把学生存在的漏洞补起来。因此,我现在采用的办法是,先收集整理学生习题中存在问题,看学生错在什么地方,把这些问题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择普遍性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如何检查学生是否真正弄懂了呢?”

“在评讲错题之前,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编制好相应的变式练习,在评讲之后,让学生马上进行练习。”

下课铃声打断了两人的交流,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地感觉。陈卫红要准备上下一节课,梁银友去找几名这两天有些反常表现的学生谈话。于是,二人分头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在准备上课的片刻,陈卫红对照设计好的教案,结合刚才与梁银友的交流和自己的思考,对本节课的实施,有了一些新的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