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116章 梦的引导

超强教师 第116章 梦的引导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晚上,来宾散去之后,陈忠民一家围坐在新房的院坝里。

“再过四五天,房子的主体就可以完工了。现在看来,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陈忠民虽然很是疲惫,但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后面的这些活我们尽量自己做,现在钱不够,院坝和房屋地面,以及围墙等,就以后再说吧。”欧树芳建议道。

听到父母的议论,陈卫红感受到了父母的焦虑,在欣慰之余,觉得自己还应该做点什么:“爸爸妈妈,我看这样,干脆一鼓作气,把围墙和院坝和房子地皮都整好,再去找点树子来栽在周围。我们来预算一下,看还需要多少钱。这个钱,我来想办法。”

“上次借的一千五百块钱都还不知道何时能够还人家,再欠新债的话,就更不好了。”谨慎老实的陈忠民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你们就不用管了,我们一起来预算一下,还差多少钱,我想办法就是。”陈卫红说着,找来纸和笔,与父母一起开始计算附属工程的相关费用。

通过粗略的估算,完成附属工程大约还需要四五百块钱。

“我看,还是缓一缓吧,我们前面已经借了些钱,还欠着两千多块钱的材料款和工程钱。”陈忠民始终有些担心。

“爸爸妈妈,现在工程已经铺开了,人与工具材料都是现成了,一并完成少些麻烦,费用也要少许多。如果以后重新起头,费用将更高,人也不好找。这几百块钱,估计好找,后期的材料款,我们适当地赊欠一些,工程钱分期付给,压力就不大了。原来借的那一千五百块钱,他们也不急用的,再缓一段时间还都没有关系。”陈卫红建议道。

“人情欠得太多,可不好。欠着人家的债务,我总觉得心里不安。”陈忠民仍然显得有些焦虑。

“爸爸,妈妈,你们就放心吧,这点事情我能够处理得好的。好,这事就说定了,接下来,我们按照这个计划进行准备和施工。”陈卫红心在已经有了主意,厚着脸皮找李昭民和先英各借一两百块钱,实在不行,去找李子正的父母那里借一两百块钱。从直觉来看,这几人都能够拿得出这个数,也可能会借给自己。

“好吧,先这样计划着。卫红,你也不要太为难,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吧,反正现在主体已经完工,剩下的工程,早一天晚一天都没有关系的。”

“这几天大家都很累,我们回家去吧。”欧树芳提议道。

一家人兴奋而又有些焦虑地交流着回到原来的房屋。

“爸爸妈妈,这几天你们太劳累了,早点休息吧。”回家洗漱完毕后,陈卫红告别父母,返回新居工地,这里还堆放着许多材料,需要看守。

躺在窝棚里,陈卫红的头脑中不断闪现着父母高兴中透露出的疲惫与焦虑,暗自打定主意,一定要想办法挣钱,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有什么办法可以挣呢?

无商不富,这个念头开始进入陈卫红的大脑。

可是,自己没有本钱、没有关系,凭什么挣钱呢?梳理一下,陈卫红找出了三条途径,分别是体力、知识和技术。

靠体力,一是放不下这个面子,二是可挣的钱也很少,发展的空间也不大,陈卫红否定了这第一条。

第二条,靠知识挣钱。目前给一地乡中学的几名学生补课就是走的这条路,这几名学生毕业之后呢,还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和家长吗?如何拓展和延续这条路?从发展前景来看,也做不大。

那么,就只剩下第三条,利用技术了。自己有些什么技术呢?教书,这个与第二条重合,予以排除。武术,用来挣钱,暂时还不现实。自己比一般人稍占优势的,就只有电工安装和电器维修了。

对,走电器维修这条路。具体怎么操作呢?开维修店?时间上不允许啊?陈卫红又陷入了困惑。

疲惫中,陈卫红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与同学孙发明合伙开了个电器商店,收了一批徒弟,却又似乎在一地乡的教室里,教这些徒弟装配和维修电视……

半夜,天上下起了小雨,把陈卫红从梦中惊醒过来。

陈卫红从窝棚里出来,将遮盖水泥等材料的塑料布进行了检查加固,回到窝棚,回想起梦中的情景,一个念头浮上心头。

第二天,陈卫红利用课间时间,分别找到李昭民和先英,说了借钱一事。两人满口答应,分别表示可以借给陈卫红两百块钱,李昭民还给罗桂容说了一下,罗桂容也同意借两百块钱给陈卫红。

借来的钱,可以暂缓燃眉之急,但终归是要还的。凭自己每月三十三块五角的工资,要还清这些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怎么办呢?

下午放学之后,陈卫红快速回到家中,骑上自行车,赶往大石乡,找到同学孙发明。

寒喧之后,陈卫红说明了来意:“发明,现在我们这点工资,实在是难以维持生活,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是啊,每个月的工资,精打细算才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添置一件衣服或鞋子都很困难。这段时间我也在思考,看能够另外做点什么。怎么,兄弟你有好的项目了?”孙发明也正为经济困窘而苦恼。

“目前农村已经开始普及照明用电,家用电器以及电工材料可能有销路。我发现潭定、大石等街上,除供销社的农资门市在销售一些电线插座之类的电工材料外,还没有专门的电器销售商店。我想了一下,如果在大石街上开个电器维修店,兼卖电工材料和修电视、收录机、收音机,以及一些逐渐普及的小家电,可能会有生意。另外,还想办一个收录机、电视机的组装和维修培训班。你觉得呢?”

“好啊,我也有此想法,只是没有想到办培训班。这样,可以把我们学到的技术拿来用上,不然就荒废了。”面对同样困境的两人,一拍即合。

孙发明与陈卫红,在读书期间,在肖波老师的带领下,认真钻研了电器维修技术,经常去一些维修店帮忙。两人的物理成绩很好,头脑也很灵活,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加上专心、主动,很快就掌握了一般的电器维修技术,甚至还能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对于组装、维修电视机、收录机等,都不在话下。

两人在孙发明的宿舍,找出两个作业本,开始了测算。

经初步测算,店面开张,前期投入加上首批铺货,最少需要四千块钱。

按照合伙的一般规则,每人出一半的本钱。

陈卫红想到自己的经济状况,思考再三,还是向孙发明直说了自己的现状:“从目前来看,我最多只能凑出得五百块钱来。我再尽量去想想办法,争取多筹集一些。你看能不能多找一点钱,超出部分,从我的赢利分红里,按银行定期存款或贷款利率付给你。”

“好,我回去找我爸爸支持点,再找哥哥姐姐借点,尽量多去找点。我还有个高中同学,在邻县一个镇上的农业银行营业所工作,看能否在她那里贷点款。”孙发明得知情况后,愿意想办法帮助陈卫红筹集资金。

“好。如果垡的话,贷款利息由我来承担就是。同时,我也去想办法找找熟人,借与贷相结合,争取把钱找齐。”

两人商定,铺底经费按银行三年期定期利率计息,先扣除利息和工资后,再分红。在财务问题上,由孙发明管钱,陈卫红管帐。

对于店面的管理,两人决定请一名略懂电器修理的人在店里值守,由孙发明负责日常工作监管。

孙发明说他有一个侄儿叫孙洋,人比较踏实,也还算机灵,去年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中专,就在一个短训班去学了电器维修,目前在尖山街上,跟着一个经验丰富的电器维修老师实习,已基本能够应付简单的电器维修。

最后,两人商定,店名取为“发明电器销售维修店”,由孙洋管理日常事务,店子用他的名字去登记注册。对孙洋的业务指导,两人准备去给他买点书回来,让他边干边学,一些较难的问题,留待陈卫红和孙发明晚上或周末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去尖山街上请孙洋现在的这个师傅帮忙。

两人说干就干,接下来分工合作,孙洋负责在大石街上找门面,理工商税务登记手续等一系列事宜,并去龙城县、双江市等考察电器的进货渠道,还抽空去尖山拜访了带孙洋学艺的师傅,送了一份较厚的礼,真诚地拜师,与他进行了情感交流,向他讨教了一些电器维修店的经营与管理经验。

陈卫红则联系肖波老师,请他帮忙,联系电视机、收录机、收音机、电风扇、洗衣机等的生产厂家和代理商,落实电器维修培训班的教材等,并开始制订电器维修培训班的培训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