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超强教师 > 第105章 主动请教

超强教师 第105章 主动请教

作者:守望教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8: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星期四早上五点半,陈卫红被早起的房客吵醒。看了看睡得正香的廖兴荣,陈卫红悄悄地起了床,洗漱之后,来到离招待所不远的江边。

河滩上,已经有一些人在晨炼。

陈卫红看了看,见他们多是练养生太极,也就没有在意,找了一个僻静之处,开始练功。

一小时之后,陈卫红回到招待所,在食堂早餐之后,骑上自行车,往龙城县教师进修校骑去。

刚八点,陈卫红到达龙城县教师进修校。过了十来分钟,参加培训的教师陆续到来,负责报到的教师也在会议室门口摆好签到席。

八点半,负责报到的工作人员招呼参训教师进入会议室。

首先是一个短暂的动员会。会上,龙城县教育局、教师进修校的几位领导作了动员讲话,阐明了培训的意义,对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陈卫红这才知道,这次小学教师教材培训的组织者,是龙城县教师进修校的教研室主任,自己的高中班主任谢云生。

动员会结束后,由省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许如辉老师讲解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陈卫红接触小学数学教学才半学期,对教材还不是很熟悉。但因为自编校本教材,对购买的参考资料和借来的小学教材进行了认真的研读,把小学语文、数学教材进行重组,编制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复习资料。有了这些经历,陈卫红对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和考试要求,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昨天晚上,与廖兴荣的交流,使陈卫红认识到了对自己在认识和操作上的一些误区,并产生了一些新的感悟。

倾听专家讲解时,陈卫红将自己在编制教材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昨天晚上与廖兴荣的交流联想起来进行思考,不时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认真倾听、记录、联想的同时,陈卫红在开始思考,小学教材完全没有必要利用这么长的时间、分解得这么细来教学,可以按照框架进行重组,重点应该落实到学生技能和习惯的训练与养成上。对于教师,重点要在整体把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恰当地设计教学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以练习为载体,引导学生步步为营,稳所稳打地推进学习进程。当然,最重要的,还要落实到如何把方案落实到行动上,把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可是,现行的教材,很明显地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练习的量不够,特别是变式练习,不能满足学生拓展和补漏的需要;第二个问题是只呈现了学科知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视不够,甚至根本涉及,完全靠教师个体去领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操作,对于一些领悟能力较弱、教学执行力不强的教师来说,这方面完全可能被忽略掉。

课间休息时,陈卫红找到许如辉,把自己的意见反馈了出来:“许老师,我个人觉得,我们目前的教材编写上存在一些问题,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介绍得不够清楚,练习的设计上也有些问题,难以根据教材来落实对学生的训练,学生也无法依据教材进行拓展学习和补漏。还有,对学生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养成也没有明确地体现出来。”

许如辉看了看陈卫红:“年轻人,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很不错。你的观点有些道理,那么,你觉得应该怎么修订呢?”

“我觉得应该联系实际,把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例子叙述得更清楚、明白,还应培训一些变式练习,让学生拓展和自我检查,同时,将学习方法与习惯养成的要求渗透进去,并明确地呈现出来。”

“嗯,有道理。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按照你这个观点,书本的厚度要增加多少?书的重量要增加多少?这些费用谁来负担?增加的这些练习,学困生甚至中差生,有时间去完成吗?方法与习惯来说,究竟什么是真正有效的、优良的,有没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方法?严格按照规范的习惯去要求学生,会不会限制学生?”

“这个……确实也不太好处理哈。老师,不好意思,我只想到了一点,考虑得不够全面。”

“年轻人,你这个想法很是不错,你的见解也很有深度。看你挺年轻的,参加工作多长时间了?教小学数学有多久了?”许如辉对陈卫红有些兴趣。

“参加工作大半年,教小学数学两个多月了。”

“才两个多月啊,你们学校怎么派你来参加这个培训?你们在这里接受培训之后,还要回去培训你们的教师的。”许如辉的话语里透露出不满。

“许老师,我教的是五年级,面对的学生比较特殊,基础极差,对于五年级教材上的内容,根本学不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暂时抛开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编制了一套学习资料,以指导学生学习。为此,我找了一些小学数学资料来认真学习,做了几十套小升初的试题,把小学教材认真通读了几遍。也因为这个缘故,我对小学数学教材熟悉起来,在我们区的教师摸底考试中,成绩相对好一点,所以,领导推荐我来参加这个培训。老师,你可不要批评我们领导。”

“你编的资料带来了吗?可不可以给我一套看看?”看到陈卫红虽然年轻,但态度显得不卑不亢,回答也简明扼要、有理有据,许如辉有了些兴趣。

“带来了,许老师,如果能够得到你的指导就太好了。我编的资料写在备课本上,我马上去给你拿来。”

陈卫红赶紧跑回到座位,把两本数学备课本拿过来,交给许如辉。

这时,休息时间结束,负责培训组织的管理人员开始组织上课。

许如辉把陈卫红的备课本放到讲台上,继续培训。

下午的培训结束后,一些与许如辉熟识的教师,围着他七嘴八舌地咨询着。陈卫红见状,悄悄地站在外围,认真地倾听着,同时也在耐心地等待。

大家逐渐散去后,许如辉开始往门外走去,陈卫红注意到,他没有把自己的备课本带上,估计是刚才围着他的人太多,忘记了这事。于是,赶紧到讲台上拿起自己的备课本,跟了出去。

许如辉发现了跟在身后拿着备课本的陈卫红,停下了脚步,歉意地笑了笑:“年轻人,你看我这记性,把这事给忘了。现在,把你的资料给我看看吧。”

陈卫红赶紧递上自己的备课本:“许老师,请您多多指教。”

许如辉翻开陈卫红的备课本,越看越吃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根本不相信这是一个才参加工作大半年、才教数学两个月的教师编制出来的资料。虽然这份资料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但这已经相当的不错了。我敢断言,许多教了十年八年,甚至二十年的教师,都整理不出这样的资料来,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这样做。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单位工作?”

“报告许老师,我在潭定乡的丰咀村小学工作。我们那个地方虽然地势偏僻,但空气好,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欢迎许老师来作客。”

龙城县进修校的几位领导和老师等着许如辉去吃饭,看到他还在与陈卫红交流,就走了过来,客气地催促,并暗示陈卫红不要再纠缠许老师。

陈卫红知趣地停止了询问。

许如辉歉意地向陈卫红告辞,离去时,写了一张纸条递给陈卫红:“小陈老师,这是我的电话和单位地址,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希望你继续坚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会大有出息的。”

下午的培训由双江市教科所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孙平主讲。孙平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师教材过关培训与检测的意义、方式、内容与题型特点,展示并分析了两套检测样题,并就如何指导教师迎考进行了讲解。

培训中场休息时,谢云生找到陈卫红:“卫红,晚上与我一起吃饭。省教科所的许老师对你很有好感,特意委托我来邀请你。”

许如辉在午餐时,随口说了一下陈卫红的情况,夸赞了几句。

谢云生听后,想帮助陈卫红搭建一个更高的平台,就在许老师面前极力推荐陈卫红,并询问许如辉:“许老师,晚上,我让小陈老师来敬你两杯酒,如何?”

许老师顺口应承下来。

这才有了谢云生邀请陈卫红参加当天晚餐之举。

不知内情的陈卫红有些受宠若惊,却又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谢老师,谢谢你!我早就应该来看望你的,可是……可是……”

谢云生是陈卫红的高中班主任,当时很是喜欢陈卫红,在生活、学习上给予了很多的特殊关照。

陈卫红升入师范后,感觉自己考取的学校太不理想,给老师丢了脸,虽然一起想去拜望谢云生,却一直鼓不起勇气,不敢去见老师。

参加工作后,陈卫红觉得自己混得太差,准备过一段时间,稍微混出点样子后,再去拜访老师。

谁知,却在这里碰上了。

昨天晚上,谢云生与陈卫红匆匆一见之后,就陪着赵伯明离开了招待所,师徒二人来不及详细交流。

陈卫红一方面因为升考和工作不出色而感到惭愧,也由于没有及时去拜望自己的恩师而自责,一时怔在那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