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极品地主 > 【185章】 忠实拥趸

极品地主 【185章】 忠实拥趸

作者:壮乡小仨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2:43:14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张大妈是海州政府机关管理局的退休干部,退休后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和老伴到人民公园遛弯、跳跳广场舞,然后路过菜市场买菜回家给一大家子准备午餐。

退休三年以来,她的生活几乎都是如此平淡、从容,这也是海州数以百万计的退休职工的一个缩影。

不过,在最近三个月,张大妈改变了买菜的习惯,到菜市场的次数少了,转而到一家叫做‘镜湖农产’的小超市购买各种食材。

一开始的时候,张大妈也是被街头上一个姑娘散发的传单吸引,凑热闹到那家小超市去看看。第一次进入‘镜湖农产’,张大妈被里面各种食材的高价给吓了一条,第一反应这是个黑店!

要知道,张大妈好歹也算是国家干部,从副处级的位置上退下来,见过不少市面,不过一个桃子20块,火腿价格比婺州火腿还要贵。至于那些比一般菜市场贵上一两倍的各种蔬菜,更是让张大妈看得目瞪口呆。

原本张大妈想就此退出来,不过看到其他人都在兴高采烈地采买,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思,也买了一些回去。

没想到,那些贵得离谱的蔬菜、水果味道还真的极好,本来挺偏食的小孙子一下子爱上了这个味道,挑食的毛病一下子就没有了。

对于张大妈来说,千好万好不如小孙子喜欢,既然小孙子爱吃,张大妈每天买菜就都放在了‘镜湖农产’。至于‘镜湖农产’昂贵的价格。对于每个月退休工资都是几大千的张大妈老两口来说,还真的不是什么负担。

再说了。儿媳妇开了一家美容连锁公司,在吃的问题上还不至于让张大妈手头拮据。

就这样,张大妈几乎每天在公园遛弯之后都会到‘镜湖农产’买点新鲜食材,慢慢地就养成了习惯。

随着‘镜湖农产’货架上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张大妈到菜市场购买新鲜食材的次数也是逐渐减少。在张大妈的带动下,海州市政府机关小区的老人们也都成为了‘镜湖农产’的忠实用户,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消费群体。

因此,张大妈在‘镜湖农产’的员工之中。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名人,甚至由于她长期大量购买,原本普通的会员卡已经升级为可以打九折白银卡了!

“张大妈,您来了!”

这不,张大妈刚一跨入‘镜湖农产’旗舰店的门口,店员就甜甜微笑着迎了上来!

“小方,今天有什么新鲜的货品?”张大妈来的次数多了。对于值班的店员也是相当熟悉。

“今天新到了我们农场的新产品——镜湖大闸蟹!”小方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向张大妈介绍道:“这些大闸蟹饲养在雪山融水之中,未曾经手任何污染,是我们萧家农场最近推出的主打产品!……”

小方毕业于海州师范大学的幼教专业,毕业后一心想留在海州的她一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点疾病乱投医地加入了‘镜湖农产’。

原本只是想拿‘镜湖农场’作为跳板。骑驴找马,继续在海州找工作的她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喜欢上这份营业员的工作。‘镜湖农产’颇高的薪酬、奖金一个福利待遇自然是关键因素,每一位顾客满意的笑容也让她的心里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

再则,‘镜湖农产’正在筹划开新店。小方这种最早加入公司的员工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现在,小方已经不再想着找工作了。安心踏实地在‘镜湖农产’干下去,未来可期!

“你们农场也产大闸蟹?!”这时候,张大妈才注意到店铺内到处张贴了大闸蟹的宣传单,煞有介事的样子。

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州人,特殊时期还到阳澄湖地区插队下乡的张大妈对于大闸蟹并不陌生,甚至她比很多养殖户对大闸蟹还要了解。在张大妈的印象中,中华绒螯蟹适宜的生长区域就在常见中下游地区,尤其是以长三角地区最优,从来没有听说过滇西北的高寒地区也能够生产大闸蟹!

“这可是我们农场独有的饲养技术,培育出了正宗的中华绒螯蟹!”小方把手上的一份资料递给张大妈,说道:“这几天,海州电台的方天普老师在《海州美食》节目中专门介绍过呢!”

小方的这份资料,是滇南省质监局出具的检验报告,认定了‘镜湖大闸蟹’无论是在营养成分、饲养过程和农药、重金属残留等检测都符合了绿色食品的标准。

萧家农场每一种大宗产品在上市之前都会送到春城检测,获得滇南省绿色食品的认证之后,才会出现在市场上。

张大妈身为前公务员,对于一些公文的阅读并没有任何障碍,很快就把认证资料浏览了一遍,对于‘镜湖农产’方面的说辞也没有什么异议。

毕竟,这段时间以来,‘镜湖农产’出售的各种食材,都是绿色食品,品质有保障。尤其是牛蛙、淡水龙虾、丁桂鱼、三文鱼等水产的陆续上市,更是让张大妈相信,萧家农场饲养出大闸蟹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那我得看看才行!”张大妈顿时来了兴趣。

“这么贵!?”看到标签上注明的价格,即便张大妈收入颇丰,也是觉得有点牙疼。

500克以上的大闸蟹售价600块/公斤,即便是最小的300大闸蟹,每公斤售价也是400块钱!要知道,现在市面上的大闸蟹也就不到100块钱一公斤,一些个头小的,也不过七八十一公斤。

按照这种价格,自家一家五口,每人两只,起码要花掉一千多块,四五天的退休工资就没了!

“张大妈,这些大闸蟹可都是最顶级的产品,远比市场上要好得多!”小方在旁边耐心地解释,说道:“今年由于农场的产量不高,大闸蟹只供应给‘镜湖农产’的会员,每个人限购20只!”

特别突出限购的措施,出自于班杰明的手法,这些年他在海大管理学院也没有白呆。

对于中国的大爷大妈来说,凡是‘限购’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只要有这两个字,他们即便是大排长龙,也要抢到手。

这不,张大妈原本犹豫不决的神情立刻坚定了下来,挥手让小方给她包10只大闸蟹,过两天再来买剩下的10只。

在张大妈朴素想法中,既然是限购,肯定是好料,可不能错过了。

再说了,这几个月来,‘镜湖农产’从来没有让她和家人失望过,想必这些大闸蟹也会秉承萧家农场一贯的品质吧?

张大妈心满意足地拎着一篮子的新鲜食材回家,准备晚上给家人准备最地道的清蒸大闸蟹,这时候她看着那些碗口大的大闸蟹,也不心疼刚才刷卡刷掉的两千多块了。

和张大妈一样,不少进入‘镜湖农产’旗舰店的大爷大妈是在忍受不了‘限购’的诱惑,纷纷掏钱买回了大闸蟹。当然了,踊跃购买的背后,还是出于对萧家农场、镜湖农产的信任。

如果这些大闸蟹能谱保持一贯的品质,和宣传广告上一致,这些会员顾客对于‘镜湖农产’的品牌忠诚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如果这些大闸蟹砸了‘镜湖农产’的招牌,这将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只不过,建立在空间灵泉基础上的萧家农场,是不会让后一种情况有机会出现的!

…………

当天晚上,张大妈的清蒸大闸蟹赢得了全家人的欢迎,就连平时总是板着脸的老伴也还是吃得满脸油花,让所有人笑逐颜开。

“这‘镜湖农产’的东西好吃是好吃,不过就是贵了点!”吃过饭后,张大妈一家围着沙发看电视聊天,张大妈儿子谈起了‘镜湖农产’。

“他们不使用化肥、农药和饲料,产量有限,卖高价也很正常!”张大爷退休前在海州计委工作,对于一些经济规律倒也熟悉。

“爸妈,你看萧家农场所在的银杏村如此漂亮,干脆你们去玩一趟好了!”张大妈的儿媳正在用笔记本浏览萧家农场的信息,看到各种美轮美奂的照片,心血来潮除了一个主意。

“我看看!”一提起这个,张大妈顿时心动了。

退休之后,张大妈、张大爷除了替儿子儿媳操持家务,照顾孙子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处旅游了。

这一看不要紧,银杏村绝美的风景在电脑屏幕上呈现,一下子就吸引了张大妈和张大爷的目光,尤其是关于萧家农场的一些照片,更是让他们心动不已。

一直以来,萧家农场在张大妈家里一直拥有着特殊的地位,大家都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生产出如此美味的各种食材。如今,既然知道萧家农场就坐落在一个风景区之内,要是不去看看就有点可惜了。

很快,张大妈、张大爷老俩口一起到姚州旅游的决定就做了出来,张大妈的儿子连忙在网上订了机票,并且把和镜湖景区相关的各种攻略下载、打印,让张大爷、张大妈了解熟悉。

其实,像张大妈老俩口这样因为吃着萧家农场的美食,而动了前往银杏村旅游的人为数不少,他们俨然成为了镜湖体系最忠实的拥趸!

Ps:Ps:谢谢‘光头剑仙’的两张月票!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