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极品地主 > 【070章 】 湖边垂钓

极品地主 【070章 】 湖边垂钓

作者:壮乡小仨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2:43:14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ps:ps:小仨恳请订阅了《超级生物帝国》的乡亲们去投一张‘完本满意票’,小仨拜谢了!

‘银杏村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开工让银杏村变得热闹了许多,很多村民自发地前往工地上帮忙,使得基地的建设进度加快了不少。

在村民们看来,基地将会是增加自家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即便将来景区游客数量减少了,凭借着这个蔬菜基地,大家仍旧能够能够过上好日子。因此,在把自家的事情做完之后,大家纷纷利用闲暇时间,免费加入基地的建设之中。

和外面的人们言必称报酬的情况相比,银杏村的村民显得有些淳朴,暂时还没有人想要改变这种状况。

对于来到银杏村游玩的游客们来说,基地的扩大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有可能通过网络邮购的方式,吃到这种味道鲜美的蔬菜。

自从萧家农场菜园子开始有蔬菜出产以来,除了供应姚州、南诏等地的星级酒店,不少村民也以成本价购入了不少蔬菜,烹饪给游客食用。空间蔬菜的美味让每一位游客印象深刻,不少游客声明,如果能保障品质,他们愿意通过‘银杏特产’网店购买这种蔬菜,在家里就能够享受到美味。

因此,不少游客在游玩之余,还端着相机到基地的建设工地上,拍摄照片上传到网络上,并且宣称银杏村出产了味道鲜美的绿色蔬菜,没有吃过实在是一种遗憾。

一个人在网络上发帖子还有可能是广告贴、托儿。但是当大量在自助旅行领域小有名气的资深驴友乃至一些美食专家纷纷发言之后,银杏村的绿色蔬菜很快在网络上名声鹊起了。

再加上姚州、南诏等地星级酒店、高档饭店开始大量使用萧家农场出品的蔬菜,‘银杏蔬菜’在美食圈子内的名气越发响亮了。

很多姚州的市民纷纷在周末的时候驱车来到银杏村,在欣赏绝美风景的同时,品尝银杏村毫无污染的绿色食材,吃完后还大包小包地带回家里。

4月份,在姚州美食圈里最火热的东西不是三文鱼,也不是腊排骨,而是银杏村的绿色食材,若是没有吃过就落伍了。

一时间。萧家农场菜园子的出产颇有些供不应求的态势。即便现在菜园子每天能够提供15吨的各种蔬菜,在提供给酒店客户之后,剩下的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现在,萧家农场零星出售给游客的蔬菜平均价格已经达到了5块钱一斤。这在普通蔬菜售价才2块钱的姚州市区。已经算是高价了。相当于猪肉的三分之一价格!

人家说洛阳纸贵,如今是姚州菜贵!

…………

对于‘银杏蔬菜’的成功,萧风早有准备。觉得理所当然,若是这种充满了空间灵气的蔬菜还无法获得人们的青睐,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呢。

种植基地的建设、‘银杏蔬菜’的推广,都交给了萧强和萧涛处理,萧风这个甩手掌柜的日子仍旧过得轻松惬意。

尤其是这段时间以来,‘银杏特产’业务进入平稳阶段,杨莉、孙庆梅和大姐二姐等人的空余时间增加,萧风也就能够从专职保姆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一天,吃过早饭后,萧风让大姐把几个小萝卜头都带进屋里,自己则是背着渔具包鬼鬼祟祟地离开了老宅,转眼就消失在村子里。

没办法,这些天以来,这几个小萝卜头黏着萧风已经形成了习惯,萧风要是想当着他们的面出门,那多少还是要费一番功夫的。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萧风只能是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离开老宅,省却了不少麻烦。

走在银杏村中,随处可见挂着相机到处晃荡的游客,有些还是一家三口的家庭组合,给这座小山村带来了更多的现代城市气息。

现在,银杏村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已经突破了500人,而且随着五一黄金周的临近,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之中。

根据镜湖公司的网络订饭系统信息显示,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已经有超过800间客房被预定出去,预计入住人数超过1500人。再加上一些临时抵达的客人,黄金周七天时间,来到银杏村游玩的客人总人次将会接近15000,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要知道,整个姚州市在2008年总共才接待游客625万人次,银杏村在五一黄金周就取得这样大的成果,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游客的增加让银杏村的安静被打破,但是村民们的收入在不断增加,这也是发展的一个悖论,有舍才有得。

不少游客认出了萧风,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一些不太关注网络信息的游客自然不会知道,刚刚从他们身边走过的年轻人,其实是整个镜湖景区的灵魂人物。

穿过银杏广场,萧风就能够看到镜湖边上有不少人在钓鱼,其中拿着各种碳纤维高档吊杆的钓友大多都是游客,那些拎着一根竹竿就坐在湖边老神在在的多半是银杏村的村民。

这段时间以来,由于村民们的收入在持续增加,再加上村委会每个月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300块钱的养老金,老人们的生活可是滋润了不少。现在老人们不需要下地干活,每天除了帮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之外,还剩下了大把的空余时间。

这不,天气转暖之后,一些爱好钓鱼的老年村民纷纷到湖边钓鱼,一方面可以打发时间,另外一方面,能够为家里的客栈提供新鲜鱼类。

进入2009年之后,为了保护镜湖的渔业资源,银杏村村委会做出了明文规定,限制村民们在镜湖内大量撒网作业,毒鱼、电鱼等灭绝渔业资源的举动更是被严厉禁止。村民们可以从镜湖中捕获一定数量的渔获,用于自家客栈的运营,但是不能大量对外出售。

当然了,垂钓就不在限制范围内,无论是村民还是游客,都可以在镜湖里钓鱼,收获归自己!

萧风背着渔具包在湖岸上转悠了一会,终于选中了一片树荫之下的水域,把小马扎放下,各种渔具打开,开始了今天的垂钓。

小时候,萧风就跟在萧涛、萧戟等人的身后,在镜湖里钓鱼、游泳,童年的快乐至今仍旧让他念念不忘。

不过,那时候钓鱼的工具大多都是自己动手,从后院的竹林中找一根拇指粗细的竹竿,用火烘烤之后就变成了鱼竿;缝衣针烧红之后弯曲,缠上鱼线就成为了萧风等人垂钓的工具。

现在,萧风手上的碳纤维钓竿可是价值不菲,就连那些鱼线都是海钓的高分子鱼线,号称可以承受数百公斤的庞大力量呢。

为了这套渔具,萧风在海州可是花了差不多两万大洋呢,现在想起来,多少有点穷人乍富的暴发户气质。

其实,回到银杏村之后,萧风就有些后悔了,连价格都不敢和老太爷说;不过既然买回来了,那就不能闲置,不然也未免太浪费了。

今天是这套昂贵渔具的首次亮相,萧风倒要看看它和不用本钱的土制钓竿究竟有什么区别,难不成会增加鱼儿上钩的几率?

准备妥当之后,萧风开始往湖里面撒入由玉米粉、香油拌成的饵料,开始做鱼窝。

由于镜湖面积过于宽广,湖水平均深度超过了12米,要想在如此辽阔的水体中吸引到鱼儿,做鱼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为了更好地吸引鱼儿,萧风甚至作弊般地在鱼窝料中加入了少许的空间灵泉,想必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果不其然,萧风的饵料刚刚扔下去不到五分钟,周围的水域就开始暗流涌动,鱼头浮现,看样子有不少的大鱼开始被吸引过来了。

数百年来,银杏村的祖祖辈辈不间断地往镜湖中投放大量的鱼苗,而村民们极少在湖中实行灭绝性的捕捞作业,使得镜湖内的大鱼可不少。

银杏村村民最大的收获记录是一条体长超过1米2,净重超过40斤的大草鱼,而在平时,十几二十斤的大鱼更是习以为常。

看到鱼窝已经做成,萧风把从菜园子挖出来的臭蚯蚓挂上鱼钩,往水里一甩,就开始稳坐钓鱼台了。

虽然这些年钓鱼的次数不多,但是萧风倒也没有把钓鱼的一些技巧给忘得一干二净,一连串的动作下来,倒也是行云流水。

在附近的几位游客看到萧风的一系列举动,倒是收起了轻视之心,也有点隐隐期待萧风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刚才看到萧风这个年轻人背着一个名牌渔具包在湖边晃悠,不少资深钓友还以为萧风是附庸风雅的家伙,买点名牌钓具装点门面。不曾想到,萧风无论是找下钓的位置、做鱼窝还是甩竿,都是像模像样,不是样子货!

一般来说,喜欢钓鱼的人大多都喜欢以钓会友,萧风的表现倒是让他们眼前一亮,觉得有结交的可能性。当然了,如果接下来萧风的收获能够和他目前的表现相一致的话,这些资深钓友还真的不会错过认识萧风的机会。

萧风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动作让周围的这些钓友浮想联翩,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浮标上面。

这时候,浮标猛然往水下一沉,有大鱼上钩了!(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