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大唐天子 > 第三章 大唐军备

大唐天子 第三章 大唐军备

作者:殷扬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玄礼、杨思勖、薛直他们一个个大步而来,满脸喜色,一双眼睛特别明亮,一脸的期待之色。

“呵呵。要见到陛下了。”陈玄礼发出一阵畅笑声,说出喜悦的原因。

“是呀。要见到陛下了呢。”杨思勖重重点头,尖细刺耳的声音透着无比喜悦。

“五年没见了,陛下一定更加英俊了,更加帅气了。”薛直笑眯眯的道。

“那是。陛下不英俊帅气,还有谁敢?”陈玄礼眼里尽是笑意。

众将对李隆基特别服气,他们是在李隆基还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就追随李隆基的。

“陛下。”正说着,来到大明宫前,远远就看见李隆基正在冲他们招手。

陈玄礼他们飞也似的冲了上去,如同见到老祖宗似的,未语先笑,就要冲李隆基见礼。

“免了。”李隆基快步过来,脸上泛着笑容,扫视诸将,笑呵呵的道:“你们回来了!这就好!嗯,你们更加骠悍了。”

经过这几年的磨练,众将的确是更加骠悍了。

“陛下过奖了。”陈玄礼、杨思勖和薛直他们把李隆基团团围住,个个喜笑颜开,道:“陛下真的是更加英俊了!更加帅气了!更加英明了!”

“听你们的意思,朕以前就不英俊,不帅气,不英明了?”李隆基笑着调侃一句。

“不是,不是那意思。”众将知道李隆基是开玩笑的,一脸的笑意,只觉李隆基很亲切。

“你们远道归来,路途辛苦。就不要在这里说话了。走,进去说。”李隆基转过身,大步而去。

众将忙跟着进宫。

来到宫里,李隆基坐在宝座上,要陈玄礼他们坐下来。又命人把张说、姚崇、宋璟、王孝杰他们叫来。

“今儿。你们远道归来,很辛苦。朕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李隆基命人摆上酒宴,道:“不议国事,不谈军务,只说些开心的事儿就成。容明日。朕让你们了解这几年的国内情形,你们再说说西域情形,然后再来商议出兵事宜。”

众将从西域赶回来,的确是很辛苦,让他们先喘口气。再来了解国内情形,有助他们建言献策。西域情形,李隆基虽然通过军报有所了解,却不如陈玄礼他们亲口汇报真切。

等都了解了情况之后,正来商议击破阿拉伯帝国的办法就好办多了。

这顿饭,有说有笑,气氛极好,很是轻松。尽欢而散。

次日,一早,众将就赶了来。

赶来的不仅有众将。还有文武大臣。就连武则天和李旦也来了。

李隆基召回众将,不用想也知道这是要击破阿拉伯帝国了,这是何等令人激动之事,谁不想知道呢?

李隆基扶着武则天,要她在宝座上坐下。此时的武则天,精力大不如从前了。一头白发,半眯半睡的靠在宝座上。

“你们都知道。今儿是要商议有关击破大食之事。”李隆基一口道破群臣的心思,道:“这商议之事。有些能让你们知道,有些不能让你们知道。在正式商议之前,可以让你们知道一些情形。嗯,就先说国内情形吧。国内的情形又分为文事与武事,文事,就由姚崇来说。”

击破阿拉伯帝国,这涉及到军事机秘,只有相关人等能知道。不过,一些国内情形和西域情形,还是可以让群臣知道的。

“遵旨。”姚崇应一声,缓缓开口,道:“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大唐就在全力革除积弊,淘汰冗官冗员,整顿吏治,整肃官员,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如今,大唐是气象一新,今非昔比。别的也不多说,只给你们说两件事,你们就知道这五年来,大唐取得多大的成就。”

群臣的耳朵竖起来了,凝神静听。

自从李隆基登基后,就在大刀阔斧的整顿,革除积弊,究竟取得怎样的成就,却是很少有人知道。

“大唐要击破大食,就需要钱和粮这两样,我就说说这两样。”姚崇伸出右手食指,道:“说到粮,大唐积蓄的粮草,就算颗粒无收,也足以支持三年之用。”

“真的?”一片惊呼声响起,群臣个个一脸的难以置信。

“有这么多?”武则天也是一脸的不信。

她掌管国政数十年,虽然把天下治理得不错,却也没有存到这么多的粮草。颗粒无收,可以吃三年,这得多少粮食?

要知道,唐朝当时有近四千万人口,每人每天一斤,就要近四千万斤。三年支用,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很惊人的。

“千真万确!”李隆基点头肯定一句。

“厉害!厉害!”武则天把李隆基瞧瞧,又把姚崇瞧瞧,一脸的赞许。

她当国数十年,也是做不到这点,她不得不服气,这君臣两人真的了得。

“说到钱,一文不收,也够用五年了。”姚崇又伸出右手的中指,大声道。

“五年?”群臣更加惊讶了。

唐朝一年的财政支出是几千万两银子,五年支用,那就是几亿两了,这也太惊人了。

“的确够五年支用。”李隆基笑着道:“大唐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是因为我们的幅员更广了,口众更多了,物产更丰饶了。”

李隆基取得的成就的确惊人,然而,若是仅靠以前的唐朝,那是不可能完成的。如今的唐朝,无论是从疆域,还是人口,还是物产,都不是以前的唐朝能够比的,要做到这点也在情理中。

“哦。”武则天恍然。

她秉政数十年,呕心沥血,也是做不到这点,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唐朝当时的条件不具备。如今,经过李隆基的征战,幅员增加了一倍多两倍,收入自然是大幅提高了。

“文事就说这么多,接下来。就由张说说说武事。”李隆基冲张说道。

马上就要与阿拉伯帝国大战一场了,武备方面的准备情况究竟如何,这一直是机密,知者甚少,群臣不由得竖起了耳朵,睁大了眼睛。

武则天的眼睛也瞪圆了。死死盯着张说,她也想知道武备方面的准备情况。

李旦也是如此。

“遵旨。”张说应一声,缓缓道:“五年前,陛下登基伊始,就在准备与大食的大战。这五年来。大唐不敢有一刻松懈,努力准备,如今已经是异常充分。具体的军备属于机密,不能在这里说,我就选几样你们能够知道的来说。”

军事机密一定要保持秘密,没有资格的人不能知道,群臣认同这说法。

“你们都知道,自从灌钢法发明后。大唐的钢铁产量就大为提高,不用再象以前那般要千锤百炼,这就使得大唐之军的着甲率大为提高。高达六成。”张说的声调有些高,道:“如今,经过五年的努力,我们的着甲率已经接近八成了。”

着甲率,是衡量一支军队战力的重要标准。着甲率越高,说明战力越强。唐朝的着甲率是六成。这是中国历史之最。

李隆基指点了炼钢技术,使得唐朝的钢铁更多。质量更好,军队的着甲率也就更高了。

当然。一支军队的着甲率不可能百分之百。因为有些特殊要求,可以不着甲的。

“八成?”一片惊呼声响起,群臣只觉不可思议。

六成的着甲率,已是中国古代历史之最,高达八成的着甲率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而且,我们的钢铁更加优良,更加耐用。”张说脸上泛着笑容。

钢铁对于一国来说,极为重要。唐朝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张说着实欢喜。

“太好了!”群臣齐声叫好。

“大唐这些年来,大量训练军队,如今我们训练好的军队超过了五十万。”张说没有说具体的数目,因为这也是军事机密。

“五十万以上?”群臣大为震惊。

都知道唐朝这几年大量训练军队,其数量最低也是五十万,当被确认后,他们仍是吃惊。

“在军械方面,大唐大有改进,早已不是往昔所能比的。”李隆基接过话头,道:“这些变化,不能让无关之人知道。而将军们,要驰骋在战场上,又必须知道。朕以为,让将军们先看看我们的军备,再来商议击破大食之事为宜。”

将军要是不了解军备的情况,他就无法熟练的使用,无法发挥其作用。让他们知道具体情形,对于将来的大战有好处。

“六部尚书、侍郎留下,其余人下去吧。”这涉及到军事机秘,级别不够,不能知道。

群臣虽是不愿,却也知道这是实情,不得不退下。

“走!去校场。”李隆基扶着武则天,率领群臣来到校场。

校场上早就准备好了,陈玄礼他们一到,只见一架架投石机矗立在当场。

“投石机?这能射多远?”众将把投石机一瞧,急切的问道。

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很厉害,射程远,唐朝发展投石机,就是为了压制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这很重要。若是不能压制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的话,唐朝的强弩就会有大麻烦了。是以,众将迫切的想要知道投石机的射程。

“你们瞧瞧就知道了。”李隆基没有满足众将的好奇心。

一声令下,兵士用绞盘把磨盘大小的石头装到石斗里,然后开始抛射。

“轰隆隆!”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声中,只见一块块巨石划着漂亮的抛物线,砸向前方。

“天啊!跟打雷似的!”众将吃了一惊,这声势比起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大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