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大唐天子 > 第二十九章 王孝杰上书

大唐天子 第二十九章 王孝杰上书

作者:殷扬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5:57:08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甘露殿,群臣正在争论。

“庐陵王为长,立太当立长,庐陵王当为太。”

“太当立贤,皇嗣贤明,楚王英明,一传两君,何等美事。”

立太之事成了这段时间最热门的话题,哪天不争论?争来争去,都没有结果。

“烦!烦!真烦!”武则天拍着额头,只觉心烦意躁。

这段时间,是武则天这辈最为烦躁的时间之一了,在立李显和李旦之间难以决断。

李显本就当过皇帝,只是被武则天废了,而他又年长,立他为太是名正言顺。

可是,李旦虽然没有过人的才华,没有强势的性格,却是有李隆基这个好儿,完全可以让江山传承更加久远,立李旦就是一传两君,是天大的美事。

奈何李显的势力、武氏势力、太平公主的势力联合起来了,极力支持李显,使得李显的势力大过了李旦的势力。若是立李旦的话,后果会很严重,说不定会发生动荡。

想来想去,武则天都难以做出决断。

“陛下,大帅奏章。”就在这时,只见贾铭快步而来,捧着一份奏章。

“王孝杰的奏章?可有紧急军情?”武则天眉头一挑,大声道:“拿来。”

王孝杰奉命坐镇大漠,处在紧要位置上,他的奏章必然有大事,不仅武则天紧张,就是群臣也是紧张,个个瞪圆眼睛,打量着武则天手的奏章。

“该不会是漠北出事了?”李隆基也是吃了一惊。

“呼。”武则天三两下展开奏章。浏览之下。脸色一缓。长舒一口气。

群臣看在眼里,也是暗松一口气,看来漠北并未发生大事。

“陛下,王大帅所奏何事?”狄仁杰上前一步问道。

王孝杰身为国之重臣,他的奏章是得弄明白。狄仁杰这话正是群臣心里所想,无不是睁大眼睛紧盯着武则天,静等她说话。

“自己看吧。”武则天的脸色阴沉,把奏章扔到狄仁杰面前。

狄仁杰捡起奏章。展开一瞧,眉头一挑,一脸的惊讶。

“国老,大帅所奏何事?”有大臣实在是忍不住了。

“大帅以为皇嗣当为太。”狄仁杰脸色凝重。

他是支持李显的,以他的身份,他支持李显的话,李显当上太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因为他是国老,是武则天最为敬重的大臣,他的份量在那里。

放眼整个朝廷,能与狄仁杰抗衡者只有王孝杰了。王孝杰表明了态度。他要支持李旦,那么李显的势力就会暴涨。因为王孝杰是头号大将,他背后就是军队。王孝杰支持李旦,也就是军队支持李旦了。

军队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是个人都明白,得到军队支持的李旦,谁能与之抗?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群臣震惊莫铭。

张柬之、宋璟、张说、姚崇、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承嗣他们个个张大了嘴,一脸的难以置信。

就是李隆基也是意外,万万没有想到,王孝杰会在这时节给他以最有力的支持。

“这是好事!”紧接着,李隆基、李旦、姚崇、宋璟、张说他们就是欢喜。

王孝杰是军队的旗帜,他的意思就是军队的意思,得到军队的支持,李显当上太的成算就大多了。

“哼!”一片冷哼声响起,出自狄仁杰、张柬之、李显、太平公主、武三思和武承嗣这些人之口,王孝杰的份量太重了,可以说比狄仁杰的份量还要重,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为敬重的大臣没错,他是国之重臣没错,只是他手无兵,这份量比起王孝杰来说差远了。

如今的王孝杰远在漠北,而且手握重兵,其份量不需要说的,重如泰山。

“陛下,王孝杰居心叵测,竟敢私议立太之事,罪大恶极,理应当诛。”武三思对王孝杰是怀恨在心,立即伤王孝杰。

“笑话。”姚崇立时反驳,道:“大帅德高望重,功勋昭著,你武三思能议论立太之事,大帅就不能上奏?你这是哪门的歪理?”

“你……”姚崇这话非常在理,武三思一下被噎住了。

“边将不得私议朝事,王孝杰这是僭越。”武承嗣忙来帮腔。

“边将不得私议朝事,敢问武大人,这是哪条律法所订?”宋璟上前一步,冲武承嗣质问道:“宋某熟知律令,就未知有此一说。武大人,你能教教我么?”

“你……”武承嗣哑口无言。

“陛下,武三思、武承嗣伤大帅,这是大罪,不可不惩。”张说更狠,直接指责两人。

“两个狗东西,给朕闭嘴。”武则天狠狠瞪了武三思和武承嗣一眼,要伤人也要找点象样的理由。

王孝杰上书这事儿一下打乱了武氏、李显和太平公主的势力,这要如何做?这些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无可奈何。

就是足智多谋的太平公主也是束手无策了。

“陛下,王孝杰年事已高,漠北苦寒,对王孝杰不利,应当召王孝杰回神都调养身,另派良将镇守漠北。”狄仁杰老谋深算,立时想到一个办法。

“是呀。”一片附和声响起。

“狄仁杰不愧老谋深算之辈,明明要卸王孝杰的兵权,却是找了一个漂亮的借口。”李隆基打量狄仁杰,大为赞许。

“陛下,楚王年纪轻轻就能纵横千军,这镇守漠北之事非楚王莫属。”张柬之聪明绝顶之人,立时就想到一法,可以把李隆基发配到边关。

李旦这边的主心骨就是李隆基。只要把李隆基调走的话。李隆基也是鞭长莫及。

狄仁杰和张柬之的想法若是实现的话。既让王孝杰困在神都无所作为,又让李隆基不能左右立太一事,这两人真是好算计。

“三郎,你年岁轻轻,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你当为国多用心。”太平公主深知这样做的好处,也来帮腔。

群臣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李隆基身上。

“真是好算计。可惜,我不会上当的。”李隆基在心里冷笑道。

“陛下。大帅年岁大了,久处漠北的确是对他不利,理当让大帅去西北。大帅威镇吐蕃,去西北的话吐蕃定然望风而遁。”李隆基上前一步向武则天上奏。

“西北?”群臣没好气的直翻白眼。

眼下集在西北的唐军有接近二十万,比起在漠北的唐军要多得多,要是让王孝杰去西北的话,这不仅没有达到削王孝杰兵权的目的,反而让王孝杰手的兵力更多。

而且,西北地势高,势压关。若是有必要,完全可以让王孝杰提兵进入关。占领关。关,那是西京长安所在,一旦被王孝杰占领,那后果还用想吗?

“至于漠北,何须楚王出马,臣举一将足以威慑大漠。”张说精明人一个,立时上前一步,为李隆基帮腔,道:“陛下,陈玄礼可使。”

陈玄礼才智不凡,具有大器局,能全面运筹,排兵布阵更是在行,若是把他派到漠北去接替王孝杰的话,的确很合适。

如此一来的话,李隆基控制的兵力就会更多,威胁会更大。

“要是陛下不放心的话,张说也可以去漠北。”宋璟上前一步,大声道。

不管是陈玄礼还是张说,都是李隆基的人,他二人任何一人去了漠北,就等于李隆基掌控了这支军队。

“要是陛下不放心的话,臣举荐一人,唐休璟可使。”姚崇也举荐一人。

唐休璟是一员良将,是一员老将,很有威望,而他久镇北方,对大漠非常熟悉,他去漠北也合适。而且,他也是李隆基的人,与陈玄礼、张说他们去有何区别?

说来说去,不仅李隆基的势力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大了。

狄仁杰、张柬之、太平公主的脸色难看。他们原本想削了王孝杰的兵权,把李隆基调离洛阳,结果却是年轻一辈更加了得,趁机扩大势力。

武则天目光灼灼,扫视群臣,停留在李旦身上,脸上泛着微笑,微微点头。

然后,目光移开,落在李隆基身上,点点头,一脸的赞赏。

“退朝。”武则天站起身,快步而去。

太平公主回到府里,立时召来上官婉儿、窦怀贞和肃至忠这些心腹商议。

“朝的情形你们也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太平公主一脸的凝重,道:“王孝杰在节骨眼上上书,是一锤定音呀。陛下离去前目光在八哥和三郎身上停留甚久,还大为赞赏,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陛下的心意已决。”

说到这里,停顿一阵,道:“陛下要立八哥为太。”

“当真?”窦怀贞大吃一惊。

“不可能吧?”萧至忠也是不信。

他们虽然看见了武则天的举动,心里也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一些,当听到太平公主的话后,仍是震惊。

“**不离十。”上官婉儿点点头,剖析道:“平心而论,在陛下两一女,谁能把陛下的江山发扬光大,必然是皇嗣了。皇嗣没有过人的才华,但他有一个好儿,楚王英明果决,小小年纪就立下如此大功,若是再过些年,他会更加了得。只要有他在,这江山必然会更加锦绣。”

说到这里,顿了顿,道:“陛下先前无法决断,是因为我们联合在一起,势力太大,陛下不得不好好掂量。如今,有王孝杰这员重将上书,也就是为皇嗣保驾护航,我们的反对已经无关重要了。”(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