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大唐天子 > 第十六章 立太子之议

大唐天子 第十六章 立太子之议

作者:殷扬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5:57:08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原本以为可以露一回脸,却是没有想到,竟然丢脸了,还是丢大发的那种,别提武承嗣心里有多难受了。

更让他难受的是,群臣的目光总是在他身上瞄来瞄去,个个一脸的怪异笑容,仿佛他是跳圈的猴子似的。

武承嗣脸色难看,随着群臣回到殿里,以为这事没戏了,然而,转机却来了。

武则天在宝座上坐下来,脸色平静,扫视一眼群臣,道:“立太子这事儿,朕思之再三,总是犹豫难决,就趁今儿好好议议吧。”

“甚?甚?甚?议立太子?”

“我没听错吧?”

“我耳朵没出毛病?”

武则天的话刚落音,群臣就发出一片叫嚷声,个个一脸的难以置信,以为听错了。

立太子是国之大事,也是犯忌的事儿,等闲不会提起。更何况,武则天要立太子这事儿更加复杂,敢提的人不多,武则天主动提出来更少。

有了武承嗣丢脸这事儿,群臣还以为这事儿没戏了,谁也没有想到,武则天竟然主动提出来,要好好议议立太子之事,谁能不惊讶?

就是狄仁杰、张柬之这些重臣也是意外。

“这……”李隆基也是一愣,随即醒悟,暗道:“立太子这事儿早就该进行了,只是因为突厥南犯而推迟。如今,突厥覆灭,北地安宁,的确是该处理这事了。”

立太子这事儿争论了好几年,都没有结果。如今武则天的年事已高,已到了非决断不可的地步了。再加上北境安宁。正是处理这事的良机。

“太好了!”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一脸的狂喜。昂首挺胸。就差放声高歌了。

李旦、李显和太平公主一脸的诧异,紧接着就是欢喜。

若是立武氏为太子,那么李氏就会势危。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对李氏是毫不手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置李氏于死地。武承嗣就曾向武则天提出,把李氏斩尽杀绝,只是因为群臣的反对才没有进行。

要是武氏当上皇帝,李氏能有几人活命?

对于这太子之位,李氏是志在必得。再加上李氏得人心。有群臣支持,应该会成功。

“陛下,臣以为武氏为陛下血亲,立武氏天经地义。”王庆之上前一步,大声道:“还请陛下立断。”

“嗯。”武则天很是赞成这话。

“陛下,侄儿一定为陛下建庙祭祀,让陛下英名千秋万代流传。”武三思满脸红光,忙拍着胸脯保证。

这话搔到武则天痒处了,她一心要立武氏为太子,就是因为武氏会为她立庙祭祀。要不然的话,以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的才华。哪里入得了她的法眼。

“嗯。”武则天微微点头,脸上泛着微笑,大为赞赏。

武承嗣也不甘落后,忙保证道:“陛下雄视天下,气吞四海,驱使群雄,谁敢不遵?以陛下之英名,当万古流芳,侄儿定要令天下各地为陛下建庙,请高僧主持,一日三祭。”

“好!好!好!”武则天大为欢喜,脸上泛着笑容,笑眯眯的,很是享受。

武三思和武承嗣本没有过人的才华,他们之所以能有今日的地位,就在于二人善于拍武则天的马屁,而他们拍马屁的绝招就是抓住“祭祀”二字,这是武则天最想做的事儿了,如此一说,百试百灵。

“陛下,不可。”狄仁杰上前一步,大声反对,道:“观古今,就未有侄儿为姑母立庙祭祀之事。若是立武氏为太子,武氏为帝后,必是为父祭祀。”

狄仁杰是反对立武氏为太子最得力的大臣了,他当然要第一个站出来说话。武三思和武承嗣看在眼里,恨得牙根发痒,怎么每次提到这事儿,狄仁杰都要反对呢?而且还是反对最得力。

要不是狄仁杰反对,武三思早就是太子了,他恨不得把狄仁杰撕着吃了。

“臣等附议。”一阵轰鸣声响起,发自群臣之口,七八成大臣全力支持狄仁杰。

“国老,你这话就不对了。”张嘉福立时反驳,道:“观古今,也未有女皇。陛下以一介女儿身而成女皇,开一代先河,为何就不能侄儿祭祀姑母呢?”

“对对对!”武则天一脸的笑容,抢着道,整个人如同欢喜的源头似的。

张嘉福这话不是搔到武则天的痒处了,而是戳到武则天的心坎上了。

武则天以一介女流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这是开了一代先河,这是武则天平生最得意之事,她不能不能喜。

“没错!”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见武则天欢喜,他们也是高兴,大声附和。

“恳请陛下立武氏为太子!”武氏爪牙大声请命。

“陛下,自古以来就未有侄子比儿子亲,立侄不如立子。”张柬之上前一步,大声道。

“嗯。”武则天一愣,脸上的笑容有些发僵,随后点点头,很赞成张柬之这话。

血浓于水,侄子再亲能亲得过儿子么?武则天是个明白人,不得不承认这点。

“陛下,观古今,就未有为异姓立庙祭祀者。”武三思上前一步,一脸的诚恳之样,仿佛信徒见到圣人似的,道:“儿子再亲,也是异姓,是李氏之人,要祭祀的是李氏先祖而不是陛下。而侄儿姓武,是武氏之人,是陛下的亲侄子,为陛下立庙祭祀是侄儿的天职。”

“也有理。”武则天重重点头,大为赞成。

虽然李旦和李显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可是,他们骨子里还是李氏之人,他们若是当上皇帝,定然是为李氏立庙祭祀,不会祭祀武则天这个异姓。

这就是武则天的悲哀。难以找到让她满意的人传承江山。

传给侄子嘛。侄子没有儿子亲;传给儿子嘛。儿子又是异姓。

接下来,就是唇枪舌剑,你一言我一语,双方各执一词,皆有道理,让武则天难以决断。

这争论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各有各的道理,让武则天难以断决。今日如此一点也不意外。

争到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照这样争下去,就是争上十年也没有结果,武则天的眉头拧着了。

“陛下,此事不难决断。”李隆基上前一步,大声冲武则天道。

“哦。三郎,何出此言?”武则天大为诧异,忙问道。

立太子这事争论了快十年了,无论是立侄还是立子。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不足。以武则天的精明,快十年了她还是没有决断,李隆基竟然说不难决断,她还真是意外。

“我没听错吧?不难决断?”

“这要是不难决断,能争论这么多年么?”

“楚王是不是说大话?就是国老也不敢说这话呀。”

群臣也是好一阵惊讶,个个眼睛瞪圆,打量着李隆基。

狄仁杰、张柬之这些重臣,也是一脸的诧异,瞄着李隆基。

“三郎,你莫要胡说。”李显、李旦和太平公主忙提醒。

在这立太子的紧要关头,绝不能出错,要是李隆基乱说,那后果难以设想,会葬送李氏的前途。

“不管是谁当上太子祭祀陛下,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姓李还是姓武,而是在于能否让江山传承久远。”李隆基如同没有听见群臣的质疑声似的。

“这话何解?”武则天一愣,随即问道。

这话正是众人心里所想,个个瞪大眼睛,看着李隆隆。

“要祭祀陛下,唯有江山传承久远;若是不能传承久远,何来祭礼之说?”李隆基的声调有些高。

“李隆基,你好大的狗胆,你竟敢诅咒陛下的江山不能久远传承,你当诛!”武三思一蹦老高,扯起嗓子大声喝道,吼声如雷。

“李隆基,你果然是包藏祸心,竟敢诅咒陛下。陛下,当诛杀李隆基。”武承嗣如同打鸣的公鸡似的,就差跳到屋梁上了。

“这……”群臣额头上直冒冷汗,为李隆基担心。

“三郎,你胆子太大了,这话也敢说。”李旦只觉眼前发黑,差点晕过去。

李隆基这话绝对是犯忌的话,武则天一怒的话,后果不堪设想。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武则天并没有发怒,而是若有所思。

“若是陛下当皇帝,自然是国运永享,若是换作武三思或是武承嗣,就难说了。”李隆基接着道:“武三思不能招蓦到壮勇,不能立功,这事儿陛下是知道的;武承嗣用那些歪瓜裂枣叩阙上书,徒贻人笑,陛下是亲眼所见。究其原委,就在于他们平日里仗着陛下的势,作威作福,不把百姓放在眼里,不体恤百姓,百姓不爱戴他们。若是陛下把江山社稷交到他们手里,敢问陛下,陛下的江山能传承多久?”

李隆基的声调并不高,却是字字如同惊雷般,打在所有人的心坎上,个个脸色大变。

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脸色铁青,脸孔扭曲了,看着李隆基,眼里快喷出火来了。

这是二人的糗事,李隆基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当众揭他们的短,让他们万分不爽,却又无法反驳。

“楚王胆子太大了,这话固然有理,一旦触怒陛下,后果不堪设想呀。”群臣在心里暗道,个个提心吊胆,脸色大变。

更有人脸上渗出了冷汗。

“楚王这话有理,却是一个不好会招来滔天杀劫呀。”狄仁杰额头上也渗出了冷汗。

李旦、李显和太平公主对视一眼,脸色苍白。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是立武氏还是立李氏,陛下应当想想民心所向。”李隆基如同没有看见群臣那担心的神色似的。

武则天脸色难看,目光如同刀子似的,盯着李隆基。

李隆基昂头挺胸,目光清澈,对视武则天。

“哼!”武则天站起身,一甩袖子,转身快步离去。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