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鬼称骨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猫鬼2

鬼称骨 第一百六十六章 猫鬼2

作者:亮兄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9 13:22: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坐在姥爹旁边的鬼贩子跟姥爹打趣道:“如果你家里养了猫,就要注意它晚上出去后回来有没有变重,不然你不知道它给你家里带来了多少散魂游鬼。(最快更新)”

白猫嗅了一百多条狗的时候终于步履艰难了。身体已经比刚才大了一倍。

赫连天微笑着对那白猫说道:“白先生,您受累了,歇着吧。”

白猫发出“喵呜”一声,似乎是首肯了。

赫连天走到抱着黑猫的那个黑衣女子身边,恭恭敬敬对那黑猫说道:“夜先生,有劳您上场了!”

黑猫不买账,将那猫头往黑衣女子的胸脯上钻。

赫连天道:“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让白先生先上场也不是我决定的呀,是上天决定的。您帮帮忙,忙完今晚,我买麻油鸡给您吃。”

黑猫这才回过头来看了赫连天一眼。

赫连天欣喜地对黑衣女子道:“夜先生答应了。”

黑衣女子将黑猫放在杆秤上称了重量,然后黑猫跃下去嗅装了魂魄的狗,跟刚才白猫进行的步骤一模一样。

姥爹的听觉灵敏,虽然赫连天央求黑猫的时候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还是无一遗漏地被姥爹听到。

当听到赫连天提到“麻油鸡”的时候,姥爹顿时明白了,这一白一黑的猫跟李家庄的拜月猫妖不一样。拜月猫妖是吸取月光精华的猫妖,而这一白一黑的猫则不是猫妖,而是猫鬼。猫妖是从猫本身修炼而成的妖精,猫鬼则是借助人的法术修炼而成的一种蛊。

猫鬼是古代行巫术者畜养的宠物。因为有鬼物附着其身,可以用咒语驱使害人,所以叫做“猫鬼”。

猫鬼,又叫猫蛊,巫蛊中动物蛊的一种,也是最凶恶的蛊术之一。这种蛊术盛行于隋朝,独孤皇后异母弟独孤陀家中丫头徐阿尼曾用过猫蛊。姥爹在史书上读到过这段恐怖的记录。

那是隋朝开皇十八年发生的事情。这年才过完年不久,隋朝国母独孤皇后突然感到全身刺痛,很快就病倒在床。独孤皇后长得非常漂亮,又很有才识,深得隋文帝杨坚的敬重和喜爱。隋文帝见皇后病倒,忙传召御医来给皇后看病。

恰好这个御医也是个有见识之人,一看皇后的病情,就说这不是自然之病,而是猫鬼之疾。

隋文帝一听猫鬼二字,就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独孤陀。独孤陀是独孤皇后同父异母的弟弟,跟隋文帝算是亲戚,所以隋文帝知道他家一些不为人知的秘事。据说独孤陀的外婆家世世代代养猫鬼,独孤陀的一个舅舅就是因为蓄养猫鬼不慎反被猫鬼所害,这件事隋文帝杨坚很早就听说过,但当时他认为这是荒诞之事、不经之谈,也就没有仔细询问。

这次御医说独孤皇后中了猫鬼之疾,隋文帝马上就联想到了他。

隋文帝杨坚本身就是一个多疑的人,一旦对独孤陀起了疑心,就越想越是。于是,他命令左仆射高颖、纳言苏威、大理丞杨远共同查案。

这一查,果然查出了一些名堂来。他们抓住了这个案件中的关键人物----独孤陀家的婢女徐阿尼。婢女徐阿尼据说是独孤陀家蓄养猫鬼的具体经办人,抓起来后就经不住拷问,很快就招了。

原来这个徐阿尼以前是独孤陀外婆家的婢女,还在独孤陀外婆家的时候就开始蓄养猫鬼了,后来到了独孤陀家,继续蓄养猫鬼。

她有拜猫鬼的习惯。每天深夜子时,她偷偷起床,备供品焚香向猫鬼祭拜。子属鼠,子时拜猫,暗示以鼠祭猫。

她越拜越灵,猫鬼常把别家的财物搬给她。独孤陀还没有做官的时候,在家闲居,有饮酒的嗜好。他的妻子不肯给钱买酒,独孤陀只得向徐阿尼讨酒。徐阿尼回答说:“没有钱买酒。”独孤陀说:“你为什么不叫猫鬼到越公家取钱买酒?”阿尼只得暗中祈祷。

不到一个时辰,买酒的钱就送到了,独孤陀就这样贪而无厌地不断叫阿尼向猫鬼取钱买酒。

独孤陀因内戚关系做官以后,有一天他在花园里向徐阿尼说:“你叫猫鬼去独孤皇后那里,将皇后的钱转移一些给我。”徐阿尼就照他的话向猫鬼祈祷,其后不久,皇后果然常常赏赐钱财给独孤陀。

隋文帝生性多疑,虽然不相信独孤陀,但也不轻易相信办案官员。他认为凭徐阿尼的一面之词难定独孤陀之罪,于是就叫徐阿尼召唤猫鬼出来,一究真假。

一晚子时,徐阿尼端了一碗香粥放在宫门外,她念一番咒语后,拿一匙扣轻敲碗边,口中喃喃叫道:“猫女出来,毋住宫中;猫女出来,毋住宫中。”

不久,徐阿尼便目光呆滞,两眼发直,脸色发青,整个人就像被什么东西拉扯着向外移动。在场看到这个情景的人禁不住惊呼道:“猫鬼附体了,猫鬼附体了。”

于是,这个案件定了下来。

独孤陀因是皇后的弟弟,免了杀头之罪,被贬为庶民,不久郁郁而死。

这件事发生后,隋文帝杨坚十分震怒,下令捕杀京都所有猫鬼,惩罚所有养猫鬼的人。可是猫鬼这东西来无影去无踪,无迹可寻。官员们便来了个斩草除根,竟然把京都所有家养的猫杀掉,将家里有猫的人抓起来。

同年五月,隋文帝下诏:“蓄猫鬼、蛊惑、魇媚等野道之家,流放至边疆。”最后京都看不见一只猫,听不到一声猫叫,而诛杀、流放的人家达几千户之多。

自此猫鬼基本从历史上消失了。只有极少数猫鬼可能散落民间,但再也没有闹出过大事。

后来《大唐疏议》又有规定:“蓄造猫鬼及教导猫鬼之法者,皆绞;家人或知而不报者,皆流三千里。”有人说这是因为隋朝之后的唐朝又有了养猫蛊的风气,其实不然。

大唐颁布这条规定,完全是因为武则天的心理原因。

武则天害死萧淑妃的时候,萧淑妃诅咒说:“愿来世我为猫,阿武为鼠,世世噬其喉。”武则天自此之后常梦见一猫噬其喉而吓醒。

从此武则天畏猫如虎,终身不复近猫。她太怕猫了,所以颁布那样的规定,让别人也不养猫。

姥爹是从正史《隋书》和《资治通鉴》中读到这两件历史大事的,而不是古代志异志怪书。其真实程度可见一斑。

另外,民间对猫鬼也有说法。据说猫鬼比普通的猫大,它白天躲在大树的影子里,晚上才出来觅食。猫鬼喜欢麻油鸡的味道,常常循着麻油鸡味道去找寻有婴儿的人家。当它发现婴儿时,会用两只前爪扣住婴儿的咽喉直至婴儿断气。特别在初三,初七,十三以及满月时,最容易出现猫鬼。

赫连天选择在十五月圆之夜进行交易,刚才劝说黑猫的时候又以“麻油鸡”诱惑,种种迹象表明那一白一黑的猫就是猫鬼。

从独孤陀事件中可以得知养猫鬼者习惯子时拜猫,暗示以鼠祭猫。姥爹从魏伽荃的旅馆来到这狗肉馆之后时间已经接近子时,或许这便是竹溜子恐惧的原因。它先天性害怕自己成为那黑白两猫的祭物。

再者,鬼贩子说赫连天是匈奴后裔,史书中独孤陀的独孤姓氏也源于匈奴族,出自北魏时代鲜卑屠各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姓氏。“独孤”即“屠各”的不同汉译。如此想来,姥爹不得不猜测赫连天的猫跟一千多年前独孤陀的猫鬼隐含某种联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的猫能装下百来个魂魄。因为它们本就不是一般的猫。

就凭赫连天话中的几个字和他的姓氏,姥爹几乎将他的背景弄得一清二楚。后来赫连天跟姥爹交谈的时候,听姥爹说见他的第一次还没有打交道就猜测到了他的背景,他也惊讶不已,感叹姥爹的知识渊博和判断准确。

但姥爹并不是将所有疑问弄清楚了。他还有两个疑惑。第一,这赫连天自己的实力并不弱,为什么如此恭恭敬敬对待白先生和夜先生,卑躬得让人惊讶?第二,赫连天自己有实力,他的两只猫鬼也如此强大,为什么要屈于泽盛之下,甘愿做泽盛的爪牙?

姥爹见识过泽盛的实力,可以确定泽盛的实力远远不如赫连天,甚至不如其中任何一只猫鬼。

为钱?猫鬼本是转移钱财之物,有了猫鬼便不会愁钱。

为权?有了这种实力,赫连天完全可以撇开泽盛,自己去夺权。

在姥爹思虑之时,狗肉馆里的人越来越少。领到钱的鬼贩子一个接一个离开了。平台旁边躺下的狗越来越多。

姥爹问旁边的鬼贩子:“这些狗他们不要了吗?”

鬼贩子道:“狗做了魂器,狗自己的魂魄便会被人的魂魄排挤。时间长了,狗的魂魄受了损伤,即使人的魂魄离开,它也难以恢复。所以不如将它们留在这里,明天还能做成一盘荤菜。只有极少数跟狗感情好又有良心的人才会不嫌麻烦带走它,花钱买药喂给它们吃,让它们魂魄恢复。走吧,该我们上去称重了。”

赫连天朝姥爹这边瞄了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