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阎浮武事 > 第八章 草莽龙蛇

阎浮武事 第八章 草莽龙蛇

作者:七味新语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35: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阎浮事件一:高密乡党,有“双麟”之称的王、班二人发动起义,公然对抗官军。

完成条件:找到当年西太后赐下的檀香佛珠,杀死高密双麟,平定该地区的义和拳乱。

或杀死驻扎在南关,手握重兵的清军协统张树元,即可完成事件(高难度)。(二者任选)

阎浮事件二:红灯照首领,自称“黄莲圣母”的林黑儿失踪十年后再度露面,混迹于京津直隶的娼优隶卒之中,似乎在寻找谋划着什么.

备注:你在【红缨枪】果实中的身份,更有利于完成此次阎浮事件。

完成条件:集齐早年红灯照组织中的圣物,协助林黑儿完成“拔鳞”。

阎浮事件三:西北马匪巨头马家于西北起事,裹挟昭武军头,纠结民社滋事。

完成条件:诛灭大当家马保家,及座下四大金刚,平定西北匪乱。

或逼迫护军使马福祥下野,马匪帮占据兰州府衙,亦可完成事件(高难度)

秦淮沉吟半晌,不知道到底是自由猎杀清场、禁止低位行走进入的缘故,还是辛丑七风云变幻、局势错综复杂的原因,此时出现在他面前的阎浮事件足足有二十几件。

“怎么样,有中意的没?”

后土拿小勺挖着冰淇淋,有一搭没一搭的说道:“要是都跟你这次回去的目的冲突,我可以让建木给你定制一个自由度高的阎浮事件,你随便发挥。”

“那就麻烦二位了。”

秦淮确实不打算接这些难度低、行程又麻烦的阎浮事件,当即打蛇随棍上,向旁边做着报表的建木点了点头。

“没问题,你希望这次的阎浮事件与什么有关?”

建木伸手扶了扶眼镜,略带沙哑的女烟嗓十分醉人。

“以问拳为主题吧,我这次回去正好想磨练磨练拳术。”

秦淮没怎么犹豫,很快他眼前便跳出一条新鲜出炉的讯息。

【阎浮事件:问拳天下】

发布人:后土

民怨沸如凶虎,国事衰似病龙,久居深宫的清廷老祖爱新觉罗·椿泰有感时局脱离掌握,连下二十二道金牌,自各省府州县调任精兵强将及无数大内高手,欲要镇压拳乱。

俗世奇人,荒山野客,塞外刀鬼.

数不清的江湖人物闻风而动,在一股股潮涌暗流的助推下,誓要与清廷走狗分个高下!

完成条件:击败起码一位四练以上的武者,击败数量越多,最终奖励越丰厚。

建木制定的阎浮事件非常贴心,秦淮回顾一遍后发现没什么问题,便直接开启了阎浮事件。

秦淮的身体碎成光点消失不见,只留下还在处理公务的后土和建木。

“瞧他的气势,起码应该有了三项复苏程度不低的传承,可最近会里却没有相关的试炼通审,难不成他打算走神庭?”

建木起身走到后土旁边,很自然的接过她吃剩的冰淇淋碗,随手扔进垃圾桶里。

“大个子才进阎浮一年,底子还是薄点,多积累积累挺好。更何况”

后土故作老成的托着软乎乎的粉腮,悠悠道:“更何况神庭路没那么好走,不仅性价比离谱,听起来也没秦安最近捣鼓的那个归真路新鲜,大个子应该没那么想不开吧?”

——

百年来,神州陆沉,妖孽祸荡。

象征清廷国运的水德龙气不断萎缩,西夷势大,国祚难延。

十年前,在八国联军和义和拳乱的夹缝中,建州老龙的断尾求生之举,固然赢得了喘息之机,可也让这条本就衰颓的病龙变得愈发濒死垂危。

然则有失必有得,以锁精固元秘术配合大药老而不僵的清廷老祖爱新觉罗·椿泰却敏锐感觉到了天地间那不下日月更替的剧烈变化。

灵炁复苏,拳术大兴。

光绪三十四年,清廷仅出动粘竿处内百余人次的大内高手,便轻易镇压南方各处民乱。

匪患为之一熄!

宣统元年,原本拱卫宫城的粘竿处扩充改制,除了原本刺探他国情报,监视百业会首,暗杀民乱头领的职责外,更多了大肆吸纳武学材料和俗世奇人的要务。他们最近扩建的人马,部分是各地方以拳著名的勇将武生,其余全是得灵炁眷顾的俗世奇人。

宣统二年,清廷宗室,第二任康亲王,年有二百余岁的爱新觉罗·椿泰接管朝廷一应要务,登临大宝,摄政天下。

短短五六年的功夫,粘竿处的势力急剧膨胀,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随之而来的,是遍布神州的白色恐怖,和在这之下,在钳口结舌、噤若寒蝉的四万万民众间散发光热的点点星火。

万民觉醒,义和再起,数不清的大小起义如同遍地开花的荒原野火,怎么都扑不灭。

而今天,刚过完春节的四九皇城也迎来了新年正月的头一遭刺杀。

辛亥,宣统三年正月。

皇城锦绣,金銮堂皇,殿前白玉阶上铺陈几片落红。

身穿深灰素衣,头顶黑圆毡帽的洒扫太监默不作声,手脚麻利的用湿润墩布,将白玉阶上的片片落红擦净,露出淡粉色的龙凤图案。

一看不出寿龄的老人拿着绢布轻抹慢履的擦过微微泛红的剑锋,脚边的血色薄冰上,正躺着一颗死不瞑目的六阳魁首。

“心意**拳这一代的传人倒有些意思,可惜不长脑子,跟他家老祖一个德行,净想些刺王杀驾的蠢事。”

老人摇了摇头,随手一丢,手中宝剑便精准无误的插进五丈开外的珠翠剑鞘之中。

“老祖,云南急报,半旬前,英军两千余众进犯片马,装备精良,火力强大,恳请朝廷支援”

说话之人是个年轻汉子,个子瘦削,瞧上去三十左右,穿着绣有蟒龙的灰缎袍子和黑色马褂,头顶刮的发青,一条又长又黑的辫子垂在左肩,辫尾缀着枚嵌金丝的玉饰,脚上是双黑面白底的靴子,面相不错,就是眉眼间总透露出股阴森狠戾,让人不太舒服。

“嘱咐当地百姓自行集结武装进行抵抗,另外再派一支血滴子去,以防不测。”

解决完大内高手主动放进皇城、当作无聊时消遣的无知刺客,老者松了松筋骨,饱满鼓胀的肌肉和身体大架逐步放缩,眨眼间就从一米九的高壮汉子变成了一米五的矮塌老人。

“老祖,可还有吩咐?”

年轻汉子跪地领旨,叩首再问道。

“去把袁项城叫来,我倒要看看他赋闲在家这么久,足疾好了没有。”

老者负手而立,看着殿外白茫茫的大雪,忽然想起一个人来。

“老祖可是为了北洋新军的事?”

年轻汉子心思玲珑,顿时将老者的打算猜了个七七八八。

“不错,新皇年幼,主少国疑,袁项城虽已赋闲,可在那些北洋旧将心中,地位不言而喻,想调用新军彻底压下拳乱,他会是一枚好棋。”

“那若是他不配合?”

年轻汉子做事小心,知道袁项城身边可能有谁陪伴,于是便多问了一句。

“他会配合的,【神枪】心上有锁,出不了津门。”

老者望着南边天际,远方墨云沉凝,一杆似有若无的大枪自云霄中探出,斫痕斑驳,横贯天地,本该杀气腾腾的枪锋上,却缠着几缕斩不断的情丝。

“谨遵老祖旨意。”

年轻汉子一躬到地,领旨后便快步出了皇城。

——

大雪连天,鸟踪尽绝;漠土霜寒,兽影难觅。

寒风吹动驼毛,掀乱棕褐色的波浪,垂帘把驼轿扯得抖动不止。

几点鲜艳红旗在银裹的大地上盛开,串成一线,保持着商队的队形阵列。

秦淮睁开眼,他盘坐在狭小挡风的驼轿中,身穿棉袄袍衣,戴着一顶狗皮帽,身下的骆驼正在漠土上踩出一个又一个脚印,清脆的驼铃声叮叮咣咣响个不停。

一种极难形容的感觉从心头翻涌而上,像是无数扭曲的影子在发黄的旧皮纸上跳动。

这些年,忍土代替他在这颗果实的游历和遭遇,一切都明明白白的尽收眼底,但他张不开嘴,也动不了身。

如今是宣统三年,距离当初九龙惊变,已经过去了四年多的时间。

四年来,忍土代替他走遍了神州的毓秀山河,不时往九龙津门两处去信,倒是没跟他那些亲朋故旧失了联系。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曾和秦淮一齐于京华演武打出名声的八卦门大师兄王雄飞,后来受益于天地间灵炁复苏,旧伤根治,又得宫中前辈提点,受了件花翎顶戴,目前在直隶供职。

对秦淮来说亦师亦友的李炳武这些年来主持广粤金楼,不时跟武会中人比斗问拳,进境不小。

海狼,胖头,老鱼,这三个当初他带着南下闯荡的津门混混,也接连回了老家娶妻生子,生活还算滋润。

岳丈项义海旧疾复发,哪怕以李玉堂的医术,都只能勉力拖延,不知何时便会一觉终眠。

红缨接手戏班,声名大噪,如今堪称神州大湾区一时无两的戏曲大家。

两年前,师父李书文宣布闭关,不问世事,津门地界的武行暂时由秦淮的小师弟阿阁霍殿阁代为主持。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可惜最近的消息只到四个月前,那时忍土正在塞外草原感受蒙古族的长生天信仰,恰好碰上一名走镖的八级门人,这才知晓黄面虎霍元甲在上海举办精武体操会,邀请他去任武术教习的事情。

而现在,秦淮正处于从西北边塞回返京津直隶的归途之中。

面前白蒙蒙的哈气扭曲凝视。

时间:1911年

位置:贺兰山东

太极、形意、地趟、戳脚、燕青巧打、三皇炮锤、鹰爪、弹腿、螳螂.

本次事件要求如下:击败起码一位四练以上的武者,击败数量越多,最终奖励越丰厚。

“你的长期阎浮事件:天地四象,调理四时(6/24)触发!”

你获得一次额外阎浮事件。

调查天地间灵炁复苏的根源,从中获得起码一项以上秘藏强化。

【善无畏《大般若经》梵本】发动!

你获得一次特殊阎浮事件。

【寻找传说中的达摩遗体,或找到其明确指向性线索。】

备注:你可以拒绝接受事件,但接受后,如果无法完成事件,将被扣除相应点数。

【善无畏《大般若经》梵本】剩余使用次数:5/10

“全部接受。”

秦淮挥挥手,不知不觉间身下的骆驼已驮着他来到了一处酒旗飘扬的食肆客栈。

“秦兄弟,今天就不再赶路了,我们在这里歇脚。”

一名骑骆驼,戴毡帽的商人慢慢悠悠凑了过来。

“天色这么晚,又赶上大雪,是得早早歇息。”

秦淮点点头,一个撑掌跳下骆驼,拉开面前补丁摞迭的棉被帘子,当先走进了这间热气、酒气、腥臊气混杂在一起的荒野逆旅。

“老板,来两只上好的滩羊,几坛女儿红,再拼张大桌。”

秦淮站在兼作肉案的柜台前扫了一圈,这间酒肆铺子还算宽敞,三五桌食客热热闹闹,正唠着天南地北的趣闻。

秦淮捡了张还算干净的长凳坐下,拿起伙计新送上的热乎茶水,一边喝着解乏,一边有意无意的竖起了耳朵。

“最近,这世道乱了不少啊。”

一个脸有鞋拔子那么长的男人打了个酒嗝,扯开了话头。

“谁说不是呢,往前推几年,银巴古道上的马匪流寇可没现在这么多。”

同桌上,一个脸红彤彤的矮胖中年晃着酒碗,大声嚷嚷着。

“还不都是起义闹的,我听说关中、东北、还有山河四省又出了不少打着义和旗号的拳团。他们对朝廷中人下手那叫一个狠啊,跟十年前的作风简直判若两人。”

鞋拔子脸一拍大腿,表情愤恨,似乎是受到了拳乱的影响,才来到这鸟不拉屎的银巴古道。

“十年前清廷背刺他们的时候,暗地里捅刀子捅的可比这狠多了,如今才哪到哪啊。”

另一桌倚刀靠墙、腰间鼓鼓囊囊的食客闻言,不约而同斜觑了鞋拔子一眼:“俗话说风水轮流转,谁也拿不准如今的义和拳会不会是下一个太平军。这次没了洋鬼子当主力牵制,如今清廷这帮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老兄此言差矣,如今我江湖老合,谁不知粘竿处的凶名?”

一道低沉嘶哑的嗓音,从两桌食客的背后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