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166章 影响再次扩大,收益惊人

燕京,信和集团总部大楼顶层办公室。

何长青坐在宽大的真皮老板椅上,目光阴沉地从办公桌上摊开的一迭报纸上扫过。

仅仅只是粗略一瞥,就能看到最上面几份赫然是《阳光日报》、《经济日报》、《燕京商报》以及《参考消息》。

这些重量级媒体,无一例外,都在显要位置报道了“罐头换飞机”这一商业奇迹。

他抬起头,冷冷地看向垂手站在对面的秘书:“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媒体跟进了?”

秘书小心翼翼地回答:“何总,国内的主流纸媒,几乎都进行了转载或深度报道。电视台方面,燕京电视台今晚的财经栏目都会做专题报道。另外……”

秘书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一些:“国外的几家主要通讯社,如路透社也都发布了相关简讯,标题是‘中国私人企业完成创纪录易货贸易,成功引进苏制客机’。”

听完秘书的报告,何长青的脸色更加阴沉,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随手拿起一份《经济日报》,看着上面那一行行充满了惊叹与赞誉的文字。

“罐头换飞机”这件事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波及的广度,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料。

这已经不只是一桩成功的商业案例,它几乎成了一种象征,一个标志**件。

而更让他感到棘手的是,他通过特殊渠道获悉,秦远在机场随口透露的关于“火箭发动机”的可能,竟然引起了相关层面的极大重视。

上面有人认为,这或许是打破西方技术封锁、从正处于动荡中的苏联获取先进军事和航天技术的一个关键性窗口。

引进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火箭发动机可能会产生“破窗效应”,未来极有可能从苏联获取到更多的技术资源和宝贵的人才资源。

在这种背景下,苏联那边风雨飘摇,国内这边却因此蠢蠢欲动,摩拳擦掌。

这让他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对秦远有任何轻举妄动。

因为一旦动手,且不说成功率如何,后果绝对是他无法承受的,最终只会为他人做嫁衣。

“必须沉住气……”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烦躁,又看向秘书,“最近,远东贸易那边,还有什么别的动向吗?那个秦远,回京后做了什么?”

“什么都没做,那位秦先生回京之后非常低调,几乎不像是一个刚刚完成了惊天贸易的大老板。”

秘书立刻回答,“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金祥大厦的办公室里,或者回家,深居简出。除了……除了他带回来的那个苏联女人有些引人注目外,其他方面没什么异常。”

“哦,对了,”秘书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您让我盯着的西南开发集团的李楚泽李总,还有山河建工的赵山河赵总,前两天都突然离开了燕京,去了满洲里。”

“满洲里?”何长青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警觉地问道:“他们去那里做什么?”

“具体目的还不清楚,但我们的分析是,很可能与苏联过来的货物有关。”秘书谨慎地回答。

“货物……”何长青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苏联来的货……能让李楚泽和赵山河这两个分量不轻的人物亲自跑一趟的,绝不会是小打小闹。

他顿时觉得,这个秦远实在是太聪明,也太懂得借势了。

他不是那种单打独斗、眼高于顶的孤狼式天才。

而是非常善于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稀缺资源,去整合、调动像李楚泽、赵山河这样拥有不同资源的人,共同达成一个更大的目标。

所有人都能从中得利。

而他自己则稳坐中枢,成为最大的赢家和枢纽。

“罐头换飞机”就是一次极其经典的演示。

如今,他又把李楚泽和赵山河引到了满洲里……那里是陆路口岸,来的只能是更大宗、更高端的货物。

“秦远……你到底想干什么?”他喃喃自语,目光阴沉,“就这么急不可耐的冲击排名,想要通关吗?”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话,也太低估了通关的难度了!”

……

而此时,何长青口中念叨的秦远,正位于西城区新落成的金祥大厦内。

远东贸易的业务越做越大,一个体面的总部办公室是必要的门面。

老张头拍板,租下了这栋新建写字楼的一整层。

秦远此刻就在自己的总经理办公室里,盯着眼前过去三个月的所有账目。

当然分析财务报表这件事自然是要交给更专业的人。

伊莲娜正坐在一旁的会客沙发上,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财务报表和单据,她秀眉微蹙,指尖快速划过一行行数据,偶尔拿起旁边的计算器敲打几下,神情专注而干练。

没过多久,她抬起头,碧蓝的眼眸中带着一丝惊叹:“秦,你这家贸易公司的利润率……高得惊人。”

“根据过去三个月的账目,从广东方明海那里发往苏联的三百吨服装,利润接近百分之四百。”

“而西南开发集团支付的第一批四架飞机的货款,扣除我们采购罐头的成本以及各项运营、打点费用后,毛利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她报出一个最终数字:“光是这几个月,远东贸易的净利润就达到了三亿人民币。其中,飞机贸易贡献了超过一亿六千万。”

听到这个数字,即使秦远早有心理准备,心脏还是忍不住多跳了一下。

对比历史上的牟其中,他这次赚的更多,利润更大。

一旁的老张头喝了口茶水,看着伊莲娜赞道:“远子,你小子行啊!”

“从苏联拐回来这么个又漂亮又厉害的洋媳妇儿!这算账的速度和清楚劲儿,比咱们雇的老会计还利索!”

“三亿啊……”老张头感慨万分,眼睛都有些湿润:“当初我这一把老骨头,跟着你们几个毛头小子跑去苏联,真是抱着死在那边的决心去的。”

“真是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能闯出这么大一番事业。”

“我这一辈子,当过富家少爷、从过军打过仗、也低三下四讨过饭……”

“临了临了,竟然还能跟着你们当一回大商人,做下这么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

“值了!真他娘的值了!”

秦远能感受到老张头话语中那沉甸甸的激动与感慨,他伸手拍了拍老张头布满老茧的手背:“老张叔,放宽心,你这精彩的后半辈子,才刚开了个头呢。”

老张头摇摇头,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又看向伊莲娜,带着点考较的意味问道:“伊娃啊,按你这算法,等年后厦航那三架飞机的尾款到了,咱们公司是不是还能再赚一个亿左右?”

伊莲娜却摇了摇头,用流利的中文纠正道:“不止,张先生。根据我的预估,净利润可能会接近一亿五千万,甚至更多。”

老张头很是意外:“为啥?少了一架飞机,赚的钱咋还差不多?”

伊莲娜耐心解释道:“因为中国的轻工业产能还在快速提升,我们的罐头、服装等货物的采购成本会被进一步压缩。”

“同时,我们远东贸易的自有品牌‘真维斯’和‘格瓦斯’在这次交易中的占比会持续增加,这部分利润更高。”

“此消彼长之下,即使交易总额略低,净利润率也会显著提升,最终赚到的钱很可能与第一批持平甚至反超。”

老张头听得连连点头,恍然大悟:“哦……是这么个道理!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络!”

他再次把头转向秦远,语气中充满了期待:“远子,接下来咱们怎么干?你小子肯定早有主意了。”

秦远微微一笑,心中早已有了全盘规划:“苏联那边,‘真维斯’的名头已经彻底打响了,销量和口碑都起来了。现在是时候,把这些成果‘出口转内销’了。”

他对武卫国示意了一下,武卫国立刻从文件袋里拿出一迭苏联的《消息报》、《劳动报》等报纸,上面都有关于“真维斯”品牌在莫斯科火爆销售的报道,并且贴心地在旁边附上了中文翻译。

“老张叔,您在燕京朋友多,人面广。看看有没有渠道,将这些苏联媒体的报道,在国内主要的报纸上转载出去。”

秦远指点着那些报纸,斩钉截铁道:“我们要营造出一种氛围:‘真维斯’是征服了苏联市场的国产骄傲品牌!”

“先声夺人,把品牌的调性和知名度拉起来。”

“同时,”秦远落地有声道:“我会去联系电视台,问问广告时段的价格。等报纸宣传发酵一阵,我们就上电视广告,线上线下一起发力。”

老张头接过那迭报纸,仔细看了看上面的翻译内容,用力点点头:“好!登报宣传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他将报纸收起,心中盘算着该找哪些人运作这些事。

在这个年代,在报纸上登广告很简单。

联系直接,没有中间商。

你不需要找4A广告公司做代理。

通常的做法是,企业负责人或市场人员直接拿起电话,或者直接跑到报社的广告部,面对面洽谈。

省去了所有中间环节。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审核轻松,因为没有《广告法》的存在。

所以夸大其辞、直白甚至有些“土味”的广告语比比皆是。

当然,虚假宣传还是管的,但商业吹嘘的空间很大。

“对了,”老张头想起一事,“你之前让我盯着的国贸和王府井那边的门店,装修都已经搞好了,货也配齐了。”

“你要是不放心,抽空亲自去巡视看看,满意不满意,趁着开业前这段时间找人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