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中国灵异事件备忘录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列车乘务员篇 ——盗墓贼(1)

“这人真是盗墓贼啊?”我问道。qiuyelou 平板电子书

杨哥点点头说道:“应该是,我都不用问乘警都知道这人绝对有问题,那露着青梆的头。下车的时候把被子都叠的整整齐齐的,呈豆腐块状,还有那见到警察的时候一声标志性的报告政府。这些都可以断定,老王绝对是个刑满释放人员,但是不是盗墓贼这个我也不好说,可他的确很博学。我把他讲给我的转述给你,你来判断一下其中是真是假吧。或许我的描述因爲知识面不及所以有些差池和遗漏,但大致故事就是这样的。

老王入行很晚。三十九岁之前只是个商人而已,并非盗墓贼,而且自小老王的家境很好,说不上锦衣玉食但也比一般家庭要强许多。老王家里有个亲戚在国外,于是老王还出国留学了一阵,当时的国外并没有现在这麽多专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野鸡大学。老王到了国外后报考了当地的公立大学,结果被录取了,于是他半工半读,在国外活的逍遥自在。

当时的国内正讲究学习西方,恨不得西方人放个屁都是香的。而因为中美交往顺利,我们又因为政治原因先前和苏联发生矛盾,直至苏联解体我们当时的关系都挺紧张的。而美国则与我们日益增多联系。随着文化经济的交流,国人就更加崇洋媚外了。同时我们大量的文化遗产,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也都被冲淡和摒弃了。

但是我们遗弃的东西,人家老外却很是重视,在国外国学汉字和东方历史都是既神秘又热门的学科。很大程度上,老外反而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这个原因很多,一来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历史好多都是篡改了的,为了许多政治目的,许多重要的内容都被扭曲和误导了。更有甚者,会为了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而编造出许多名人违事,这就让历史更加扭曲了。

老王入学后作为中国人,自然更加了解一些现代流传的传说和民俗类的东西,这对历史的结合很有帮助,于是他加入了许多东方历史协会和国学会。以及各种亚洲留学生协会。老王很上进,虽然家境不错,但在国外依然半工半读,中国人做生意或许有些急于求成偷奸耍滑爱耍小聪明,但不得不说国人在同样的环境下起步是最迅猛的,中国人的平均高智商是全球瞩目的。

老王有了一定的经济基大,更加热衷于一些文化的积累,从而学习了许多关于文物鉴赏的本事,对历史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老王又去修了历史学,主攻中国古代历史。后来发生了许多事情,老王也看到了洋人恶的一面,那种种族歧视和排华让老王愤慨万分。老王怀着希望,把生意留在了国外。自己带着家产回了国,岛布农才。

回国后,老王先是把自家的生意做得更大了,还让产品走出了国门,随后就开始对一些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和保护。但现实是**裸的,各级官员只想捞钱和引资,争创业绩给市里省里弄来纳税大户,对这些文化遗产根本漠不关心,只是敷衍了事。老王投出去建设博物馆和捐献的文物,价值都十分不菲,结果没过几年老王就发现自己花的钱根本没用到位,都被人贪墨了,而捐献的文物则被换成了赝品,真品跑到了某个领导的家里。

老王前去质问,还想把这事儿闹大,但公职人员却冷冰冰的告诉他,博物馆不过是给人科普的地方,为了安全只能摆放赝品,一旦丢了老王也付不起这个责任。

老王大怒,声称这些都他捐献的怎么付不起责任,结果工作人员却恬不知耻的说既然捐献了就是国家的,国家怎么处理轮不到他说话。老王想去告状,但官官相护,最后反而撕破脸皮,以偷税漏税等莫须有的罪名查处了老王家的生意,老王花了钱运作,却依然免不了三天两头的各种检查刁难。

老王绝望的关掉了国内的生意,去了国外,在那里起码还有公正的法律可以寻求庇护,几年后老王入了外国国籍,以外商的身份回国做生意,果然事半功倍减免税收和各种各样政策上的方便相应而来,有啥事儿直接找大使馆,一个电话就上升到了外交事务的概念,处理态度就变得不同了。

不过老王的心中依然有个中国梦,他不甘自己老王家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到了他这一代竟然成了外国人。这不是狗仗人势是什么,同样的人竟然因为国籍不同反而国人要受到不公的待遇,这不是崇洋媚外是什么,自己说句不好听的,不就是狗仗人势吗!

我们到底怎么了?老王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老王后来在国内逍遥自在,他慢慢地被这种大的环境给污染了,不再寻求公平公正,学会了为富不仁官商勾结,借着自己外商的身份,他做了许多丧天良的良心。直到有一天,他再次转变了自己的志向。

事情还得从一年前说起,那是一个朋友叫去的拍卖会上,老王鉴别出了一件赝品,对拍卖会的定价鉴别专业程度嗤之以鼻。结果出来就被一个老头给拉住了,老王不解,老头却非得收他为徒,当时老王只当是个笑谈罢了,自己有钱有势的,要什么师父。所以只是嘻嘻哈哈的就给敷衍了过去,第二天根本没有赴老头的约。

一晃一年过去了,老王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作用,加之国内政策的改变,生意越来越难做,老王这时候如果收手绝对可以做个颐养天年的富家翁。但人都有贪心,老王再次低估了国内官员的贪心和无耻,一次资本运作中老王的生意再次被空手套白狼的吞并了,依然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查处整合拍卖然后国家接盘,最后变卖技术和资产以及机器与地皮,把一个不错的企业做到了倒闭的地步。最终企业倒了,但某些人的腰包却鼓了。

纵然如此老王依然不缺钱,他还有大量的存款其他公司股份和一些别的资产。老王对国内环境心灰意冷,但他却对国内那些没有开发的山水情有独钟,而且他发现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是有一些文化古迹。曾经年少时的梦想再次换起,相机越野车和登山装备成了老王常年的标志,他游历大江南北。

某次途径一个小村庄的时候,老王却惊奇的发现了一个石窟。老王决定独自潜入,观察一番,若是洞穴深的话还可以组织一帮探险者一起入内。当时还没有真二八经的驴友,老王进入了洞穴,然后细细观察。

洞穴是天然形成的,里面却有许多钟乳石,用燃烧照明棒一照射简直是美轮美奂。老王简直要醉了,用相机连连拍摄,很快他就发现,往更深的地方还有一片空地,上下高度不算太深,老王再次投掷燃烧照明棒,那里的确不深,利用登山工具,老王潜了下去。

顿时,他感觉阴风阵阵不禁令人胆寒,老王那几年常年登山,也遇到过一些邪乎事儿,知道遇到问题别再探究,赶紧撤才是真的。慌忙间一根冷光棒被折亮落到地上,朝着地势较低的地方而去,老王下意识的看了过去,只见那冷光棒滚入了一洞窟之中。

老王舔了舔手指,然后竖起来感觉风向,果然不是什么超自然现象,而是洞穴中传来的阴冷小风。老王长舒一口气,摸了摸还剩下两根燃烧照明棒,化亮一根后扔到了洞穴中的洞穴内。

那洞中洞有两人宽,黑洞洞的一眼望不到尽头,光所能到的依然再前行。老王不敢往深处去,现在他就一个人,即便通讯工具也没了信号,里面若是有什么危险,真被困在洞里,那可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老王突然感觉到墙壁有些光滑,接着手电筒仔细观瞧,这里竟然有人工开勿过的痕迹。顿时老王热血沸腾,想要出去告知有关部门。但转瞬之间,老王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想起以往所谓的那些正气凛然为科研为项目呕心沥血的有关部门的种种作为,顿时心灰意冷不再信任。这或许是个重大的发现,可以揭开国人历史上空白的一页,甚至对一些文化进行重大填补,这些皆有可能。究竟是谁在洞穴之中进行人工开勿,是墓穴还是宫殿或者是有人生活在洞穴之中呢?

老王熟读中国古代历史,除了人类文明开始之初还有住在洞穴之中的人,其他少有这样的文明,这一地带根式前所未闻。好多疑惑在老王的心头形成,他想找一队人进来探险,然后拍摄下来一起,在国外先行发表公布后才能引起国内最为神秘的有关部门的重视。正想着,猛然间老王只觉得头皮发麻,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在心头油然而生。

背后一种被窥视的感觉升腾而起,而在燃烧照明棒的照射下,在自己的面前,老王看到了一个佝偻的身影,那声音随着光的波动而波动,宛如妖魔一般。老王慢慢的回过头去,当他看清了站在他背后的东西的时候,不禁大吃一惊的啊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