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离王崩天 > 第十六章 靖西王

离王崩天 第十六章 靖西王

作者:茶烟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7:40:14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厉无芒听了古柯的话,知道这由乃部族王族的徽记一定有其他寓意,不再说话。

古柯又道:“尊贵的修仙者,这对号痕部族是不公平的。”

“古柯大王,我怎么做才公平呢?”

“请高贵的修仙者接受号痕部族的王族徽记,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古柯提出了请求。

“尊敬的庆豪大王,请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厉无芒只能问庆豪了。

“无芒,请原谅我没有把话说清楚,王族的徽记佩戴于非王族血统的人,类似于安国的禅让,部族的大王是世袭,王族的徽记是下任大王的表记,佩戴了王族徽记的人是部族的次王,拥有仅次与大王的权力。”庆豪把徽章的事说了。

“庆豪大王的话我听懂了。”当了众人的面厉无芒也不好反对。

“高贵的修仙者能接受我号痕部族的请求吗?”古柯追问厉无芒。

“这需要征得庆豪大王的同意。”厉无芒不想把买马的事搅黄了。

“无芒,这不需要我同意,如果问我的意见,我不反对。本来我想在比武结束后告诉你徽记的事,现在你知道了,就自己决定吧。”庆豪豪爽的说。

期间见证的大王也在议论,苏麻哈忽然道:“高贵的修仙者,我们认为你接受号痕部族的请求才是公平的。”

厉无芒只好答应了。

号痕部族的古柯大王高兴了。“我现在可以称呼你厉无芒次王了,我知道为什么庆豪大王要将王位传给你,他是要将部族交给一名强者。我古柯也是同样的心思。今后号痕与由乃即使是有矛盾,也有个公平的强者主持公道。”

“古柯大王,我们活着时或许有矛盾,待到厉无芒次王坐了王位,两个部族就不会争斗了。”庆豪哈哈一笑。

“有三百多年没有见过修仙者了。厉无芒次王一定是有什么困难才走进了世俗世界,否则次王一定是在苦修仙法。次王需要的帮助,号痕部族绝不会袖手,庆豪大王,你给了次王些什么呢?”古柯知道厉无芒一定是遇到困难了。

庆豪道:“次王要组建一支军队,由乃部族要送给次王五千匹马和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骑兵。”

“号痕部族虽然这次输了,但实力不弱于由乃部族,厉无芒次王,我也送次王五千匹马与两万人的精锐骑兵。”古柯马上说。

厉无芒有意外收获,心中甚喜,道:“厉无芒感谢大王的慷慨。”

第二天。受到号痕部族的邀请,厉无芒与一喜道人和朴一到了号痕部族的营地,在古柯的大帐内接受了宴请。

朴一送上了珠宝作为礼物,古柯也回赠了珍贵的药材。古柯让人在厉无芒带来的银甲上镌刻了精美的徽记,号痕王族的徽记是一个豹头。徽记置于银甲的右胸。

……

三人在号痕部族住了几天,动身回高州。獠骥远远跟随在他们身后,獠骥不能与马相处。这段时间厉无芒一直把獠骥放在野外,獠骥自行捕食猎物,无须照料。獠骥嗅觉灵敏,隔了十里路也能循了气味找到厉无芒。

这次回来,庆豪把他的白马送给了厉无芒,古柯也将黑追虎送了厉无芒。另外加了一匹千里马。三人一人一骑当日就赶到了源丰号。

“总算到家了。”一喜道人舒了口气。

“无芒,怎么做梦一样,才出去了一个来月。得了一万匹马和四万骑兵。你还做了两大部族的次王,就算是随济王讨逆不利,也有去处了。”朴一笑呵呵的。

“无芒,这次你也自认是修仙者了,其实六寨寨主都认为你是修仙者,只是不好问你,依一喜叔说,这凡人世界的事能放就放下,苦修仙道最重要。”

“是,帮恩公夺回了皇位,让六寨几位长辈有个出身,无芒就一心一意苦修。”

“无芒是有情有义的人,我们怕耽误了你,人间富贵到底是过眼云烟,你也不用太过想我们的事情了。”朴一也劝厉无芒。

厉无芒点点头。

厉无芒回了浮光寨,去到浮光福地练功,七天下来一次,取些食物,如此过了一个月,商道的冰雪融化了,大车可以行走,黑太岁囤积的货物运进了源丰号。

本来准备换马的货物现在又用于做买卖,蛮荒部族知道是厉无芒次王的生意,都特别热心。买卖做的很顺利。

一喜道人与朴一先到由乃部族取了三千匹马,罗西猛将六寨挑选的人集中在源丰号一侧的营地训练。庆豪也派了几个族中的勇士过来教授。六寨这支军队渐渐有了模样。

……

厉无芒一直在浮光福地的厚道苦玉榻上修炼《窥道诀》,一个多月来,有数次体内灵气躁动。欲冲破练气四层的压住,进入练气五层的境界,只是都没有成功。

是厉无芒修炼《窥道诀》以来,从未有出现过的。厉无芒仔细想了想。又落到了曾经担心的丹药上,凤凰精血不可能一直代替丹药。

厉无芒知道自己是修仙者,也知道修仙道是逆天的,只是过往的日子自己太幸运,现在遇到了仙途中的第一个问题了。

干礼留的洞中有个丹炉,以厉无芒的修为还是移不动它,况且既无丹方又无药材,自己也不会炼丹。看来只有到外面寻找丹药。

从浮光福地出来,回到了浮光寨。黑太岁见了道:“无芒,六寨跑了两趟买卖,赚的比往常还多些,只是组军是大事,买卖还做不做。”

“黑叔,组军后山寨剩下的老弱,做买卖还是行的。”

“那好,买卖还是做着。另外旗帜盔甲与兵器都备齐了,也送到罗寨主的营地去了。”

厉无芒点点头,有些心不在焉。黑太岁见了也不好说什么。

……

柳思诚离开浮光寨后,在红叶镇买了匹马,往京城去了。高州离京城一千余里,三天也就到了。找间僻静的客栈住了,每日在酒肆茶楼坐了,关注北三州的动静。

住了两个多月,忽听说朝廷委派了新的总督大人去北三州,柳思诚明白天顺是要清除自己在北三州的势力了。如今之计是拖一天算一天,想到此柳思诚拿定了主意:杀了新总督。如果让新任总督出了京城,必有一支亲兵卫队。最少也有一千人。下手反而不便。在打听好了新总督离京日子的前一天,柳思诚悄悄摸进了他的府邸。

这是一个文官,府中的侍卫又没有提防,直到第二日清早,才发现新总督与一小妾被人杀了。

听了消息,天顺十分震惊,朝议时大臣都认为是北三州骄兵悍将所为,只是没有证据。当务之急是先清除了张望,北三州没了总督,朝廷才好办事。

天顺皇帝虽然年轻,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委派了一名钦差,持了圣旨宣张望回京。

杀了未到任的北三州总督,京城议论纷纷。百姓都看朝廷的举动,钦差要去北三州的事,一会功夫就在市井中流传开来。柳思诚得了消息,了离京城,在途中守候。

京城离北三州近两千里。钦差带着八百人的卫队晓行夜宿,侍卫也十分小心。柳思诚一直没有机会动手。

到离北三州一百余里的地方。队伍在路旁埋锅造饭。由于就要抵达目的地,侍卫有所松懈。那钦差在一旁站了看军士忙碌。柳思诚骑了马顺着道慢慢走了过来,突然张弓搭箭,一箭射杀了钦差便策马疾驰而去。

侍卫见了急急忙忙上马来来追,柳思诚弃了马,施展轻功,登山越岭走了。侍卫无计可施,只有护了钦差尸首回京去了。

柳思诚去到北三州,将这些事说与张望知晓。

“济王,不知下一步朝廷将如何动作?”

“不来大队人马,必是密遣一钦差大臣。”柳思诚胸有成竹。

“北三州应如何应对?请济王示下。”

“本王在西部有一棋子,要给他留些时间。若是天顺派三五万人马来催你进京,只有将其聚而歼之。竖起讨逆大旗,若是只密遣一钦差大人来,张望你只要与其虚与委蛇拖延着即可。”

……

得知钦差被杀天顺皇帝震怒,又无可奈何,与心腹大臣密议,密遣张望的师兄,原大内侍卫统领,现兵部侍郎陈坎为钦差去了北三州。

陈坎到了北三州见了张望,宣读了圣旨。张望接了旨,设宴款待师兄。两人许久不见了,甚是亲热。酒酣耳热之际。陈坎道:“师弟跟随济王已经是官居一品了,师兄我到现在还是二品。”

“师兄,师弟虽然是一品,但目下济王已是朝廷钦犯,如今皇上宣我回京,怕是凶多吉少。”

“师弟,你连夜逃了吧。”

张望摇摇头道:“我若逃了,必定连累师门。师兄你也脱不了干系。”

“宗内长辈将我俩送入宫中,实指望我俩光耀宗门,谁曾想宫中内乱。我师兄弟不知如何是好了。”陈坎叹口气。

“皇上遣师兄来,不过是想我俩是同门,情深意重,张望断不至于加害师兄。”

“朝中同僚视北三州为龙潭虎穴,生怕摊上这钦差大臣的差事。都道是有去无回。”陈坎说完了摇头苦笑。

张望听了师兄的话,点点头道:“师兄代人受过。北三州一直是济王的封地,济王治军有方,兵将十分爱戴也是常理。济王走后,朝廷担忧白国袭扰,对北三州的将领未有更换。军心还算稳定。”

“如今死了两个朝廷大员,朝中疑虑北三州军马谋逆,师弟回到京城怕是很难向皇上交代了。”

“明日我与师兄回京,见了皇帝再说不迟。”

第二日还未动身,张望暗中安排的一些将军出面阻挠,说话又十分粗鲁。张望好言安抚,一日就过去了。

以后接连几日都是一样的情形,只是来的将领不同。陈坎见了也是无可奈何,这样过了十余日。

这日师兄弟吃了饭,张望道:“师兄,京城我是不能去了,我在这里兵将有所节制,尚不至于生出乱子,这些个骄兵悍将没人管教,还不定做出什么事来。”

“师弟这可是抗旨,是杀头的大罪。”陈坎晓以利害。

“我上一道折子,把北三州的军情奏报朝廷。也不至于让师兄为难。”

第二天,陈坎带来张望的奏折回京城复命去。天顺皇帝看了奏折勃然大怒,几个亲信大臣都说北三州必是要造反了,请陛下早做决断。

天顺皇帝召陈坎问话,陈坎将北三州所见启奏道:“启禀皇上,臣在北三州耽误了十余日,每日到总督府鼓噪的将领都不相同,臣算了一下也有三十几人。都说是皇上要降罪与原济王隶属的官兵。张望来京必死无疑。张望恐生兵变是以不敢离开。”

天顺听了心中踌躇。这事一拖又是一个多月。

……

到了七月,天顺皇帝经不住大臣们的劝谏,下旨调集了二十万人马往北三州而来,张望等人得了消息都有了准备。北三州并没有竖起反旗,这支军队被朝廷以戡乱的旗号派出。

天顺帝柳实处理军国大事优柔寡断的弱点暴露无遗。戡乱军是各地拼凑的,没有多大的力量。天顺皇帝只是想营造气势,欲迫使北三州将领接受其节制。

岂知张望等人蓄谋已久,造反只是早晚的事。张望所部将领力主在北三州外,离济王府八十余里的一处险要的山谷伏击戡乱军。

张望先前得了柳思诚的王命,只是要多拖些日子。使人放出风去,说是张望集结了四十万人马,将在险要处全歼戡乱军。

戡乱军主将听了传言,不敢往前去了,在离北三州五百里的地方驻扎下来,急急写了奏折送往京城。等待朝廷的旨意。

天顺皇帝见了戡乱军的奏报深感忧虑,朝中大臣也有分歧,一方主张昭告天下,指北三州为叛军,使那些忠于天顺皇帝的人脱离张望。达到分化的目的。并调集调集军马,准备平叛。一方主张从戡乱军中抽调五万人马,进入北三州,试探虚实。看情形再作打算。过了几日张望的奏折也到了,说是北三州并无谋逆之心。但朝廷戡乱大军出征北三州,军中人心浮动,多有原柳思诚部属意欲兵变,军中凶险,张望危在旦夕。

最后张望写道:恐局势失控,望朝廷多多调集军马,扩充戡乱军的规模,以达到威慑乱臣贼子的目的。

天顺见了张望奏折,更是举棋不定。最后令戡乱军退回,委派陈坎为朝廷钦差,带了金银绸缎,美酒牛羊去北三州劳军,圣旨中对张望及所部将领褒奖有加。也不提调换总督之事。

……

在总督府,钦差及其随从受到了礼遇。张望与手下诸多将领纷纷表达了对天顺皇帝的忠诚。一时间风平浪静,实出几位朝廷派来的大臣之意料。

但私下里张望对陈坎道:“师兄,我也不瞒你,此不过是济王缓兵之计。济王讨逆就在最近几月,师兄可在天顺那里临近北三州的州中谋个总督的职位,到时顺从了济王,也有大好前程。”

“师弟,如果我俩都压在济王身上,到时济王失利,宗门前辈面前不好交代。”陈坎想的周全。

“师兄之意如何?”

“不如在京城左近谋个职位,关键时也有助力。”

张望道:“如此也好。”

钦差离开时,随行的官员都收受了张望的贿赂。回到京城,几个天顺的心腹都在朝议事时为张望开脱,天顺很是满意。

陈坎也全力以赴,打通关节,谋了个总督的职位。带了家小在离京城不远的州上任去了。

……

柳思诚又回到了高州。那日夜里,易林举家逃离易府,隐匿于一小宅院。天一亮刑部的人就到了易府,见易林一家逃走了,将易府的仆人丫鬟捉了盘问。

官差拿出柳思诚的画像让人来认,易府的下人都说没有见过,一时没有了头绪,也就不了了之。只是在高州官府备了案,捉拿易林一家。

柳思诚见高州平静,进城后找到了易林告知的宅子,宅子前的巷子十分僻静。柳思诚也不叫门,一纵身跳进院子,一年老哑仆在扫地,见了柳思诚咿咿呀呀,柳思诚一指点了哑仆的穴道,哑仆倒在地上昏睡了过去。

易侍郎听了声音看门来看,见了柳思诚慌忙下拜。

“起来吧。带本王去见你父亲。”

易侍郎站了起来,带着柳思诚进了屋,易林在榻上靠着,见了柳思诚想要坐起来。

“你就躺着回话。”柳思诚下巴颏轻轻一抬。

“谢济王。”易林没有再坐起来。

“看你脸色难看,怎么病成这样?”柳思诚一皱眉头。

“劳济王问起,易林只是染了风寒,不敢请郎中,让哑仆随便抓了些药,也没见起色。”

“你年迈多病,这也不是办法。本王尽快安排你们离开高州。”柳思诚脸上有同情之色。

“易林险些害了济王性命,实是该死。”易林流着泪说。

“高州总督贺敢基是你门下弟子?”柳思诚切入正题。

“是。”

“易林你可能与贺敢基说的上话。”

“贺敢基那年科考是易林主考,高中后来易林府上递了帖子,其自幼孤苦,易林爱其才,贺敢基的仕途迁升多得易林助力,他对易林十分恭敬,易林说的上话。”

柳思诚点点头。“贺敢基如今手握雄兵三、五十万,坐镇高州。本王要讨伐天顺,他可敢助本王。”

“贺敢基听易林之言,未参与先皇在位时的党争,又因为与理国多有冲突,所以天顺帝即位后也没有调任。贺敢基不是天顺心腹,但要他现在就归顺济王也有难处。”

“易林你说的也合情理,你告诉贺敢基,只要他两不相帮,本王就不会亏待他。”柳思诚说出了自己期望的结果。

“这个易林可以做到。只要易林晓以利害,想来贺敢基也不敢得罪济王。”

“到时你尽力而为,那哑仆一个时辰自会醒来。”柳思诚离开了易家的宅子。

……

厉无芒在浮光福地日日苦修。仍然是突破不了层次的压制,这日回到山寨,黑太岁见了道:“无芒可下来了,昨日济王就到了,等你一天了。”

厉无芒赶紧去见柳思诚,柳思诚在屋里看书。厉无芒躬身一礼。

“无芒见过恩公。”

柳思诚道:“无芒来坐。”厉无芒坐了。

“我来了一日,听了黑寨主说了许多事情。六寨组军顺利,又得蛮荒部族赠与一万马匹。”

“那是托了恩公的福。”

柳思诚一笑“你做了两大部族的次王,得了四万部族精锐骑兵?”

“是。”

“厉无芒次王在安国只是个大将军,不合规制。”柳思诚认真的说。

“先生,大将军之职无芒也承受不起。”

柳思诚脸一沉。“国家之重,首在立制。如今大战在即,无芒你今后称呼先生为济王,私下呼我先生,你可明了。”

“是。”厉无芒心里是有些犯怵。

“本王许你靖西王之位,王印与诸位将军印你按本朝制式自行铸造。先行王权,待本王登大宝,再行册封。”在规制上,柳思诚毫不苟且。

说完拿出一本画好的图册放在桌上,“旗号也在上面。”

厉无芒收了画册,“谢济王。”

“靖西王,一月之内你可出兵。”

“是。”

柳思诚道:“无芒,易家的人困在高州城中,你想个办法让他们出来,暂时住到浮光寨来。”

厉无芒一听着急起来。“先生,这易家怎么了?”柳思诚把易林父子的事简要说了。

厉无芒担心易名相,对黑太岁道:“黑叔,你有办法莫?”

“此事容易,达红是易容高手,让她去吧。”

“要快些。”厉无芒很是着急。

“我这就派人去找她来。”黑太岁说完就出去了。

“无芒,易林虽然年迈,宦海多年十分老成,今后你多多请教于他。”柳思诚叮嘱说。

“是。”厉无芒答应一声。

“这段时间为了机密,先生一人来回奔波,今后我要坐镇北三州,无暇顾及无芒了,但凡是军国大事会有信给你。”

厉无芒点点头。柳思诚说完这些,回北三州去了。

……

厉无芒与达红带了几个人,找到柳思诚说的宅子,知道有个哑仆,敲门也不会开。见巷子里没人,厉无芒腾身进了院子。哑仆坐在树下纳凉,见人进来呀呀的叫。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