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离王崩天 > 第十二章 笔迹

离王崩天 第十二章 笔迹

作者:茶烟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7:40:14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易名相自清风寨回到易府,把这几天的经历说与祖父易林听,易林对厉无芒十分感激。

“无芒不过是个少年,为了名相冒着天大的风险去登顶。祖父也是十分钦佩。此事不要让他人知晓。”

“先生问起怎么回答?”

易林想了想道:“你只说不知道原由,山寨的强人把你送回来了。”

……

易林阅人无数,柳思诚进了易府与易林接触多了,易林就更有一种王济此人高深莫测的感觉。这次去京城会友,易林把王济开给易名相的书单带了,在京城交给在礼部做侍郎儿子,也是易名相的父亲,让他暗暗查访。

易名相的父亲原在御书房行走,伺候乾泰皇帝柳周。听了易林的嘱咐,没有参与济王与泮王的党争,天顺皇帝柳思实即位,易名相的父亲受了冷落,调任了礼部侍郎。

易侍郎在御书房当差时见过柳思诚的奏折,将书单拿在手里对那字迹有些熟悉。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平时就留了心。

一日清理礼部文案,见一篇济王柳思诚手书的祭祀文,与父亲易林交与的书单字迹相像,在没人地方比对了,确认是柳思诚的笔迹。

易侍郎把事情告诉了父亲。易林见过济王,这王济不仅年纪大过济王,相貌声音也大不相同。一时有些疑惑。想到过去看过的一本志异笔记说:山中有异人,以符箓燃后纸灰化水服,更音容。似乎有些明白了。

易林听了思量了一下,道:“此事凶险,断不可泄露半个字,为父也知济王是冤屈的,但毕竟是个祸根,只盼他自行离去。”

“父亲,当今皇上沉溺酒色,奸臣当道。朝纲紊乱,民生艰难。民间多有赞扬济王的言辞歌谣。”易侍郎给父亲递过茶盏。

“都是些什么说法?”

“都说济王是顾全大局,为了柳氏的江山才没有拥兵自保。任由弑父逆子窃取大位。歌谣有什么‘霹雳一剑诛白虎,深谋远略度粮荒’之类,颂扬其功德。”

易林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易林问:“都说济王一双儿女在白国,可有此事?”

“千真万确,皇上多次派人讨要,白国崎王苏麻哈只是不还,这苏麻哈在白国地位特殊,是大莽山脚下部族世袭的大王。白国皇帝虽有归还之意,也不好勉强崎王。不过现在好像有些变化。”

“有什么变化?”

“天顺皇帝重金买通了白国的几位权臣,在朝议时力主将济王儿女归还安国。据说白国皇帝已经下旨,让苏麻哈交出济王儿女。这两天就有结果。”

易林喝了口茶“这两天有了消息就告诉我。”

过了几天,易侍郎来见易林。

“父亲,今日有消息到了,崎王苏麻哈带了其部族的十三万人马回大莽山脚下去了,留了封信给白国皇帝,意思是说:济王信任苏麻哈,将其骨血交与我,今皇帝听信谗言欲陷苏麻哈于不义,苏麻哈只有辞了崎王的爵位,回去放羊。”

“济王儿女也带走了?”

易侍郎点点头“都带走啦。”

“我虽然不懂用兵,却知道人情世故,济王的机会到了。”

“父亲,怎么是济王的机会?”易侍郎有些不明白。

“白国之军,以苏麻哈所帅之部族兵将最强。白军八十万人与北三州对峙,与安军人数相当。之所以力压安国,靠的就是部族兵将。苏麻哈出走,白军战力减退最少四成。北三州危矣。”

“白军战力锐减,怎么安国的北三州反而危险?”

“白**力强盛时,天顺皇帝不敢调任安军在北三州的将领。是以北三州的八十多万人马,虽然为济王不平,也不至于轻举妄动。”

“父亲,那现在又如何呢?”

“如今在边关白国处于弱势,安国在北三州的将军必然担心朝廷裁撤异己,安插亲信。北三州军中多少济王旧人。济王治军严明,上下齐心。朝廷不动都可能生乱,天顺皇帝一动必乱无疑。”易林宦海多年,对大事从来看的清楚。

易林想了想又道:“济王当日之所以没有拥兵割据,担心的是白国乘机来犯,断送了柳家的江山,目下外患已解。济王没有顾忌。知道了局势变化必然会想到北三州的旧部,那时情形就更为复杂了。”

“父亲,我们怎么做呢?”易侍郎听了很有道理,想听父亲下一步打算。

“好整以暇,静待其变。”说完,易林闭目养神。

……

易林回到高州,对王济也与平时一样,只是聊天时故意把知道的一些朝廷中局势告诉王济。易侍郎经常有家书来,易林知道的情况多了起来。基本上都告诉了王济。

柳思诚有些坐不住了,易名相被清风寨掳去又放了回来,过了几天柳思诚对易林说家中有事,告了一个月的假离开了易府。往北三州去了。

柳思诚到了秀州,在客栈住了下来。每日到酒肆茶楼喝酒饮茶,打探消息。认定现在是机会。一日半夜,柳思诚到了张望的总督府外。运起功力,身体往上一窜,轻轻飘落在院内。

躲过侍卫,靠近了张望的住处。见张望卧室亮着灯,用手指点破窗户纸一看,张望在桌前看书。以张望的修为居然没有发现柳思诚的到来。

柳思诚用“传音入密”的功法对张望道:“张将军,我是柳思诚,莫要声张,把门开了。”

张望一听吓了一跳,人到了自家窗户下竟然毫无察觉。只是声音却不是济王的。就坐在那里不动声色,也不来开门。

“张将军,我已易容改音,你有疑问尽可问我。”

张望一听,想了一下,既然是济王,凭他的武功在我这总督府可以来去自如,也用不着什么易容改音。又担心的确是济王。想到此大喊一声:“来人,拿刺客。”

府内亲兵侍卫闻声而来,人声喧嚣。柳思诚见如此,只有退出了总督府。回到客栈柳思诚想,如今张望的处境艰难,朝廷对他并不信任,张望一定是担心皇帝派人来试探,所以喝破。只是喊拿刺客,没有说拿济王。可见张望也有些吃不准。

张望喊完也出来了,见了柳思诚的背影和轻功,有三分相信是济王了。

第二日夜里,柳思诚又进了总督府,张望因为昨夜见了济王背影,所以也没有增加侍卫,点了灯坐在桌前看书等待。柳思诚点破窗户纸见了又道:“张将军开门。”

张望已有打算,也用“传音入密”的功夫。

“阁下再次前来,是欺张某无能么?”

“将军要如何才肯信我。”

张望不动声色道:“阁下受我一招‘横空出世’不死,我就信你。”

这“横空出世”是大阳宗的一招玉石俱焚的搏命拳法,当初张望教给柳思诚时,柳思诚问如何破解,张望道:“此是与敌同归于尽的招式,霸道无匹,没有解法。”

柳思诚天资过人,抱残心法三层的修为,剑法虽只是破釜剑法。但已经练到了贯通的程度。苦苦思索,居然从剑法中悟出一招逃命的招式。那日演与张望看。

“大皇子聪颖,张望自愧不如,此招虽有违常理,却是有效,取个什么名字好?”

柳思诚彼时年幼,戏谑道:“此招就叫‘自愧不如’吧”

说完两人都笑了。这事关系到大阳宗的绝招。没有其他人知道。

柳思诚在窗外听张望说的话,想也不想说:“自愧不如的招式本王记忆犹新,自然是死不了的。”

张望在屋内赶紧过来把门开了,将柳思诚让进来。

“张望给王爷叩头。”进了屋张望跪下叩头,柳思诚一把将张望搀扶起来。见张望泪流满面,柳思诚也掉下两滴泪来。

“张望,别来无恙。”

“托王爷的福,一切都好。”

柳思诚左右看了看。“此处说话可方便?”

“张望估摸今夜王爷会来,这就我一个人。王爷请坐。”

柳思诚坐了。“张望,你也坐。”

张望给柳思诚斟茶后,也坐了下来。

“张望,北三州的军马你可掌握的住?”柳思诚喝了口茶。

“自王爷蒙尘,朝廷担心白国突袭,几个月来并没有干预北三州的军务。我是京官调任的,在边关也无战功。王爷在时几个将军仗了王爷您的恩·**,对下官多少有些排斥。王爷一走就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

“王爷走后,这几个骁将都找过我,让张望领头策动兵变。我对他们开诚布公,把王爷的嘱咐说了。他们虽然不平,也无可奈何。对我十分敬重。北三州的军马张望掌握的住。”

“若本王要重整朝纲,北三州军马可用?”这是柳思诚此行的目的。

张望跪了下来。“回王爷话,北三州军马可用。”

柳思诚没有让张望起来,沉声道:“张望,这牵涉到多少人的身家性命,你想好了回话。”

张望跪直身体,目光坚定看着柳思诚。“回王爷话,北三州军马可用。”

柳思诚把张望扶了起来。“张望,白国的情形你可知晓?”

“王爷,张望时刻在观察白国朝局势变化,崎王苏麻哈是真英雄,王爷慧眼识人。”

柳思诚摇摇手。“乃是华先生的安排。”

张望点点头。“若不是苏麻哈义气,局势险些不可收拾。”

“此话怎讲?”柳思诚看了张望一眼。

“朝廷讨要世子与郡主的事,世人皆知。北三州军中沉闷异常。前后有十数位统军之将与我密晤,他们所率兵马合起来有五十余万,都说若是白国交还世子与郡主,必是要走北三州。让我夺下人来,割据北三州,等待济王。”

柳思诚听了哼了一声。“鲁莽,两个小儿,何足挂齿。”

“将军们以为,世子与郡主是济王骨血,何等高贵,岂能任人宰割。张望要他们稍安勿躁,张望必不坐视。”

“张望。走时本王是怎么交代的?你怎么敢自作主张!”柳思诚板着脸,对张望的话十分不满。

“回王爷话,张望若不如此,必被这些将军所杀,那时局势更难收拾。况且让张望眼见世子与郡主被害而不施救,张望实在做不到。”

柳思诚叹息一声。“尔等忠心本王知道了。现在局势如何?”

“军中暂时平静,担心白国走了崎王,军力折了四成,对北三州不构成威胁,朝廷有可能会调整军中将领,以削弱王爷在军中的势力。”张望对此也是忧心忡忡。

“如今北三州外患已解,本王欲重整朝纲,到时你可放手作为,不必顾忌。”柳思诚冷哼一声。

“现在就树了讨逆的大旗?”张望喜出望外。

“为时尚早,你等本王号令。”

“北三州军马随时等候王爷的旨意。”张望点头道。

……

见过了张望,柳思诚回到安州,继续在易府做先生,心情好了许多。柳思诚心中盘算,要取代天顺仅靠北三州的人马并无必胜把握,所以在等待时机。

易林对柳思诚与平日没有什么不同,但柳思诚感觉易林的态度有了些变化,一时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变化。柳思诚猜想易林似乎知道自己的身份,但却没有把握。

……

厉无芒与易福安在红叶镇玩了几天。

“大哥,不如我俩去安州,看看二哥。”易福安也想去看看易名相。

“我一直想去的,就怕见了先生不知道说什么好。”

厉无芒对王济既感激尊重,也有一丝怨恨。

“大哥,王先生对你有恩,过年去探望也是应该。”

厉无芒点点头。

两人到了安州,买了些鲜果点心来到易府,家丁都是熟悉的,进去通报了易名相,易名相每日里除了读书练武,就是闲坐。听说厉无芒与易福安来了,跑了出来。见了面亲热的不行。将两人带入府,到读书的院子来见王济。

柳思诚在房中看书,听见屋外三人说话,走到门口,看见厉无芒等人。厉无芒见了柳思诚躬身施礼。

“无芒见过恩公。”

易福安与易名相也都见了礼。柳思三人进了屋,厉无芒把鲜果点心放在桌上。

“恩公可好?”

“好,无芒,来了就行,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厉无芒由衷的道:“无芒从不敢忘记恩公,只是一点心意。”

“当日你瘸着腿走了,对先生没有一些怨恨么?”

“无芒对不起恩公。”即是承认了。

柳思诚笑了。“无芒是坦荡。”

“无芒谢罪。”厉无芒躬身一礼。

柳思诚一挥手“不是你的错。”

柳思诚从北三州回来后,心情大好,见了厉无芒态度也不同了。

“无芒的腿好了?”

“蒙恩公问起,无芒的腿好了。”

柳思诚现在身边需要一个厉无芒这样的人,便于了解外面的情形,听厉无芒一直称呼自己恩公,没有回来的意思。以柳思诚这样的人,怎么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既然好了,无芒你就回来吧。”

厉无芒来前也想到过这样的情形,如果恩公要是与他商量,要他回来,应该怎样委婉推辞。没想到恩公说话没有商量的余地。只好答应一声:“是。”

想到浮光福地的厚道玉榻,心里十分不情愿。

柳思诚何许人也,知道厉无芒不愿意,也不说破。

“恩公,无芒那亲戚处还要打个招呼。”

“过年还有十日,你过了年再来。”说着拿出一个五两的银锭,“这是今年的工钱。”将银锭放在厉无芒手上。

柳思诚施恩笼络的手段驾轻就熟。对付厉无芒这样的少年也不马虎。否则北三州的兵马也不会对济王如此死心塌地。

厉无芒心生感激“恩公,这五两银子无芒先还与恩公。”

柳思诚明知故问:“无芒何时欠我银子?”

“恩公当日出了十两为无芒脱困。无芒怎敢忘记。”

柳思诚接过银锭“好,先生就成全你做个大丈夫。”

“谢先生。”厉无芒对柳思诚的印象好了许多。

……

辞别了柳思诚。三人到了安州大街上。易名相道:“大哥,你真的回来么?”

“答应了先生,自然是要回来的。”

易名相高兴了“如此我两人又可以天天见面了。”

“见面你叫我无芒,不要叫大哥。”厉无芒嘱咐说。

“是。”易名相经过清风寨的事,从心里佩服这个大哥。

厉无芒与易福安到了红叶镇,两人分了手,厉无芒回浮光寨。见到黑太岁,把自己要回易府的事说完,就上枫山顶的浮光福地去了。

黑太岁赶紧找来其余五位寨主商议,那些个寨主一听都傻了眼。

常山道:“黑寨主,怎么也得想个办法让大当家的留下。”

“大当家的答应了那位先生,况且王先生于大当家的有恩,大当家的是知恩图报之人,怎会食言?”黑太岁只知道摇头。

“只有在安州设个窑口,有事也好通报大当家的。”达红出了个主意。

“那就在安州城易府对面盘个店铺,卖些蛮荒的药材。”一喜道人把生意也想好了。众人都说行。

这些寨主都主张这事要快,商量完就着手去办。过年前一天“大仁堂”就开了张。这一天厉无芒也从山上下来,几位寨主都在等他。见了面黑太岁道:“无芒,我们几个也没有和你商量,就在安州开了家买卖。”把事情对厉无芒说了。

厉无芒笑道:“也犯不着为了我开家买卖啊。”众人都说要开。

“既然各位长辈说要开就开吧。”厉无芒也不好反对。

……

厉无芒这次在浮光福地专心练功,第七天时修炼到中途,一丝灵气在印堂穴渗透经脉进入肌肤,接着全身穴位都有灵气渗透出来,肌肤被灵气滋养洗涤,出了一身汗。

收了功,身体表面象涂了一层黑色的油脂,腥臭无比。厉无芒在洞中石室取水洗净了。

修炼到九天,体外再无异物,皮肤也白皙了许多。厉无芒的修为已经突破了练气三层,达到练气四层的境界。

按照《窥道决》的功法,达练气四层必须服“涤体丹”,有如练气三层境界需“洗脉丹”一样。

前些日子厉无芒一直为没有丹药发愁,没想到凤凰精血在没有丹药也能提升修仙者的境界。出乎厉无芒的意料。

……

“无芒,明日过年,几位寨主都说在浮光寨和你一起过年,你说可好?”黑太岁与厉无芒商量。

“多谢各位长辈,只是山寨的兄弟过年喝酒,万一闹事,大家不在如何是好?”

“无芒你放心,都安排妥当了。”几个寨主都说。

厉无芒与六位寨主在浮光寨过了年,就到易府去了。柳思诚待他也和当初一样,安排每日与易名相早晨习武,上午读书,下午独自去卖瓜子仁,麦芽糖。晚上回来把些新鲜事说与柳思诚听。

“大仁堂”开在易府大门的侧对面,厉无芒上街提篮小卖要从门前过,几个寨主都想来,达红是女人,其余几位不便和她争。

达红做了“大仁堂”的东家。请了个懂行的熟人做了掌柜。达红也不管生意,每日泡壶茶,坐在二楼临街的窗口。隔了帘子看街上的行人,守候厉无芒。

即使见了厉无芒出来提篮小卖,达红也不敢下来招呼,只是看着。厉无芒有时会进来看看达红。说些闲话。

这日厉无芒对达红道:“达姑,我看王先生这次让我回来。就是想每天知道些外面的事情。先生似乎对大局更关注些。”

“读书人讲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家先生想来也是如此。”

“无芒每日靠卖瓜子仁,麦芽糖听些事情,费力的很。”厉无芒犯愁。

“那怎么办呢?”达红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达姑你安排俩人,到酒肆茶楼去,有什么新鲜事说与我听,两个人一天的功夫,还不比我卖半天瓜子仁强啊?”

“那好,无芒你就可以在这里喝茶了。”

“无芒也不是要偷懒,得了空也好练功。”

“楼上有房间,也清净,我给你收拾。明天你就过来练功,我安排人去听闲话。”说完两人都笑了。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