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娱乐初唐 > 第七十四章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娱乐初唐 第七十四章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作者:醉酒的探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家宴中间来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并没影响宴会的继续进行,反倒气氛比之前似乎还要融洽一点。既然李二给了自己一份大礼,咱也不能不投桃报李的回赠一份想法分享给他。李好是这么想,然后也是这么做的。至于李二会不会做,那是他的事情了。

现在正是全大唐埋头发展国力的时候,所以很多东西并没注意到,如果等到时出现的时候可能就来不及补救了,而且有些来自后世的东西是他们想象不到的。李好要告诉李二的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建设大唐经过贞观之治已经取得不少的成就,加上李好之前的一些建议如果采取的话,那么经济腾飞是指日可待的。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行了,这个时候的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忠君爱国的初步教育中,这远远不够。而且文化教育只是在条件好的一些人身上得到普及,其他百姓身上的普及率就很低了。

我们要大力宣扬大唐所有百姓忠于陛下,忠于大唐,热爱大唐,为大唐的发展添砖加瓦的思想。印刷一些爱国主义和忠于陛下的思想的宣传册大量散发,大量宣扬我们华夏人民勤劳,诚信,勤俭孝顺的美德,让大唐的每一个百姓都要明白这些道理,而且爱国忠诚美德培养更要从娃娃抓起。

这些都是后世用滥了的手段,李好也是曾经的一个受害者。其实普通百姓的要求真的很低的,跟着谁有饭吃,不用饿肚子就好了。如果不是谁被逼到了绝处,谁愿意去反抗?可惜的是后世的那些骑在人们头上的人他们已经忘了这些,动不动就是一小撮不法分子或者不明真相的刁民闹事的帽子盖过去,至于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闭着眼睛说的都算。

但是这个时代的官员操守还是值的信任的,大唐初期有一套真正的行之有效的官员管理制度,这个也要大力宣扬的,官员的勤政清廉都是要奖励的。至于贪污**欺压百姓卖国者则从严处理并通过大唐周刊向天下公布,让他们的丑行天下共知。

这样执行下去的话,那些有异心者就算心怀不轨要造反,那也会因为无人响应而束手被擒。只要大唐的皇帝不要太昏庸,把百姓逼的无路可走,那么大唐的天下就能永久的传下去。这个想法很让李二感兴趣,谁不想自家的皇位永久的传下去呢?

当然如果只有这些也是不够的,提高大唐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唐人民参与丰富多彩的各种精神文明活动固然重要,但是这些是建立在国家安稳富强政治清明上面。那么政治清明国家安稳就要靠大唐的朝廷了。

治国之道,文武双全,同样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象后世的早产儿大送王朝那样重文轻武是完全不行的,虽然国家繁华无比,精神文明建设不错却也经不起异族的不停骚扰终于导致国家崩散,皇家妃子子女都被蛮族抓去暖床侮辱去了。

一味的重武也不行,原本历史上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就是一个明证。当然这些李好不能直接就拿出来和李二讲的,要不然李二不立刻和他翻脸才怪。他讲的是国家的安稳和朝廷官员的清明以及为政能力非常有关系的,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庸官和一个明官也是有区别的。

军方现在有一个参谋制度和相应的军功奖励制度,还有一个皇家军事学院的构想,但是文官呢?文官是不是应该也有一个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呢?有时候文官的一个决策的对错带来的影响也很重要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朝廷中央干部都需要从基层干起,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晋升,不能因为他的才气过人深得隆恩就火速提升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没才华在基层干下就能完全看的出来,而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

这些其实唐初的时候执行的很好的,但是到了后来就慢慢的变质了,所以把这种制度也需要形成一个必须执行的硬性规定永久执行下去才行的。同时官员自身的素质也是需要培训的,毕竟靠几本四书五经培养出来的人有几个能象那些名臣一样风华绝代的?而且大唐那么多的官员也不能保证每个官员都能成为名臣的,那么给所有的官员培训一些忠君爱国的思想和民生经济之学也是必须的。

这样的话同样需要一所学校来培养未来的官员的,而不是直接通过科举就能从官的。想想后世的那些考了几十岁还中不了举的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李好就觉的郁闷,这样的人就算能中举让他为官对国家来说又又多少用处?

每个想要进入大唐朝廷为官的人都要进行一次公务员考核才行的,不同的职务有不同的考核方法。而不是单纯的通过科举就完成了,那只是在选文人而不是选官员。那样的人有才能的人就是这个国家的福气,没才能的人可能就会因为决策失误给这个国家带来无穷的伤害的。

他的这个公务员考核制度的观点李二并没全部认同,毕竟李二曾为他自己搞的科举制度大力称赞过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呢。不过李好说的治国之道文武双全的他倒是能接受,官员需要实践培训也是能接受的。李二自己可是不仅军事能力很强,他的治国能力同样也不差的,而且也接触过基层的。

其他的就不置可否了,李好也没觉得自己的观点能全部让李二接受,只要李二能接受自己说的一半就不错了,他后世也不是什么治国大能。他只是一个教师而已,很多观点也只是从论坛灌水得来得。

最后的地方政府军政分开也是必须的,如果地方官员拥有过多过大的权利这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当然如果大唐没有能够快速移动的交通的话,军政分开就是利弊各半了,但是如果大唐所有的水泥路全部修好,国力强盛那么军政分开就是必须的了,这样也能断绝地方叛乱的武装力量。

这个时候的大唐是以周县管民事和军垦,兵府诸卫管军事的,只有安史之乱后给了各地的藩镇军政大权,才导致后来的藩镇割据之乱的。所以李好的这个说法是深得李二的认同,不过听李好说如果没有便利的快速移动的交通这种制度利弊各半还是把李二吓了一大跳,幸好来了这么一个高人给自己整出了水泥路。看来为了大唐江山的永久着想,还是得加快水泥路的修建了,到时全国就能如自己的手臂一般好使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