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娱乐初唐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来自南方的招工启示

娱乐初唐 第二百一十一章 来自南方的招工启示

作者:醉酒的探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广州府转了一圈后该办的事情都办了,李好就准备往海南去了。这边他只做好了规划,其他的由别人来做了,这边做事的人大把,李好自己还有几个弟子也在南方各个官府任职的。南洋那边的奴隶正在一批一批的运了过来,所以人力这块不算很缺了,再加上那边缴获的物质除了部分上供,其他的都留下来优先照顾这边的开发,剩下的再运往其他地方,这些是之前李二赐予李恪的部分特权里面的,目的就是想看他们两人到底能把南方变成什么样。

李好在广州府的这段时间还把南方用工的招工启示往除了《儒林之声》的另几家主流报上发布了,同时还安排自己在各地的产业以及道教帮忙宣传下。内容很简单,就是南方现在严重缺人,只要你身体健康能干活去南方去就有田有房包办户口小孩免费上学,如果你有技术的话更好,就算残疾一点都无所谓,人自由,待遇好,可以举家搬迁,路途盘缠可以在到达后向南方当地官府要求报销一半,欢迎广大百姓踊跃报名来南方,南方官府将在各地城市设立报名点和提供车辆乘坐。反正后世那些招工手段里面的优厚条件全部被复制了,没办法,这个时候招人比后世更难招。

李好和李恪两人所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这封来自南方的招工启示在北方掀起了多大风浪。他们现在在统计南方到底还有多少土地需要开发。这边的世家不多,有的那些在李好他们的引诱下也纷纷把田产变卖给政府换成钱财加入到南方的各种经济工业开发去了。比起种田,那个东西来钱更快还不用自己操什么心。尤其是南洋公司的迅猛崛起。让先期投资做股的人很快就捞回了很大一笔收入然后被南方报大肆的宣传后就得到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只要投钱获得一些股份就好,然后南方报每个月会公布南洋公司的赢利情况。然后就是南方粮食的持续跌价也动摇了他们那棵摇晃的心,在这种利诱下加上那两人的隐性威逼,南方大多数地主和世家纷纷变卖田地留下小部分投入了经济和工业上去了。

而现在在遥远的大唐京城长安内的朝廷的朝会上现在却吵的纷纷扬扬的,这种场面已经延续好久了,原因是因为那份来自南方的招供启示。总的来说弱势的一方是支持李好这么干的人。这些人大多受过李好的思想的熏陶或者本身就是李好弟子的。但是朝廷上的几位重臣一直没吭声,李二也没作出决定。所以他们也只有继续吵下去。

那份启示刚开始登报的时候这些人也只是冷眼看笑话,该奴役的照样奴役,该剥削的照样剥削。把李好和李恪两人当小丑一样,甚至那些人给李二打小报告的时候也只是说这个逾制。说李恪乱搞,应该把吴王叫回来狠狠教训一顿,没有说到这个东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是那奏章到了李二那里泡也没冒一个就沉了。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过了几天后那些百姓知道这个情况后,纷纷扬扬的大迁徙开始了,虽然这个时候人民的乡土观念很强,但是架不住那边可以有田有房还能让小孩免费上学啊,这个才是重点,不要怀疑这时代的百姓对于自己的小孩能上学的偏执情感也不要怀疑这个时候的学子对于学习的热情。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话谁不想自家的孩子能读书?可这是唐朝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书读的。古代还有孟母三迁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现在只要自己搬去南方自己不仅有房有田小孩还能读书这傻子都愿意去啊。

所以过了几天各个城市都开始了大规模的迁移运动,等那些冷眼看笑话的人开始感觉不对时已经走了不少人了。那些原本对自己的人很好的地主什么的还好点,走的人不多,那些刻薄的人家里基本全走光了。这时他们开始慌张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虽然所以各种刁难措施纷纷出台,但是那些刁民在各地道教还有李好物业分店的人的指点下。有理有节的开始了自己的各种讨还手段了。大唐的废奴法律早就颁布了,长工短工什么的知道自己当初签文的时候的条件纷纷找人借钱或者向招工点借钱纷纷填补自己的损失后头也不回的就走了。让那些世家地主想要抵赖都来不及。而且官府对这些事情竟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这下他们开始惊慌了。然后找到各自在朝廷的代言人向李二去控诉这个问题,一定要把李好和李恪两人给干下去,这两人在绝人根基啊,完全引起了众怒。

所以这朝廷上面就开始了嘴战,你来我往,引经论据的,这种情景持续了快半个月了,不过眼下应该就是结束的时候了,因为南方的战报过来了,就两个字“大捷”,然后就是缴获多少多少。因为要讨论战事,所以那趟嘴仗是时候要结束了,先出声的是魏征,他的观点是赞同,理由很简单。根据新制定的新闻管理法这启示不算违法,而且招工这事你情我愿也不违制更不存在欺民。然后就是老房同志上台附议,然后说了一句如果那些世家不是对百姓太苛刻了人家怎么会背井离乡?这与皇上的亲民政策严重不符,朝廷应该去查下这些世家什么的。接下来的几人都发表了意见,大都是赞同的,反对的不多,这些人的分量那是以一敌十的。他们大部分同意,那就基本上等于朝廷定板了,而且李二出声后也是支持这事,只要不违背大唐法规,不欺骗百姓这种做法就是合理被允许的。

这下那些原本还理直气壮的群臣们都哑了火,他们也明白朝廷重臣和李二应该早就通过气默允了,要不然那些官府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现在与其在这里瞎争辩还不如琢磨下该怎么挽回自己的损失吧,要不人都走光了难道还要自己家人去干那些农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