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娱乐初唐 > 第一百四十章 舌战前的准备

娱乐初唐 第一百四十章 舌战前的准备

作者:醉酒的探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好先皱了下眉头,果然屋里的女人全部都紧张起来,李好马上就笑了起来,挥了下手告诉她们没事,说不定这次的事情还能把自己心里想的一些事情提前实现好。屋里的女人盯着李好看了会,发现李好是真的没事后,全部都放松了下来,然后纷纷询问李好该怎么处理?

李好没有立刻回答她们的问题,而是询问她们是怎么知道武女皇写了《女人能顶半边天》这篇文章,还知道事情已经闹到朝廷去了的?她们的回答没出呼李好的意料,因为这段时间大唐娱乐周刊是武女皇在兼着,之前表现的很正常,谁知道这次居然那么离谱,发了这么一篇文章。如果不是房夫人派人告诉她们大唐娱乐周刊有篇文章被捅到朝廷上去了,估计到现在她们还蒙在鼓里没人知道。不过房夫人派过来的人走之前还悄悄的告诉李府的女人们,房夫人一定会支持那个写《女人能顶半边天》的作者的,她会找下自己的好姐妹们给那些大臣们吹吹风的。

李好有点哑然失笑,这位连李二都压不服的房夫人果然还是一贯的彪悍啊,不过有她联络些夫人吹下风的话效果肯定好点,而且大唐这个时代风气还是不错的,没那么严。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时代就可以开启女权自由模式了,要不然儒家那帮子人肯定会跳出来鼓捣的。要说这政治家的节操,李好是严重鄙视的,尤其是儒家的人和那些自称孔二后代的那些人。

自春秋之后,中国没有那个朝代能逾三百年而不到的,那帝王宝座也被不同家族的屁股坐了个遍。每次换屁股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的“革命”。许多家族在“革命”中湮灭或式微。但有个家族却在这腥风血雨中牢牢地坐在皇座之旁,不论谁来做皇帝,都少不了这个家族的好处,而这个家族的中心就在山东曲阜。不用说了,这就是中国第一贵姓:孔姓;中国第一贵府:孔府。

这贵姓和贵府的创始人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败的孔丘先生。话说孔丘先生乃春秋时期一位志高命薄的教书先生,一心入仕却人生坎坷颠沛流离总是不如意。所幸孔先生有两大特长,一是能说会道死的能掰成活的,凭此收了不少学生,自然肉干是少不了的;二是能编会辑,善于将别人学说化成自己的,比当今那些各种各样《大词典》的编者们那是强了许多。

有人(学生)有枪(文字)了之后,这山寨自然就立了起来,山寨大名就叫“儒”。

初时这天下山头可是多了去了,除了儒之外,道、墨、法、名、兵、阴阳、纵横、杂、农,等等,大家平起平坐你争我夺。那坐在帝王宝座上的也是今天求教下这个山寨的高人,明天试用下那个山寨的名士,倒也热闹。

渐渐地,那些帝王发现,最好使的还是儒,有儒相伴,君君臣臣,愚民卑服,皇座不倒。于是从某年起,独尊儒术成了帝王们的不二选择,而儒家寨也乘势削平其他山寨,顺带手把其他山寨中值钱的东西全搂进儒家寨,并利用皇权严禁新的山寨立起。

这儒家寨兴旺了,孔家也就发达了,孔家的中心和象征――曲阜孔家,更是不得了了,哪个帝王不给个三分薄面?老刘家、司马家、老杨家、老李家都没少封赏,尤其到了宋朝老赵家坐皇座的时候,可劲儿拍孔家马屁,不但封了孔丘先生嫡孙为衍圣公,还承担了宏伟建筑――曲阜孔府这一重大爱心工程的全部建设费用,真正确立了孔府天下第一贵府的地位。

按说这孔家本属华夏正宗,儒家寨也是华夏山寨,孔丘老先生自己也曾讲过“华夷之辨”,况且这华夏的帝王官民对孔家着实不错,这孔府总该心向华夏矢志不移了吧?非也!孔府后人实乃国际主义战士,多次顾大局顺大势,配合杀入中原的外夷,为“统一”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虽然老赵家对孔府掏心掏肺的,但孔府可没想吊死在一颗树上,那赵宋被完颜家打到南边去了后,孔府立即派出孔端操向大金表中心,受封衍圣公。虽说这金夷的奶有股子膻味,那也是娘啊!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处夷狄,不可弃也。”孔家老祖宗这句话乃是对别人说的,轮到孔家自己那叫:“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其实就是:谁给骨头谁就是主人,管他是人还是畜生。

数十年后,蒙夷兴起,将金夷灭之,在衍圣公孔元用的率领下,孔府审时度势,大义凛然地倒向了忽必烈,为表耿耿赤子之心,孔元用亲率族人加入元军,清剿汉人“反贼”,“不幸”死在军中。

孔元用死后,孔元措一系乘机夺权,孔家内部为了衍圣公称号展开了争夺,持续数代,主要就是关于帽子颜色的大讨论,其中精彩激烈就不累说了。最后,鞑元仁宗判孔元措一系为正溯,孔元用一系彻底败北。呜乎哀哉!可怜孔元用为忽必烈统一大业流尽了最后一滴狗血,他的后人却惨遭排挤打压,苍天啊!

为了取悦忽必烈,孔府还派出大儒张德辉与元好问等觐见忽必烈,跪请他为“儒教大宗师”。堂堂华夏“圣学”,竟然请得一位双手沾满数千万汉人鲜血的酋首来做大宗师,孔府真正实现了“以德报怨”的最高境界。

李好对孔老二不怎么讨厌,但是对儒家小董后来变换的思想尤其是朱理后的儒家以及孔家那些狗屁的后代非常讨厌的,所以这次参加朝会无外呼与受过这些思想影响的人争辩一番而已。为此李好把武女皇叫到书房听听她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以及她想到过的地方,武女皇的出发点和顾及的地方基本差不多,但是这些不够,所以两人又翻了一些资料,把朝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全部想了一遍一直到夜深后才各自回去休息,有了这些资料李好挺有信心和大唐的群臣们来一场舌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