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娱乐初唐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战惊天下

娱乐初唐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战惊天下

作者:醉酒的探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席君买这边会师后就剩王玄策这一路了,李好原本最不担心的就是他这路了,因为王玄策本人能力就不错,而且他已经在南方那边领过一段时间兵,算是有经验的人了。但是问题是其他两路都完成了任务,还休息了一段时间了,王玄策这边还没回军,也没消息传回来,李好有点紧张了,连大胜的消息都不曾敢往大唐朝廷汇报,怕闹乌龙,只是说四路中中的三路已经取的不错战果,然后准备派人前去打探王玄策这路的消息了。

不过李好派去的人还没准备出发,王玄策的信使就回来报信了,大捷,大军就在回师的路上,然后就累的晕倒了。李好一听大捷大喜,等信使醒来后问清楚了立刻同李靖一起准备把这个喜讯上奏给李二,当然不能忘了所有立功的人,就连李靖也上了榜,李好自己就免了。他只要这场征战胜利,这功勋就少不了自己的,所以他没有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只说将士用力齐心取得了大捷。这样落到其他人眼里对李好越来越充满好感了,这样不揽功的统帅是所有下属都喜欢的统帅。

报信的信使往长安城去了,顺带着还有请求李二派出一部分的文官过来吐蕃这边协助管理,李好他们毕竟不可能长期领着大军留在这里。只是眼前李好他们还得留下来管理,要不然他们一走估计吐蕃的局势可能就会变的混乱。

这个对李好来说问题不大,之前四路军没有汇合的时候他一路军还能处理好,现在四路齐聚了处理这些事情就更不在话下了。那些在帮助唐军征战立下战功的吐蕃人全部被分派到地方去协助管理去了,而且由于分了财产,所以大部分人都已经有了一点家底。李好索性把原来所有的部落全部打散,让他们同别的部落混合居住,甚至连吐谷浑的人也打散到和吐蕃的人住一起,每个混居的地方以那些在吐蕃解放战争中表现优异的人为主管,然后每个其他族群的人推选自己的代表共同管理并固定在某片地方居住。

然后在高原上分了几个地方修建城池,设立督府,以大唐的官员为主官加上在吐蕃解放战争中立过功的人共同治理治下的部落。并在所有的督府之间兴建马路连通,同时兴办学府和道观,免费向所有的吐蕃人们的小孩教授大唐的文字,大唐的语言,成绩优异者可以获得补助然后去长安继续深造。同时所有的道观向所有吐蕃人们开放,所有吐蕃人们都能在这里祷告举办婚礼仪式什么的。当然大唐并不强迫所有吐蕃人信道教,只是凡是道教的教徒可以从道教这边领取到一张可以在大唐境内通行的证明,而且在大唐境内只要不违法还能得到道教的庇护,凡是道教的教徒如果遇到困难还能得到道教的帮助。而非道教教徒就没有这些,想要去大唐境内其他地方通行就要去官府开证明出具各种手续十分麻烦,而到了大唐境内也得不到庇护什么的。所有督府完全向大唐开放,鼓励吐蕃人们同大唐商人进行交易,并开始修筑从逻些到长安的水泥马路,加深同大唐的紧密联系。

李好这边正在紧锣密鼓的布置安排这些工作的时候,那边大唐的朝廷已经乱成一团,甚至有人开始指责李好杀戮过多,有违天和,太残暴了。有的人就十分怀疑李好的奏章是不是弄虚作假,因为唐军只有三万人,就灭了一个有几百万人口带兵几十万的新兴的国家,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还有的人就是觉得按照李好对吐蕃的处理方式非常不妥,那些番外之地不仅遥远还十分贫瘠,大唐完全没必要在那里设府什么的。

当然也有不吭声闭目养神的,如魏征老房他们,就连平时嗓门最大的程妖精好象都睡着了一般并没吭声。那些下面的官吵了一会发现朝廷的几个大佬都没吭声也渐渐的收了声音。其实不管程妖精也好,老房他们也好,都是人精来的。你没看到李二早就一副成事在胸的样子,想必早就做好决定了,看他脸上虽然平静但是偶然露出的那丝笑意就知道这战果肯定是真的,而且还是很让李二满意的结果,还在下面吵个屁,丢人现眼的。

说实在话老房他们和李好的关系不错,而且托李好的福,现在大唐的财力真的已经有了飞一般发展的势头,今年已经收获的就超过了去年,还有不少没收获的。初步预估,今年全国的收入可能会达到去年的三倍,其中有将近一般来自商业和经济开发区的收益。所以现在大唐朝廷正在抓紧时间争取把整个长安城改造规划完成,到时光长安城的商业收入就是一笔不少的帐了。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作为大唐的高层他们是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功劳应该算在那位高人的头上。还有那年年都在增产的粮食作物,以及对大唐越来越拥戴的民意都是那位高人一手促办的。其实当初李好要去带兵他们都是反对的,觉得李好在国内比在外出征的用处大多了,而且大唐现在不缺乏将领,甚至下一代也不缺乏。

只是李好根本就没经过朝廷同意走了李二的关系还没从朝廷要过一棵粮食就带着大唐军事学院的人跑去西边了。当初朝廷真的接到吐蕃寇松州的消息时他们还替李好捏了一把汗,都希望这场战争他能打赢,现在李好不仅打赢了还给大唐添了不少土地,添了不少牛羊,还在不动用国家物资支援的情况下给大唐带来更多的物资收入。这样的仗老房他们甚至觉得应该多打,这样下去大唐不仅越打仗越富裕,还能把周围的隐患全部消灭,得到更多的土地,给大唐培养出来更多的能征善战的将士出来。

李二想的和老房他们想的一样,说实在话当初李好出去的时候,李二同样也很担心,这从他对李好的安排就能看的出来。现在李好终于不负所望打出这么一场精彩的战争出来李二能不高兴吗?你没看到周围的那些心怀鬼胎的异族在接到唐军三万士兵破了吐蕃后这段时间都老实了很多,西突厥原本就不和的部落在听闻唐军连破吐蕃和吐谷浑,吓的连忙带着各自的部落往西迁移而去。唐朝北边的原东*突厥分裂下来存有异心的部落立刻就老实了,就连大唐南边的那些百獠和东北方向的高丽得到这个消息后都老实了许多,不敢再搞小动作了,这是真正的一战惊天下啊,比之李靖破突厥的功绩和影响甚至还要厉害,而且让大唐得到更多的土地和属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连灭两国,吐蕃和吐谷浑的贵族王族还有部落头领全部被砍了,忠于他们的人全部拉到大唐来修马路了,修个几十年不残也得死,看他们还怎么回部落重新组织造反。而且因为这次战争李好曾要求全权处理,所以李好还顺带把这两国完整的归属到大唐来,而不是象李靖破了东*突厥后听取朝廷的命令只是把他们分裂然后依然让突厥人自己统治。

如果李好没要求全权处理的话而是等待朝廷给出处理结果,估计到时又是一场悲剧。你看那些朝廷官员生怕把自己撵到那些鸟不拉屎的地方,竟然直接指责李好越权是为大罪,应该把吐蕃同原来的突厥一样分裂让他们自己统治自己就好了,大唐派几个武将监督下就好了。上面的李二很悲哀的发现原来他的那些贤臣们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尚,他们也有自己的算盘。可惜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全权让李好处理和安排了,而且之前东*突厥那种处理方式现在已经有了隐隐复起的苗头了,难道让吐蕃和吐谷浑又和他们一样?现在大唐强盛自然不用担心,但是自己的后代呢?谁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样子,到时大唐一旦弱势那就的陷入被群狼环视的险境中去。

可惜的是李好给自己的密奏中根本就没提过从朝廷调官员过去,文官方面而是希望李二允许从李好举办的学院还有新国子监调派那些能毕业的学员过去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去吐蕃任职。武官也是以征西军为主,到时再从毕业的学员中安排一般的人过去任职,同时请求李二往吐蕃吐谷浑迁徙一些汉人百姓过去混居。

李二原本还指望朝廷的那些官员能出那么几个有眼光的人来帮自己分担下呢,可惜的是那些官员了,除了几个武官愿意去吐蕃,没几个文官愿意去,愿意去的李二又没法放手。看来只有按照李好的密奏来执行了,不过他们去之前自己还得给他们主持毕业盛典以及封授一事,这依然是李好的主意,因为他觉得经过天子亲自封授的学员自然就会以天子门生自居,然后会处处从天子的角度考虑做事。这真是大唐的福气啊,李二在心中感叹到,能让自己得到这么一位高人,处处不计较自己得失为大唐的强盛安定着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