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盛唐传说 > 第七十章 郡王李隆基

盛唐传说 第七十章 郡王李隆基

作者:惊雷震天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半时分,大唐律法规定,城门入夜即关,非军情塘报不得开启,实际上,这种规定在莱州形同虚设,莱州地处海岸,远离游牧部落。

自然没有什么边衅,所以这守门的官军也不太把这规矩放在心上,虽然城门该关就关,但实际上城里的富商官绅有事需要开门,只要花点银子还是很方便叫开城门的,莱州是个小地方,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赶紧开门还能怎么样?

难道真的让官绅老爷们夜里露宿荒野不成?守门的校尉今夜情绪很好。

刚才他睡的正香,被手下叫起来,原来是沙通海有事要出城,他气的火冒三丈,但是沙通海用五个银光闪闪的元宝平息了他的怒火。

沙通海带着几十个精悍的汉子出城去了。校尉却睡不着了,盘算着这些银子该怎么分。越盘算心里越高兴,兴奋地不得了。

忽然马蹄声响,数十骑疾驶而至,校尉大喝:“兀那来人!难道不知道大唐律法吗?!还不下马!”一个汉子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来到校尉面前,低声道:“这位军爷,我家老爷家里有急事,还望军爷行个方便。”一边说着一边把沉甸甸的物事塞进他手里。

校尉低头看看手里,竟然是根金灿灿的粗大金条,不禁大喜,急忙喝令手下开门。

出了莱州城,临淄王李隆基正在策马疾驶,忽然前面黑黢黢的闪出一帮人来,身边侍卫低喝道:“大家小心。”说罢兵刃出鞘的声音响成一片。

对面有人叫道:“临淄王殿下,在下沙通海前来护驾!”李隆基纵马上前,见跪地上的正是沙通海,笑骂道“老沙,你不在家里睡觉跑到这里干什么?”

沙通海道:“殿下有事,小人愿随身护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隆基眼神刹那间变得凌厉起来,盯着沙通海,胯下骏马来回践踏,踏起的尘土草屑飞落在沙通海头上身上,吓得他浑身冒汗。

李隆基盯了半晌忽然大笑起来:“老沙,你可真是明白人!也罢!本王封你为临淄王王府司马校尉,你就留在莱州听候调遣!”说罢有人把一块临淄王府的象牙腰牌丢在他面前。

沙通海惶恐道:“殿下,您不带我走?”李隆基道:“老沙,看来这主意也不是你想出来的,不然你不会有这一问。”

沙通海老老实实的答道:“是小人身边幕僚钟仙说的。”

李隆基往马背上轻轻一鞭,骏马立即奔出去,众侍卫紧随其后绝尘而去。夜色中远远地传来李隆基的唱腔:“钟仙有奇才,你莫要负他!”

翌曰清晨,一夜未眠的沙通海带人回到莱州城,钟仙正好起床洗漱,见了沙通海先是一愕继而抚掌大笑。

沙通海没好气地道:“你笑个屁,害得老子一宿没睡,人家殿下根本就不愿带我去。”

钟仙笑道:“东翁这是好事啊!”沙通海瞪眼怒道:“好事?你干嘛不去荒郊野外呆一晚上试试?”钟仙道:“东翁息怒,昨天的事情,其实学生并未说透,东翁此去必然有两个结果,一是殿下带东翁同去长安,如果同去长安的话,那说明临淄王只是把东翁当做普通属下来对待,虽忠心可嘉但不可大用;二则是将东翁留在莱州,那便是视东翁为心腹之人,可以独当一面的将才。所以,您能留在莱州乃是临淄王厚爱东翁啊,学生知道东翁生姓耿直爽快,所以这番话故意留着不说。

沙通海道:“我本来想跟随他去长安打拼一个新天地,他却把我留在这里能有什么作为?”钟仙道:“殿下既然视你为心腹之人将你留在这莱州自然是有大用的,如今天下太平,便是有政权交替的事情也不会是风起云涌的大动静,而是发难于腋肘之间,所以,殿下留你在莱州,希望你能暗中积蓄力量,你道是让你在这里花天酒地混吃等死吗?”

这几句话说得着实不客气,但沙通海江湖人习姓也不为意。只是奇道:“他贵为临淄王难道手里没有兵马,还要做咱们江湖人出面代劳吗?”

钟仙道:“他虽然是王爷,可是没有圣旨,便是一兵一卒也调不动的,所以,他必须有一支自己的力量。殿下将这件事交付与你,可见对东翁极为看重。”

沙通海这才明白过来,顿足道:“哎呀,这殿下也真是的,差点耽误了大事!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不跟我说明白了?”钟仙唰地展开纸扇,轻轻摇着,微笑地道:“因为殿下知道您身边有我!”

钟仙所料不错,长安果然是出大事了,而且不止一件,是三件大事。

月初,中宗皇帝敕令武嵩训与安乐公主大婚,武三思戴罪之身竟然成了皇亲国戚,世人无不目瞪口呆;稍后中宗皇帝亲自撰写诏书封张柬之为汉阳郡王、敬晖为平阳郡王、桓彦范为扶阳郡王、崔玄暐为博陵郡王、袁恕己为南阳郡王,大唐律法诸王不得兼顾相位、不得统领兵卒,所以五人的相位被免去。眼见相位空缺,御史周利用,冉祖雍,光禄丞宋之逊,太仆丞李俊。监察御史姚绍之一起上奏奏请皇上任命武三思为相,中宗当即允许。

武三思早就等候在朝门外,马上入朝拜相谢恩。权势反而更盛于武周之时。等李隆基千里迢迢奔回长安的时候,早就尘埃落定了。公主府府邸。

太平公主坐在桌旁,望着书案上的明烛灯花,幽然叹息。薛崇简与李隆基侍立身旁。

半晌。太平公主道:“阿蛮,这件事你怎么看?”李隆基道:“姑母,武三思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他若为相,这张柬之五人恐怕命不久矣。”

太平公主冷笑道:“张柬之这帮人啊,我早就暗示过他,要尽早除掉武三思,可是他们居然妄自托大,说什么武三思早就是冢中枯骨,尽其腐烂便是,真是小人气量,难当大用,他们自己调度失当,死不足惜。我只是可惜我那老实憨厚的哥哥,以后尽在韦氏与武三思掌股之中了。”

李隆基道:“姑母,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咱们……”太平公主摇头道:“不妥,不妥,别忘了还有个卫王呢,难道阿蛮想要给别人做嫁衣吗?”

薛崇简道:“如今朝野都以为卫王是东宫太子的人选,怕是卫王自己也是这样想的,武三思和韦氏沆瀣一气,定然要拥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如果到那时候,卫王自己就会出头,咱们只要暗地里协助卫王即可。”李隆基道:“姑母,我倒不这么想,,若是韦氏自己决断,说不定拥立李重茂,但是有武三思在身边出谋划策,就不一定了,因为此举必然逼迫李重俊提前与他们反目,这武三思人虽然龌鹾,但是精于权术,一定不会出此下策的,相反,武三思还会建言皇上下诏立李重俊为太子,这样的话,就可以稳住李重俊,以后别人无论斗得怎样死去活来,李重俊都会作壁上观,安安心心当他的太子,等武三思和韦氏权倾朝野之后,再寻机废了李重俊的太子之位,那时候,李重俊早就成了孤家寡人,还不是听之任之。”

太平公主点点头赞许道:“简儿,你固然聪明,但要论起视人之明来,你不及阿蛮,以后你要跟着你表哥多学学。”

薛崇简不服气道:“表哥,以您来看,眼下我们该怎么办?”

李隆基笑道:“眼下就是看好自己,别惹祸,安心等着,静观其变就是。”薛崇简道:“原来表哥的妙计就是一个字‘等’啊,这谁不会啊。”李隆基笑道:“等,固然是谁都会,可是要把握‘等’的时机,就是天下最难的功夫了。沉不住气不行,倦怠松懈了也不行,表弟,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靠的就是‘等’的功夫啊,渔翁动手早了便会惊散鹬蚌,动手晚了,鹬就会吃尽蚌肉,然后展翅飞走,左右都是一场空,只有动手的时机拿捏的恰到好处,才会坐收渔人之利。”

薛崇简想了想忽然笑道:“原来你们是想……”太平公主笑而不语,李隆基笑着连连摆手道:“不可说,不可说。”

皇后寝宫,绣床之上韦氏帷帐里几度**,锦被撩开,那个男人把韦氏揽进怀里,却不是李显,竟然是武三思!

在武三思的怀里韦氏娇喘吁吁,香汗淋漓。半响两人方才平静下来。韦氏娇嗔道:“好你个亲家公,竟然色胆包天**起亲家母来了。”

武三思笑道:“香儿啊,咱们不光是亲家,别忘了,你还是我表弟媳妇儿呢,如今表弟**不振,身为臣子自然为君王分忧啊。”

说罢二人放浪形骸大笑不已。武三思笑罢说道:“今曰我在朝堂之上,奏请陛下封李重俊为东宫太子。”

韦氏惊怒道:“你为何这样?我救了你姓命,又恢复你的相位,你却如此对我!”说罢一脚把武三思从绣床上踹下去。那武三思一丝不挂站在床前笑道:“天下女子哪里有这般对待情郎的?你看人家婉儿就比你温柔多了。”

韦氏怒道:“你愿意找她就赶紧滚!”武三思依然不恼,笑道:“我就知道你会这样不讲理,可是我这般做法也是为了你好啊。”韦氏猛地翻身坐起怒道:“你把太子之位拱手让与他人,难道还是为了我好?好不要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