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盛唐传说 > 第六十三章 王同蛟

盛唐传说 第六十三章 王同蛟

作者:惊雷震天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等饮过茶又闲聊了些朝堂的闲事,那武嵩训便寻机告辞。

看着武嵩训的背影,李多祚笑道:“当年的武家气焰熏天,如今也要到殿下面前觐见,只要此事传出去,明曰来拜见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时至中午的时候,宦官进来通传道:“安定驸马王同蛟求见。”

李重俊大喜,赶紧命人速速请进了。这王同蛟乃是中宗安定公主的驸马,安定公主与李重俊却是一母同胞的姐弟,王同蛟为人极为忠贞豪爽,与李重俊素为莫逆至交。

少顷,王同蛟进殿,此人身材不高却有一身英朗之气,身后紧紧跟着个文人打扮的削瘦中年男子。李重俊早早地等在殿门口,一见王同蛟立刻迎上去紧紧抱住。

王同蛟笑呵呵的把他左右看了几遍,笑道:“好兄弟!数年不见,你长高了,也长结实了,哈哈,好得很啊!”说罢,把身边那中年男人往前一领道:“这是我府上的幕僚,叫宋之问,可是个大文豪啊!”

宋之问赶紧上前施礼道:“宋之问见过殿下。”李重远眉头一皱,把王同蛟拉到一边道:“这宋之问原来是张宗昌、张易之的心腹,二张被诛杀后,这宋之问便被流放岭南了,为何出现在这里。”

王同蛟浑不为意,摆摆手道:“宋之问虽说是二张的心腹,其实也就是唱和诗词而已,张易之等人谋反之时,他并未涉足其中,所以,最后被流放岭南,这岭南是烟瘴之地,他在那里几乎得病死去,只好万里迢迢逃回来了,我爱他满腹锦绣文章,就收留了他。”

李重俊叹口气道:“姐夫还是那般豪爽,只是我看那宋之问面带媚佞之色,恐不是诚实之人,还要小心些的好。”

王同蛟哈哈笑道:“老弟过虑了,过虑了。”李重俊刚要说话,宦官又来传报:“临淄王李隆基求见!”二人闻听具是高兴不已。

王同蛟更是一叠连声的叫道:“快请!快请!”不多时门口传来咚咚脚步声,一个身着蓝花锦绣箭袖缎袍身材颀长魁梧的年轻汉子昂然而入。

此人英姿勃勃,眉宇间自带杀伐决断的刚毅之色,正是临淄王李隆基。

此人是相王李旦的儿子,自幼与王同蛟、李重俊交往过密,此时恰好也在长安。

李重俊笑道:“当年我离开房州的时候,隆基还是个青葱少年,如今却成了虎彪彪地英雄汉子。”

李隆基笑道:“大哥哪里话来?这英雄二字当着大哥的面却不敢当,若论剑法和拳脚功夫我是万万比不过义兴郡王、天山派高足李大侠的。”

李重俊笑道:“小弟哪里话来?这大侠二字当着小弟的面却不敢当,若论盘马射箭、长枪大戟的功夫我是万万比不过神策军镇军将军、临淄王李隆基的。”

王同蛟笑道:“两位兄弟哪里话来?若论吟诗作赋、喝酒行令的功夫两位是万万比不过安定驸马王同蛟的。”说罢三人放声大笑。

大家说笑一番,李重俊命人摆下酒宴,和众人把酒言欢。

李多祚与宋之问坐在下首相陪。酒至酣处,王同蛟命宋之问应景作诗,这宋之问当真是文思极佳,略一沉吟便赋诗一首:北阙层城峻,西宫复道悬。

乘舆历万户,置酒望三川。

花柳含丹曰,山河入绮筵。

欲知陪赏处,空外有飞烟。

王同蛟赞道:“我这位老弟文采如何?简简单单四十个字便把这义兴郡王府说成了神仙洞府,真是妙啊。”李多祚并不擅长诗词歌赋,这文中意思听不太懂,但李重俊和李隆基却是听明白了,二人不禁眉头微蹙,心里均是觉得此人惯以阿谀奉承、曲意媚上,人品十分低下。

但是碍于王同蛟的情面也都拍手叫好。王同蛟兴致更高,叫道:“听说这次来长安,你还带了位美貌女子同行,想来是我那未过门的弟媳妇儿,何不叫出来一同欢宴?”

唐人社会风气极为开放豁达,男女同席宴饮是为常见,紫岚虽并未明媒正娶,可李多祚等属下见了她都呼之为主母,她非但不羞恼反而满怀欢喜。

李重俊正要为众人引见紫岚,闻听此言也很高兴,当即命人唤出紫岚,紫岚出身江湖儿女自然没有小家碧玉那般扭扭捏捏,而是落落大方的为众人敬酒,李隆基、王同蛟大感快慰。

酒过三巡后,紫岚也略带酒意命宦官取来瑶琴当众抚琴以助酒兴,紫岚在天山时曾师从妙无双专攻过琴艺,妙无双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是故紫岚的音律也非常精湛,一曲奏罢,余音袅袅隐然绕梁之势,众人大声喝彩,宋之问站起来道:“刚才听闻紫岚姑娘抚琴,小可福至心灵,偶得妙句一首,愿当众吟诵,聊以凑趣。”王同蛟叫道:“老宋!还等什么?!快快吟来。”宋之问整整衣衫仰望屋顶描栋画宇曼声吟诵道:“广乐张前殿,重裘感圣心。

砌蓂霜月尽,庭树雪云深。

旧渥骖宸御,慈恩忝翰林。

微臣一何幸,再得听瑶琴。众人听完,禁不住面面相觑。

李多祚一拍桌子,怒道:“老宋,你这是何意?又是圣心又是微臣又是翰林的,你莫非是说我家主公对皇位有觊觎之心不成!?”

听了李多祚的话,王同蛟立时醒过酒来,喝道:“老宋!你喝醉了不成!这样的诗也是随便吟的?”

宋之问赶紧跪下道:“驸马爷,两位殿下,小可刚才多饮了几杯,只见此间王气充盈,立时满腹诗意,禁不住直抒胸怀,万望恕罪!”说罢磕头不已。

李重俊淡淡说了声:“既然是酒后胡言乱语,咱们就当没听见就是了,你酒醒之后自当忘了刚才的诗句。”经过此事酒兴已败,再也提不起兴致来,饮过几杯后,众人便先后告辞离去。

其后几曰,果然如李多祚所料,文武百官纷纷来拜见,一时间义兴郡王府车水马龙。武三思闻报后却冷笑不已:“一个小小的郡王便敢广交宾客、阴蓄党羽,实为取祸之道也,李重俊,哼哼,老夫看你怎么死!”

半月后,中宗皇帝下诏宣义兴郡王李重俊觐见。

麟趾殿,中宗李显坐在绣龙椅子上,虚胖的面孔上有着掩饰不住的激动和兴奋,皇后韦氏陪在身边,却是一副清清淡淡的样子。张谏之、敬晖等人五人分作左右。各自神色不定,若有所思。

黄门宦官进殿禀告道:“万岁,义兴郡王李重俊殿下求见。”中宗李显立刻道:“宣,快宣!”黄门宦官悄悄的看了韦后一眼,韦后淡淡地说了声:“宣吧”。

那宦官立刻奔到殿门,大声喊喝道“:宣义兴郡王李重俊殿下觐见。”不多时,李重俊奔进门来,中规中矩行了三拜九叩大礼。

李显兴奋的满脸通红,眼眶都湿润起来,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用力挽住他,颤声道:“好孩子,你回来了?快让为父看看,好,好,长这么高了。好、好……”韦后走过来用手搀扶着李显,柔声道:“皇上,太医说过您肝火上亢,不宜大喜大悲,如何忘了?”

李重俊跪下道:“儿臣见过母后。”韦后笑道:“皇儿自房州一别多年,原来还是个瘦骨嶙峋的小男孩,如今却成了英武的青年郎君了,唉,为娘却是老了。”

李重俊道:“母后母仪天下,为天下凤鸾之先,自会容颜不老、温润万年。”

韦后笑道:“皇儿如今越来越会说话了。”李显想要说话却总插不上话头,只是在边上笑个不停。好容易韦后说道:“皇上,何不引见皇儿拜见这几位拥立功臣?”

李显急忙道:“对对,应该引见。”说罢拉着李重俊依次引见新任宰相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五位老臣。

这五位老臣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退位之事,李重俊早在郡王府就听礼官一一禀明,所以当即参拜。

那韦后笑道:“若不是五老鼎力相助,皇儿你此时怕是有家难归依旧江湖飘零呢。”张谏之站起身来道:“义兴郡王殿下的爵位是当年皇上尚为庐陵王的时候册封的,如今陛下顺应天意继承大统,须尽快改封殿下为亲王才是。”敬晖等人也随之站起身道:“臣等附议。”李显很是高兴,连声道:“应该册封,应该册封。”眼睛却看着韦后。

韦后笑道:“不但皇儿要册封,就连那李多祚护驾有功也要加封进爵才是,恩,皇上,臣妾斗胆,就替皇上做主,封皇儿为卫王如何?那李多祚么……”敬晖接口道:“李多祚原本就是左骁卫的忠武将军,此人忠心耿耿、办差得力,不若晋封为左羽林卫大将军如何?”

张谏之等人道:“敬晖所言极是,望皇上恩准。”李显望着韦氏,韦后笑道:“册封皇儿乃是家事,这加封李多祚却是国事,国之大事岂容女子插嘴?皇上自作主张便是。”李显立刻来了精神,大声道:“来人!拟旨!晋封义兴郡王为卫王,李多祚为左羽林卫大将军!”韦后笑意里透出一股阴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