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医行大唐 > 244 山陵崩

医行大唐 244 山陵崩

作者:淡然飘过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光启四年三月五日酉时末,在位十五年,大唐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的光启皇帝永远闭上了眼睛,时年二十七岁。

哀声响彻太极宫,山陵崩,整个太极宫陷入一片大乱。

光启皇帝临终点了头,这意味着寿王李杰将名言正顺的继承大统。可继承皇位这种大事件不会那么简单,总会有不同意见,有事情发生很正常。

天已经黑了下来,人声鼎沸中很紧张,皇帝的丧事连夜进行。除了归属天成军的少数禁军士兵,龙武军和神策军士兵把整个皇城和内宫围的水泄不通。

杨复恭不允许出现意外,只有自己拥立的皇帝才能放心,自行废立皇帝是宦官的惯用旧例,这次哪怕是使用武力杨复恭也在所不惜。不是不怕左睿,可在这种情况下,杨复恭必须做出选择,何况,他还有坚定而有强大的支持者。

在几天前皇帝病情加重的时候,杨复恭已经和朱全忠与李克用通报了消息并获得了支持,这才是他最大的依仗。

任何人不允许出皇城和内宫,形势看着有些紧张,这也是杨复恭在复起后第一次行事自己的兵权,一切看着好像已经走上正轨。

陈墨无法再去安慰谁,太极宫中灯火通明,可也存在着很多危险。太极殿外,一簇簇松明延伸在殿外,让太极宫周围如同白昼。陈墨与千余名士兵就聚集在殿外,皇帝遗体已经移到这里,太极殿是举行丧礼的地方,众位皇族和官员都已转移到了这里。

所有禁军士兵都除下盔樱,身服素缟。

守卫在太极宫外的禁军士兵分为了三部分,各司其职。同时,不停的有军官在这些禁军进出。大礼仪也隐藏着危机,为了政治的利益有时候难免会出现血腥事件。不得不防。

尽管在记忆中这次皇帝的更迭没有出现流血事件,毕竟有了很大不同。陈墨也不得不防范。龙武军一直和陈墨在互通消息并报上平安的讯息,而张造的神策军却没有主动联系陈墨,陈墨也没有派人去联络。寿王李杰和众位皇族、百官都在里面守灵,没有问题。杨复恭等人也没有异动,这让陈墨稍稍放下了心。

已经半夜时分,哀声还在隐隐传出,陈墨的人时不时会来通报里面的消息。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天放出一丝光亮,隐隐的红色在东方闪现。钟声响起。

钟声起伏荡漾,连绵不绝。这不是报晓的钟声,而是继续昨日的哀钟,所有的钟楼和寺院已经得到通知,鸣钟三万声,哀悼光启皇帝陛下的离世。

一天一夜时间后,第一餐饭终于送了上来。

太阳升起,皇帝大渐的消息将传遍天下,一个新的时代也将随旭日来临。

太极殿中,身着素缟杨复恭做好了准备。

文官肯定还要有自己的坚持。不过杨复恭并不在意,文官左右不了皇帝的人选,皇帝已经点了头。这是他信心的来源。何况,杨复恭最忌惮的陈墨并没有任何异常举动,这让他稍稍放下了心。寿王李杰和陈墨素来有交往,这也许是陈墨不愿意行动的原因,杨复恭其实已经担心了一晚上,好在陈墨并没有异常,最佳时机已经过去,这说明陈墨用武力左右皇帝人选的可能性急剧降低,让杨复恭心中窃喜。

文官终究是文官。他们只会用自己的方式面对争执,总想以理服人的腐儒成不了大事。道理永远及不上刀锋的力量,只要这个不按规矩行事的陈墨不阻止。一切都将无可改变。

韩全海心中打着鼓跑到太极殿外,陈墨就在太极殿的东端,一溜小跑来到几名禁军士兵近前。天成军可不是其他禁军,狠辣之名声名远播,韩全海恭谨的一抱拳:“鄙人要见一见待诏,请行个方便。”

张造和魏玉霆的禁军都已向太极殿靠拢,陈墨看在眼里,不过他没有动,只是稍稍加紧了关注力度。韩全海的到来说明那个时刻即将到来,陈墨当然要见一见。

远远看到陈墨一招手,韩全海赶忙跑到陈墨近前:“待诏。”

没有回应韩全海,陈墨转身来到宫墙前。

韩全海迈着小碎步赶紧跟上,士兵迅速腾出一个空间,陈墨扭过头:“我不管是谁,只要一个顺利平静的过程,大唐禁不起风浪,明白吗?”

低头哈腰,韩全海赶紧道:“待诏深明大义,我大唐就是需要待诏这样的忠心臣子,鄙人五体投地。”

“平静才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韩内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陈墨就像自己所说的,他很平静。

韩全海向前凑了凑:“静难军与保大军会得到照顾,请待诏放心。”

这就是交换的条件,也是政治的延续,杨复恭为了度过这个最关键的一环做出了妥协,只是没有具体内容。

要动昨晚就已经行动,何必等到现在,陈墨点头:“静难军与保大军保持原状,该受到照顾的地方必须受到照顾,韩内侍去吧。”

韩全海继续低头哈腰:“待诏说得对,我大唐不能乱下去了,还是待诏最忠心为国!”

没有再说话,陈墨一挥手,韩全海立刻再次施礼,随后转身离开。

太极殿。

素缟充斥,官员在按部就班的祭拜,皇族守在巨大的棺椁两侧。

杨复恭出现了,他的身后是几名大宦官和寿王李杰。

恭恭敬敬的进行了祭拜仪式,垂下几滴眼泪,杨复恭直起身:“陛下遗愿,请寿王殿下监国!”

“请寿王殿下监国!”几名大宦官早就有默契,在杨复恭话音一落的同时,立刻开始对寿王李杰跪拜。

要的就是这个时机与效果,大庭广众之下,只要这个过程。监国就是临时行使皇帝权利,当监国者真的被确定,政令发布,谁也无法改变。

无论是殿内正在祭拜的官员,还是殿外正在做准备的官员,一片惊诧。

这根本不符合规程,杨复恭显然要把监国的权利强加在寿王李杰头上。

“不可!万万不可!陛下没有遗诏,监国之事无比重大,事关社稷,应该在政事堂进行公议!”殿内几名官员立即反对。

杨复恭早有准备,他厉声道:“陛下临终前已点头同意寿王殿下监国,难道尔等要违抗陛下遗愿吗!”

这...是实话,光启皇帝真的在临终前点了头,至于是不是同意了让寿王李杰即位谁也无法说清楚,皇帝当时已经处在弥留之际,他的真实遗愿恐怕会成为历史谜团。

“请寿王殿下监国!”宦官们不敢再等,立刻继续。

“杰何德何能?不敢受!”没等其他人反应,寿王李杰开始推辞。

“寿王殿下英明神武,请监国事。”

“还有太子与吉王殿下,监国事理应公议!”文官们反应过来,一些在殿外的人赶紧进殿。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寿王殿下暂监国事!”内官们可不不管文官的反对,齐声大呼。

在争执的同时,谁也没想到太极殿前的禁军士兵也参与进来。正在外面安排丧事,当三位宰辅带着大量官员出现在太极殿门前,竟然被禁军士兵阻挡在了外面。

这是历史的重现,在历史上杨复恭就是这么干的。

陈墨远远地观望着,以三位宰辅为首的文官拥在太极宫前拼命的要进入,禁军士兵就像后世的防暴警察,组成几道厚厚的人墙,任凭打骂,绝不还手。

有些搞笑,禁军士兵自不敢和这些朝中大佬动手,场面很火爆,冲突却无法升级。

吐沫横飞,这些文官毕竟讲究身份,除了平平无奇的叫骂,也没有什么过分的污言秽语。叫骂和指摘声传入太极殿,杨复恭满意极了。

禁军还是在观军容使的领导下,陈墨只要不动,这些文官掀不起风浪。隐隐的,杨复恭感觉到陈墨这个人有些可爱起来,尽管他当初被陈墨压制的自己死死的,也曾经让自己很没脸面,可在这种情况下没出手说明他还是比较识时务。

强行监国还在继续,文官们一直在反对。

经过最初的激烈反对,文官们很快反应过来,不能耽搁祭拜过程,这对皇帝不尊重。随着各地节度使派来的使者进京,为了不耽搁皇帝的祭奠,文官们的声势在无奈中弱了下来。

路程不同,使者到达的日期也不同。朱全忠的使者到了,不久后河中与河东两地的使者到来。左睿派出的使者到来的同时,陇西郡公李茂贞的使者也到了,灵州等地的使者相序到来、由于李思恭刚刚去世不久,继承夏州节度使的李思谏派来的使者较晚。

内官在行动,文官也在行动,此时不寻求支持一切就晚了。

杨复恭很得意,因为除了左睿没有明确表态,其他几个较强的节度使几乎全部表示支持寿王李杰。朱全忠、李克用、李茂贞、王重盈都表示了支持,尤其是曾是张造手下大将的黔中节度使、观察使李铤和宣州刺史、宣歙观察使陈策两人,这两人的支持意味着杨复恭已经对神策军完成了统一。

出身杨家的几位刺史,兴元节度使杨守亮、感义军节度使更不要说。力量是压倒性的,支持寿王李杰的声音完全盖过了吉王李保的声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