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医行大唐 > 232 等待的机会

医行大唐 232 等待的机会

作者:淡然飘过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光启皇帝的回归让京师一片繁忙,各级官员赶紧回到府衙,皇族也被安置回了自己当初的居所。

重新回京的事情千头万绪,皇帝要赶紧临朝。神策军和龙武军重新开始执行自己的禁卫职责,和往日不同的是,除了大部队撤出京师,一部分天成军也成为了禁军的一部分。

就像陈墨当初预料的一样,鲍全友并没有被放归本镇,他的军队被安置在了京师北侧的草滩行营。

皇帝临朝不能有一点马虎,各种具体细节事无巨细,朝臣和内官一通折腾。陈墨也没闲着,他也有自己的工作,太医署要重新开课,继续以前培养的工作。

与以前相比,太医署变了些样子,教室依旧是以前的教室,宿舍依旧是以前的宿舍,可教学变得将更为容易。陈墨增加了手术室,增加了大量医疗器械,还给太医署的藏书阁增添了大量书籍。

为了不影响太医署的正常秩序,那些军中医官在皇帝回来前已经被陈墨放归自己的军中,而太医署就要重新在两位太医令的领导下开张,文告发出去,京师的学子开始回归。

关系不错的医师顾民也成了医博士,谢亦安、姜粟、吕万谦、柳玉和、李戊、尹瑄等熟悉的人陆续出现在陈墨面前。这些人有的已经成为医士,有的仍旧是学生身份,不过这不影响互相之间亲密的关系。

杜怀山和孙解对陈墨对太医署的各项改变满意的不得了,医学的普及正是需要这些改变。医疗器械加上手术室是最好的武器,进入太医署的学子会学到最好的疡医技术,这将来无疑也算是两位太医令的功劳。

“疾医不同于疡医,子涵你的改变还是有欠缺。”相对而坐,杜怀山对陈墨很满意。但也有不满意的地方。

“学生精于疡医,这疾医方面还是恩师去解决吧。”疾医缺乏那种质的改变,陈墨真的对这个时代的疾医不是特别擅长。他的脑子中有很多先进知识和想法,但不能说出来。也不方便发挥,总是一种无奈。

“陛下和淑妃的病我看子涵还是看的不错,疾医方面我看子涵也是擅长的,太医署这里将来不能缺了你,我看以后这个太医署令你要兼顾一下,这样对太医署大有好处。”

“恩师的意思是?”

杜怀山的眼睛一暗:“本来有人提出改元,只是陛下身体不适,现在的局面不错。两位相公相阻,陛下也就未再提起。不过...陛下恐怕坚持不住太长时间...我决定要进入尚医局,有文翰兄在,这个太医署令子涵可以胜任。另外,子涵还会有其他任命,不过有内官在攻讦你,一些御史也在蠢蠢欲动,这段时间不会平静,子涵要做好准备。”

看来杜怀山要更进一步,皇帝好像要进行一些官场的调整。而宦官无疑会是一个最大的受益者。陈墨掌控京师这段时间的一些问题会被内官揪住不放,而那些想要上位的人显然也要卖一把力气,这官场的浑水会浑上一段时间。

改元的事情是一个蝴蝶效应。真实历史上,朝廷越来越弱,想用改元改变一下朝廷气运。现在吗,陈墨的小翅膀成功扇起一股飓风,已经不需要改元。

两位宰相正是官员年富力强的年龄,加上一直追随在皇帝身边,不会有大的变动。有他们回护,加上自己的功劳,陈墨不会成为弃子。这些不需要他担心。有力量才有立身根本,谁也不能把陈墨怎么样。哪怕是那些即将掌握权利的内官也一样。

“陛下...估计还能坚持多久?”陈墨在拼命回想着脑海中的一些记忆,这位皇帝好像应该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这也是他一直在布局的原因。陈墨没有什么悲伤情绪,他对光启皇帝没有太深的感情,现在换一个皇帝很重要,既然无法改变,光启皇帝的离去对这个国家是好事。

“据我判断,一个月左右,或者理想的话,不会超过三个月,子涵认为何人......”

“恩师认为何人合适?”

这可是江山大事,杜怀山当然不会和陈墨避讳什么,他立刻反问:“子涵认为吉王如何?”

吉王名李保,是光启皇帝诸弟中最大的一位。杜怀山提起吉王,这名是两位宰辅的试探,陈墨对这位吉王殿下不太了解:“吉王殿下如何弟子不知...恩师看寿王如何?”

寿王是光启皇帝的亲弟弟,气貌雄俊,攻书好文,尤重儒术,不贪恋女色,也不做太出格的事情,寿王李杰为人和风评也不错,加上一直在皇帝身边颠簸流离和皇帝极其亲厚。境遇让寿王李杰对政治有他的了解,这是一个理想的人选,杜怀山看了看陈墨。

“我知道子涵与寿王殿下交厚,可两位相公和诸位臣公恐怕不愿意看到寿王......”

原因杜怀山没说,可陈墨明白,因为杨复恭随侍过寿王李杰,这造成文官阶层对寿王李杰心存忌惮。一个宠信宦官的皇帝去了,又一个和宦官关系亲密的皇族继位,文官们不希望这种结果出现。

皇帝看来是注定活不了太久,最大的政治角逐就要开始。陈墨的铺垫就是为了这个时刻的到来,他知道文官们其实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杨复恭等人和最强的两个藩镇都有往来,太子年幼,最拿得出手的其实还是寿王李杰。

“恩师,内官们知道陛下时日无多吗?”这话陈墨也不愿意说出来,不过现在这个时刻很重要,陈墨不想因为文官的个人看法和未来的皇帝产生隔阂,他需要改变他们的看法。

“应该看得出来,内官们总是围在陛下身边,我与文翰、向奉御要用药,怎么瞒得过。”

“恩师是希望得到左将军的支持,还是......”

“吉王殿下为人宽厚好学,素来稳重,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寿王虽也不错,可毕竟....子涵以为如何?”

果然不是杜怀山一个人的意思,他的做法就是两位宰辅的意思,陈墨代表着左睿,没有左睿的支持,吉王上位的机会微乎其微,这次算是和陈墨提前进行沟通。

陈墨稍稍思索,立刻道:“恩师,寿王和弟子交往甚多,寿王殿下为人坚毅,也体谅民生疾苦,久在陛下身边,寿王对朝政最熟悉不过。另据弟子观察,他有着要改变的想法,我大唐正需要有所改变!这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若是寿王继位就不会有太多争端,内官才不会抢得先手,恩师以为呢?”

总是有所顾虑,支持谁事关整个天下,杜怀山没有得到希望中的结果。

陈墨支持寿王李杰在杜怀山意料之中,他并不认为寿王李杰不合适,可内官显然也会支持寿王李杰。暂时的和平共处不是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文官阶层人数众多,两位宰辅加上即将上位的韦昭度恐怕会有所分歧,将来文官们支持吉王的呼声会非常高,这种不协调会让文官内部出现分歧。

“子涵难道信不住吉王殿下?”

这句话一语双关,让陈墨有些为难。

“恩师,两位相公的意思弟子明白,可是弟子认为寿王殿下才最不容易受控。寿王殿下久在陛身边,他应该知道权利的过度集中给朝廷带来的危害。因此弟子认为我应该去和两位相公探讨一下,只有达成一致才能让朝廷上下不产生隔阂,让未来的新皇信任诸位臣公,以后才能让朝廷强盛,把天下乱局加以掌控。”

这件事情太大了,竟然能够让陈墨来左右,杜怀山皱了皱眉:“子涵恐怕不容易改变两位相公的看法,何况还有那么多朝臣都有自己的考量,若是如此,将来子涵恐怕会受到排斥,一定要慎之又慎啊!”

陈墨前途无量,杜怀山可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成为文官阶层的另类,支持出现错误是灾难性的,参与这种皇帝的更替一个不谨慎就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杜怀山不得不提醒陈墨。

“大将军两镇之地距离京师最近,弟子是掌书记,没有人可以让弟子无路可走。那些内官也一样,弟子不介意大开杀戒,当然,弟弟不会对自己的同僚挥起屠刀,寿王殿下弟子认为是最合适的人算。无论内官和诸位臣公支持谁,寿王殿下必定会成为新的......”

陈墨的坚决让杜怀山吃了一惊,他突然想起来,这个弟子做的事情太多,也太大,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恭顺的太医署学子。执掌天下之局的事情陈墨已经做过,这个寿王李杰恐怕是陈墨的一步棋,以陈墨的彪悍能力,只要敢做,谁挡在前面都是一个死字。

自己这个学生不会做一个庸人,就像他曾经做过的那些一样,他选择站在了风尖浪口。收复京师,干掉朱玫,占据两镇之地,压得李克用不敢妄动,让素来掌权的宦官们不敢有大的动作。这个学生在离开兴元时杜怀山就曾想到过陈墨一定会做些什么,他没想到陈墨能够做到现在这个样子,既然做到了,陈墨必定会继续做下去,这才是真实儿强悍的陈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