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帝国海权 > 第201章 飞艇的使用价值

帝国海权 第201章 飞艇的使用价值

作者:星光破裂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1898年4月12日,4艘巨型飞艇在飞行了近8个小时后抵达了柏林的上空,在飞行途中飞艇编队一直保持着在1000米高度上,然而进入柏林市区后,通过控制内部的调节气囊下降到300米高度的飞艇编队引起了整个柏林的巨大轰动。

人类首次见到如此壮观的飞行物体,巨大飞艇悬停在人们的头顶,所有柏林市民走上街头,聚集在街道上,纷纷仰头看着这些庞然大物的降临,场面蔚为壮观。

虽然约亨想亲自登上飞艇直接飞回柏林,不过被所有人以君子不立危堂,皇储殿下怎么能做这么危险的事情给劝阻了,不过约亨还是能想象到在飞艇下面人山人海,所有人仰着脑袋瞠目结舌的看着飞艇缓缓驶过的滑稽场景。

约亨政治能想象到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整个欧洲的报纸都会对这种全新的航空器进行全方位的跟进报道,甚至连报纸标题约亨都能猜个大概,什么人类航空技术的奇迹啦,什么天空的霸主啊,什么德意志,掌握核心科技啦。

不过老百姓估计也就看看热闹,但是很多人会对这种全新的航空器感兴趣,而约亨也准备好了在暗中推手,让这些人的兴趣变成实际的投入。而德**方的采用,则是会成为最佳的广告,也是最好的催化剂。

在后世人的眼中,飞机才是天空的主宰,飞艇这种玩意,貌似也就是在城市上空用来播播广告,做做宣传。但是实际上,即使到了21世纪,飞艇在军用领域依然没有完全被淘汰,其远超飞机的留空时间和经济效益让这种航空器依然有着一定的用武之地,而其巨大的运载能力,也让很多人对使用巨型飞艇进行战略运输的研究项目很感兴趣。

当然飞艇也的确有很多问题,首先就是速度过慢,发展到极限的飞艇其飞行速度也不过200千米/小时左右,虽然有着巨大的经济优势,但是对于军用航空器来说太过缓慢。

其次是防护能力差,巨大升力气囊就是攻击的最好靶子,就算是使用多个气囊,填充氦气,面对射过来的子弹也依然没有丝毫的安全可言。

不过在20世纪初,约亨认为飞艇,还是有相当的价值的,这也是它决定花巨资研究飞艇的原因。

首先就是飞机这种航空器的不成熟,这个真正的天空霸主在前期的给力给了飞艇极大的生存空间。

在人类拥有了飞上蓝天的翅膀之后,飞机这种小玩意在很多人的眼中也就是个新奇的玩具而已。操纵困难,毫无载重能力,让它们装上武器去作战,在有射击协调器前甚至会打坏自己的螺旋桨,让它们去侦察,却没有将信息传回的手段,不得不让飞行员写个小纸条装在金属筒里把情报扔到己方的阵地里去。

所以飞机在诞生初期的十年内,也就是个人类为了追求速度和翱翔于蓝天的乐趣才不断发展的竞速工具而已。

而飞艇则不同,除了飞行速度慢、防护力差,受到攻击基本就是死路一条这是个硬伤外,无论是载重、可操控性还是留空时间都远胜飞机,因此就让缺点十分明显的飞艇有了用武之地。

约亨对飞艇的未来规划大致定为四点。

第一点当然是作为武器投入战斗,这当然是最危险的一种使用方法,但是却是没办法的选择。因此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飞艇更有效的炸弹载具了。

高空轰炸在约亨看来是比集群炮击更有效、更有威胁的攻击手段,首先是威力问题,炮弹要承受火药推动的力量必须保证足够的弹体强度,这必然导致弹体厚度的增加,留给炸药的空间必然缩小。

以一战最强公路机动攻城巨炮大贝尔莎为例(注1),420毫米口径的大贝莎发射的炮弹重达820千克,然而装药却只有50千克,装填系数不过6%出头,这种巨炮轻松摧毁了烈日要塞的可以抵挡210毫米重炮轰击的穹顶,为德国人打开比利时的通道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大贝尔莎自重42.6吨,两门大贝尔莎所组成的重炮连需要283人的庞大部队来支撑它的应用。由于重量巨大,因此必须拆成数个部分才能进行运输,必须使用吊车才能进行组装,到达炮兵阵地后的准备时间就需要6个小时。

而这两门炮从装上火车,到在列日准备完毕耗时3天,加上因为只有两门炮,所以彻底摧毁列日总共12座堡垒又花了3天,这让德军被挡在列日6天完全没有推进。

然而就在这被浪费的6天内,法国人获得了足够的时间来加速他们的动员行动,为之后的马恩河战役的奇迹打下了基础。

然而如果使用航空器进行攻击情况则会大不一样,只需要进行前期准备,航空器完全不需要在运输―部署―准备―攻击这系列环节中浪费时间,而且航空器的速度也快得多。从而有着重炮集群难以企及的机动性、灵活性和时效性。

二战初期德国人的闪电战能打得如此顺畅靠的可不是重型古斯塔夫这种超级巨炮,而是靠着斯图卡的有效支援,德国人才能够长驱直入,地空协同打的法国人和苏联人找不着北。否则就凭德国人手上那一点点可怜的装甲力量,真的等重炮部署完再进攻,到时候就是被法国和苏联人的装甲优势和兵力优势教做人的节奏。

而且航空炸弹可不像炮弹那样有诸多限制,不需要过分强调弹体强度,其装药量可以达到近乎丧心病狂的70%,因此对无防护目标,炸弹的威力是同等重量炮弹的10倍以上。即使是对有防护目标,从高空下落的重力加速度也足以让一些不那么坚固的目标被砸个粉碎了。

但是这个时候的飞机实在是太不给力了,那些所谓的所谓重型轰炸机的载弹量实在惨不忍睹,就算是二战末期,堪称经典的汉德利?佩奇公司1918年制造的V/1500 四发重型轰炸机载弹量也不过只有区区3.4吨,在飞艇动辄5吨以上的载弹量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让飞艇带着数吨重的炸弹从对方的头顶倾泻而下,巨大的爆炸在敌人的堡垒上绽放,宛如世界末日般的情景足以瓦解最坚定的士兵的抵抗精神。

当然了,这种使用方式显然是危险的,因为为了保证轰炸精度,飞艇的飞行高度不可能太高,因此面对高射火力或者是战斗机都是相当危险的,毕竟飞艇的军事应用的确催生出了防气球炮这种早期防空武器。

因此如果不想让飞艇变成天空绽放的礼花,飞艇的应用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大。像威廉二世那样想着组建什么天空战列舰队然后对英国进行轰炸的蠢念头约亨根本不会考虑。

战略轰炸不成规模根本除了吓唬人以外没有任何战略价值,而且还很容易变成送肉,一战中德国无论是使用飞艇还是使用轰炸机,除了一开始给英国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后,然后就变成帮英国国土防空力量刷经验的小怪了。

所以约亨对飞艇的作为武器应用的规划就是取代超级重炮当成对城宝具来使用的,对于有着极高的防御能力的要塞堡垒,用重炮慢吞吞的轰效果太差,飞艇要是带着一枚数吨重的傻大黑粗的玩意往下扔,就算扔下去的是个实心的铁疙瘩,估计也能给对方砸个大窟窿出来。

至于如何保障制空权,那么到时候还是得靠现在实验室里的那堆木头架子,在德国人有着更强力的发动机,更好的气动外形设计,更完善的空战战术的时候,相信获得制空权将不是一个问题。

另一种使用规划就是侦查,一战的飞机留空时间短,这意味着他们往往飞不了太远,而且也飞不了太高,飞艇有着长达数十小时的留空时间和上千千米的航程,更有着接近m 平板电子书0米的升限。

早期的防气球炮和升限撑死2000米左右的早期飞机对这样的目标是无能为力的,而飞不了几个小时就得下来加油的飞机,而且没有将信息回传手段的飞机,在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受到的限制太大了。

那么让飞艇带着无线电台,然后飞到高空做战略侦察也是极为可行的用法,而这也是飞艇得以不被淘汰,做的最长久的工作,在二战中,美国海军也依然有使用飞艇进行海岸线的巡逻,即使到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无人飞艇也依然被用于长时间空中监视。

第三种使用方法自然是运输,当然想要用飞艇进行战略运输什么的是完全不靠谱的,无论是运载能力还是运输速度都不达标,而且数量也会是一大瓶颈,但是如果用来进行小规模战术投送,那么飞艇的运载能力是一战时期的飞机绝对难以做到的。

至于最后一种规划当然就是用来坑人,德国人的飞艇部队曾经让英国人吓得每天出门前都要先抬头看看天空,生怕这些飞行巨兽出现在自己的脑袋上。

那么只要宣传得当,让英国也对飞艇产生兴趣从而投入巨大的物力财力来研究制造巨型飞艇,最好能挑起一轮的欧洲飞艇竞赛,让各国为飞艇投入大量资源之后,那么飞机的研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

如果再能误导他们将飞艇作为战术对地支援的主力,作为对人宝具来使用,然后投入到双方交战最为激烈的地段,当这些慢吞吞的庞然大物带着炸弹来做中低空轰炸的时候,面对取得制空权的德国战斗机,那么将会是漫天火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