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真·圣人盗

通过老道自述,韩云知晓其名号,为扶风子,正是这一代楼观道传人。

随后,在其邀请下,两人前往楼观道的驻地楼观台一叙。

只不过韩云跟着扶风子在山林穿梭,竟来到一处溪涧旁,翠竹环拥,林木葱郁,溪涧尽头有一石窟。

老道请手道:“这便是楼观台的入口了!”

韩云见状不由得疑惑道:“楼观台既然是尹喜祖师结草庐观星望气之所在,不应该是建在高处吗,怎么还要往深处去?”

“哈哈哈!”

扶风子捻须而笑:“道友随我来便是!”

韩云跟在其身后,只见天光照耀进石窟之内,并不阴暗,沿溪水而行,溪水渐少,其尽头处乃是一方石壁。

石壁上雕有各路先贤,最显眼的,还是一位老者乘牛西去,一位官员模样的人带领众人跪送。

扶风子运使先天一炁,拍在那石壁上,只见那石壁竟骤然消解,露出一方崭新的天地来。

石壁消散的刹那,一道清光自缝隙中透出。韩云只觉眼前豁然开朗,竟见一座白玉高台拔地而起,直入云霄。

台周雾气缭绕,隐约可见日光垂落其间,远处廊柱雕着《道德》经文,字字如龙蛇腾跃。这才是真正的楼观台!

“尹喜祖师当年在此观星悟道,后以壶天之法练就小洞天,再以移景遁形之术将整座道台隐入此处小洞天内。”

两人进入其中,扶风子袖袍翻飞间,石壁又重新显现:“自前朝乱世起,楼观一脉便再未现世。”

也难怪玄门内有“龙半天,华一角,楼观道摸不着”之说。

韩云拾级而上,最后来到高台处,只见上面中央处有一尊老子雕像赫然伫立,在恭敬上过香后,两人盘坐在蒲团上开始论道。

韩云说文始派的上丹犹龙,表明自己曾得陈抟老祖传承,修得蛰龙相,后又自己悟得道龙相。

扶风子笑道:“文始派的传承有不凡之处,只不过却偏离了真正的尹喜祖师传承。”

韩云连忙执礼道:“还请前辈讲解!”

楼观道和文始派其实算得上是一脉相承,尹喜当年得道德经后,著书九篇,号为《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功法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为丹法中最上一乘。

修炼下手即以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做起,三一门的终点只是这一派的起点罢了。

主张修一已真阳之炁,以接天地真阳之炁;盗天地虚无之机,以补我神炁之真机。

教人无所有,无所为,无所执,虚之极而无极,从而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同于大通,

最后达到“浑人我,同天地”的境界!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而最后的浑人我,同天地境界,则表明自己本就是天地的一部分,不再分割,自然便可以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是谓:长生不死之境!

什么叫圣人盗?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盗!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如果我不想死,那对于天地的“偷盗”就永无止尽,孟子都主张斧斤以时进山林,知道取之有度,天地持续发展的道理,楼观道历代祖师也自然知晓,这也是楼观道一脉为何人丁稀少的原因。

所谓偷盗,损公肥私也!

楼观道历代祖师中,有达到长生境界的,有未达到长生境界的,却全都选择了在合适的时候羽化道解,也不得不佩服其心性。

甚至在扶风子口中,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代道成,一代身死,楼观道的人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想去死了,活够了,就会去收下一个徒弟。

楼观道收弟子也很奇葩,就和老子徐甲之事一样,往往要经过数十年,考验弟子心性,等到弟子看开人世,快要死的时候,才传下真法。

想死,但没死成。

仿佛和命运开了个玩笑般。

不过唯有如此,才能收到符合楼观道门规的弟子。

放弃已有的长生,归复于天道运行,顺从天地自然的发展规律,看淡生死之事,这才是真正的道家风采。

不得不说,仅凭这一点,韩云就做不到。

而与楼观道的传承相比起来,六库仙贼什么的简直弱爆了,还要摄食水谷精微之炁,甚至后期还有吃同类的风险。

这便是被天地同化,自性不存的体现。

故而《文始真经》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虚则无相,无则无执,故能极博大,而又极高明。

这里的极博大,是识海,是心念精神,心无限,致虚极,守静笃,所以可以承接天地之浩瀚。

虚、无相,其实也就是另类的空!

佛本是道,修到最后,道理其实还是相通的。

除此之外,这《文始真经》之所以能被称之为无上妙道,不仅仅是因为其功法意境高远,还有更神奇之处,在于其神通。

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譬如万水可合为一水;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譬如万火可合为一火。

以我之魄合天地万物之魄,譬如金之为物,可合异金而镕之为一金;以我之魂合天地万物之魂,譬如木之为物,可接异木而生之为一木。

则天地万物皆吾精、吾神、吾魄、吾魂。

自身即是天地,天地虽小,但也恒长在,万物悉皆归。

韩云眼前的扶风子,虽然并没有修炼到那最后的同天地境界,但也以自身之魂选择了一种草木宝药进行承接。

而这种宝药,正是茯苓!

汇聚万千茯苓草木之炁,养就人身长寿玉体,虽不敢说不老不死,但活个几百岁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这并不是说,扶风子只能到达这个境界,之所以只选取茯苓,也是因为楼观道的理念,对天地有节制、有限度的索取。

甚至在扶风子的打趣中,韩云还知道了一件事。

有某位楼观道祖师因为才用了金石菁英之炁合炼己身,练成了个金刚不坏之躯,最后想死的时候用了很多种办法都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