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七章 调任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七章 调任

作者:音冰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31: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夏看不得自家孩子受欺负。

所以华夏会一直大步向前。

廖焰燃和殷灵毓打了个报告。

他想调去最新收复的藏区前线做政委。

京城现在安定平稳了许多了,他想去更需要他的地方。

发光,发热。

彼时听闻这个人的选择,爱新觉罗·玄烨摇摇头,笔下没有停,写着自己的回忆。

好的,坏的。

逝去故人的面孔一一浮现,那些昔日妃子如今也都各自收到属于她们的改造和安置。

爱新觉罗·玄烨想,殷灵毓这样,廖焰燃也这样。

太过纯粹,太过……惑人。

让人哪怕觉得很傻也没办法讨厌。

因为自己也在她们保护的范围内。

不然,他现在也不会在这里还能写什么回忆录。

早死了,坟头草估计都比他自己高了。

儿女们偶尔会来看他。

华夏给他安排了大体过得去的生活,其他儿女,在有余力的基础之上,给爱新觉罗·玄烨这里也零零碎碎留下了不少有用的日用品。

其中混的比较好的,就有昔日的四公主。

没有了恪靖的公主头衔,但雅索卡依旧在蒙古饱受赞誉,她保留了许多权力,因为她有很多牧民的支持。

经过组织上的考察,雅索卡除了需要定期与指导员进行思想交流,仍旧是蒙古方面的掌权人。

且因为同为女子,被觉得有优势,而常常代表蒙古与殷灵毓接触。

华夏入关后,蒙古原本就因为朝廷近年来的压榨不满,又慑于枪炮,它们天生克制骑兵,而对融入华夏颇为动摇。

所以他们难得没有生事。

随后华夏拿出的诚意也打动了他们。

上次是羊毛纺织和廉价日用品。

这次是牛痘。

对于天花肆虐最严重的蒙古来说,这不亚于长生天的馈赠。

没有阻拦,不用交换,华夏研究出来了,就叫他们准备用起来了。

蒙古的老萨满问为什么。

华夏说,你们也是华夏人啊。

所以雅索卡又来京城了。

带着各色哈达,带着银碗和蒙古的小伙子姑娘,带着老萨满,还有蒙古最好的的羔羊。

九白之宴,银碗敬酒,哈达献礼。

殷灵毓被好几条蓝的白的金的绿的哈达团团包住,老萨满给她唱的满耳朵里回荡的全是赞祝歌。

然后郑重回赠了一份发展草原计划书。

众人总得聚在一起开会,新历元年他们刚规划了一个短期的目标,暂定为五年。

这五年里,他们除了要得到倭国及其银两,还要大力普及扫盲,宣讲卫生知识,严厉打击黄赌毒,恢复改善各地民生,进行全国性的土地改革与农业增产,建立初步的全国性重工业网络,修建主要交通干线,完成军队的整编,换装和思想统一。

所以大会小会总是不断。

但人人都满怀对未来的信心与期望,围在彼此身边,拿着数据,拿着报告,拿着实践所得的资料,一口气争辩到嗓子冒烟,在确信可行后再向下推行。

“我认为第一优先必须是川藏线!连通四川盆地和拉萨,意义重大!藏区刚定,有了这条路,我们的政令,物资,军队才能源源不断进去,才能真正稳住那片高原!这是战略路!”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修川藏线?你知道那要穿过多少雪山峡谷?以我们现在的工程能力,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五年?我看五十年都够呛!”

“我看,当务之急是修大路!优先连通京城,中原,江南,两湖!这才是经济命脉!能让北方的煤铁南运,南方的粮食布匹北调,盘活全国经济!”

“江南两熟归两熟,东北也不差啥!南方现在正需发展,还是多往南方调煤铁吧!只是这样大批的物资运输,还是应该等到咱们的火车建成……”

“等会儿!跑题了!我还是认为得最先考虑战略性道路!没安全,谈什么经济民生?”

被夹在中间的工程负责人一个头两个大:“首领,还有各位首长……水泥产量就那么多,熟练工人和工程机械更少……同时开工这么多条,根本不现实啊!咱们得讲科学……”

殷灵毓点点头:“的确如此,各位的观点都很有道理,但资源有限,必须排序。”

众人只好点点头,勉强商量出来个主次先后,然后继续下一个话题。

周文渊把自己的文件拿出来:“首领!还有件事!新厂的选址,我坚持不能在顺义!那里离水源和主要煤铁矿区都太远,运输成本太高!这是具体的方案预估,各位过目。”

“但是另一个选择唐山经过详尽的历代地理数据统计,地动频繁且明显,这……”

殷灵毓用力摁了摁额角,万谦注意到,给她面前的杯子里添了点水。

争辩声很快又起。

这片土地不会在瞬息之间变成殷灵毓想要的模样。

这片土地依然面临极端贫困,工业薄弱,人才短缺,粮食产量不足,旧社会观念仍然残留,教育资源匮乏,行政体系没有完全脱离军事指挥……

这片土地也是在那些人的努力下,才变成殷灵毓生活的那样的。

没有人说,它好破啊,我们别干了,放弃吧,我们走吧。

这里是家。

在家里怎么累都是好的,因为他们愿意。

通过分配前清官田,旗田,地主土地给无地农民和推广土豆,玉米,红薯,加上称得上极其慷慨的免农税政策,绝大多数百姓终于实现了 “想吃就能吃饱” 的基本需求。

至于首领那已经逐渐不再出现的神秘商队,知情的人一个比一个默不作声。

蜂窝煤和羊毛制品的普及,让北方百姓冬季的生存状况大幅改善,而牛痘接种和基础卫生知识的宣讲,也开始有效遏制天花等传染病的流行。

夜校扫盲大规模铺开,拼音和简化字降低了学习门槛,再加上华夏重视科技,人才,哪怕不爱学习的,至少也憋着气要把最基础的拼音和名字学会。

旧官僚体系被逐步摧毁,新的干部队伍热情,耐心,虽然有时会经验不足,但清廉,高效,贴近群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