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 > 第九十七章 药田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 第九十七章 药田

作者:悠然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杏园位于邺京北城,而秦王府亦是在北城。

一路,云菀沁时不时透过帘子看外面,看这样子,杏园离秦王府十分近。

可秦王府虽然冷僻,总算还在道路边,这杏园却是越走越偏僻,拐入一条两边浓荫的小道后,彻底没了人烟,隐隐竟还能看到郊外不远处的农田和炊烟,田地间有农人戴着笠帽正弯下腰劳作。

马车沿着小道跑了一会儿,慢了下来。

半刻左右,马车终于停了。

云菀沁和妙儿跟着两人下车,几座茅草屋坐落眼前,看起来像是一处规模较小的郊外小村庄,一条蜿蜒而清澈见底的溪水穿过村庄,河水两边有三三两两的布衣村妇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浣衣洗菜,村头不少小孩子追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

一副烟火人气十足,其乐融融的安详景象。

村头有村民见着姚光耀,上前招手打招呼:“姚大夫来杏园了啊。”又有人抱着婴儿过来道谢:“姚大夫,我家儿子泄肚子可算是好了,多亏了姚大夫。”

“我爹前两个月摔断的腿被您接了以后,这会儿都能下地儿走两步了。”有个汉子也是蹭过来笑道,还将一捆自家晒好的腊肉腊鱼塞到姚光耀怀里。

姚光耀也不矫情,将腊肉腊鱼一拎:“肉嫩,鱼鲜,嗯,正好给老夫下酒。”

村人淳朴热情,又是七里八里的人人围拢上来,要么是跟姚光耀打招呼,要么将自家酿的酒肉和水果蔬菜拿过来。

姚光耀也不嫌烦,笑眯眯地一一回应,显然跟村民的关系极亲近,没什么礼节和客套,就像是多年的老友甚至亲戚。

村民们围过来缠着说了会儿,才逐渐散去,姚光耀脱身,带着三人走进村子,路上,妙儿低声笑道:“大姑娘,姚院判在这小村子里还挺得人心呢。”

看样子杏园修在这小村子里,年岁不短,是这个看起来寂寂无闻的小村庄里唯一的医馆,难怪得村民们的重视和爱戴。

走到村尾,一座青檐朱墙的砖瓦小楼伫立在众人面前,虽然谈不上豪奢,却是清新别致,朴实典雅。

几人推门而入,天井收拾得很干净,一左一右两株参天古木,树下是石头棋盘,青石墩子,一个藤萝架,下面有供人休憩的竹床,竹椅,一座高屋门楣上悬着牌匾,上书“杏园”二字。

杏林代表医者,许是名字来意。简洁不浮华,倒也利落。云菀沁正在想着,姚光耀已经将几人喊了进去。

屋子内是与京城里其他药铺差不多,一面半丈来高的朱红色抽屉柜,每一格内都有药材,旁边的立柜上放着称药的戥子、小勺,药杵、量瓶等物,云菀沁在家中治方剂时经常接触这个,也不陌生,旁边一处长案,两边置着凳子,大概是给病人问脉看症的地方。

有个中年妇人,一身青色布裙,扎着头巾,本拿着扫帚在廊下打扫,见着姚光耀与一行人来了,早就跟了进来,此刻上前笑道:“姚大夫。”晓得后面的这位姑娘许是主家的客人,又施了个礼:“我姓余,也是这个村的村民,平日姚大夫不在的时候,每天会上门来打理一下杏园,你们且先坐,我这就去为各位倒茶。”这余氏是这村子里的孤寡门户,无儿无女,杏园一修好,就被聘请上门做活儿,既能谋生计,又能有些事儿打发光阴。

云菀沁见余氏生得干净富态,虽人过中年,眉目倒是有几分韵秀,说话也是有条不紊,回以一笑:“村子的地段不错,远离闹市,交通却又便利,我就住在京里,却还不知道有这个地儿,村子几时建成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余氏一怔,嘴巴微微一张,看了一眼姚光耀。

姚光耀只笑着挥挥手:“好了好,忙完了,你去称几味药材,包好了,稍后云小姐还要带回去。”说着便将药材名字和分量说了一遍,余氏平日也帮着姚光耀接待寻医的村民,熟悉药材,答应了一声,妙儿倒也伶俐:“奴婢去帮帮余妈妈的手。”说着便一道儿去院子内的小厨房煮茶去了。

姚光耀转过头,看着云菀沁,语气比起刚才有些缓:“这村子的历史不长,统共就十八户人家,五六年前聚集在一块儿,也没取正规的名字。”

没取名字?云菀沁一愣。

燕王不知什么时候窜了上来,轻道:“这十几户人家,都是宁熙十二年间京城大瘟疫的染病者,各种身份和各种地位的都有,得病后,俱被家门和村落赶出来,由衙门押往郊外,有的甚至是母子、夫妻、儿女几人同时被感染了。”

那场大瘟疫,来势汹汹,弥漫迅速,一染病几乎是九死一生,传染性也很大,云菀沁记得,当时最厉害的时候,云家提前买回一个月的菜冻在地窖里面,备齐各项用度,然后勒令下人不许随意出府,就怕被传染上了,衙门还有专门的医官,定期上门检查,若私藏患病者不上报,全家加刑,病人也会被强制拉走。

城里染病了的人,没有医馆收,患者被官府驱赶到城郊外,自生自灭,半个月后,官府才会派衙役去收尸,听说,连尸体都不敢运回来,怕带着病菌,在荒郊野外挖了个坑,当下一把火烧了,不能说不惨。

这个村子的人,竟是当时侥幸没死,留下来的瘟疫患者?

云菀沁讶异着,燕王看了一眼姚光耀,继续说道:

“姚院判当年赶到郊外时,虽来不及救下全部人,可也总算救下了这十八户病人,匆匆带走,差人找到这么个地方先安置下来,然后每日来施针药,方才保全了一行人的性命。可那瘟疫的传染实在太大,京人谈虎色变,这十几户人家怕回京后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又怕被官府关押,再不愿意回去,甘愿在这个无名村落地生根,便是你如今看到的情形。”

这样说来,姚光耀岂只单单是这无名村的杏园主人,更是这无名村的救命恩公了,没有他,压根就没有这个村落,更不提眼下这十八户人家。云菀沁忖度了片刻,心中晃过什么,凝住燕王。

燕王见她像是猜到什么,眼皮子一动,还真是心眼儿不糙呢,果然,只见这女孩眼波一漾,若有所思,转向姚光耀:“当年施救的人,怕不止姚院判一人吧。”找地方来安置十八户病患,不是一桩嘴巴一张就能完成的小事。

这十八户人家都身患重病,估计走路力气都没多少,被带走更是需要人开道和牵引,甚至得用马车和牛车来抬去,还得私下进行,不能被官府和朝廷发现……这些都需要人力和物力,光凭一个院判,怕是难。

皇子封王后,麾下可控兵甲三千余人,暗中调心腹队卫来偷偷完成,轻而易举。

姚光耀哈哈一笑:“瞒不过你这丫头。”朝燕王眨了眨眼。

云菀沁心眼又通了几分,宁熙十二年,燕王才多大,还没封王呢,没这个能力,——那就肯定只有秦王了。

这十八户人家,是秦王指示姚光耀施救,并且安排在这里定居的,而这个杏园,不消说,也是秦王叫人修葺的。

为什么,他要修个医馆?她可不认为那人是菩萨心肠,怕这些村民身在郊区,不方便看大夫。

正在疑惑着,姚光耀已是挑了帘子,她拉回思绪,跟了进了里屋。

房间宽大而亮敞,几面书柜内放着医书,云菀沁得了姚光耀的示意,翻了一下,其中不乏孤本和姚氏自己的笔记心得。

窗前,一张大红木书案堆砌着书册和笔墨,还有不少中药草和盆钵,似是在试验新药。

云菀沁顺手翻起一本《医丛药草经》,是姚氏多年心得,刚写了一大半,都是一些药草救人的病例,讲得深入浅出,看得她一时挪不开眼,津津有味,半晌抬头,笑盈盈:“杏园清净,没人打扰,难怪姚院判会来这里研习医术,确实比皇宫大内还要适合钻研学问。”

姚光耀活了一个甲子,哪里会听不出这孩子的话是在试探,对这杏园有些稀奇,走到窗前,举手招了两下:“丫头,你来。”

云菀沁放下书过去,姚光耀将窗户一推,朝房间的后院一指。

窗外的后院一畦畦分成块状的田地,田地里一茬茬嫩苗裸在外面,有的搭着银白色的厚膜温棚,附近还有一爿林子。

后院伸展出杏园外,培育着各式各样的药草,竟是一片活生生的药材种植地。

利用控温和人工的手段,种植地将大江南北和一年四季的草本植物汇聚在一起。

站在窗边,郊野的阳光洒在身上,云菀沁深吸一口气,一股微冽又甘甜的空气夹着淡淡的草药清香,呼到嘴里,涌进喉内,生生能扫净体内污浊,让人多活几个春秋。

实在是比京城里的空气要好太多。

有些药草已经长出形状,云菀沁认得的有鸡骨草,白花蛇舌草,板蓝根,马齿苋,防已、益母草、土茯苓、牛大力等,名贵一点儿的,有人参、杜仲、黄柏、阳春砂仁、五指毛桃、巴戟天。

燕王见云菀沁看得出神,与姚光耀对视一眼,背手上前两步,语气轻柔,话里藏话:“这下,云小姐知道为什么咱们偏偏要在这儿修医馆,建药田吧。”

云菀沁眼光一凝,脑子灵光一闪,这杏园的存在,是为了医治秦王体内的伤毒。

前世,姚光耀是他的御用医生,帝王的御医怎会选一般人?肯定是心腹。

原来早在登基前,姚光耀就与秦王结交多年。

如今的姚光耀,就已经是秦王背后的专属大夫。

这杏园就是姚光耀为秦王钻研解毒药物的地方,药田里的那些药草,精心栽培,全是给秦王试用的药材。

而将杏园建立在这个村落,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在北城,离秦王府车程快的话,不过两刻左右,万一秦王犯病,或是有什么需要,也方便来往。

云菀沁脱口而出:“用无牙蛇来吸取体内毒液的法子,原来是姚院判想出来的。”

燕王跟姚光耀面面相觑,料不到连这个她都知道,这表示她与秦王关系还真是不浅,更是将她当成了自己人。

姚光耀点头,富态的脸生了几分遗憾:“药蛇吸毒的法子,也只能镇住每月毒发,治标不治本。怪我医术还是不够精湛,至今还没找出个彻底的法子,叫三爷迄今仍在受苦。”

“怎么能怪姚院判,”燕王嘴唇一动,泛出几许瓷冷光芒,毕竟年少气盛,“要怪就怪当年给三哥施毒手的人太狠了,几岁的孩童下得去手。当年若不是院判正巧路过,及时施针灌药,三哥哪还有命。”

这一扯,又扯得没边儿,涉及到说不得的皇宫禁忌事,姚院判眼色一紧,示意燕王别再多说,燕王方才噤了声。

正是这时,妙儿进来了,手里提着余氏称好的几小包药材,余氏手里端着托盘,上面放着烹好的茶水。

姚光耀叫燕王和云菀沁坐下,三人对坐喝茶,再不提刚才的事,气氛一下子回暖,云菀沁聊起刚才翻看的医术药典,将不明白的地方拿出来讨教,姚光耀见她果真对医理兴趣满满,正对胃口,哪里有瞒着的,耐性十足地一一回应。

两人谈得热乎,反倒将燕王世宁冷落在一旁。

燕王不觉抱臂开玩笑:“你们两个一老一少,讲得热火朝天,要不干脆结拜师徒得了。”又端起茶盅喝了一口茶。

云菀沁和姚光耀却是话音一止,扭头望了燕王一眼,异口同声:“好啊。”

燕王差点儿一口茶汁喷出。云菀沁一听姚光耀答应了,也没什么拖泥带水,捻裙角跪下来,行起拜师礼,又以茶代酒,敬了姚光耀。

姚光耀更不是个忸怩人儿,喜欢谁、讨厌谁都写脸上,笑得红光满面,越发像个佛祖似的,太医收徒很常见,致仕后的太医更是喜欢受学生,一来收取学费以供晚年生活更加优越,二来能够继续发扬医术,他这辈子却没正式收过徒弟,最多是在太医院教教管辖的医员医士,说来也是奇怪,这会儿不过是燕王无心的一句话,他却动了心思,一点儿不迟疑,想着也是跟这孩子有缘分。

笑了半会儿,姚光耀却又一凝:“可惜你是官家小姐,没法子进宫当医女,只能有机会才能私下教你些能耐,再就全靠你自己的造化和悟性了。咱们两个,明面上也不能以师徒相称,倒是委屈你了。”

这已经求之不得。

出来一趟,地上拣了金子,云菀沁怎么还会挑那金子有几斤几两,笑盈盈:“不委屈,只怕老师到时嫌沁儿笨。”

姚光耀被她一张小甜嘴儿哄得心花怒放,起身走到书柜边。

云菀沁只当他要给自己医书,没料姚光耀从书柜顶层抽出一张簇新光滑的纸,卷好递给云菀沁:“我看你已经有些基础,却不知道你到底到了哪一步,这张卷子是入门试卷,你回家后先闭卷做好,到时得机会再给我,我再看看。”

云菀沁笑了笑,御医教徒,果真有些不一样,点头应下,将试卷收好,先给了妙儿手中,正要说话,室外传来脚步,余氏走到门帘处,脸色虽没什么大变化,却再没刚才在外面的温和笑意,匆匆一招手,低声喊道:“姚大夫。”

姚光耀见到余氏神色,收起笑容,几步过去。

余氏凑耳说了几句,姚光耀脸微微一变,转头看了一眼燕王。

燕王察觉到什么,俊俏的眉毛一跳,掀袍起来,跟云菀沁打了声招呼,跟姚光耀先出去了。

云菀沁只当是来了病人,也没放在心上,只品茶静等着,妙儿见室内没人,却是脸色神秘兮兮,开了口:“大姑娘,这村子里的人,好像不一般呢。”

云菀沁只当妙儿是说村民都是得过瘟疫的,还在奇怪刚才妙儿不在,怎么这么快就知道,却听她小声道:

“……刚才奴婢同余氏在厨房煮茶时,小聊了一会儿,只觉她气态端庄,说话也没有什么乡音,不像是个土生土长的村妇,多注意了一下,无意瞧见余氏胸口挂着个玉环,那玉环绝对不可能是市井人家拥有的,便是连咱们家中也不常见…奴婢多套问了几句,余氏只说自己原在京城的景阳王府当过差而已。但奴婢却不大相信她这副样子只是个下人。说来,大姑娘,你觉不觉得这村子怪怪的,里头的村民也是怪怪的……”

燕王刚刚说过,村子里这十八户身染瘟疫的门户,俱是出自京城不同的人家,各种身份和地位的都不差,那场瘟疫中染病的人,除了普通百姓,大户儿女和贵族妻妾也是比比皆是。

病魔侵袭的时候,不挑你是高官还是乞丐,在官衙的清查和施压下,管他什么人,都得赶紧拖出去拉走。

若说这个余氏出自富户,染了瘟疫后被家人抛弃,也不奇怪。这村子里,指不定还有比她出身更厉害的呢。

只是妙儿这么一提,云菀沁心中却一动,先前还在想那秦王为什么会帮这些人,菩萨心肠,顺手就救了?得了吧。她不相信他会做没有回报的事。

这样看来,兴许,部分村民的背景,恐怕就是他帮这么一大帮子人的目的。

云菀沁几乎有些脊背发凉了,从高骏的身份,到青河山铁矿一案,再眼下这无名村,她实在不知道秦王打着一副病弱不争、低调淡泊的外表,到底在铺什么局。

现在谁要是告诉她,秦王对那把龙椅压根儿就不感兴趣,她能信么?

不知不觉,过了两三刻钟头,燕王和姚光耀还没回来,云菀沁见天色不早,也不多耗了,拉了妙儿出去。

厅内空荡无一人,云菀沁听旁边一扇门虚掩,有动静传来。

她叫妙儿留在原地,一个人过去。

眼睛比手快,还未叩门,她先隔着门缝看到里头的场景。

燕王世宁坐于琼花圈椅内,冷视对面坐着的一名男子。

姚光耀正在给那男子查看舌苔,听心脉。

那男子不过二十啷当岁,锦绸袍袄的富贵打扮,衣裳皱皱巴巴,有些凌乱,脸色苍白,毫无血色,就像几辈子没晒过太阳似的,嘴角还有一些可疑的污渍残痕,脏兮兮的,此刻撑在扶手上,面容有点儿扭曲,好像难受,眉头皱紧,一双死鱼目几乎翻了白眼,面朝地上的痰盂,卡着喉咙,似想要呕吐,却又死活吐不出来。

突然之间,姚光耀手掌一开,趁他不注意,朝他后颈劈下,男子立刻喉咙一松,“哇哇”呕了起来,没一会儿功夫,吐得一痰盂的污物。

燕王世宁有些洁癖,厌恶地站起身,捂住鼻子:“啧啧我天,我得出去,还真是恶心~”

姚光耀却是一笑:“殿下,不用出去,没事儿了,改吐的都吐完了。”又叫余氏将痰盂拿出去。

果然,那男子吐完,脸色回了点儿血,靠在背椅上用清水漱口,又惊魂未定地咽下姚光耀递来的解毒汤药。

燕王皱眉,勉强不去想刚才的污浊,坐了回去,对着那男子道:

“……你看看你像个什么样子?到了这个地步,你还不死心?本王瞧你嘴巴能撑,还是身子能撑!这次毒不死你,算你走运,下次老五再用其他的法子,本王看你的命是不是比猫儿还多!怎么,还犟着嘴巴,不愿意跟太后说实话!”

云菀沁屏息,燕王年少,今儿与自己说话的口气也是轻松活泼,可此刻的语气却是异常严厉,一派皇子风范。

那男子苦笑一声,抬起头,声音虚弱:“殿下,我,我这次兴许是自己个儿吃错东西了,也不一定是魏王……我今后再注意一点儿。”

燕王见他仍是自欺欺人,不敢揭魏王的底子,笑得满身的冷气,袖子一拂。

刚刚那男子低头作呕,云菀沁看得并不大清楚,这会儿见他抬起头,才一惊,这人是孙郡王!

桃花酒一事后,这孙郡王不就被禁足郡王府上,被宗人府派人看守着么?

怎么会被送到这里疗毒?

听这意思,魏王怕孙郡王被盘问出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决意灭他的口。

孙郡王如今在禁在宅子里,魏王总不可能派个杀手光天化日拿着刀子闯进郡王府去杀人害命,兴许是买通郡王府的下人或者厨子,在饭菜饮食里投过毒。

而这孙郡王大概命大,幸运逃过一劫。如今,燕王是在游说这孙郡王坦白,无奈孙郡王胆子小,就是不敢。

宗人府的人在郡王府督促孙郡王,而秦王又在宗人府当差,最先知道孙郡王遇害,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将他偷龙转凤带出宅子治伤加游说,怕也是有机会的。

云菀沁正是想着,余氏正巧拿着那痰盂出来,一个迎面撞见,吃惊:“云小姐——”

燕王被孙郡王的懦弱无为气得是火气正大,见云菀沁在外面看见,也懒得避开,袖子一甩:

“不妨,叫云小姐进来吧,云小姐参加过撷乐宴,也是知道那事儿的!”

云菀沁进去暗中打量一番孙郡王,并没多语。

燕王又劝了几句,孙郡王依旧垂头丧气,耷着个脑袋,就跟被拧断脖子的鸡似的,不时叹口气。

今儿孙郡王用午膳后没多久,就觉得心口翻涌,肚腹绞痛,不对劲儿,倒也不算太笨,他赶紧叫心腹小厮拿来大量的盐水,猛灌进肚子,又用筷子不停戳喉咙,吐出一些,总算免去一死,却仍是浑身不适,想通知下人去喊大夫,因为自己这会儿正在关禁闭,按着规矩,便去先通报了宗人府一声。

郡王府上的宗人府官员正是秦王的部属,二话没说,通知了秦王。

夏侯世廷稍作沉吟后,没叫人喊大夫上门,当即就叫人将孙郡王秘密运送出来,只说送他去医馆。

孙郡王一上马,头脸被黑布条儿一罩,腾腾几下来了杏园。

自己已经闭了嘴,为他担下罪责,那魏王还不放过自己,非要赶尽杀绝,孙郡王怎能不担惊受怕,可对于揭发魏王,仍是有犹豫。

罢了,以后最多小心点儿!吃饭喝水前都先试试。

这样一想,孙郡王并不回应燕王,瘦鸡般的脑袋垂得更低。

燕王脸色大变,这人脑子怎么长的,老五这明摆着就是不害死他不罢休了:“你这是非要死了才晓得怕!”

对,就是死了才晓得怕。云菀沁心眼一动,凑近暴怒中的燕王,耳语了一番。

燕王瞅了一眼云菀沁,抖抖眉,脸色松弛了下来,回过头朝孙郡王,这回语气温柔多了,甩了甩手:

“得了得了,你这嘴巴像是茅坑里的石头!本王给你写个服字!这就叫人送你回郡王府,您老快点回去吧,万一找不到人,还得怪三哥。”

------题外话------

谢谢wh520301zhuoli123玥锦葵的月票

**

被迫嫁人——嫁个太监——嫁个奸人大太监!

马闲闲的杯具真是层层升级,但最最杯具的事还在后头——

他不是那啥“不行”吗?怎么会……竟然还……不对啊!

推荐基友的文《统领大人您夫人跑啦》,大奸宦和小逃妻,是孽缘还是良缘?

//。/info/607017。htm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