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 > 第一百八十七章 看他不爽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 第一百八十七章 看他不爽

作者:悠然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打开的一瞬间,鼻下闻到一股淡淡异味。

对于在万采戏楼的茶水间近距离体验过的云菀沁来说,这味道不会陌生。

望了进去,出乎意料,匣子空空,什么都没有。

她眉一颦,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定有鬼,一个装珠宝的妆奁匣外无端端的,不会涂黄蜡,还有,这味道也骗不了人。

没有犹豫多久,她将匣子翻过来,查看了一下,又伸手进去。

装珠宝的妆奁匣不大,刚刚放在两只手掌的大小,因为红木材料的特性,匣壁很厚。

正这时,门帘外,管事嬷嬷的声音传来,似是问门口的宫婢:“……秦王妃呢?”

“在娘娘寝卧,还没出来。”

管事嬷嬷脚步逼近,似是要打帘进来,“娘娘回宫了。”

她心里跳得有些慌,却仍是不大愿意就此罢休,难得进来一趟,又找到些线索,太不容易了!她顺势沿着匣壁细细摩挲着,扬起声,尽量让声音轻快:“好了,这就出来。”

管事嬷嬷脚步这才一驻,并没进来。

揣着快要跳出来的心,她觉得自己这是在找死,可手里的匣子是在太诱惑人了,既然已经发现子,不找个清楚,估计懊悔死。

死就死吧!

手指终于摸出些异状。

借着光线明亮处,她端详里面,眼眸一亮,却再没时辰多耗,将匣子一合,原封不动地放还原到一堆妆奁匣中,又飞快将手边的木雕盆景抱起来,匆匆放在一处小香几上,屏住有些凌乱的呼吸,打帘出来。

与此同时,凤藻宫外,宫人齐齐迎接凤驾。

在御花园款待赴宴女眷,耗了些体力,蒋皇后此刻有些疲倦,搀在白秀惠的臂上下了凤辇,眼光一瞥,正好看见宫门外守着个陌生太监,显然不是自己殿中人,一疑:“谁来了。”

一名凤藻宫宫人回答:“回娘娘的话,太子派了几名东宫的人来为娘娘送寿礼,是民间巧匠万老七的纯手工木雕,这会儿正在里殿,为娘娘布置呢。”

蒋皇后脸色松弛下来,正要唔一声,示意知道了,却见那宫人又回过头,小声道:“……怎么还没出来?叫那几个公公和秦王妃出来,快迎凤驾。”

秦王妃?

云菀沁也来了?

蒋皇后脸色又一紧:“秦王妃过来了?”

“是啊,”宫人道,“是太子叫过来一块儿帮忙的……奴婢这就将王妃叫出来?”

白秀惠明显感觉蒋皇后搀住自己的手臂轻微一抖,望向主子。

蒋皇后面色并无波澜,心中却有些说不出的怪异,眉头猛跳,疲乏都消散了大半,疾步朝大门走去,轻轻一喝:“不用叫,走,进去。”

太子派去盯梢护航的禁卫见这情景,只怕秦王妃在里面与皇后撞上会有什么纰漏,额上冷汗一渗,正要拔腿走出去,却听前方传来声音:“母后。”

被众人簇拥着的蒋皇后回过头,是秦王。

男子淡金锦袍,带着贴身侍卫走过来,隔得不近不远停下,行了礼。

蒋皇后只能刹住脚步,眼一眯:“秦王找本宫有事?”

夏侯世廷道:“今日寿宴是儿臣操持,想来看看母后是否满意,万一叫母后不满,辜负了父皇的嘱咐,儿臣罪责不浅。”

蒋皇后上下打量他一番:“秦王如今正得皇上欢心,皇上视秦王为顶梁肱骨,今日金华殿上,臣子们对你攀交亲近,无一不奉承,你一个正当红的人,本宫哪里敢怪罪。”说罢,一拂袖,转过身去。

夏侯世廷见她要离开,一垂首,叫人看不清表情:“母后这样说,叫儿臣更加惶恐。”

话一落音,只听施遥安呼了一声:“三爷——”

周围响起宫人们的一阵窸窣。

出乎所有人意料,凤藻宫大门口,秦王竟一撩袍,跪了下来。

蒋皇后再次驻足,慢慢踱到他面前,也不慌不急了,享够了尊荣,才黛眉一挑:“秦王这是干什么,本宫又没说你什么,男儿膝下有黄金,起来吧。”

施遥安也劝道:“三爷,起来吧。”

殿门内,隐约传来一行人的脚步声。夏侯世廷心中有了数,一颗大石落地,掀袍站起,也再没多纠缠,目送皇后离开。

见宫殿外一清空,施遥安方才禁不住:“王妃来凤藻宫也不知道是做什么。”

不管做什么,必定不是什么好事。

东宫的禁卫一直尾随她身后不远,刚刚见皇后要进去,还脸色一变,神色紧张,眼看想要阻拦,必定是太子叮嘱过要协助她。

夏侯世廷脸色不大好看。

**

蒋皇后进了凤藻宫,只见东宫一行人从廊上下来,已经站在了宫院天井里,弯身行礼:“皇后。”

最边上,青袍素颜的女子,正是云菀沁。

蒋皇后手搭在白秀惠臂上,踱过去,扫了一眼东宫众人,轻道:“太子有心了。”

东宫那领头的太监刚见秦王妃在皇后寝殿久久耗着未出,又得知皇后已经下了凤辇,心里慌张得不行,虽不知道什么事儿,却也知道,被皇后瞧见绝不是好事,早就一头的汗水,幸亏皇后迟了些进殿,秦王妃又及时出来了。

太监松了一口气,此刻笑着应道:“太子一片孝心,想娘娘是个风雅之人,几月前就开始去请万老七雕刻盆景,好说歹说,终是雕了这三盆,已经给娘娘布置进去了,就等着娘娘一回宫就看着高兴。”

“嗯。”蒋皇后目光落在云菀沁身上打了个转儿,收了回来,再不多说什么,进去了。

云菀沁舒了口气,跟在几个太监后面,出了凤藻宫。

背后宫室朱门哐当一合,云菀沁只觉脊上的汗都干爽多了,可还是没完全回过神,想着寝殿梳妆台上的匣子,跟在后面,一边陷入思绪,一边走着。

刚拐弯,上了游廊,走到僻静处,前面太监们的猛的停下来。

她一个没刹住,差点撞上,只听领头太监声音传来:“秦王。”

男子是从游廊半道分叉而出的月门突然进来,此刻站在悠长游廊的正前方,双手背在系着金蟒腰带后面,离一行人不过五六步之遥,嗯了一声。

太监们又不笨,自然心知肚明秦王是奔谁来的,不约而同,齐齐侧了身子,让出一条小道,足够让两人能相对而视。

刚刚的紧张,在看到他的一瞬间,松弛了下来,她心尖上甚至有喜意宛如蜜糖一般,溢了出来。

若是时辰和环境允许,她想要玩笑着告诉他刚才多惊心动魄,凤藻宫里短短半刻不到,并不比在晏阳时候要轻松,险些就得被皇后抓个正着,甚至还想要告诉他,她在凤藻宫查到了一些线索和痕迹。

天知道她得使出多大的力气,才能压住这份振奋,宫里人多口杂,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场所。

待看他神情,她却一凝滞。

他脸色清淡无华,与大多时候一样,并没什么表情,不喜,也不怒,她却觉得好像跟平时有些不同。

领头太监虽知不合规矩,但已经狭路相逢,再见这架势,总不能面对面得罪秦王,倒也识趣,转过头,小声叮嘱:“奴才们先回去,王妃也尽快些,以免太子不喜,被别人瞧见,东宫还得要担责任。”说着,领着下属下廊离开。

声音虽不大,却一字不漏地飘进夏侯世廷耳帘。

什么叫太子不喜?他的王妃,与他见面,轮到太子不喜?

就算她现在戴罪身,又在东宫帮忙当差,却也不是受太子的管辖!

云菀沁只觉他脸色更差,眉峰拧得紧紧,而这份阴鸷跟以前她看过的很不一样。

他缓缓踱步过来时,她只觉周围的空气都沉降下来,本就是无人的空当游廊,眼下更显幽静。

“你眼下的主要任务,是在长青观自省,不是在东宫当差。”他开门见山,并没一句绕圈。

如果没听错的话,这口气,赤//裸裸的是责问。

她酝了会儿,才意识到他是什么意思,他在怀疑自己,满腔喜悦全消。

紧张得一身汗,刚从龙潭虎穴般的地儿出来,得不来安慰,她不怪他,却也不是为了听他训斥和审问。

“太子叫你进凤藻宫做什么?本王叫你做的,你样样对着来,他一说,你跑得比兔子都快。”他左右一望,怕被人看到,俯下身,盯住她,只能长话短说,话一短,每个字出口便锐利得很,没有丝毫的委婉,几乎是严父教女一般的苛责。

她银牙磨了一磨,爪子突然有点痒,因为韩湘湘的事,今天本就有些顺带着看他不爽,若他这张害人得相思病、吵着要嫁给他的脸再凑近一寸,恨不得挠一把。

夏侯世廷见她冷着一张俏脸,先还仰头看住自己,后来干脆就偏过头去了,莫名焦虑,刚才在东宫跟太子的有说有笑,全用干净了?怎么对着自己就臭成这样!

怕经过的宫人瞧见,他将她手腕一捏,朝游廊墙壁后拖去。

游廊背后是一片林子,正对着高大的宫墙,是个逼仄的死角,旷无人声,静得只闻草中虫鸣。

还有他浓重的呼吸。

还未等她反应过来,两条纤臂生生被他撑开,压在游廊背后的墙,阴影落下来,他倾身贴住她,将她锢在墙上,沉声:“今日回去就跟太子辞了事务,安心回长青观。”

还有一个多月,禁不起又多生事端。

两人温热的气息相互传递着,因一番剧烈的拉扯和心境的起伏,双双都有些喘息。

嗅到她身上熟悉的淳甜体香,他几乎掐熄怒气,将她揉进怀里,雪夜那天后,又是好久没见。

靠着对那一晚上的念想,他可是画饼充饥了好多天。

直到即将松懈,他又绷紧了脸,——不能再由着她!

“不行。”她因激动和风吹,娇红了颊,却笃定道,又目光一仰:“你明明猜得出我去凤藻宫干什么,若在长青观,怎么有机会到处走动?你不要吃那些飞醋。”

他坚决否认:“你哪只眼睛看到本王吃醋!”补充:“不管你做什么,不必非得与太子纠葛在一起,反正今天开始,老实回去。”

“我老实回去,再也不见太子,然后三爷在府上安排接新人吗?”韩湘湘的事,连太子都知道了,他怎么可能没听说,今儿压着一肚子的不快,憋不住了,她拿他当出气筒,眉一颦,攥起粉拳捶了几拳。

他眉一攒,由着她锤鼓似地闷敲几下,突然想到什么,捉住她手,轻笑一声,不无冷意:“又是太子跟你说的,对不对。”

“谁说的很重要吗?”别看他人长得清瘦,身子倒是硬邦邦的,捶两下居然还把她手给捶得有点疼,呲了呲细碎白牙,瞪他一眼。

谁说的,当然重要。

太子觊觎她,才会煽风点火。

这下,他就更不放心了。

叫他在宫墙外,日夜提心吊胆自己的女人被人随时图谋,办不到。

他很想问水榭那件事,见她眼下情绪不对头,暂时先压住,将她打疼了的手握住,凑近唇下轻轻呵着:“韩通女儿的事,本王准备等寿宴过后,就找机会跟父皇说清。”

见她不说话,脸色好看了一点,他又垂下颈:“手疼不疼?”

她嘟嚷着:“疼。没事长得这么硬干嘛。”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捶的是本王骨头,你说硬不硬。”他有负伤的神色。

她杏眸中黠光流转:“还敢狡辩?”

“那吹吹?”说是问,也不顾她同意不同意,他将猫爪般的粉拳放在薄唇边,目中噙着浅浅笑意。

她觉得痒咝咝的,用膝盖去顶他腿:“好了。”

他见她脸色舒服了,又凑到她耳珠:“那今天就跟他说清楚,再不去东宫了?”

她一怔,说半天,他到底还是不信自己。

其实又哪能苛求他完全信任自己。

多少老夫老妻一辈子也图不来一个彼此心心相印,他跟她才成婚多久,真正相处的光阴,更是短之又短,说白了,连磨合期都还没来得及进入。

刚刚铺好了局,还没看到成果,就这么算了?她还不如去吐血三升。

墙壁背后遥遥传来脚步和宫人的说话声。

她没功夫与他多说,赶紧将他一推,恢复正色,对他丢了个眼色,先出去了。

虽她没有说出她的回答,可他看得清楚,她拒绝了自己。

**

皇后寿宴甫完,宫里又赶上准备春节。

宁熙帝身子好转了些,加上旁边人照顾精心,寿宴过后没两天,就能单独下床走动,天气好的时段,还能出去在宫院里散散心。

只是,身子有了起色的当天,侍疾的秦王在养心殿就对他提出恳请,奏请拒了与韩通女儿结亲这门事,言辞十分坚决。

宁熙帝虽觉得秦王夫妇刚新婚不多久,后院就添新人,有些合理不合情,但毕竟是皇后提出来的,且也有正当理由。

蒋氏与他结发几十年,素来高高在上,矜持优雅,这么多年,难得对他主动请求个事,宁熙帝并不愿意拂了她的心意,尤其,——自己身患重病这种大的事,他因着北方局势不安定,暂时不愿公告外界,只想一边先瞒着,一边暗中调养,指不定天赐福寿,这病能慢慢康复,故此瞒着所有人,也包括蒋氏,更觉得有几分愧疚。

他知道,自己病得最重时,在养心殿只留莫贵人照顾,不见任何人,皇后心底必定会有些芥蒂,所以才为皇后大肆补办寿宴,大宴群臣。

当时拒绝皇后罢黜云菀沁的王妃位,宁熙帝已觉得自己口气颇重,眼下哪儿还好意思灭了她这点提议。

这样一想,宁熙帝当场并没答应秦王的请求,只说等些日子再说。

等些日子?等到皇室赐婚的舆论散开,圣旨一下,怎么恳求都没辙了。夏侯世廷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又跟燕王和其他两个侍疾的皇子换了班,干脆昼夜不休地蹲守养心殿,见面就恳。

妙儿知道这事,也从旁劝了几句,倒弄得宁熙帝有些两边为难。

几天下来,蒋皇后听说皇帝减缓了纳韩氏女为秦王偏房的进程,不觉眉头皱紧,知道夹击之下,皇上心意恐怕又被说活泛了,这日想着,更是禁不住动了几分心火。

白秀惠只能劝道:“只是减慢了些,并没有停下来,说明皇上还是有一半偏向娘娘的。过段日子,娘娘再去皇上那里敲打敲打,皇上的心意就又掰回来了……”

话音未落,只听殿门传来女子带着笑的娇声:“白令人说得对,不过,哪需要过段日子啊,再过两天就是小年夜,按着宫里往年惯例,当天晚上皇上、太子与皇后、公主,还有一些皇室亲王、郡王们会聚在慈宁宫,陪太后一块儿家宴,其乐融融的,不就是好机会?到时候啊,满皇室的宗亲们都在场,皇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答应下来,那可是再也反不了口了呢!”

蒋皇后循着声一望,蒋妤扶着婢子款款而至,人已经进了门,一福身,柔声:“皇后娘娘金安。”

寿宴那日,蒋妤托病以后,蒋皇后好几天都没见着这侄女儿,第二天,气消了些,派嬷嬷去东宫瞧小皇孙时,顺便去蒋妤那儿看了一眼,嬷嬷捎话回来,说良娣好像确实病了,见着东宫的奴婢端着药进进出出,门窗也闭得紧。

蒋皇后这会儿见蒋妤来了,又看她比往日态度还要柔顺,一来就提了个好建议,对她的余怒更是全部消散。

这个丫头,估计是怕寿宴托病,惹了自己的怒吧,这次倒还挺懂事,蒋皇后便也不多计较了,嗯了一声:“你还真是难得伶俐一回,不惹姑姑心烦,会给姑姑出主意了啊。”

蒋妤笑着上前,走到蒋皇后身后轻轻捶肩,用讨好的语气道:“寿宴那日,妤儿因自己一点儿小事,缺席了姑姑的寿宴,实在该打,这次肯定得绞尽脑汁帮姑姑出谋划策,弥补自己的过失。”

蒋皇后难得听她说话舒服,以前每次来,不是对着东宫的女人挑三拣四,诬蔑抨击,就是要自己给她做主,帮她当上太子妃,今儿倒是转了性:“你啊,要是早这样,姑姑也不得总是骂你。”

话一说完,只见蒋妤竟走到面前,噗咚跪下,目中有水光,凝住蒋皇后,声音颤抖:“以前妤儿自私,只顾着自己,从没想过姑姑,姑姑催一下,我才动一下,从没说主动帮姑姑分点忧,我如今倒是想明白了,只有姑姑好,我才能好。我以前真是太傻了,太傻了啊!”最后一句话,哽咽得几乎喉咙嘶哑,情真意切,叫人动容,全无虚假。

蒋皇后见她一下子这样自责,倒是不习惯了,将她牵起来:”既然知错,就行了。“

蒋妤抽泣了两声,扶着蒋皇后的纤臂起来。

既是晓得利害了,脑子也明白了,蒋皇后也不吝奖赏,并没迟疑多久,道:”后日家宴,你也出席吧。“

蒋妤一喜,却又颓了下去:”姑姑,我只是东宫的良娣,哪有资格参加全是正宗主子的皇室家宴。“

”东宫良娣,身份是不够,你却也是本宫的亲侄女,那就够了。“蒋皇后唇一勾。

往日嫌这侄女小家子气儿十足,一双眼睛除了盯着太子宠爱的女子看,再看不见别的,带出去也丢人,既然她如今明白了一些道理,嘴巴也甜多了,加个左膀右臂,自然是好的。

蒋妤大喜过望,过去抱住蒋皇后的手:”多谢姑姑。“却又喜色一隐,添了几许忧愁:”对了,姑姑,说起来,我爹好些年都没进宫看望您了,我听说,他近来官运不是很好,这次若是也能参加就好了,不说能让皇上看在眼里,就算随便与哪位亲王郡王结交结交,以后那可都是人脉资源啊。“

蒋妤的父亲,也就是蒋皇后的其中一名弟弟,生来老实,资质平凡,能力也普通,靠着蒋皇后,才能在京城官场上得个立足之地,如今在鸿胪寺混着个清闲油水厚,却没有任何发展前景的四品官员。

蒋妤的父亲几斤几两,蒋皇后心知肚明,能耐有限,不懂交际,官场上的造化已经到了顶,再拔也拔不上来了,如今能混个肥差,他已经满意得不行了,所以一向并不重视他,可这弟弟也还是有别人没有的优点,就是人老实,嘴巴严,所以往年有些说不得的事儿,她也是很放心地交给这个弟弟去做。

如今听蒋妤这么一说,蒋皇后倒也记起这胞弟了:”你这丫头,当你只会争风吃醋,原来还是有些孝心,会惦记家里人啊?行,本宫到时找个由头,叫人传你爹带着你兄长一块儿进宫,一块儿参加小年夜的家宴。“

姑侄说笑几刻,蒋皇后被蒋妤哄得心情舒爽多了,却又记起一件事,问:”对了,孝儿好些了没?“

前天,蒋皇后照例派嬷嬷去东宫看望小皇孙,兰昭训说小皇孙染了些风寒,东宫太医吩咐了,小婴儿禁不起光线和风,这会儿最好不见人,闭在屋子里养。

嬷嬷知道皇后重视这小皇孙,既然太医发了话,也不敢说什么,只在门口透着窗户,远远瞄了一眼摇篮,就回去禀报给皇后听了。

蒋妤听了,温温道:”嗯,是听说小皇孙好像有些咳,见不得风和光线,不过听说今儿比昨儿好好多了,应该是一天比一天好,姑姑放心,没事,这几天您也不用派人去看,我来的时候便跟你说说吧。“

蒋皇后想着估计也不会太重,不然太子早就叫太医院的太医去看了,又说了会儿,脸色乏了,也不多逗留,告退出了凤藻宫。

回了东宫,已是掌灯时分,蒋妤朝自己殿室走去,还没走近,只见廊下已经有个女子在等着。

女子身穿锦绣宫装,一看就是个主子,年纪很轻,微微丰腴,脸庞还有些浮肿,胸脯高/耸,似是出嫁妇人刚生产后过的模样,身边还有个宫女打扮的,搀着她。

年轻女子见着蒋良娣回来,踉踉跄跄冲过去,见良娣脸色一厉,也不敢声张,只满脸泪水,拉着她袖子,压低声音:”良娣,你几时才将孝儿还给妾身……您将他弄到哪里了,他还小,禁不起折腾,求您,先还给妾身吧。“

蒋妤手臂一横,挣出,在凤藻宫的温婉孝顺早就肃清,冷笑:”那就看你为你儿子能做到哪一步了!

**

颂元殿内,男子墨染长发披肩,轻捻慢抚间或锒铛一挑,激起清妙之音。

门外,贴身太监回来,小心翼翼道:“殿下,良娣从凤藻宫回来了,兰昭训又去哭着求情了……小皇孙毕竟年纪小啊……”

两天前,良娣抱走小皇孙,用来威胁兰昭训,太子只装作不知,又以公务埋首书房,避而不见兰昭训。

太子也算是恨得下心肠。万一蒋良娣得不到想要的,狗急跳墙,对小皇孙真下什么辣手——

太子置若罔闻,手一收,琴声顿止,起身缓缓走向书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