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揭穿

重生之一品皇家媳 第一百七十一章 揭穿

作者:悠然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郁文平话音一出,空气霎时凝滞。

车厢内,几个婆子显然也听到当朝宰相的话,麻雀儿似的惊喜炸开锅。

吕七儿回头笑着,不无讨好:“庆儿姑娘,那位宰相大人点了你的名字,只怕是要嘉赏,七儿先恭喜庆儿姑娘了。”

云菀沁将帘幕拽得紧紧,自己人还没到,声名却已经传回了京城,这是谁做的好事?

她并没说话,静静看着车外的情况。

吕七儿和婆子们见庆儿姑娘神色非但不高兴,还眉头微蹙,也就都静下来,笑意散去。

夏侯世廷和沈肇听到郁文平话一出口,脸色俱是微微一动,并没接话。

却是梁巡抚巴结宰相,打破安静:

“郁相当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灵通得很!这次的晏阳之乱,行辕内的一名下人可真是帮了不少忙,秦王念其有功,也将她带回来了!”

夏侯世廷看了一眼梁巡抚,虽然只是一扫,却仿似火星一样,烫得梁巡抚一个激灵,缩了身子。

众人只听秦王语气漠然:“一个婢女而已,不值一提。”

郁文平将目光从那辆驾着下人的双马篷车上收回来,笑道:“早在晏阳变乱之初,圣上就提过,举凡有功者,必定功不可没,论功行赏,彰显朝廷公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朝廷又怎会计较立功之人的高低贵贱,宁熙五年的庚戌之变,严家军领队剿杀叛党,圣上打赏将士共计三千人,这次又怎么亏待了秦王的人?圣上在三清殿内已准备饮至,因身子还未痊愈,令太子代表自己出席宴请众位,请秦王殿下、沈少将军、梁巡抚带着各自的下属功臣进宫,切勿误了吉时。”

既是圣意,再无转圜余地。

沈肇心里不安,若只是叫云菀沁跟着人马一起进宫受赏赐,倒是无所谓,功臣众多,朝廷不会特别注意她一个婢女,到时颁功,也会有人代她领赏。

可是看郁文平,直接就瞄准了云菀沁,一开口就抛出皇上意思,直奔目标,让人措手不及,毫无推拒的机会,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台词,莫非已经是猜出什么?

郁家女儿本是皇家看中的秦王妃,秦王从来没讨好巴结过,依郁文平的性子,怎会不恼火?

一场秋狩,郁柔庄被弄得疯疯癫癫,不管怎样,与云菀沁脱不了关系,郁文平肯定更是迁怒。

这回若郁文平真的察觉出什么,有什么机会,巴不得将秦王府这两口子踩下去。

想着,沈肇看了一眼秦王,只见夏侯世廷眸中光芒一闪,略沉几分,却吩咐下去:“起车,进宫。”说罢,返身上马。

沈肇和梁巡抚等人陆续回马回车上,跟着进城。

云菀沁放下帘子,心里反倒平定了几分,今天进宫怕是避无可避,只能应变了。

回京后,另一波疾浪袭来,不比晏阳内的局势让人轻松。

不过,经历了晏阳之乱,她也甘之如饴了,在黄巾党和山匪中都能保全性命,又还怕什么?

前方再艰难,她也会支撑下去,更重要的是,她知道自己再不是一个人。

她情不自禁掀帘,遥望一眼不远处高头马鞍上的男子,没想到他也正好看过来。

两人目光骤时碰撞和纠缠一起。

他的目中,是镇定她心思的温暖,坚定,保护。

马车坚实的辕轮轧过青石地面,进了邺京城门。

吕七儿长到十几岁,连晏阳都没出过,哪里见过京城,撩帘看着应接不暇的街景,一双眼珠子都快不够用了,满城香车宝马,衣香鬓影,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比晏阳的店铺不知要贵气多少,不觉抓住身边女子的袖子:“庆儿姑娘,你看那个……还有这个……好漂亮,我这辈子都没想过有朝一日能来京城……等下我真的还能进宫吗?宫里的规矩我什么都不知道,若是冒犯了怎么办……”

云菀沁只道:“不知道就少说话,沉默是金总没错。”

吕七儿见她越近京城,性子就越沉静,跟往日变了不少,此刻进了京内,更是一点儿都不新鲜,心里有些怀疑,可正沉浸在另一个天地的狂喜中,也没多在意,见她不怎么说话,也就一个人继续去赏景了。

**

皇宫,三清殿,中和韶乐袅绕,肃静优雅,不乏皇胄贵气。

饮至宴上,宫人抱金器壶、爵、金卮,立在长案后,等待长川郡平乱的功臣们到来。

太子世谆身着吉服,代表宁熙帝主宴,早半刻提前来了,坐在黄幔围绕的丹陛上。

座下站立着负责迎宾的鸿胪寺官员,旁边留了几个座位,供给参加饮至的朝中臣子。

两个空席位是去郊迎接人还没回来的郁文平和景阳王。

一个席位上坐着沈老将军,因爱孙沈肇此次有大功,应邀参宴。

沈老将军的手边席位,则是兵部尚书云玄昶,喜色不掩,伸长了脖子,等着姑爷回宫。

这次长川郡生乱,他本来又发了急,说来这秦王也真是倒霉,第一次上任就碰上这种棘手事儿,若处理不好,触怒皇上,被言官参本子,自己倒霉就罢了,他这个姻亲也落不到好,于是又跟上次魏王遭禁足一样,乖乖在府上,无声无息,对外放话与那秦王并无交往,万一有个什么,至少能少受点牵连。

高长史得知魏王不颁发赈粮才造成内乱,曾托人找过王妃的娘家,想云玄昶虽比不得韦氏一党,再怎么样也是兵部一把手,请求老泰山老爷能否在朝上求两句请,让皇上答应魏王放粮,帮秦王解围,当时云玄昶只当耳朵聋了,并没应,高长史派人又来,干脆挂了回避牌,见都不见了。

如今局势一变,云玄昶没料到这小子居然有点儿道行,天灾**,两个齐齐拿了下来!

军函传回朝上时,看着宁熙帝阴云初霁的欣喜脸色,云玄昶大大松了口气,当天就撤下了回避牌,又送了礼给秦王府,说是迎接秦王回京的贺礼,本来还借童氏的名义,说老母想念孙女儿,想看王妃娘娘一面,借此拉拉关系,免得秦王回京后记恨,派人去了几次,却都被回绝了,高长史说娘娘最近身子不大好,这才算了。

不过不要紧,今儿秦王回京,饮至之后的安排云玄昶都打算好了,等这姑爷述职完,便借机去回府看女儿,与他一块儿去秦王府,顺便套近乎。

正在这时,殿外黄门传话,秦王和沈少将军已经与郁相、景阳王等人进宫了,正在殿外。

太子起身,领着一干官员去迎接。

云菀沁站在最后面一排的下人堆里,一眼看见爹也能在太子身后,脸一紧,却又马上释然,怎会担心他会认出自己,自己虽是云家女儿,可这个爹又几时真正关注过自己,正这时,吕七儿似是听到了宫人的介绍,转头:“……庆儿姑娘,那位穿湛蓝官服的,好像就是秦王的岳丈,是王府云娘娘的父亲。”

云菀沁嗯了一声,却见吕七儿仍是望着爹,面上若有所思,纤声道:“瞧云尚书生得鼻正口方,轮廓清雅,年纪不轻了,都还有这个相貌,年轻时想必一定是个美男子,没想到在京城当官的男子,不单要有才能,相貌也都这么出众。”

轻翘唇角,云菀沁语气微带几分嘲意:“那是,外表周正,才能将里子掩饰好,迷惑人心,步步高升。”

“啊?什么?”吕七儿没听明白。

云菀沁转移话题:“你光盯着一个老头儿看干什么,殿内比他年轻英俊地位高的男子也不少。”

吕七儿端详云玄昶,只是想猜测那秦王妃长什么样子,如今一看,既有个相貌英俊、五官出挑的爹,女儿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何况还是官门千金,肯定自有一番气质,——难怪在晏阳行辕时,下人都说秦王拒收梁巡抚进贡的美人,也听施大人说,秦王刚成婚,心思全拴在那娘娘身上。

吕七儿只应付着一笑,没说什么,笑意中夹杂了些莫名的叹息,就算还没见过那秦王妃,光只看到秦王妃的父亲,凭脑子里勾勒出来的形象,也自觉矮了不止一节半截。

殿内,太子与秦王等人寒暄几句,又将宁熙帝的欣慰言辞转述了一遍。

夏侯世廷听毕,面色浮出几分担忧:“父皇龙体染了什么疾恙?”

太子脸色也沉重:“就在秦王回京前五六天,京城一夜转凉,宫中梅林一日全放,秦王也知道,父皇贪赏梅乐,那天逛了一日梅林后,回来就咳个没完,后来一直在养心殿后的寝殿休养,姚公公对外说是染了风寒。”

“风寒?”夏侯世廷眉宇一凝,道:“本王先去养心殿看望父皇。”

太子看了秦王,道:“秦王孝道。不过,父皇想要静心养病,自打身子不适,每日除了姚院判进出为父皇问脉送药,莫贵人在旁边昼夜伺候,其他人基本一概不见,日常朝务大半交给孤处理,其余事情只靠姚福寿传书和捎口信,就是这次秦王封赏的圣旨,都是在养心殿内拟定的。”

听到“日常朝务大半交给孤处理”,夏侯世廷眼脸微动,却不动声色,又听太子继续道:“不过目前为止,病情还算稳定,秦王也无须担心,只是父皇不愿意叫人打扰。”

夏侯世廷目色平静:“好,那就等皇上身子舒泰一些,本王再去看望。”

太子淡笑着颔首,手一伸,示意礼众人各自入座。

云菀沁在后面将两人简短对话听得一清二楚,若是区区风寒,怎会避不见人?真的只是风寒?

还有,太子负起代理朝政的监国职责了…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另外,莫贵人?是说妙儿不成?妙儿进宫仍以云府管家妹妹身份,冠的自然是莫姓。

出京一月,她已经从选侍拔为了贵人,既然能贴身侍疾,想必是得宠的。云莞沁紧张的心此刻稍微舒畅了一些。

几名长官依次落座,其他有官位的功臣,按照官阶和地位分别坐在下首。

一起进宫的部分士兵、下人则在三清殿门外伫立,等候嘉赏。

云菀沁站在人群中,只觉吕七儿偷偷碰一下自己手,仍在感叹不已:“……庆儿姑娘,你看,那位就是太子……皇宫果真是天下第一富贵地,美轮美奂,每一块砖头和柱子都做得那么精细!这辈子能够进来一次,就算死了我也甘心了……”

云菀沁一心只想着快点儿把饮至混完,早点打道回府,心不在焉地嗯了两声,再转头看吕七儿兴奋神色,就像打开新世界大门,看什么都是新鲜,对于兄长过世一丝一毫的悲伤都找不出来了。

虽心里有些莫名的怪异,可她也知道,人素来都是朝前看,不能回头看,也不能苛求吕七儿长期沉浸在伤春悲秋里,便也只随意应了两声。

殿内,饮至在礼仪官的安排下,一个流程接一个流程地进行着。

论功行赏时,她透过前方的重重人肩,看见秦王和沈肇双双出列,分别领着施遥安、管副官、唐校尉和几名心腹属下,跪在丹陛下方,听着太监宣读皇上对各人的犒赏圣旨。

不管哪朝哪代,军功是最能让快速让人晋升和扬名天下的渠道,而内乱,又是历朝皇帝最不能容忍的,甚至比外战还要重视,故此,这次晏阳之乱,宁熙帝倒不吝啬,该奖的奖,该赏的赏。

太监的高亢嘹亮且带着喜色的声音一**飘到了云菀沁的耳里。

秦王世廷初任地方,遇大险犹不乱,平定民变和匪祸,挖除朝廷多年心头毒疮,其功之大,不足以秆秤称之,为彰显其功绩,除了授亲王爵位时的封地秦地,特将长川郡赐为管辖之地,可控郡内三州四县内的良田兵力,官员兵士,凭皇子宝印虎符即能调令,除长川郡内政务,京中开始上朝参政,入内阁,协皇上太子理国事。另赐京内田庄百顷,奴婢一千,国库珠饰宝物各吨。

沈肇将门后起之秀,不逊于其祖父,初次领兵,进退有度,勇谋兼得,特提拔为京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使同知,官阶从三品。

云菀沁脸上却浮出笑意,不禁有些感概。

前世她身在闺阁,依从女子闺训,过着最刻板无趣的生活,死气沉沉,从不理会外事,有没有晏阳之乱她不记得了,可能确定的是,就算有,前世的晏阳之乱中的功臣,也绝对没有秦王和沈肇的名字。

沈肇是直到自己嫁进慕容家,才得了个五品宣慰佥事的职衔。

而前世的秦王,她虽没留意他当皇子时的履历,但是御极后,一般皇帝都是将生平事迹令史官和礼官列出来,已是昭宗的秦王自然也不例外,她记得,他并没有在地方当官的经历。

也是……这辈子许多事情都打乱了,又怎么会和上一世一样?新婚次日进宫拜见时,宁熙帝分给他的新职被她中途打乱了,从火器营的官职,换成了长川郡的专城副都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后面的事情才统统变了。

她不知道这样的改换历史,时好时坏,不过就眼下看来,绝对是好的。

只是……若今生的轨道真的不一样了,她最希望的,却是他不会依慕容泰那本记事本上说的英年早逝。

她笑意一凝,有些出神,正好见夏侯世廷目光跃来,落在自己脸上,只是不敢看得太久。

圣旨颁下,秦王等人谢了天恩,又换了一名太监手持云绸黄卷上来,封赏长官下面的部将,如施遥安、管副官和唐校尉。也有表现比较突出的中下等军官,借由此次平乱机会,个个鸡犬升天,提了上来,甚至还有一些原本籍籍无名的,如卫小铁。

圣旨的宣读中,殿内一片喜庆。

卫小铁也跟吕七儿一样,大姑娘上轿头一遭,第一次来京城,更没想过能在皇宫的殿内领赏,可他年纪小,初生牛犊不怕虎,又本来就是从小四处闯荡的,所以倒也没怎么喜糊涂了,似模似样跟着其他人一样,翘着屁股谢了恩,起身退下时,伸出颈子在人群里瞄,自从在黄巾党那里跟小庆哥儿分开后,还没见过面,路上也没机会,不过没关系,自己也来了京城,以后见面机会就多了,若是沈少将军同意,他跟在小庆哥身边当贴身保镖都行。

最后一轮完毕,夏侯世廷想要直接述职,趁机让部属都退下,云菀沁也能快些出宫回去,却见对面郁文平看了一眼朝殿门外走去的几人,道:“那姓卫的小少年,好像就是与那女功臣一块立功的吧。”

太子一疑:“女功臣?”听于郁文平说了一遍,才明白了,不觉好奇:“怎么,原来还有个女子也立了功?秦王,是哪位?叫她也上来领赏吧,孤倒是想看看。”

夏侯世廷声色清淡客气:“乡间贱女出身,能进宫就已经是天大福祉,在殿内领赏,不何体统。奖赏稍后出宫后,本王会叫下属转予她。”

郁文平仿若开玩笑:“哈哈,人人都说咱们这些老臣子迂腐陈旧,顽固不化,怎么秦王年纪轻轻,却比本相这半老头子更胜一筹?我大宣开国之初,也是有过不少女丈夫,一门男丁战死沙场,更有全家妇孺代替上阵杀敌。现如今皇上开明,律法上有自立门户的女户,私塾里准许有女先生,寡妇再嫁、夫妻合离的事,遍地都是,也不稀奇,桩桩都能说明女子地位渐渐拔高,如今不过是叫个女子领赏而已,这能有什么问题?”

夏侯世廷轻笑淡讽:“郁相今日倒是极顾念我朝妇人地位。”

太子见秦王似是不大愿意,也不多逼,打圆场:“好了,既然秦王已经拿定主意,就私下再行颁赏吧。”

郁文平知道太子是个息事宁人,不喜争吵的散漫性子,在宫里朝上一向和气,不跟人树敌,再穷追猛打下去也图不了好处,没多说了,只暗中手一招,脸色微微阴鸷,低声吩咐:“去跟贵妃娘娘说一下,下官这儿怕是没法子。”

那太监听了,匆匆小跑而去。

夏侯世廷见郁文平这个架势,再不迟疑,决意马上终止饮至,可封赏刚完毕,马上提出,于理不合,怕引起疑心,便端起酒盏先说了两句,终于绕到了个机会,道:“时辰不早,不如这就开始述职事务。”

太子想一想,点头:“秦王这一路辛苦,孤也有此意,早点了事,秦王与沈少将军也能早些回去休息。也好,其余人退下——”

云菀沁舒一口气,倒是吕七儿有些恋恋不舍:“啊,这就要离开皇宫了……”正在这时,却听有洪亮且略带骄气的女声从廊下传来:“慢着,都先别走。”

众人皆是一滞,循声望去,只见一名浑身贵气的丽人在几名宫女和太监的簇拥下,自游廊另一端,朝三清殿大门走来。

到了门口,宫人从惊讶中醒转,俯身行礼:“贵妃。”

三清殿内的官员们一听贵妃二字,惊奇不已,宫内女眷素来不见外臣,这会儿是太子接待功臣的饮至,韦贵妃怎么会跑来了?不过既是出现,那就肯定是有什么事儿。

韦贵妃仰着纤长脖颈,缓缓走近,到了门口,看了看秦王带进宫的下人,目光落到几个妇人身上,不觉笑了一笑。

吕七儿见韦贵妃典雅柔美,周身装扮金晃晃,看得自己睁不开眼,喃喃:“能当皇帝的女人,当真是女子最大的福气啊……”

韦贵妃搀着贴身婢女银儿的手臂,跨进门槛,走到猩红西域红毛毯中央,福身行礼:“太子。”

“贵妃娘娘怎会到这里?”太子眉宇一疑。

韦贵妃环视四周一圈,最后落定于门外,又收回来,面朝秦王,薄唇上扬:“秦王功振天下,也是因为王妃这贤妻当得好,今儿趁秦王述职,何不将王妃接到宫里,妾在御花园已备了酒席,到时再将太后皇后请去,嘉赏王妃。”

丈夫立了功勋,妻房被召入宫中受嘉赏倒也正常,可这事儿哪里需要韦贵妃亲自来说?众人知道还有下文。

夏侯世廷只站起身,淡应:“内子感染风寒,一直在王府歇着,今儿恐怕是得辜负了娘娘的好意,改日定当上门赔罪。”

“妾身知道秦王妃病了,”韦贵妃面露讽哨,“就在秦王去长川郡的第十天,王妃便叫王府的长史报病上来,说是外感风寒,不能见人,粗粗一算,该有近一月的时光都没出来见人了吧。”说着转头望向一处:“云尚书,是不是呐。”

云玄昶听到这里,早就咯噔一声,韦贵妃这么个沉浮后宫多年的老人儿,比猴儿还精明,绝不会做伤自己名声的事儿落人话柄,今天不顾宫廷礼仪,直接来了三清殿与一群外臣面对面,那就肯定是早有准备,——绝对是女儿招了什么麻烦。

到底是什么事,云玄昶不清楚,只清楚一点,不是好事,既不是好事,那自己就不能招惹。

想着,他呐呐道:“是听说病了。”

韦贵妃虽在后宫內帏,却因兄侄权倾天下的缘故,也是看得出臣子们心中的算盘,像云玄昶这种寒门臣宦,好容易爬了上来,是不可能允许一点风吹草动撼动自己的根基,听他一说,韦贵妃笑起来:“尚书既得知娘娘病了,肯定是差人去问询过。别人不见就算了,尚书是云娘娘的父亲,尚书可有见过娘娘啊?”

云玄昶吞了口唾液:“没见过,上门几次都被高长史拦了,说是病得太重,下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呵,这个爹,一到有事的时候,第一件事,永远都是独善其身,先把自己撇干净,云菀沁唇角浮出一丝凉笑,不过,看样子,韦贵妃显然是已经知道自己不在府上,甚至跑去长川郡了。

果然,韦贵妃听完,声音扬高:“这可不行,一个风寒竟能拖一个月不好!不如干脆趁机进宫瞧瞧,宫里太医多,若秦王心疼王妃,怕吹风见光,病势加重,妾身这就叫太医上门去。”

太子听出些道道,隐约猜到些什么,虽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却清楚恐怕是不利云菀沁的,只是韦贵妃话至此处,并不能拒绝,就算想要偏帮,大庭广众也不行,道:“若王妃真是病势不浅,就如贵妃说的办吧。”

声音还是一如往日的温和,却已经了不容驳斥的意思。

韦贵妃见秦王不做声,没有耐性了:“怎么,两个选择而已,秦王就那么难以决策?”说罢,音量拔高,尖利起来:“还是说,秦王妃根本不在府上啊,报假给内务府,欺瞒了足足一月啊?”

举座哗然。

太子沉眉:“贵妃这话可有证据?”

“太子直接差人去秦王府看看不就得了?再随便找个下人问问,堂堂个王妃一月不府上现身打理家务,总能套出话的。”韦贵妃冷笑,“哦对,还得扣住秦王的人,可别放出宫。”

“什么意思?”太子疑惑。

韦贵妃抬臂指向门槛外的人群,笑得叫人汗毛竖起:“因为秦王妃指不定就在那堆人儿里呢。”

这话一出,三清殿内上下更是议论纷纷,刚才说秦王妃瞒骗内务府,托病不请安,虽然有错,但若上头宽宏,倒也不算大错,随便小惩大诫就完了,可如今韦贵妃的话,——秦王妃在进城的随行队伍里?

这意思是,——秦王妃擅离京城,跑去了长川郡,还待了近一月?

那就真是非同小可了!

将令内眷除非皇令特准,否则不得随军,以免降低士气,涣散军心。

若真是属实,除了秦王妃担下个逾矩不守礼法的罪,秦王也有错,不经圣意就容许妇人随军,知情不报,这次的功劳,恐怕也会折损一半。

既然已经被韦贵妃察觉,死活不出去也没用了,不如光光亮亮,主动承认,倒还能落个姿态漂亮。

与韦氏魏王一党的这一场仗,回京后迟早要展开,既然韦贵妃这么心急,那么就随她心意!

早些开局,又有何干。

云菀沁捻了裙侧,走出下人群,上前几步,站在高门槛外。

众人只听殿外传来清扬悠长却又带着独有甘甜的女子声音:

“贵妃娘娘有礼。”

吕七儿一惊,不仅是身边女子声音变得自然,更见她直接出列,竟隐约透出仪态万千。

“庆儿姑娘……”她小声一喊,只觉得心里快要蹦出来了,猜出些什么。

卫小铁也挺直脊背。

臣子循声望去,声音与女子的外表极不相衬。

女子声音朗声脆脆,哪里有一点初入宫廷的胆颤?可外表却是婢子打扮,头发稀疏,容貌丑陋。

完全不搭。

一时交头接耳起来。

夏侯世廷身一动,却见她飘来目光,示意自己不要妄动。

韦贵妃见她自动献身,再看她这副打扮,心头惊讶,魏王回来后,疑惑秦王在晏阳有个器重的下人,明明是个乡下丫头,却不像个乡下丫头该有的样子,竟能辅佐秦王要务,韦贵妃二话不说,派人去王府外暗中调查,顺藤摸瓜,才知道秦王妃离京,那晏阳的丫头,很有可能就是云氏。

若不是查出了端倪,光看她眼下的样子,便是相对几百天,也猜不出她是秦王妃。

韦贵妃啧啧掩嘴:“秦王妃这副仪态,当真是能震动京师啊。”不乏贬义和责斥。

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无所谓。

虚报病情,欺瞒圣上,擅离京城,还在黄巾党中厮混过,哪一条,都够她吃一壶。

秦王妃?吕七儿喘了几口气,眼睛瞪大,自己听错了?

卫小铁和管副官、唐校尉以及沈家军众人嘴巴亦是合不拢,这小庆哥儿是个女的?奶奶的,不带这么惊吓的,军中见她长得白嫩,还经常用荤段子逗弄她呢……

殿门外女子倒也没否认韦贵妃的话,一双瞳仁宛如珍珠聚水,活泉冒井,行了正宗宫廷礼:“也是,这副打扮辱了贵人眼,太子可能准许妾身去换套衣裳,再来陈述罪状?”

罪状是要陈述,却不是自己的!

------题外话------

谢谢^_^

18980615768的评价票和月票(2张)

496462444的月票(2张)

zyf325的月票

应爱雯的月票

jz1007的月票

柳叶123的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