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重生修道者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理念之争

重生修道者 第一百三十八章 理念之争

作者:小盗非道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1: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龙气浮尘之中,别的金色的颗粒世界里面最少都是五到十人,多了千百人也不在话下,场景景色虽则变幻,但却不论青山绿水还是农舍桑田,每个里面必有一个,与人物结合成一段段场景。

反观这透明泛白光的颗粒,不仅比其他金色的大上一倍,而且里面空无任何场景,就连人影也只有一个,而且还看不清面貌,如此特殊怪异,怎能不让人心生奇怪。

安逸眉毛一挑,忽见里面人影似在说话,不由拿在耳边,侧耳倾听……

声音极细,嘈嘈切切听不清楚,安逸不由将耳朵靠得更近了一步。……

忽然,平地一声惊雷!

&的一声巨响,只见那白色透明的颗粒竟在安逸耳边猛然炸开,化作无数道极细的白光,从他五官七窍,“嗖”的一声,钻入他的脑海。

安逸脑袋一蒙,只觉思绪一阵混乱,满脑都是针扎般的疼痛。

蓦然间,一道惊天动地的声音似一道闪电般在安逸脑海中凭空炸响,让他脑海为之一清……

&者,人道之极也!”

短短一句话,似乎开天巨斧,携带雷霆万钧之势,彻底破开了安逸脑海的混沌。

&嚓――”

一道极其轻微的细想从安逸脑海之中升起,但见无尽的混沌中,七个泛着白光的大字从上至下罗列,赫然正是“礼者,人道之极也”。

这七个大字白光流转,发着熠熠光辉。欲要将整个世界照亮一般。然而就在此时。忽然一道紫色灵光闪现。同样发出熠熠光芒,抵挡着白光的入侵。

紫光之中,安逸化为一道虚影,面无表情闭目盘做。

但对于这一切,他却毫无意识。

此时他脑海中,只有“礼者,人道之极也”这一句话永无休止的回荡,让他根本分不出心神思考这一切发生究竟是因为什么。

他此时只知道。这七个大字乃是荀子之言,人道秩序!却不知这人道之念,为何要入侵他的脑海……

意识空间中,白光依旧,宛若七轮烈日,挥洒着无尽的光芒,迫的紫光一阵摇曳,有力不可支之态。

而安逸脑海里,忽然回想起之前杀梁王的场面。从心底之中,涌起一道强烈的自责……

此举。罪比欺君,于礼法不合!

安逸一念刚起。意识空间中,紫光越加黯淡。而就在此时,忽然一部紫色书籍凭空出现,悬在紫光之上,散发出无边的光芒,将对面七个大字压的瞬间一暗。

大道通明录,可不言人间礼法!

安逸念头蓦然转换。

而此时外界,他身边金色的浮尘一阵翻滚,忽然从中跃出七八点白色透明的颗粒,飘落他的头顶,轰然炸开。

&

一声碎裂过后,白点化为无数道极其细微的白光,再次从安逸的五官七窍,钻入他的脑内。

安逸只觉一阵疼痛过后,又是几道声音炸响:

&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之用,和为贵。”

&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大体是礼有三个根本: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长是政治的根本。

没有天地,人就无法生存,没有祖先,种族就无法产生,没有君长,就不能天下太平。三者缺一,就不会有安宁的人民。所以人,上要事奉天,下要事奉地,中要尊重祖先而推崇君长。

这是礼的根本,更是做人的根本!

安逸目无王法,以下犯上杀了梁王,这触犯了最根本的人道理念,更由于就在龙气之下,人道秩序眼前,所以人道秩序方将它摄入龙气,以做惩治。

若此时安逸一个抵挡不住,认为脑海中的声音是对的,人道秩序是对的,不说以后对他的影响,恐怕眼前这一关都过不去。

因为按照礼法,他……罪当问斩!

意识空间之中,“礼者,人道之极也”七个大字得了后面七句话相助,再一次发出熠熠光辉,八段话相互扶持,一举突破紫光的压制。

安逸此时只觉脑海似要炸裂一般,八句话同时响起,纷纷杂杂,宛若刀斧临身,搅得他思绪更加混乱。

但他也知道,自己是着了道了。

一边暗骂人道狡诈,一边不禁暗运功法稳定心神,思索着应对之法。

这八句话皆出自诸子百家,俱是人道之秩序,也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才攻击到的自己。但若想要摆脱,恐怕只有提出自己的秩序,以自己的理念彻底反驳或避开对方,才能逃脱劫难。

可人道秩序集结了古今不知多少人的智慧,哪里是那么容易反驳的,即便驳过一句,还有下一句等着。人道理念,何止只有一个!

难道要从根本上否定人道?

安逸不禁摇头,甩开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世有三道,分天地人。否定人道,就等于自觉一途,之后再没有吸收人道的可能,大道亦不能圆满。如此根本得不偿失。

更何况。天地人三道皆为道。人道哪里是那么好灭的。至少已安逸现在的修为,从心底全盘否定都做不到。因为他还未脱人道樊篱,未成仙道,依然还处于“人”的范畴。

为人却否定人道,与畜生何异?

所以安逸猛然想到,何不以人道百家之言反驳回去?

人道从未有过统一,就连儒家一家,都有性善性恶之分。更何况诸子百家组成的人道!

用百家之言反驳人道秩序,这并不矛盾……

安逸一念至此,头痛欲裂之下也来不及考虑太多,当下搜肠刮肚,回忆看过的对礼的文章。

他却不知,这话可不能乱说的。

人道秩序以人道之言攻击他的理念,拷问他的心神,若安逸随口说出不符合自己理念的话来,其后果比束手待毙还要糟糕的多。那相当于自掘坟墓,自毁道基。因为

这时候经过人道秩序的刺激。大道通明录忽然插手,这让安逸一直以来所修行的心中世界正在加速成行。这时候他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他心中世界增长的养料,被世界吸收。若他胡言乱语,到最后只能生长为一个畸形的世界,与他没有半分相合。那心道自此将再难有所寸进。

简单来说,这是他成道之时!

一步踏错,再无任何翻身可能。除非他自毁灵光,自绝神智,抛下一切记忆,以莫大毅力,转世重修。但那之后他还是不是他,谁都难以言说……

……

却说安逸搜肠刮肚想着应对之法,忽然间《荀子.礼论篇》开头之言在他脑海之中闪现,当即他毫不犹豫,大声念出:

&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故礼者养也。”

话一出口,竟化为道文,发着梦幻般的紫色光芒,在安逸的意识空间凝结成型。甫一出现,轰然炸裂,化为点点紫线,霎时间铺满整个意识世界,之后逐渐被意识世界所吸收。

安逸但觉脑海一清,疼痛之感瞬间退散,思绪也无比清晰起来。

但此时,他却勃然色变!

只因他头脑一清,从大道通明录中传过的一道明悟,也让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回忆起之前自己所说的那段话,安逸心下才松了一口气,双眼中闪过一丝庆幸。

&好……”

还好是荀子之言,还好是性恶论,还好并未全篇背诵,可以断章取义……

安逸心念一转,脑海中刻意的回想起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用来结合自己的理念……

&子.礼论篇》主要讲礼对人类的重要性,其中一句“礼者,人道之极也”更是点出礼仪是人类文明世界的终极目标,头等大事。通篇贯彻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主要思想。但开头他所念这一节,却只是讲了关于礼的起源的思想。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生来就有**,所以去追求满足。

满足**的过程中,因利益纠纷,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争执,人和人发生了争执,社会就会混乱失序,社会一混乱失序,物资就会更加短缺。所以古代圣王就制定了礼义制度来确定人们的名分、职分,以之养护人们的**,满足人们的追求,这就是礼的起源。

简单来说,礼起于人性之恶。

倘若人性不如此恶呢?那礼是不是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安逸就是如此断章取义!

去他妈的礼法最大,礼的起源只是因为人性本恶,人性恶,代表人的人道有什么权利满口仁义礼法!

此种理念虽然断章取义,但也不算歪曲了荀子理念,所以在安逸想通之后,意识空间当即大放豪光,将人道礼义之言瞬间照的冰消瓦解,再没有丝毫残留。

这还是安逸留了一手,顾忌到他此时想法对以后心中世界的影响才不得不收敛,若不然他完全可以以人性之恶映射人道之恶,从而在他心中全盘否定人道。

只不过,终究他对人道还留有念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