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重生大玩家 > 第八十一章 一波三折

重生大玩家 第八十一章 一波三折

作者:邱天2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9 13:1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整个六月份。李明完成了《我的抗日》中最为重要的击杀特效。周毅也没闲着,带着一帮大鼻子,将序章的一张地图、第一章的三张地图作出了轮廓。而轲编剧则鼓捣出序章的剧本来。

序章的背景是中苏之间的“中东路战役”,主要是作为教学关存在的。王不负原本打算简简单单就过渡到正式的第一章。但轲编剧不干,找王不负问,能不能让他负责编专门的序章剧本。

王不负当然答应,但要求不能编得又臭又长,剧情时间必须限定于十分钟以内。

轲编剧大喜过望,这位编了一辈子的剧本,但都束手束脚,无法自由挥洒。终于能全力施为一次了,用心得不行。序章里面,十分钟的剧情居然做到了一波三折。

很多时候,人们用“一波三折”来表现文艺作品剧情的精美,但大多数都是形容词。真正实打实地做到“三个转折”是很困难的。轲编剧是老牌科班出生,死扣住这一波三折,要在十分钟内,让主角的情绪和境遇转变三次。

于是,开始的山路上,十五岁的主角背着猎物,和爷爷一起进城。因为主角有喜欢的女孩,想赚大钱后娶她。所以想要向爷爷学习枪法,好到中原投靠军阀赚大钱。而爷爷却不愿意教他。这个时候,主角非常的埋怨爷爷。

接着,两人进了城,卖掉了猎物。然后爷爷带着主角,找上了主角喜欢的女孩家提亲,问用只熊作为聘礼可不可以,而女孩的家长答应了。主角不再埋怨爷爷,也不再渴望去中原参战,开始期待日后的新婚生活。

最后,爷爷为了猎熊,开始教主角猎手的技能,这时向玩家介绍游戏中的升级机制。紧接着,苏联军队的炮火却轰向了城市。混乱之中,爷爷死去,主角满腔怒火,击毙了一位苏军军官。

当序章结束的时候,主角已经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不再对打仗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轲编剧还在序章留了个扣子,准备再在第一章开始前,“一波三折”地让主角完成从猎户到战士的转变。

王不负看到剧本,简直惊呆了。就一个教学关而已,至于不至于弄这么多转折啊?

轲编剧却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说:“你这个游戏由一个主角跨越二十五年的岁月。他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总应该介绍吧?正好有序章存在,你用来介绍玩法,我来介绍性格。两全其美。”

“……”王不负觉得也确实是那么一回事。而且这剧本里,一波三折的叙事方法比平铺直叙要精彩许多。主角从想要打仗,变成想要和喜欢的女孩子平静生活,再到认知战争的残酷,心理变化确实让人动容。

他知道,老一辈的编剧家有自己理解。这种理论传承自中国古典文艺作品,核心就是“一波三折、起承转合”。和欧美剧作家的理论相近,但在节奏上有明显的差异。

“这么复杂的剧情能压缩到十分钟以内么?”王不负问。虽然剧情对于游戏来说非常重要,但不能反客为主。

“绝对可以!”轲编剧在编剧本之前,可是想透了王不负的要求的。

“那你说说怎么把教学融进剧情里。”王不负说。

轲编剧翻着剧本,一页页地指着说:“一开始是主角进城吧?这个时候,就是教玩家操作主角移动,这个时候对话是不影响的。之后教玩家的是主角怎么和剧**物互动,还有对话选择。再向玩家展示升级系统。最后教玩家怎么射击敌人。”

在轲编剧的序章剧本中,玩家只能按着流程,在最后时刻击杀一位敌人。和王不负原本设想的在序章中放进去一场小规模战斗略有不同。

但这剧本确实非常抓人。短小精悍、紧凑精彩,让王不负很是惊叹。最后主角击毙苏军军官的情景,达到了一次情绪释放的高.潮。再放进去一场小战斗就有些不伦不类了。而且那就按着剧本来吧,反正第一章全是战斗。

“那就按着这个剧本做吧。”王不负答应了。

……

李明回到了维尔福。他回归后的第一份工作,不是继续制作游戏,而是要给向老板报告青瓷科技的实力。

“在中国的一个月,你过的怎么样?”负责运营的维尔福创始人问。

“很累。但我见识到了射击游戏的未来。”李明说着,把他负责的击杀特效全部说了一边。

创始人立刻就明白了击杀特效中的价值。

从制作的角度来说,射击游戏制作门槛很高,必须用世界观、游戏剧情来使玩家代入,让他们感觉身临其境,并且认为是自己推动了剧情发展。而玩法却很难开发,由于画质的问题,玩家会天然地觉得游戏不真实,因此无法获得太多的乐趣。

青瓷科技居然另辟蹊径,通过强化击杀瞬间的景象,从而让玩家认同自己在对抗中获得了胜利。游戏中最基础的理论“投入――回报”就这样产生了作用,玩家感觉到了游戏的乐趣。

“《半条命2》中能不能使用这种办法?”创始人立刻问。既然李明在中国做出了实时演算的击杀特效,那么应该可以在美国复制出来。

“可以是可以。但是实话说,这是一把双刃剑。”李明很认真地说:“《我的抗日》整个游戏都是为了击杀特效来设计的。除非我们模仿每一个细节,否则这个机制根本无法移植。”

“为什么?”创始人心想,要是自己的《半条命2》中,能出现子弹特效,那应该很酷的。

李明已经自我分析过了,说:“王不负在设计《我的抗日》之初就决定,游戏中只有狙击这唯一的玩法。我们都知道,游戏在使用狙击枪的时候,节奏是非常慢的,而且《我的抗日》中使用的还是二战时期的步枪。玩家需要开镜、瞄准、射击、上弹,加上前期寻找隐蔽的狙击位,整个战斗流程非常漫长。”

创始人皱眉,听到这里有些怀疑,做出《狂潮》的那个中国人是脑子坏了么?所有的游戏都在追求快节奏、高效率,尽可能地让玩家快速进入游戏之中。怎么会有游戏主动放缓节奏?

李明继续说:“玩家在相对其他射击游戏都要漫长的射击前准备后,会有更高的心理期待。这个时候,《我的抗日》再出现一段质量惊人的击杀特效,正好可以满足玩家的心理期待,让玩家觉得自己花费的时间没有浪费。让他们愿意再重复一次,继续玩下去。”

创始人点点头:“这说得通了。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在《半条命2》上面?”

李明说:“因为《半条命2》节奏很快,使用击杀特效的话,玩家看了五秒钟之后再恢复战斗,就必须要回想自己之前的战斗进程,这会让玩家感觉疲劳和厌烦。”

创始人又不解了:“那个中国人就一直让游戏保持这样的慢节奏么?玩家总是会厌烦的。”

李明说:“其实,《我的抗日》中只有击中固定位置,比如头、心脏、腹部这些要害部位,才会触发击杀特效。如果玩家要去刻意瞄准这些难以击中的部位,那么就说明他们想看到刺激的画面,然后游戏也如他们所愿,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如果他们想快速解决战斗,也可以射击躯干的其他位置。当然也看不到击杀特效了。”

“你会想看《我的抗日》中的击杀特效么?”创始人问。

“会!对于我这样的完美主义者而言,如果无法打出击杀特效,我甚至会读档重玩。”李明很是坚决地说。

“为什么?不至于读档这么夸张吧?”创始人不理解李明想法。

“因为《我的抗日》中有杀敌记录和要害击杀记录,我希望这两个数值能保持永远一致!”李明说,完美主义者必须如此。

创始人听到这里,心里想法十分矛盾。《我的抗日》将由他们来发售,游戏质量越是出众,赚到的利益也就越多。但与此同时,又有些不爽中国的竞争对手居然达到了这般高度。《我的抗日》中的理念,可是连很多欧美、日本的游戏制作大师都不曾想过的。

“他们的公司内部怎么样?有没有内斗、办公室政治这些东西?”

“没有。青瓷科技很有朝气,也很有冲劲。”李明答道。

……

现在,《我的抗日》的制作已经走上了正轨。再也没有什么难点存在。剩下的,就需要员工们用精力和时间去打磨游戏。

王不负闲了下来,有了些想法,叫来柳霓花说:“让你去趟长春怎么样?”

“……”柳霓花忙时忙死,闲时闲死。最近正好没什么事情做,但却不代表她就愿意出差,还以为王不负开始打夏瓷主意。警惕道:“干什么?你自己不能去么?”

“你帮我去长春,在那里建立一个‘抗日老兵之家’。我在南江这里也搞一个。”王不负说,“经常能看到报纸上有为国家付出血泪的英雄,老无所依,孤苦伶仃。正好又要出抗日游戏,造个势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