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七十章 试飞

超级科技强国 第七十章 试飞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第二天,天亮得很早,鸡鸣过后张蜀生就起床了,等他进入密室工作了两个小时后,外面的敲门声才响起。开门果然看见陆允言穿了一身裙子站在那里。

“走吧,吃完早餐,我们就带你堂姐堂哥去看看我给他们准备的礼物之一。”陆允言这丫头虽然太害羞了,还没和自己同房,但却有个习惯,每天早上必定穿戴整齐,打扮的最漂漂亮亮的来敲门叫自己起床,用她的话说,每天清晨,都要让张蜀生看到最漂亮的自己。

可惜,张蜀生有早起的习惯,不然还可以赖在床上让她来掀被子。

吃完早饭,张蜀生带着陆家人坐进了东川区的2号专车。和一号专车代表张蜀生的最高身份,用于正式场合不同,2号红字车牌专车是给张蜀生曰常使用的。

车队很快出了梨树坪,沿着一条修得极好的公路朝山里行驶而去,半个小时后,车队终于在一个巨大的军事基地面前停了下来。

梨树坪周围多浅丘陵和小山,但这个军事基地却平坦无比,连同周围都是一马平川。当时选址建造这个大型基地的时候,工程组的专家们也是费了不少心思,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方圆十几里,才找到了这么一块非常大的空地。

围墙和铁丝网将整个军事基地和外界隔绝开来,越过围墙,能看到里面矗立着一些高建筑。基地的大门非常大,能让四五辆卡车并排行驶。

“敬礼!!”

基地门口早已站了许多人,包括基地最高长官在内,都等候在那里许久了。接到民团总部通知,说师长要来检查基地后,每个人都是嗷嗷叫地没吃早饭就跑出来等着了。

“报告师长,基地指挥官范思然中校携基地各级指战员向您报到。”

“先检查证件吧。”张蜀生指了指自己这一行人说道,虽然作为民团的精神领袖,作为最高指挥官,他具有民团体系内唯一的豁免权,但他依旧坚持从自己做起,所有人进出重要军事基地,不论职务高低,一律以证件为准,而以眼前这个基地的保密等级,更是需要民团总部预先授权才行。否则,就算是民团副师长吴铁军来了,也进不去这道大门。

范思然亲自检查了张蜀生和陆允言的证件,以及民团总部开出的陆丙文两兄妹的证明。

“报告师长,检查完毕。”范思然双腿一并,敬礼报告道。

“走吧,今天的天气不错,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

“万事俱备,就等师长您来了,专家们和飞行员都在跑道上等着了。”范思然虽然经常都能见到张蜀生,但每次见到这个看似并不严肃的最高长官时,他都有一种畏惧和敬仰。这个师长既能铁着脸训斥大家,也能客观地褒扬进步。还能放下身段参与到科研中,和大家一起吃苦奋战。

原来,张蜀生今天是来视察飞机试飞的。

不过,因为张蜀生今天带了特殊的客人,基地指挥官范思然并没有将这种飞机的详细参数再说一遍,他也清楚师长对这些数据估计比自己还清楚。自己说出来,有泄密的嫌疑,师长说不说就不是自己能管的了。

民团发展飞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面,解决飞机的有无问题是和内燃机、初步的电子工业、精密工厂等同时列为优先发展项目的。

因为有高薪召回来的归国学者和外国专家,又有张蜀生从德国捡漏招揽回来的几位航空专家,可以说,民团的飞行事业,起步是很顺利的,半年不到就把装着进口发动机的双翼帆布皮木制飞机弄上了天。

但是,开头容易发展难。

从第一架上天的双翼飞机,到1923年年中这架单翼,金属蒙皮,采用新式大马力发动机的飞机研制成功。这期间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几乎每一位航空研究所第一所的学者们、飞机厂制造厂的技师们都能如数家珍一样地说出曾经遇到的那些困难。别的不说,光摔飞机都摔了好几次,幸好是低空,没人伤亡。

原因很简单!飞机的制造对于民团来说,完全是从零开始。

从一开始只有十来个专家和技校的学生组成的飞机研究队伍,到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西南大学和小青山高级技术学校的空气动力学、飞行器动力工程、材料学、结构学,物理学,数学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一批批进入各个重点研究所,以及陆续归国的留学生和招募来的爱国华人华侨,虽然他们不一定是最优秀的,甚至很多人一开始完全无法胜任研发工作,他们唯一会的只有书本上的东西。

但经过长达五年的磕磕碰碰,这些稚嫩的年轻人在前辈们的带领下逐步成熟。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一个叫冯如海的年轻人。

这个只比前辈冯如多了一个字的年轻学者,孤儿出身,拥有着惊人的飞机设计天赋,只花了两年时间就从西南大学毕业,到国外留学1年就返回了国内,他虽然没有带回来任何外国大学的学位,但却以其在飞机设计上的特有天赋,力压研究所的国内外学者,直接担任了航空研究所所长和飞机总设计师。

随着精密制造厂小规模投产,再到投入巨资建设的发动机制造厂将第一台新式活塞发动机制造成功(因为在小规模试产的精密机械厂里,一些关系到发动机制造的机械加工精度问题还没完全解决,张蜀生暂时提供了一些关键部件),民团的飞行事业终于上了一个大台阶。

期间亲自参与了发动机制造和飞机设计工作的张蜀生,对于这架飞机的试飞,几乎有着刻骨铭心的感觉。太不容易了,简直是难如登天,如果要在民团的现有科学研究实用化过程中找三次最难的经历,那么一定是:飞机制造,电子制造,精密制造。

别人笑他空有武力却不对外大规模扩张,却不知道这些年他都在忙些什么,除了政务和军务方面,在科学研究上,他经常穿着工人衣服深入科研第一线,通宵加班,解决某项关键问题,提点技术人员,教导刚毕业的潜力型学生,和研究人员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吃喝,这些简直是家常便饭。这一切,花掉了五年来他的大部分时间。

有时候他甚至在想,自己如果是神就好了,把所有优秀人才都招来,自己打个响指,给点图纸什么都解决了。

但实际的情况是,他需要等待技术学校和西南大学的学生一个个在高薪聘请的中外籍老师的教导下慢慢毕业,他需要等待自己公费派出去的留学生归来。

他需要一个个地招募那些技术型、学者型的爱国华人华侨,他需要将那些好不容易走出国门,留学西方各大高校的中华儿女再哄骗回来,哄骗到这个山旮旯里。

他需要做贼一样去外国零敲碎打地弄回来外籍专家,他需要自己光膀子进车间,他需要连续趴在桌上子画四五个小时图纸,屁股都不抬起来一下。

而因为有他亲自带头,他身上那种独特的科研魄力感染了所有人。不但是身为中国人的员工们疯了,就是外籍学者都一个个疯狂地加班加夜,几乎每一个外籍学者都有这样的经历:通宵达旦,彻夜不归,饿了吃冷饭,渴了喝白开水,就为了将一个个技术难题攻克。然后在庆祝的时候,一边数着自己获得的奖金,一边和他一起喝得烂醉。

终于,在1920年的时候,民团有了自己的第一辆验证姓坦克。1921年,有了自己的电子厂,1922年有了自己的精密工厂和发动机厂,1923年,有了这一架新式飞机的试飞,这些科技计划,虽然都没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但却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深远的成果。

这架被命名为歼一1的战斗机,代表着民团在飞机现代化的步伐上,暂时赶上了西方人的前面。这架战斗机的设计思路参考了十年后才现身的德国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虽然歼一1的各项数据离这种二战名机还有相当差距,但表现依然不俗。在设计理念方面,更是已经超过了西方。

翼展达到8.62米,机长8.27米,机高2.3米,空重2330千克,最大速度390千米/时,升限8000米,航程500千米。武器装备有一门22年式30mm机炮和两挺专门为之研制的1922年式12.7mm大口径航空机枪。

来到机场跑道后,陆家兄妹完全懵了,在广西他们都没见过飞机,父亲手下也没有,只有从报纸上看到过广东那边有飞机,而且都是又小又丑。还听说广东孙中山似乎在制造飞机。

眼前的飞机却让他们感到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那威猛的造型,机翼下伸出的大口径枪管,更是代表着它属于一种杀人利器。

“让飞机准备起飞吧!”张蜀生转身对航空研究所的总设计师冯如海说道,张蜀生看了看旁边有些发怔的陆家兄妹俩,自己之所以带他们来见识飞机试飞,倒不是单纯为了拉拢亲家,而是为了彻底去了陆荣廷的心病。这种飞机虽然在国内很先进,但在国外,和同期的飞机水平最多持平,他也不怕有什么泄密。

娶陆允言是一个方面,自己能顺利拿下广西又是一个方面。他宁愿让两个陆家的儿女见识这种飞机的厉害后,知道自己的小部分真实实力,从而稳固两方合作,也不愿意曰后自己做无用功,杀戮千人万人再拿下广西。

一架歼一1初型号的飞机,给他们看了,最多震惊一下,连泄密都谈不上。

飞行员接到塔台命令后,开始启动飞机,经过不到400米的滑跑后,整个飞机逐渐离开地面,机头微微扬起,终于一飞冲天。十几分钟后,飞机返回基地,再次降落下来,最终停在了跑道上,飞行员也跑过来敬礼报告了试飞情况。

“报告师长,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一切顺利。”

“辛苦了!”张蜀生还了个军礼。

“啪啪啪啪……”虽然不是第一次试飞成功,但包括张蜀生在内的所有参与研究歼一1的学者们都鼓起了掌。

陆家兄妹也从刚才的出神中恢复过来,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惊讶。

“丙纶兄,要不我们再安排一次实弹射击?”通常情况下,基地是单独进行飞机实弹射击训练的。

“不用了,以这种飞机的速度,高度和配置的重机枪,一旦飞到敌人上空,将会是**裸的屠杀。”毕业于广西陆军讲武堂的陆丙纶当然不是白痴,任谁亲眼见了这种飞机,都会被震惊的。“蜀生兄,看来曰后有你入主广西,父亲一定会放心的。”

不用再看任何东西,陆丙纶已经知道张蜀生既有无数工厂,又有这种只有西方人才有的先进武器,那普通的武器装备还用多说吗?

钱多武器好,打唐继尧这样的军阀,难道还是难事?只怕是别人才应该祈祷,千万别遇到他吧。

也许自己以后还会在他手下做事吧,陆丙纶不禁感慨道,父亲确实老了。父亲的目光还停留在多买几支步枪,多买几挺重机枪上面的时候,张蜀生已经造出飞机了。

张蜀生笑了笑,走过去和当场的研究员们聊了几句就走了回来,留下他们记录各种数据,虽然这已经是第好几次试飞了,但研究员们还是要辛勤地记录每一次试飞数据。他笑着对一旁望着飞机发呆的陆允言说道:“想什么呢?”

“要是我也能飞上天就好了!”陆允言眨巴着眼睛说。

“呵呵,以后我带你一起飞。”张蜀生牵着她的小手说道,“走吧,我们陪你堂兄去看看这次送给你叔爸的礼物。”

这次车队来到的是一个位于梨树坪郊区的卫戍部队军营。车队经过检查后刚进军营,就有一个连的全副武装的士兵赶来护卫。

“稍息,立正,敬礼!!”

士兵们在连长的带领下,迅速列队完毕,然后中尉跑到张蜀生身边,并脚喝道:“请师长指示!”

“稍息!”张蜀生换了个军礼说道。

“没想到蜀生手下这些普通部队也是装备精良啊。”

其实警卫部队的装备好得多,但陆丙纶还存了丝侥幸,认为张蜀生是专门装备来装点门面的,结果警卫在两旁的一个连部队,居然全部是装备着整齐的毛瑟步枪,刺刀也弹了出来,军姿威严,一身花花绿绿的军服乍看很刺眼,再看却觉得别有一种威慑力。

不过作为军人,陆丙纶最在意的是每个士兵的眼睛里,似乎都透着慑人的精芒,那是一种混杂着崇拜、狂热、忠诚的眼神。这种目光,他在广西的时候,只在父亲最忠诚的部下眼里看到过,而这些士兵,却只是自己未来堂妹夫手下的普通军队。

而且,自己这个妹夫的军队,还有个让他感到很热血沸腾的地方,每个军人身上都找不到广西桂军身上那种懒散的风气。别的不说,光是这不断重复的军礼,每一个一丝不苟的动作,都让他在惊叹之余,暗道这些部队的规定好森严,确确实实练出了军人威严。

士兵身上的小包里好像还放了不少东西,其中几个军官更是握着一把不同于警卫部队那种短柄的怪枪,这个他倒认识,叫冲锋枪,自己父亲的警卫部队也有少量装备,没想到张蜀生却拿来装备普通部队。

这整个连,光从军人的角度来看,陆丙纶觉得非常精锐。

张蜀生:“打开仓库大门!”

“是!”得令的一个班迅速上前,将仓库管理员打开两重机械锁的大闸门缓缓推开,“哐哐哐……”闸门声中,一个巨大的仓库,缓缓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仓库里面,小山一样的木质大箱子,贴着醒目的军用标志,陆丙纶刚一看,心里不由地怦怦地跳动起来,“这是……”

一个士兵上前,拿起撬棍,啪的一下轻响,打开了一个大木箱子,出现在陆丙纶面前的,是满满一箱子的全新步枪,那股扑面而来的枪油味道,甚至冲的他微微有些发怔。

“这是我给老爷子的一点心意。”张蜀生拿起一支崭新的华夏式步枪,如今的华夏式步枪,比起老毛瑟,已经强了不少,“这是3000枝毛瑟改良的华夏式步枪,算是我对允言的心意表达。马上就能装车运走,我这个准侄女婿也支持一下老爷子整饬军队。”

陆允言呆呆地站在那里,两行眼泪一下就滴了下来,这家伙忽然一下送这么大礼,让她真的是感动坏了。叔爸一定会认同他的。

陆丙纶两兄妹在梨树坪整整待了一个星期,直到联系到了广西,派出部队在滇桂交界处接应后,装载着3000步枪的车队才出发,沿着会泽——宣威方向的公路,赶回广西。

这一周时间里,两人也是大出血,买了不少梨树坪的产品回去,尤其是像新款的留声机这些在当时还很时兴的东西,他们带了不少。陆丙文甚至还比着自己的身材,给自己两个妹妹买了好几件高档时装。

而张蜀生,虽然送给了陆荣廷老爷子3000枝步枪,但对于如今的他来说,军工厂已经在准备大量出售、出口军火,3000枝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对于陆荣廷,他也不怕投资,所谓失去得多,将来赚得更多。

他还让陆允言张罗着给两位老人带了一些特别的礼物,这丫头却自己掏钱买了两箱目前国内非常紧缺的盘尼西林让堂兄带回去。不过,她不让张蜀生直接花钱,而是执意从他那里借的,说是结婚后慢慢还,不能让张蜀生再多花了……陆丙纶临走的时候,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话:“蜀生兄放心,你这个堂妹夫,我认定了。我就等着你坐镇西南的那一天!!”

(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