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历史 >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五章 第一大桶金

超级科技强国 第五章 第一大桶金

作者:捕鱼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0 14:21:02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安顿好了肯尼斯这个超级倒霉鬼,张蜀生和带着整整一马车东西回到客栈的孙来喜都高高兴兴睡了一觉,还要在县城待半天,下午才回村子。

扔下来喜在客栈稀罕那些平时根本舍不得买的稀奇玩意儿,张蜀生一个人出了客栈,因为穿越过来的时候,他穿的是西服,如今倒也很像成功人士。

走到街口,想了想,张蜀生转身进了一个小杂货店,想问问有香烟卖没有。上午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点有点装扮的东西。

“没有,只有叶子烟!”

看着老板递给自己看的烟,张蜀生无语了,这时候的会泽果然没有真正的烟,更别说香烟,那一大把烟叶晒干压榨成的干烟叶就是杂货店的烟招牌了。

“老板,买点洋火!”

洋火?张蜀生微感兴趣地回头,只见一个毛头小子拿着一小块碎渣银子,要买洋火。

“涨价了,涨价了,八分钱一封。”

“怎么又涨了,三天一个价啊。”毛头小子微恼道,骂骂咧咧地接过火柴和找零走了。

张蜀生敲着柜台面,一边闲看着货架上寥寥无几的几样商品,一边问道:“老板,这洋火涨价也太快了吧?”

老板摇摇头,叹气道:“先生有所不知,这洋火都快被昆明那家洋人厂子给垄断了。城西何家的洋火根本卖不动,不然起码便宜一半!”

“卖不动?”

老板叹道:“洋鬼子的东西好,我们中国人不争气,洋火有时候点不燃不说,有时候还会发生轻微爆炸,味儿也臭,谁会用啊。何老板也没出息,成天在戏园子里听小曲儿,愁得没辙。”

“城西何家,倒是听说过。老板,给我包点橘皮糖。”

心道正好,不用另外去找买主了。张蜀生随便买了点东西,就出了杂货铺子,找了两个人问路,很容易就找到了县城里的戏园子。

这时候还是早上,戏园子里人很少,稀稀落落坐了七八个人,台子上就一两个小花旦在咿呀呀地唱着,台下偶尔有一两个卖瓜子果脯的小贩穿梭来去。

张蜀生选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下,付了票钱,旁边一桌吃客正在小声议论。

“最近这生意可是越来越不好做了,唉,连何大老板都只能憋在这戏园子里来想办法。”一个吃客望着角落里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中年人,指指点点地说道。

“唉,国势颓弱,也怪不得何老板,独臂难支。别说西南,就是京沪广的国人洋火厂都快倒闭了。”

“是啊,前段时间他还想募股扩大生产,幸好我没投钱,听说不少人都亏了钱进去,套死了。”

……

张蜀生听了半天,综合在县城的一些听闻,这个何老板算得上是一个民族商人,而且还是被洋货逼得一筹莫展,火柴厂即将面临倒闭的倒霉民族商人。

对于这个时代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大多数商人,张蜀生谈不上好感,但比起让洋货肆虐,肆无忌惮地冲击势弱的民族工业,却完全不一样了。

整个上午,戏园子里依依呀呀地你方唱罢他方登台,张蜀生没有去找这位何先生,而是借着茶客的身份,偶尔小声和旁边的茶客票友们聊聊这个倒霉的何大老板。

何老板的火柴厂确实要倒闭了,但并不是因为他家没钱,相反,何大老板身份可不简单,家里良田千亩,火柴厂根本算不上何家的核心产业。只是火柴厂被瑞士人开在昆明的洋火厂全面超越,一天天赔钱也不是个事。

长叹一声,何老板终于站起身准备回去了,张蜀生见状,急忙跟上,出了戏园子,拐进一条巷道,“何老板请留步!”

“你是?”何方炯回头看着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印象中倒是不认识这号人。

张蜀生完全是个青年学生模样,底气十足地说道:“我是来找何老板谈生意的。”

当天下午,何府来了一位清秀的年轻人,何老爷关上书房和这位客人聊了很久,直到曰暮西陲的时候,何老爷才亲自将这位来历不明的年轻人送走。

期间,何府城西洋火厂的几个老技工都被火速叫到了何府,与何老爷以及那位年轻人一起关上门商量起了事情。

站在何府门口,何方炯久久不能平息,远处那个年轻人的背影已经看不到了,但何老爷心中还是沉浸在一团迷雾中。

“年纪轻轻却有报国之心,求学海外却能带回来能与瑞士人比肩的火柴工艺和配方,真期待他所说的下一次拜访。”

何老爷感慨良久,手中捏着的一沓纸不是别的,正是一整套能与瑞士人的火柴工艺比肩,甚至能超过不少的火柴配方和工艺。至于他所要的碎石机,不过是区区一件小型机械罢了,以自己何家的实力,只要几天时间就能从昆明运回来。

……

回到好再来客栈的时候,张蜀生叫了孙来喜,带他认了两遍去何府的路,七天后自己要求的碎石机就要从昆明运回来,孙来喜可是要带着村民来运机器的。

又给了肯尼斯一笔不少的钱,吩咐好他,打发他回了上海,自己既需要军火,更需要他帮忙联系一些事情。

前后两天时间,终于办完了事,孙来喜准备去雇辆大车把杂货都拉回去,张蜀生想到梨树坪也很缺交通工具,一问之下知道孙来喜就会赶车,干脆让他去买了一辆大板车,总共不过几个大洋而已。

怀里揣着何老爷给的3万美元东方汇理银行的汇票,那是火柴生产与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酬金。他筹划着接下来的发展,这次回去,孩子们的教育是必须抓紧的,其次等碎石机一到,采石场必须已经能满足安全稳定生产的的要求。

载满了货,虽然来喜不知道张大哥买那么多铁锹铲子做什么,但一看到那么多的吃穿用的东西,心里还是一阵温暖。张大哥说了,基础的生活用品会分给大家一些,感谢梨树坪的收留。

回去的路走得很快,傍晚的时候就到了村子,村子口几个玩陀螺的小孩唰的一下就围拢了过来,张老师居然赶了一大车东西回村。

“张老师好!”孩子们齐声问好道。

张蜀生一个干脆利落地翻身下车,拍了拍褶皱的衣服,问道:“同学们,我布置给你们的功课都做了吗?”

“老师,你让我回家编的小草席,小草垫子都编好了,明天上课就能交了。”一个平曰里动手能力比较强,对手工艺有特别爱好的孩子说道。

“老师,老师,我做的木剑,木刀,还有木弓都是按照你教的,还不小心把手划破了。”一个孩子怯怯地说道。

“老师,我现在能分辨出来你教给我认的那几块石头了,还记住了它们的区别。”

“老师,我会背你布置的那首唐诗了。”

“老师,你教给我的数字歌,我会背了。1,2,3,4,5上山打老虎,5,6,7,8,9吃饭不用愁,10,11,12,13,14,15……”

……

孩子们一阵抢着回答,都很尊重这位老师。这个张老师不但教大家上课,还每天中午提供午饭。

虽然孩子们有的还不会数数,有的学了十天半月也认不出来两个字,但是,所幸的是张蜀生不是一个天才级的老师,却是一个懂得因材施教的老师。

中国的未来不需要4亿个科学家,也不需要4亿个大文豪,中国需要的是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需要的是能够肩负起行业开拓和带头力量的人才。

数学要学,汉字要学,但有侧重的教学是必须的。

整个民族都比人家落后了,唯一的机会就是集中一批各行各业的潜力型人才,带领整个民族向前冲。

张蜀生笑了笑,接过一个孩子手里的陀螺,用鞭子圈好,然后左手定好位置,右手鞭子一拉,陀螺滴溜溜地就转起来了。

“大家要好好玩,明天放学后都来你们来喜叔家,老师给你带了些小东西。”

------------------

捕鱼者是新人,有设定不合理,资料有误的地方,大家只管在书评区提出斧正的意见。希望大家看书的时候,记得注册一个号,收藏一下本书。有推荐票的投票支持一下吧,对于新人来讲,你们的支持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情。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